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HG/T 4603-2014 输送带 三辊托辊最小过渡距离的计算.pdf简介:
HG/T 4603-2014是中国的一项行业标准,主要针对输送带的制造和使用,其中关于三辊托辊最小过渡距离的计算,主要是为了确保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三辊托辊主要用于支撑和引导输送带,最小过渡距离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托辊的直径:根据输送带的宽度和所需的托辊直径来确定,以确保托辊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2. 计算托辊的中心距:根据输送带的设计速度、带速和所需输送物品的重量,计算出每对托辊之间的最小中心距。这一步主要考虑的是避免输送带因为倾斜过大而导致的物料滑落或者带速过快造成的问题。
3. 安全间隙:在计算出的中心距基础上,还需要加上一定的安全间隙,通常是带宽的1%-5%,以防止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因热膨胀或磨损而与托辊接触。
4. 考虑安装和维护:最小过渡距离还需要考虑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确保工人能够在安全的距离内进行检修和更换。
5. 最终确定:以上步骤综合考虑后,得出三辊托辊的最小过渡距离,这个距离需要满足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要求。
总的来说,这个计算是为了保证输送带的稳定运行,防止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是一项重要的设计参数。
HG/T 4603-2014 输送带 三辊托辊最小过渡距离的计算.pdf部分内容预览:
三辊托辊最小过渡距离的计算
(1cOsa) sina 47
1.1 过渡路离,单位为米(m); h 带边在过渡段内1升或下降的垂直距离(见图1),单位为米(m); ? 托辑槽角; M 在张力TR下测得的弹性模量,单位为牛顿每毫米(N/mm); TR 输送机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最大荐用带与带的接合张力(RMBT),单位为牛顿每毫米 (N/mm); △T 带边在过渡段内的应力,单位为牛顿每毫米(N/mm)
【河北图集】J17G215: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带书签)4过渡距离计算公式的应用
计算过渡距离时,根据情况使用4.2到4.4描述的M、h和△T的适当值。 4.2带的弹性模量(M)值 to0rwMu
4.3带边上升或下降的垂直距离(h)
通过托辊槽角入(见图1)和尾部滚筒相对于辑的位置计算数值。4.3.2和4.3.3描述了4种带 见情况
4. 3. 2 等长三银
带边在过渡段内1升或下降的垂直路离(见图1),单位为米(m); 带宽,单位为米(m); 托辑槽角
图2滚筒与中辑上沿齐平
4.3.2.2滚简被提升到了中辑上沿1/3槽深处(见图3)。此时h等于槽全深的2/3,即
4.3.3.1滚笛辑上沿齐平(见图4)
2bsinbsin 33 4.5
图3滚筒被提升到了中上沿1/3槽深处
式中: 1 带边在过渡段内1:升或下降的乘直路离(见图1).单位为米(m): 一个外侧托辊1的总带宽.单位为米(m)(即b2b,十b): A 抵银槽价
带边在过渡段内1升或下降的垂直距离(见图1),单位为米(m); 个外侧托辊1.的总带宽,单位为米(m)(即6=2b,十b2); 托银槽负
HG/T4603—2014/IS()5293:2004
图4滚筒与中辑上沿齐平
筒被提升到了中辑上沿!
4.4.1计穿过渡段内带平均张的值并表示为与稳是操作状态下的最天荐用带张方TR之比,同时也 要考虑带接头强度。在过渡段内带张力值高于1T,将短时间不稳定操作状态下(例如当启动和停止 输送带时)所发生的最大负荷考虑在内。 在与生产厂家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倘若托辊间隙(或重叠)符合IS0)1537的要求,选择一个与稳定 操作状态(100%)有关的最大带边张力F%
4.4.2选择的AT值(按附录B计算)将
a)不但防止稳定操作状态而且防止短时间不稳定操作状态下带边张力超过稳定状态下最大存用 带张力或者带接头张力的F%; b)保持带中部张力足够Ⅱ恒为正值,以防止带中部出现弯曲。 注:关于F%的史多信息见B.1。 4.4.3在槽过渡段的额外张力通常也会在过渡路离以外被抵消,因此实际存在的带边应力要小一些 如果有必要,与带生产厂家协商,在洲宠最大过渡路离时叫采川较大的A工值
HG/T4603—2014/ISO)5293.2004
除非带牛产厂家刃有规是:下列带边张力值允许在短时间不稳定操作状态下使用 对于织物芯输送带,F≤1.8Tk或最大值的180%; 对于钢丝纯芯输送带,F≤2.0Tk或成大值的200%
IIG/T4603—2014/IS)5293:2004
过渡路:离内的带边长度; I.I,M,AT 在第3章中家义
A.3此外.根据勾股剂理.石
A.3此外,根据勾股定理有
1., 1. . (AT
. 1 sina M sina (1 COSA AT
HG/T4603—2014/IS)5293:2004
对于止常(稳定)操作状态,假设荐用带或带接头的最大张力为TR。这种情况下,带边张力取基准 张力的100%。 在槽过渡段,每次旋转时带边张力会变为其2倍,而且在不稳定操作状态下(启动和停止时)更高。 这些带边张力取F%。 注,在安个因数假窄的基础上计笑,如下等式适用
在稳定操作状态下的安全内数(带有接头强度情况下Ssta=8); 短时间时不稳定操作状态下相对丁最大允许带边张力的安全因数(例如,织物芯输送带 S>4,钢丝纯芯输送带S=3)
在稳定操作状态下的安全内数(带有接头强度情况下Ssta=8); 短时间时不稳定操作状态下相对于最大允许带边张力的安全因数(例如,织物芯输送带 S>4.钢丝绳芯输送带S=3)
图B.1显示了在槽过渡段中的张力关系,A.1中所做的假设同样适用 (不宜将此图与图3中的儿何关系弄混)
最大雅功张力山下式彻山
图B.1格过渡段带张力的关系
式中C是过渡段平均带张力最大荐用带张力(RMBT)的比值: T'=T,△T(见 B. 2) T,= FTR(见 B. 1)
为避免弯曲,带中部张力应保持恒定止值,也就是说 T'>0
为了“带中部无弯曲”这一准则,可推出等式(B.3)
B. 5 最小过渡距离
《直流电桥 JJG 125-2004》HG/T4603—2014/ISO5293:2004
bT TV 26,+b2 [见等式(B.1)]
T=CTR(见B.3)
过渡距离应足够大,以避免出现B.3中描述的过大的带边张力和B.4中描述的带中部弯曲的 现象。 最小过渡路距离(L)按从A.5推导的等式(A.5)计算,即
得到的两个L,值中的较大值即为最小过渡距离
L, 1 = n IVI sina
DL/T 1710-2017标准下载HG/T4603—2014/ISO5293: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化工行业标准 输送带三辊托辊最小过渡距离的计算 HG/T 46032014/ISO 5293;2004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100011) 北京科印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海淀数*印剧分部 880mm×1230mm1/16印张%数17.6千字 2014年9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I5号:155025 ·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