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176-2021 水利工程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

DB41/T 2176-2021 水利工程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6373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41/T 2176-2021 水利工程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简介:

DB41/T 2176-2021是《水利工程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这是一个专门为水利工程中机制砂的应用制定的技术标准。机制砂,通常是由岩石、矿渣、尾矿等经破碎、筛分、清洗等工艺生产的,替代天然砂的一种人工砂。

该规程的主要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原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规定了机制砂的原材料要求,如岩石种类、颗粒级配、有害物质含量等指标的控制标准。

2. 生产过程控制:详细描述了机制砂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在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

3. 产品质量标准:明确了机制砂的各项技术指标,如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抗压强度等,以确保其在水利工程中的使用性能。

4. 应用范围:规定了机制砂在水利工程中的适用范围,如混凝土、砂浆等的配制和使用。

5. 安全与环保:强调了机制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保要求,以及安全操作规定。

6. 试验检测方法:给出了对机制砂进行性能检测的详细方法,以确保其质量稳定。

通过遵循该规程,能够有效保障水利工程中机制砂的品质,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DB41/T 2176-2021 水利工程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2176202

GB/T51422-2021 建筑金属板围护系统检测鉴定及加固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机制砂应用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机制砂应用

DB41/T 217620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水利厅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科源水利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存伟、曹宏亮、范伟丽、侯建才、常婕、卡可、傅豪函、贺爽、袁吉娜、陈 至、吴永杰、余锐、张晓林、封德宏、郝保兴、金亚峰、闫倩倩、靳记平、张志鹏、李岩、李高杰、付 小培、王茹、张亚铭、程超、王大辉、何、杨宗儒、曾伟、李立青、黄文胜、张晓辉、魏轩、李振南、 苏阳、任鹏飞、孟玥、徐冬晴、李红星、

DB41/T2176202

水利工程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本文件规定了水利工程机制砂应用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利工程中预拌混凝土、 混凝土制品及水工砂浆使用的机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利工程 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各项工程。 3.2 机制砂 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5mm的岩石或卵石颗粒。 3.3 石粉含量 机制砂中粒径小于160um的颗粒含量。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利工程 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各项工程。 3.2 机制砂 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5mm的岩石或卵石颗粒。 3.3 石粉含量 机制砂中粒径小于160um的颗粒含量。

水泥、外加剂等混凝土组成物及环境中的碱与集料中的碱活性矿物在潮湿环境下缓慢发生 疑土开裂破坏的膨胀反应。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4.1.1宜采用软化系数不小于0.75,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40MPa的岩石。禁止使用软质、风化 具有碱活性的岩石。 4.1.2宜采用压碎指标不大于12%的卵石

机制砂按照细度模数分为粗、中两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a)粗:细度模数3.7~3.1; b)中: 细度模数 3. 0 ~2. 3.

4. 2. 2 技术要求

机制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机制砂的技术要求

4.2.3有害物质限量

DB41/T2176202

表2机制砂的有害物质限量

4.3.1.1机制砂进场前,应具备出厂检验报告,检验报告不齐全的不得进场,检验报告应符合4.1和 4.2的规定。 4.3.1.2机制砂进场后,应按4.2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合格的机制砂方可使用。 4.3.1.3机制砂进场后应按产地、类别、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放。

4.3.2.1检验批量宜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类别的300m或45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量者 亦作为一批。 4.3.2.2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随 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4.3.2.3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与皮带等宽的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头出料处全断面定时随机 抽取大致等量的砂4份,组成一组样品。 4.3.2.4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 品。

4.3.3取样数量及检验方法

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若进行儿项试验时,若试样经一项试验后 不至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时,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表3机制砂单项试验取样数量及检验方法

DB41/T 21762021

表5碾压混凝土用机制砂的技术要求

5. 1. 2. 4 外加剂

合GB8076和GB50119的

5. 1. 2. 5 掺合料

应符合GB/T51003的规定

应符合GB/T51003的规定

5. 1. 2. 6拌和水

应符合GB5749要求。

5.1.3.1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试配、调整与确定按SL/T352的规定进行。 5.1.3.2机制砂配制混凝土的砂率,应根据机制砂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按所选水灰比及其他材料的 情况与用量经试验确定,石粉含量高的机制砂宜采用较低砂率,细度模数大的机制砂宜采用较高砂率。 5.1.3.3掺加外加剂的机制砂混凝土,机制砂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品种与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 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5.1.3.4对于掺加矿物掺合料的机制砂混凝土,应考虑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适当降低掺合料的用量, 具体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1.3.5在配制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机制砂混凝土比相应天然砂配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宜适 当调整,增加量由试验确定。 5.1.3.6当机制砂混凝土有如下情况时,应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a)原材料品种或质量有显著变化; b)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 c)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

5.1.4机制砂混凝士施工

5.1.4.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性质、环境条件等,制定机制砂混凝土施工技术方 案。 5.1.4.2施工单位每月按表2中所列项目进行1~2次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表1和表3的要求。 5.1.4.3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机制砂的表面含水量,应每4h检测一次,雨雪天气等特殊情况应加密检 测。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应每天检测1次。 5.1.4.4机制砂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在天然砂混凝土搅拌时间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具体时间应通过试 验确定。 5.1.4.5施工过程中,机制砂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拆模及养护等过程应符合SL27、SL53、 SL176、SL377、SL433、SL514、SL632、SL677的相关规定。 5.1.4.6机制砂混凝土应加强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2d~3d养护时间

6.1.5机制砂混凝士验

DB41/T2176—2021 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应符合SL27、SL53、SL176、SL377、SL433、SL514、SL632、SL677的相关 规定。

DB41/T2176—202

5. 2. 1一般规定

砂浆的技术指标要求应与其接触的混凝土的设计指标相适应。按SL/T352的规定,用体积法进行 浆配合比中各项材料用量,

2.1砂浆所使用的原材料应与其接触的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相同。 2.2砂浆应与其接触的混凝所使用的掺合料品种、掺量相同GB∕T 2567-2021 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减水剂的掺量为混凝土掺量的7 当掺引气剂时,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含气量宜达到7%~9%。

3.1砂浆的配合比计算、试配、调整与确定,应按SL/T352的规定进行。 3.2当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化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

5.2.4水工砂浆施工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 制定水工砂浆施工技术方案

5.2.5水工砂浆验收

CNCA-CGP-07:2020 绿色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绝热材料应对水工砂浆原材料、配合比、施工过程中各主要工序及硬化后的水工砂浆质量进行控制与检查 水工砂浆性能应符合SL27、SL53、SL176、SL377、SL433、SL514、SL632、SL677的相关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