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2/T 1739-2021 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导则.pdf简介:
DB42/T 1739-2021 是湖北地区的一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导则,它为湖北地区农业生产和面源污染防控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规范。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如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等)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或间接进入水体、土壤和大气,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
这个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影响评估:对农业生产活动可能产生的面源污染进行评估,明确污染源和污染物类型。
2. 防治技术: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如科学施肥、精准施药、生态农业模式(如有机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粪污资源化利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以减少污染的产生。
3. 管理与监督:强调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全程管理,包括生产、处理、运输和处置等环节,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
4. 教育与培训:倡导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认识和技能。
通过实施这一导则,湖北地区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DB42/T 1739-2021 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DB42/T1739202
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导则
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本文件规定了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思路、选点与污染源调查、综合治理技术、及长效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指导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重大农业生态工程项目JC∕T 2052-2011 辊压法无石棉纤维垫片材料,其他区域或小 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可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划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1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TD/T1012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规范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其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划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11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TD/T 1012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区域农区regionalagriculturalarea 边界清晰的农业生产单元,可以是一个农业园区(基地),或是自然村湾、行政村组、乡镇、县 )、典型流域所覆盖的农业生产区域,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resourceutilizationofagriculturalwastes 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蔬菜尾菜、农膜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 包括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能源化等“五化”利用途径
生态拦截ecologicalinterception
态扫截ecologicainterceptior
DB42/T17392021
依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生物、工程、农艺等措施对农田径流中的氮、磷等物质进行拦截、吸附、沉 积、转化及吸收利用,从而减少农田氮磷流失,实现养分循环利用。
生态沟渠ecologicalditch 依据生态学原理,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构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农田排灌沟渠,具有净化水质、调蓄水 量和生态拦截等功能。
生态净化塘ecologicalpurificationpond 依据生态学原理,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构建的堰塘,具有净化水质、调蓄水量等功能,且生物多样性 丰富、系统稳定的农田库塘。
农田生态廊道agroecologicalcorridor 具有净化水质,调节局部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且连接农田或农田之间破 宽度的条带状生物通道。
农田地表径流farmlandsurfacerunoff 降水或农田灌溉水,除蒸发和下渗外,在农田、地表、沟蜜、溪涧或人工沟渠堰塘等形成的漫流, 3.9 农业绿色生态系统agriculturalgreenecosystem 以区域农区为整体单元,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利用农业生物、生 物种群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区域农业清洁生产及良好生态环境系统,具备提供绿色生 产力、生态稳定性、生产持续性和休闲农业等农业多功能性,兼具农业面源污染源头防控和综合自然消 纳能力。
以区域农区为整体单元,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利用农 物种群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区域农业清洁生产及良好生态环境系统,具备 产力、生态稳定性、生产持续性和休闲农业等农业多功能性,兼具农业面源污染源头防控和 纳能力。
4.1区域统筹、整体推进
4.2因地制宜、特色推进
结合丘陵山地、平原水网、山区库区等不同生态类型区特点,结合区域畜禽养殖业、种植业、水产 养殖业、生活源污染现状,根据试点区域资源环境特点、产业现状、环境问题、经济水平、农民期盼和 实际需求,菜单式集成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4.3技术支撑、务实推进
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产学研结合与技术支撑机制,加强调研与技术指导,以区域农业农
DB42/T1739202
4.4生态优先,融合推进
构建区域农区种养业结构生态平衡,构建区域农业绿色生态系统,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培育区 农业绿色产业、休闲康养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业态相结合,与绿色农田及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态、生活协同推进。
探索建立农业生态补偿等制度体系,创新农业生态治理投融资渠道,强调生产者责任,调动农民和 企业积极性,加快培育农业环保新业态和第三方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立政府推动、市场主体、部门 配合、社会参入的农业面源污染共治机制
5.1以县为单位,优选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或靠近环境敏感流域的区域农区为核心示范区。 5.2每个县建立1个~3个核心治理示范区,每个核心区覆盖耕地面积2万亩以上,或粪污处理量不 小于2万头生猪当量。 5.3开展区域农区农业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开展区域农区周边城镇及工业污染源分析调查,预防城市 及工业污染源向农业农村转移。具体见附录A. 5.4主要依据区域畜禽粪污土地消纳能力测算,开展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6.1.1种养业合理布局
以县为单位,确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三区划定”,构建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种养绿色发展空 间布局;核心示范区内,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基础上,养殖场规模与布局要与周边种植业规模结构相匹配, 构建区域农业生态循环、种养一体化的绿色发展格局;系统分析区域环境承载力,优化种养业结构,制 定区域养分管理计划
6.1.2养殖场功能区划分及配套设施
养殖场合理划分生产区、生活区和粪污处理区,配套建设粪污收集设施、存储设施和处理设施,以 及病死畜禽处理设施。养殖场粪污收集设施主要包括圈舍内部“三改两分离”、刮粪板、传送带、排放 与收纳管道等;养殖场存储设施主要包括储存池、储存罐和堆粪棚等;养殖场粪污处理设主要包括沼气 工程、液态废物厌氧发酵池、固体废弃物好氧发酵床、发酵槽等设施。
6.1.3水产养殖业生态布局
区域农区内持续推进自然水域拆违、增殖放流、人放天养、取缔珍珠养殖、取缔投肥养殖等措施 落实长江禁捕政策和河湖长制,构建生态渔业。
6.1.4投入品清洁化控制
DB42/T1739202
发布种植业、畜离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相关的化肥、农药、饲料、疫苗等农业清洁投入品安全清单 名目,推行区域农区投入品施用登记制度
6.2.1种植业清洁生产工程
6.2. 1.1绿色农田设施
因地制宜建设农生态沟渠、生态堰塘、生态道路、植物隔离带、生态廊道、桥闸泵站等,配合稚 田综合种养、茶园(林下)养鸡等区域农业绿色产业模式,配套推进绿色产业基地园区基础设施生态化 改造。农田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农田整理应符合TD/T1012的规定。
6. 2. 1.2田间生态设施
根据区域内农业废弃物就地就近消纳及养分综合管理计划,结合产业实际需求,配套建设水肥一体 化、田间沼液储存池、配水池、沼肥纯化过滤设施、喷(滴灌)管网等生态施肥设施;根据种植业产业 规模,科学布置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无人机精准施药等绿色植保设施;配套建设农业废弃物处 理(蔬菜尾菜收集堆区池、秸秆临时储存池等)
6. 2. 1.3生产技术模式
6.2.2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工程
6.2. 2.1产业设施
位于禁养区内、必须拆除的适度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或密集养殖区散养户,可在环境许可区域内,补 助异地重建绿色生态养殖设施,
6.2.2.2畜禽健康养殖
建立良种良法、饲料投入、疫病防控等全生命周期畜禽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从生产过程消减养殖污 染排放。畜禽养殖排放应符合GB18596的规定
6. 2. 2. 3生态隔离设施
建设养殖场区植物隔离带、臭气收集箱等设施,建设花园式养殖场,消减养殖业污染源。
6.2.3水产养殖清洁生产工程
6.2.3.1生态养殖模式
6.2.3.2生态养殖设施
DB42/T1739—2021
因地制宜建设分隔式池塘清洁养殖、池塘生态循环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减排、生态圈养、养殖 尾水循环利用等水产生态养殖基础设施
6.3.1农业农村生态循环水网工程
6.3.1.1基本要求
6.3.1.2村庄地表径流治理设施
在区域农区内自然村湾,建设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排水通过生态沟渠、生态堰塘或人工浙 农田生态水网联通;区域农区内农村黑臭水体、小微水体,进行清淤疏通,通过建设生态沟渠、 塘净化处理后,与农田生态水网联通,实现村域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
6.3.1.3农灌水预处理设旗
6.3.1.4农田生态水网设施
统筹区域农区农田水系建设,建设生态沟渠、生态堰塘、桥涵水闸,实施农田沟渠、多塘水系连 置适宜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菌种,提升农田生态水网系统水体自净化功能。水网工程设计应符合 288的规定。
6.3.1.5生态循环泵站
6.3.2区域农业废弃物处理工程
《齐纳二极管安全栅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30241.1-2013》6.3.2.1处理中心
外水泵站,促进区域农区沟渠堰塘水系实现联通
根据区域农区农业废弃物资源量与结构,结合上下游产业现状,菜单式集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关基础设施。
6.3.2.2原料堆场
3.3.2.3资源化利用车间
根据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利用工艺,建设与加工生产工艺相匹配的原料预处 加工车间、成品库房等设施;农膜残膜回收处理,需要建设残膜清洗、分选等预处理设施,便 后续资源化再利用
二级公路跨径16米空心板桥设计(计算书等)6.3.2.4资源化利用设备购置
DB42/T173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