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095-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TB 10095-2020 铁路斜拉桥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简介:
"TB 10095-2020 铁路斜拉桥设计规范"是中国铁道行业标准之一,它专门针对铁路斜拉桥的设计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结构类型,它结合了梁桥和悬索桥的特点,通过斜拉索将桥面悬挂在塔柱上,增加了桥梁的跨越能力。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设计原则:规定了斜拉桥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结构安全、经济性、耐久性、施工可行性和维护便利性等。
2. 结构设计:详细阐述了斜拉桥的结构形式、计算方法、材料选择、构造要求等,包括主梁、斜拉索、塔柱和基础等的设计参数和计算。
3. 施工与安装:给出了斜拉桥施工的技术要求,包括施工工艺、监控测量、安全防护等。
4. 耐久性与维护:对斜拉桥的使用寿命、防腐、防震、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5. 环境影响与生态保护:强调了斜拉桥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生态保护措施。
"TB 10095-2020"是铁路斜拉桥设计的行业标准,对保证铁路斜拉桥的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性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这是标准文件,可能涉及到专业技术和详细数据,建议读者在查阅前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基础知识。
TB 10095-2020 铁路斜拉桥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部分内容预览:
6.2.3铁路斜拉桥稳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铁路斜拉桥应计算结构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并应符合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等现行铁路相关规范的规定。 2斜拉桥稳定分析应考虑斜拉索垂度的影响。 3对于斜拉桥结构 第一类稳定即弹性屈曲的
结构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4.0
结构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4.0。
6.3.1斜拉桥抗风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风设计应使结构满足相关规范规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 性等要求。 2对于断面复杂的墩、塔、梁可通过风洞试验方法确定体形 系数。 3风荷载与车辆荷载组合时,未采用风屏障措施的桥面平均 风速取值应结合桥址处风环境情况确定《软磁铁氧体磁心术语定义 第2部分:尺寸标注 GB/T 28864.2-2012》,但取值不超过25m/s。 4抗风计算应检算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桥梁的颤振、驰振 涡振、抖振及参数共振。 6.3.2抗风设计应考虑附属设施对结构抗风性能的影响。必要 时主梁、斜拉索及索塔可采取抑振措施。 刚拉
斜拉桥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2检算抗震性能时,E1地震作用下的墩、基础结构物及构件 强度宜符合表6.3.3的规定。E2地震作用下,索塔和桩基础的截 面弯矩应小于截面的等效屈服弯矩,应验算桥墩的抗剪强度、塑性 铰区变形和支座损伤变形状态等。 3抗震措施应符合《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的相 关规定。E1地震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 5.3.4斜拉桥车桥振动响应计算可采用车桥耦合动力仿真分析 必要时考虑环境风的影响,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响应指标可参照《铁 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的相关规定确定。
6.4.1斜拉桥施工阶段应计算各控制工况结构的应力及变形,必 要时考虑儿何非线性的影响。 6.4.2斜拉桥施工过程中下列阶段应进行体系转换计算: 1 主梁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座(墩)装拆。 主梁悬臂施工设施和合龙施工设施的装拆。 3 临时斜拉索转为永久斜拉索。 主梁采用满堂支架施工完成后张拉斜拉索。 5 主梁边跨合龙、中跨合龙。 6.4.3 斜拉桥悬臂施工过程应考虑下列不平衡荷载: 主梁两侧悬臂设计不对称产生的不平衡重力。 主梁悬臂施工两端不相等的临时施工荷载。
3混凝土主梁悬臂施工偏差产生的不平衡重力。 4主梁因施工工序产生的不平衡荷载。 5主梁悬臂纵坡在斜拉索索力(包括不平衡索力)作用下的 不平衡荷载。 6主梁悬臂施工过程中一端挂篮或起重机及其负载脱落。 7 被吊构件的最大单次起吊重量。 8两侧起重机移动不同步产生的不平衡荷载,按一个起重机 占位距离差进行计算。 6.4.4施工阶段应考虑起重机行走及起吊对桥梁结构构件的 影响。 6.4.5施工阶段应根据结构的施工工期确定施工阶段的设计风 速。悬臂施工的斜拉桥应进行最大双悬臂状态和最天单悬臂状态 的风荷载受力分析。 6.4.6施工阶段抗风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双悬臂施工应检算索塔两侧悬臂结构承受对称横向和竖 向风荷载,以及不对称风荷载时的桥梁结构及构件的强度。不对 称横向风荷载加载时主梁风荷载一侧宜取另一侧的0.5倍。 2裸塔状态应进行风稳定分析,必要时可进行风洞试验。 3主梁施工到最大双悬臂状态和最大单悬臂状态时,应计算 受横桥向风力作用索塔两侧主梁产生的不同升力。
6.4.6施工阶段抗风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双悬臂施工应检算索塔两侧悬臂结构承受对称横向和竖 可风荷载,以及不对称风荷载时的桥梁结构及构件的强度。不对 称横向风荷载加载时主梁风荷载一侧宜取另一侧的0.5倍。 2裸塔状态应进行风稳定分析,必要时可进行风洞试验。 3主梁施工到最大双悬臂状态和最大单悬臂状态时,应计算 受横桥向风力作用索塔两侧主梁产生的不同升力。
7.1.2斜拉桥结构构造细节应使结构传力顺畅,减少附加应力, 便于制造、施工及养护维修。 7.1.3斜拉桥结构布置应满足建筑限界的要求,并考虑桥面排 水、人行道、电缆槽、接触网支柱、防抛网、声(风)屏障和风水管路 等要求,且应满足《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的相关规定,
7.2.1斜拉桥基础应根据桥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和施工等因 素,采用明挖、钻孔灌注桩、沉井、预置基础等类型。 7.2.2斜拉桥基础设计应符合《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TB 10093 的规定。
7.2.3沉井基础设计应考虑沉井运输、定位及辅助下沉等措施。 7.2.4预置基础设计应考虑基础底面平整度等要求。
7.2.3沉井基础设计应考虑沉井运输、定位及辅助下沉等措施。
2m。索塔截面尺寸应考虑斜拉索安装或张拉空间的要求。 7.3.3混凝土索塔横梁分次施工时,预应力的布置应考虑施工工 序要求。
7.3.4混凝土索塔锚固区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或普通钢筋混
1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6mm。净距不应小于 4cm,且不宜大于15cm。 2竖向受力钢筋的总截面积不应小于塔柱混凝土截面积的 0.55%。 3箍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竖向受力钢筋直 径的10倍,且不大于20cm。横向拉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间 距不宜小于45cm。 4对于截面突变及壁厚较厚的节段以及门洞部位宜考虑防 裂猎施。 5采用劲性骨架施工的混凝土索塔,可将劲性骨架作为受力 钢筋进行计算。 7.3.6钢索塔宜采用封闭箱室截面形式,箱室壁板上应布置竖向 加劲肋,箱室内应设置水平横隔板。 7.3.7钢索塔壁板及坚向隔板的厚度根据受力确定且不宜小王
3.7钅 钢索塔壁板及竖向隔板的厚度根据受力确定,且不宜小于 mm。
7.3.8钢索塔塔柱节段在工地可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连
7.4.1分 斜拉桥主梁轮廓外形应选择具有较好空气动力性 截面。
7.4.2钢梁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梁可采用钢桁梁或钢箱梁。双层桥面荷载的桥梁,宜采 用钢桁梁。 2钢箱梁、钢桁梁结构构造应符合《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 范》TB10091等相关规定。 3受压(拉)钢构件纵向加劲肋可采用开口、闭口加劲肋,如 图7.4.2所示。受压区加劲肋肋板间距d应小于30倍被加劲板 厚度t。当计算压应力小于容许压应力时,d可适当放宽,但不应 大于45t。受拉区加劲肋肋板间距d宜小于50t
图7.4.2纵向加劲肋布置示意图
4纵向加劲肋在与横梁(隔板)的交点处应贯通设置,需与 横梁(隔板)连接时,应采用焊接连接;纵向加劲肋的对接焊接接 头宜布置在距横梁1/4~1/5板跨处。 5钢梁构件应采用工厂焊接方法制作,构件间的现场连接方 式可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或焊接。钢梁构件制造应满足运输和吊 装条件要求,宜工厂化、整体化方式制造。
1混凝土主梁宜采用箱梁,在墩顶支承处应设置横隔板。 2斜拉索与混凝土主梁的锚固宜采用承压式锚固构造。 当
锚固点位于主梁高度中部时,锚固点下方主梁腹板、横隔板 一 围处宜配置竖向预应力筋。 3箱形截面顶板与腹板相连处应设置承托,底板与腹板 处应设倒角。
7.4.6栓钉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栓钉焊于钢梁受拉翼缘时,其直径不应大于翼缘板厚度的
1当栓钉焊于钢梁受拉翼缘时,其直径不应大于翼缘板厚度的 5倍;当栓钉焊于无拉应力部位时,其直径不应大于翼缘板厚度的
7.5.1根据受力、运输、安装、更换等条件,斜拉索可选用平
7.5.2平行钢丝斜拉索锚具应具有一定的长度调整功能.钢绞线
7.5.3桥面处斜拉索外套管或护套,必要时可在一定高度范
拉索并排布置时应考虑尾流驰振的影响,必要时采取抑制振动的 措施。
7.6.1斜拉索与主梁的锚固结构应便于检修养护,避免出现 积水。 7.6.2根据受力特点,钢梁斜拉索锚固区的板件与焊缝应验算疲 劳强度,并明确钢板Z向性能要求等
积水。 7.6.2根据受力特点,钢梁斜拉索锚固区的板件与焊缝应验算疲 劳强度,并明确钢板Z向性能要求等。 7.6.3主梁斜拉索锚固区应满足斜拉索牵引安装的空间要求。 7.6.4混凝土主梁斜拉索锚固区,宜设置锚固实体段或其他可靠 的三向传力构造:锚固区内的构件截面尺寸,应满足设置索导管及 锚垫板的需要;锚下局部区段内的构造及配筋设计,应满足《铁路 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的要求。 7.6.5斜拉索在索塔上的锚固,可采用索塔侧壁锚固、交叉锚固、 钢锚梁锚固和钢锚箱锚固等形式。 7.6.6索塔锚固区斜拉索的间距,应保证张拉及调索的空间 要求。 7.6.7斜拉索锚固在混凝土索塔侧壁时,应设置钢索导管和锚 垫板。 7.6.84 锚下钢垫板尺寸应根据张拉吨位、张拉机具大小和镭具形
7.6.8锚下钢垫板尺寸应根据张拉吨位,张拉机具大小
等确定,厚度不宜小于30mm。余 斜拉索索导管的壁厚不应小于 mm。索导管应满足内置式减振器安装要求。
7.7.1支座设计和构造应符合《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TB10091和《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的相关 规定。
7.7.2支座处应预留支座更换空
7.7.4伸缩装置安装部位应考虑防水措施要求,有轨道伸缩装 置安装部位应设置挡作构造。
7.7.4伸缩装置安装部位应考虑防水措施要求,有诈轨道伸
7.8.1主体结构设计时应预留附属设施设置条件。 7.8.2索塔内应配有照明、防火设备及排水设施。 7.8.3斜拉桥应根据桥用设备的需求设置相关缆线通道2016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真题及答案,并采取 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7.8.4斜拉桥索塔应设置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等防雷保护 措施。
7.8.6索塔应按相关规定设
8.0.1斜拉桥应开展施工监测监控,设计文件应提出测点布置原 则等相关要求。 8.0.2斜拉桥设计应明确主梁的成桥线形及钢结构主梁的制造 线形,主梁的成桥线形宜考虑道诈容重离散性等影响。 8.0.3索塔、主梁施工过程中的变位、线形影响斜拉桥的成桥内 力时,应明确索塔、梁体的容许偏差。 8.0.4斜拉桥设计应考虑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变形及内 力的影响,必要时可开展现场大气及结构温度测试,修正设计 参数。
8.0.5斜拉桥设计应明确施工临时荷载的最大限值及相应的作 用点或作用范围。
8.0.6利用临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调整索塔内力时.应
GBT 3098.3-2016标准下载结构设置位置及施加、拆除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