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1037.2-2021 建筑废弃物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技术规范 第2部分:工程泥浆.pdf

DB3201/T 1037.2-2021 建筑废弃物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技术规范 第2部分:工程泥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6013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01/T 1037.2-2021 建筑废弃物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技术规范 第2部分:工程泥浆.pdf简介:

DB3201/T 1037.2-2021 是一份关于中国江苏省的地方标准,全称为“建筑废弃物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技术规范 第2部分:工程泥浆”。这份标准主要针对在道路工程中对建筑废弃物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对工程泥浆的处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工程泥浆通常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泥土、砂石、混凝土碎屑等废弃物的混合物。

根据该标准,可能包括的内容有如何收集、运输、处理和再利用工程泥浆,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并确保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泥浆的使用能满足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它旨在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由于这是一份技术规范,它可能包括了具体的施工方法、参数、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以及相关的环保和安全要求。对于道路工程的从业者、设计者和管理者来说,遵循这份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合规性的必要条件。

DB3201/T 1037.2-2021 建筑废弃物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技术规范 第2部分:工程泥浆.pdf部分内容预览:

DB3201/T1037.2202

本文件规定了工程泥浆脱水泥饼填料的技术要求以及在城市道路中应用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施 工质量的检查与验收、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路基设计与施工,公路工程可参照执行

工程泥浆Engineeringmud 工程建设过程产生的由水、天然粘土、膨润土以及外加剂组成的混合体系,以悬浮液和胶体溶液的 混合形式存在。 3.2 泥饼Mudcake 工程泥浆经沉淀、均化、絮凝、压滤以及脱水固结等多道工序得到的饼状产物,简称为泥饼。 3.3 再生骨料Recycledaggregates 建筑固废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得到的满足一定要求,可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路基的填筑材料,最大粒径 不应超过37.5mm。

《平板玻璃工厂节能设计规范 GB50527-2009》泥饼填料Mud cakefiller

DB3201/T 1037. 2202

4.1.1不同批次的泥饼应按批次分别标记存放,记录生产时间,通过控干、破碎、筛分等工艺加工为 泥饼填料,并满足本文件的相关规定。 4.1.2对泥饼填料的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应采取排水、分区、遮挡、覆盖等防护措施,宜配备储存设 施。 4.1.3泥饼填料可直接或通过石灰稳定进行应用,也可与再生骨料复合并经石灰稳定后进行应用 4.1.4泥饼填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拌合

4.2.1泥饼填料和复合填料应满足表1的技术要求。泥饼填料用于石灰稳定泥饼填料或石灰稳定复合 填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19.0mm;泥饼填料用于道路填筑,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复合填料中再 生骨料的性能应分别满足本文件表2的要求。

表1泥饼填料与复合填料的技术要求

DB3201/T1037.22021

表1泥饼填料与复合填料的技术要求(续)

4.2.2石灰稳定复合填料中的再生骨料应满足本文件表2的规定。

4.2.2石灰稳定复合填料中的再生骨料应满足本文件表2的规定。 a)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检测以不超过10000m或者7d产量为一个检验批,当建筑固废的来源发 生明显变化时,应按照建筑固废的来源对不同批次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进行检测。

石灰稳定复合填料中的再生骨料应满足本文件表2的规定。 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检测以不超过10000m或者7d产量为一个检验批,当建筑固废的来源发 生明显变化时,应按照建筑固废的来源对不同批次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进行检测。

表2石灰稳定复合填料中再生骨料的技术要求

注2:杂质含量=杂质质量/填料质量。 注3:采用再生骨料中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进行有机质含量和易溶盐含量试验

b 加工再生骨料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在加工前必须采用人工或机械设备去除其中的杂质,再生骨 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拌合。 C 再生骨料中烧结粘土砖占比发生明显变化时,石灰稳定复合填料在使用前应进行相关性能检 测,满足要求时方可用于道路填筑。 4.2.3 复合填料中泥饼填料与再生骨料的比例的确定宜符合以下原则: a 泥饼填料中掺加再生骨料后对承载比以及收缩等性能都有明显改善,且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 增加,复合填料的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当路床有较高的承载力与表观质量要求时,宜采 用石灰稳定复合填料; 复合填料中泥饼填料与再生骨料的比例应根据城市道路不同部位的性能要求通过实验确定 复合填料中再生骨料的掺量宜在30%~70%;

DB3201/T 1037. 2202

5.1.1路基设计前,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貌、气象地震等设计资料, 用于改建道路时,应收集当地路基的翻浆、崩塌、水毁、沉降变形等病害的防治经验。 5.1.2路基设计前,做好既有市政管线的调查、迁改,明确各自施工工作面划分,施工顺序以“先地 下、后地上,先施工项目不影响后施工项目或不增加后施工项目施工难度,后施工项目不扰动先施工项 目”为原则。 5.1.3路基设计应保证路基足够的强度、整体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 5.1.4路基的设计应加强排水措施,采取拦截、分散的处理原则,设置防冲刷、防渗漏和有利于水土 保持的综合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排水设计应符合GB50014的规定。 a 泥饼填料单独使用: b)采用石灰稳定泥饼填料; c)采用石灰稳定复合填料。

5.2.1填筑材料要求

真筑材料满足以下要求: 纯泥饼填料需通过与石灰、再生骨料或其他固化剂改良后方可用于路床填筑; 用于路基填筑的泥饼填料、石灰稳定泥饼填料或石灰稳定复合填料等,应进行各项指标检测 检测结果应满足本文件4.2及表3相关技术要求:

DB3201/T1037.22021

c)泥饼填料不应直接用于浸水路基填筑,当采用石灰稳定泥饼填料或石灰稳定复合填料作为浸 水路基填料时,应进行相应的水稳定性检测,符合JTGE51相关要求; d)泥饼填料、石灰稳定泥饼填料或石灰稳定复合填料的压实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范围 内。

表3路基不同深度处填料指标要求

5. 2. 2 填筑技术要求

路基填方取土应结合路基排水、当地主地规划及环境保护要求进行,采用石灰稳定泥饼填料或石灰 稳定复合填料用于回填设计。 当采用石灰稳定泥饼填料或石灰稳定复合填料时,需采用不小于18t的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对于 施工作业面受限路线,如沟槽回填等,需进行预碾压破碎处理。填筑路基各层位压实度及检测结果应满 足本文件4.2及表4相关技术要求;

表4路基不同深度处压实度指标要求

5.2.3路基设计要求

路基设计应因地制宜,对于城市道路不同深度路基应合理选择不同的填筑材料。 a)上路床填筑设计(0m~0.3m) 采用石灰稳定泥饼填料、石灰稳定复合填料用于上路床填筑设计,复合填料中泥饼与再生骨料的配 比应通过实验确定,宜采用分层填筑,每层虚铺厚度不应超过200mm,且不低于100mm b)下路床填筑设计(0.3m~0.8m) 采用石灰稳定泥饼填料、石灰稳定复合填料用于下路床填筑,复合填料中泥饼与再生骨料的配比应 通过实验确定,宜采用分层填筑,每层虚铺厚度不应超过300mm,且不低于100mm。 c)路堤填筑设计(>0.8m) 采用泥饼填料、复合填料用于路堤的填筑,宜采用分层填筑,每层虚铺厚度不应超过300mm,且不 低干100mml

DB3201/T 1037. 2202

5.2.4稳定泥饼填料、石灰稳定复合填料用于路基填筑材料配合比设计

5.2.4. 1一般规定

5.2.4.2石灰稳定泥饼填料

石灰掺量应通过试配试验进行确定,一般为3%~7%,相关试配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a)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做最小、中间和最大3个石灰剂量混合料的击实 试验,其余两个石灰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b) 石灰剂量应根据设计要求强度值选定,最小掺量为3%; c)不同道路类型、不同路基部位的石灰稳定泥饼填料填筑石灰用量的选择可参考表5执行

石灰稳定泥饼填料用于路基填筑石灰用量推荐值

5.2.4.3石灰稳定复合填料

《管道外防腐补口技术规范 GB/T51241-2017》5.2.5特殊部位路基填筑与压实

5.3边坡、防护及排水设计

DB3201/T1037.2202

6.1.1施工前,应对道路中线控制桩、边线桩及高程控制桩等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6.1.2当施工中破坏地面原有排水系统时,应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6.1.3施工前,应根据现场与周边环境条件、交通状况,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交通疏导 或导行方案,并实施完毕。施工中影响或阻断既有交通时,应在施工前采取措施,保障交通畅通、安全。 3.1.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规模、环境条件,修筑临时施工道路。临时施工道路应满足施工机械调运 和行车安全要求,且不得妨碍施工。 6.1.5城镇道路施工范围内的新建地下管线、人行地道等地下构筑物宜先行施工。对埋深较浅的既有 地下管线,作业中可能受损时,应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出加固或挪移措施方案,并办理实施手续。 6.1.6施工中,发现文物、古迹、不明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通知建设单位及有关管理 部门到场处理。

6.2.1路基开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 6.2.2在详尽的现场调查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合同、现场情况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按 管理规定报批。 6.2.3路基开工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并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 岗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 6.2.4临时工程,应满足正常施工需要,保证路基施工影响范围内原有道路、结构物及排水等设施的 使用功能。

DB3201/T 1037.2—2021

6.3.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气象资料、施工工期和现场环境编制排水与降水方案。施工 期间,排水设施应及时维修、清理,保证排水通畅。 6.3.2施工排水与降水应保证路基土壤天然结构不受扰动,保证附近建(构)筑物的安全。 6.3.3施工排水与降水设施,不得破坏原有地面排水系统,且宜与现况地面排水系统及道路工程永久 排水系统相结合。 6.3.4采用明沟排水时,排水沟的断面及纵坡应根据地形、土质和排水量确定。当需用排水泵时,应 根据施工条件、渗水量、扬程与吸程要求选择。施工排出水,应引向离路基较远的地点。 6.3.5在路堑坡顶部外侧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离路堑顶部边缘应有足够的防渗安全距离或 采取防渗措施,并在路堑坡顶部筑成倾向排水沟2%的横坡。排水沟应采取防冲刷措施。

6.4.1泥饼填料、石灰稳定泥饼填料与石灰稳定复合填料用于路基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验路段施工设备、管道防腐施工工艺标准, 对于线型复杂、地质条件不良、特殊部位的路段,可通过试验段来明确是否使用泥饼填料与石灰稳定复 合填料以及获得最佳施工工艺参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