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107-2010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DBJ50-107-2010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6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005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0-107-2010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简介:

《DBJ50-107-2010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一份由中国地方标准(DBJ)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具体来说,它是关于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规范。这份规范主要针对城市隧道的建设过程,规定了隧道设计、施工、材料选取、质量控制、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城市隧道工程的安全、稳定和耐用。

它涵盖了隧道开挖、初期支护、防水、通风、消防、照明、监控等多个方面,对施工工艺、质量检测、验收程序等做了详细的规定,是隧道施工和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份规范的发布,有助于提升城市隧道工程的质量水平,保障公共安全,同时也是对隧道施工企业的一种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南。

DBJ50-107-2010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表7.5.7钢盟安装允许信器

7.5.1钢架的材料、规格、尺寸、制作 和规范要 求, 检验数量:全部。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尺量。 7.5.2钢架之间必须用纵向钢筋连接,钢架必须放在稳固的基 础上,必要时应对基础进行预加固或增加锁脚锚杆。 检验数量:全部。 检验方法:观察。 7.5.3钢架安装间距和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3的 23

7.6管棚(含超前小导管)

建筑面积298.36平方米三层别墅7.6.1钢管的型号、质量、规格和加工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

下规定: 1 索混凝土结构中,不得大于1.8%; 2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不得大于0.3%;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不得大于0.6%。 8.1.10混凝土中,水泥含碱量(Na;O)不应大于0.6%,并应满 足设计要求。 8.1.11混凝土用的原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存放 标识。当使用的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8.1.12混凝土在运输、浇筑及间款的息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 初凝时间,混凝土初凝前应将上层混凝土瓷筑完毕;若底层混凝 土已经初凝,应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 8.1.13衬砌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评 定,其结果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8.1.14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应密贴,二次衬砌后背应进行回填 注浆,并在浇筑二次衬砌时预留注浆孔,注浆孔的设置应符合设 计要求。

密,不得漏浆,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 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验数量:每浇筑一段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观察。 8.2.3在围岩压力较大段落的拱墙模板拆除时,最后完成的混 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100%;围岩压力较小段落的拱墙模 板拆除时,最后完成的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 检验数量:每况筑一段拆模时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拆模前进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

8.2.4拆除不承受外荷载的整体式衬础拱增、二次衬砌、仰携、 底板等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5Mpa,并应保证其表 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查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8.2.5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2.5的规定

表8.2.5模板安装允连偏差

50mm进行设计和制造,台车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能承受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边墙和拱部应预留混 凝土进料口和振揭口,衬砌模板台车、移动模架必须经验收合格 后方可投人使用。 检验数量:检查每台模板台车、移动模架。 检验方法:查设计资料、产品验收合格证明、现场验收。 8.2.2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端头摸板支立应垂直,接缝严

8.2.6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留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 符合表8.2.6的规定。

8.2.6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留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 符合表8.2.6的规定。

表8.2.6预理佳扣预留引润的分许编器

8.3.4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4的规定

表834铜筋加工价许信器

8.3.1所用钢筋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批抽 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 谁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级别、同批号、同规格的钢筋,每60T为一批,每 批至少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尺量、试验报告。 8.3.2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以及预埋件的规格、数量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 理设计变更。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纲尺检查。 8.3.3钢筋的连(焊)接接头的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 定,钢筋连(焊)接接头,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 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每3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300个也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接头外观质量检验;观察和尺量。焊接接头、机械 连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检查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8.3.5钢筋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在 “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 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 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2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 大于50%; 3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 钢筋直径的10倍,并且不得小于200mm; 4同一受力钢筋的两个搭接距离不应小于1500mm,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8.3.6钢筋的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6的规 定及设计要求

8.3.5钢筋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在 “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 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 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2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 大于50%; 3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 钢筋直径的10倍,并且不得小于200mm; 4同一受力钢筋的两个搭接距离不应小于1500mm,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8.3.6钢筋的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6的规 定及设计要求

表8.3.6钢筋的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关差

8.3.7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 蚀。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8.3.7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 蚀。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8.3.7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

表8.4.41细集料的技术要求

8.4.1水泥进场时,应接批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 厂日期等进行验收,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指标进行试 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 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检验数量: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 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 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晶合格证、检验报告。 8.4.2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时,其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和要求应

表8.4.42集摄的技术要求

久。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8.4.5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必须符合 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的规定,对混凝土有耐腐蚀性要求时,应对环 境水进行检测。 检验数量:同水源检测试验不少于一次,耐腐蚀混凝土在开 工前和施工中以及环境水源性质有明显变化时各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分析试验报告。 8.4.6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条件和 设计要求,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规定,通过试配调整后确定。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抗渗压力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进行试配。 检验数量:对同强度等级、同性能混凝土进行一次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 检验方法:配合比试配报告。 8.4.7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试件应在混凝土的

.4.6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条件和 设计要求,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规定,通过试配调整后确定。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抗渗压力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进行试配。 检验数量:对同强度等级、同性能混凝土进行一次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 检验方法:配合比试配报告。 8.4.7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试件应在混凝土的

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试件的取样与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 样不得少于1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 样不得少于1次; 3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 检测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8.4.8防水混凝土、耐腐蚀混凝土除应按规定留置强度检查试 件外,应留置抗渗检查试件并进行试验评定。 检验数量:不超过500m混凝土应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6 个)不足500m时,亦应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次。当使用的材 科、配合比或施工工艺变化时,均应另行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次。 检验方法:查强度试验和抗渗试验报告。

8.4.9衬砌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浇筑一段检查一个断面,采用无损检测时,测线 布置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测量净空断面并与开挖轮率比较,必要时可采用 无损检测或钻孔抽样方法检查衬础厚度,每个断面应从拱顶沿两 侧不少于3点2016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课程, 8.4.10隧道超挖回填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拱、墙脚以上1m范 围内超挖部分应采用同级混凝土进行回填。边墙基底应无显渣 杂物及淤泥,边墙基础的扩大部分及仰拱的拱座应结合边墙同时 浇筑。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 8.4.11施工缝、变形缝的位置和处理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8.4.1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 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 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 于14d 3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踏或安装模板 及支架; 4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8.4.16预留泄水孔槽位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8.4.17混避土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4.17规定。

表8.4.17混展土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

GBT 50081-2019标准下载检验数量:每瓷筑一段检查一个断面

8.4.18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颠色均匀,不得有疏松、露

8.4.13混凝土择合物的丹落度应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