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 290-2019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CJJT 290-2019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6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5988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CJJT 290-2019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简介:

"CJJT 290-2019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一份标准。这份标准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轻轨等)桥梁的施工过程和验收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它涵盖了桥梁的设计、施工方法、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工程验收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这份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的工程质量,确保其安全稳定,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营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它对于规范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施工行为,防止和减少工程质量事故,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CJJT 290-2019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6.5.3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及锁母的材料、品种、规格应符合

6.5.3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及锁母的材料、品种、规格应符合 型式试验确定的技术要求

检查数量:以同批、同材料、同型式、同规格的套筒或锁 母,每2000个为一批CJ∕T 491-2016 燃气用具连接用橡胶复合软管,不足2000个按一批计。每批抽检2%, 且不少于20个。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内螺纹尺寸及公差采 用螺纹塞规量测

6.5.4直螺纹接头加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

术规程》JG107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生产的钢筋丝头抽检10%,且不少于 4个。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丝头的螺纹尺寸采用螺纹环规 量测

置、同一截面接头数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标准第6.3.2条和第 6.3.6条的规定。

置、同一截面接头数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标准第6.3.2条和第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用钢尺量。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用钢尺量

检查数量:外观质量全数检查;力学性能检验按每300个为 批,不足300个按一批计,从中抽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 试验。 检验方法:外观用卡尺或量具检查,检查合格证和出厂检验 报告,检查进场验收记录和性能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外观质量全数检查;力学性能检验按每300个为 批,不足300个按一批计,当采用闪光对焊时,从中切取6个 式件,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当采用搭接或帮条电 弧焊时,从中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检验方法:观察、用钢尺量、检查接头性能检验报告。

6.5.8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6.5.9钢筋保护层垫块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4.3条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一般项目6.5.10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6.5.11钢筋焊接接头表面不得有夹渣、焊瘤。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6.5.12钢筋锚固板、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6.5.134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5.13的规定。表6.5.13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序允许偏差检查频率项目检验方法号(mm)范围点数受力钢筋排距±5每个构尺量,两端、筑物或中间各1处连基础、墩台同一排中受±203每根续量,取平力钢筋间距构件均值为1点板、梁±1022

续表6.5.13序允许偏差检查频率项目检验方法号(mm)范围点数3分布钢筋间距±103尺量4箍筋间距±10每个构尺量,两端、5弯起点位置±20筑物或30%中间各1处每根基础±10构件钢筋保护层尺量,两端、6柱、梁±56厚度中间各2处板±323

7.1.1混凝土施工宜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质量判定时,珊落度及含气量应以浇筑现场检验 结果为准; 2应按分项工程分混凝土品种、强度等级提供预拌混凝土 出厂合格证

7.1.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应按理

验评定标准》GB/T50107执行。混凝王耐久性检验评定应按现 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执行。 7.1.3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不应加水。 7.1.4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2.5MPa前,不得承受行人、运输工

7.2.1混凝土运输和输送过程中不得出现混凝士离析、漏浆、 亚重泌水及珊落度损失较大等现象。 7.2.2混凝土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应满足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 筑速度的要求。 7.2.3混凝土输送宜采用泵送方式。输送泵的选择、布置和泵 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

筑速度的要求。 7.2.3混凝土输送宜采用泵送方式。输送泵的选择、布置和泵 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C 的规定,并应满足施工要求。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I 规定,并应满足施工要求。

应通畅。输送时应根据环境条件采取保温、隔热、防雨等措施。

7.2.5混凝土从运输到输送入模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

的规定。掺入早强型减水剂、早强剂的混凝及有特殊要求的混 凝土,延续时间应根据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试验

7.3.1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制定浇筑工艺方案,对防裂措施、保护层控制和施工 缝设置等作出明确规定; 2应确认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和保护层垫块符合设 计要求,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及钢筋上的污物应清理干净; 3模板的缝隙或孔洞应堵塞严密且不漏浆 7.3.2自高处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离析。自 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当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 (槽)或振动溜管(槽)等设施下落;当倾落高度超过10m时 应设置减速装置。 7.3.3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顺序以及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处 理方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 范》CJ2的规定。 7.3.4混凝土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

7.3.1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制定浇筑工艺方案,对防裂措施、保护层控制和施工 缝设置等作出明确规定; 2应确认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和保护层垫块符合设 计要求,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及钢筋上的污物应清理干净; 3模板的缝隙或孔洞应堵塞严密且不漏浆

7.3.3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顺序以及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处

方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 CJJ 2 的规定。

7.3.4混凝土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

7.3.5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混凝土运输、浇年

全部充许时间超过表7.3.5的规定时,应设置施工缝。

表7.3.5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全部充许时间(min)

7.3.6混凝土浇筑时,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采 取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 7.3.7浇筑混凝王期间,应随时检香支架、模板、钢筋、预应 力管道和预理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 及时处理

7.3.8混凝土振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

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抹面时不应洒水。

7.4.1混凝土养护方案应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条件、水泥品种、 外加剂或掺合料以及混凝土性能等确定。 7.4.2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 水等保湿养护或采用蒸汽养护方式。 7.4.3自然养护期间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h内对混凝土进行 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应符合表7.4.3的规定

7.4.1混凝土养护方案应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条件、水

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应符合表7.4.3的规定

7.4.4混凝土养护期间预应力箱梁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 环境的温差不宜超过15℃;其余结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 的温差不宜超过20℃。 7.4.5混凝土养护用水不得采用海水或含有有害物质的水。当 日最低气温低于5℃时,不得采用洒水养护。 7.4.6当采用覆盖养护时,塑料薄膜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覆 盖并紧贴混凝土表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 7.4.7喷涂养护剂不得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且应具有可靠 的保湿效果

1预拌混凝土进场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 T14902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

7.5.2现场集中拌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

性能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试件的 取样与留置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浇筑基础、盖梁等一般体积的混凝土时,每一单元结

构物制取不得少于2组; 2当连续浇大体积混凝土时,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 100m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制取不 应少于2组; 3当一次连续浇筑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m时, 每200m3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当浇筑桩基础时,每根桩应取样3组,其中有一组应为 7d强度; 5应根据施工要求,制取与结构物同条件养护试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检查数量:每浇筑50m或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用落度仪检测。

验方法:用落度仪检测。 5.4混凝土含气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浇筑50m或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5.5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应采用钢筋保护层厚 检测仪进行现场测定。 检查数量:抽检5%的梁、柱和墩台等混凝土构件。每个抽 羊构件测定不少于3处,每处不少于10点

检查数量:每浇筑50m或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5.5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应采用钢筋保

度检测仪进行现场测定。 检查数量:抽检5%的梁、柱和墩激台等混凝十构件。每个抽 样构件测定不少于3处DBJ04-408-2020 农村煤改气工程技术标准,每处不少于10点。 检验方法:检查测试报告

8.1.1预应力工程施工应根据环境温度采取必要的质量保证措 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环境温度低于一15℃时,不宜进行预应力筋张拉 作业; 2当环境温度高于35℃或冬期施工时,不宜进行管道压浆 施工:在此条件下压浆时,应采取质量保证措施。 8.1.2预应力筋张拉宜采用智能张拉设备,张拉控制宜采用数 字信息化技术。

1预应力筋以及镭具、夹具和连接器在搬运和存放过程中 应避免机械损伤、沾污和锈蚀,进场后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 个月; 2管道在搬运时应采用非金属绳捆扎或框架装载,不得抛 摔及在地面拖拉。管道的存放应远离热源及可能遭受各种腐蚀性 气体、介质影响的地方。

8.2.1预应力筋下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经计算确定;计算时应根据结构 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镦头预留 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 确定; 2当钢丝束两端采用墩头锚具时,同束钢丝下料长度的偏 差应符合表8.2.1的规定;

陕2016TJ 029 住宅厨房、卫生间机制玻镁排气道系统图集(聚苯颗粒填充)表8.2.1墩头锚具同束钢丝下料长度允许偏差

3钢绞线下料后不得散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