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3T 27*5-2020 黑龙江省城镇智慧供热技术规程.pdfDB23T 27*5-2020 黑龙江省城镇智慧供热技术规程.pdf简介:
"DB23T 27*5-2020 黑龙江省城镇智慧供热技术规程.pdf" 是一份由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局发布的标准文件,其全称为《黑龙江省城镇智慧供热技术规程》。这份规程详细规定了城镇智慧供热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旨在提升城镇供热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供热效率,节能减排,保证供热质量,并推动黑龙江省城镇供热行业的现代化、智能化进程。
"2020" 表示该规程的发布日期为2020年,这意味着它反映了当时的技术和政策标准。它可能涵盖了智慧供热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决策支持、自动化控制、能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推动当地供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你需要详细了解该规程的具体内容,建议查阅或下载该PDF文件进行深入研究。
DB23T 27*5-2020 黑龙江省城镇智慧供热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附录A城市级智慧供热监管服务系统分层图
A.0.1城市级智慧供热监管服务系统分层图见图A.0.1。
创优质工程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讲义PPT(109页)城市级智慧供热监管服务系统分层
附录B企业级智慧供热系统参考体系架构
.0.1企业级智慧供热系统参考体系架构见图B.0.1
图B.0.1企业级智慧供热系统参考体系架构
C.0.1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频次见表C.0.1。
附录 C数据采集类型和频次
表C.0.1采集的数据类型及频次
续表C.0.1二网供水压力<=1H<=10Min二网回水压力<=1H<=10Min热力站二网水泵频率<=1H<=10Min换热站面积<=1H<=10Min供水温度<=1 H<=30Min回水温度<=1 H<=30Min流量<=1 H<=30Min建筑物热力热量<=1 H<=30Min入口供水压力<=1 H<=30Min回水压力<=1 H<=30Min阀门开度<=1 H<=30Min室内用户室温<=1 H<=30Min28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 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可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 定”"或“应按......执行”
黑龙江省城镇智慧供热技术规程
总则. 3* 2术语. 35 3 智慧供热体系架构及分级 .3* 3.1一般规定 .3* 3.2智慧供热系统基本体系架构. .38 3.3智慧供热系统分类及组成 ..*3 3.*智慧供热系统的评定 ..*5 智慧供热系统功能要求. ...5* *.1一般规定. ..5* *.2智慧供热系统功能要求, ..5* *.3数据采集及管理功能. *.*智慧供热系统智能决策功能 ...59 *.5智慧供热系统控制调节功能. ..*1 *.*报警功能. .*1 *.7人机接口及日志记录 .*2 *.8智慧供热系统监视功能, ..*2 *.9趋势服务和报表服务. .. *3 *.10智慧供热系统通信 ..*3 *.11 Web 发布. ..** 5智慧供热系统验收和运行维护. 5.2智慧供热系统的运行维护 .*5
1.0.1我国的集中供热开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过儿十年的发 展,我国集中供热规模越来越大,经历了由人工运行变为自动化运 行的过程,部分企业已完成信息化建设,部分企业计划或止在实施 智慧供热。 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 言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加速了向供热领域的渗透融合。将智慧 共热建设深入到相对完整的供热流程当中,用技术解决供 热过程涉及到的分析、推理、决策及控制问题,能够解决供热过程 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实现技术与先进供热技术深 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供热系统安全性和用户满意度,使系统的综合 能效接近系统的最大能效,以创造更多的增量价值。这为供热系统 从自动化、信息化向智能化跃升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开启了城 镇智慧供热发展的新阶段,将深刻地改变供热行业的系统设计、运 维管理方式及发展理念,带来生产力的文一次飞跃。本规程的制定, 将有助于规范黑龙江省智慧供热的建设,推进城镇供热行业的可持 续发展。 1.0.2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城镇智慧供热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已 经实现了供热信息化的供热系统的智能化改造,也可参照本技术规 程执行。
3智慧供热体系架构及分级
3.1.2智慧供热可分为厂义智慧供热和狭义智慧供热。厂义智慧供热 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新 代技术与先进供热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供热设备制造 共热系统规划设计、供热系统建造、人才培养、供热运行维护、供 热服务全寿命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用于解决供热行 业全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 原优化。现阶段所说的智慧供热指的是狭义智慧供热,主要指的是 共热智慧运行、供热企业智能管理以及运行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儿 大环节(图1)。从物理形态角度着,供热物理设备网、供热物联网 和智慧供热平台是构成智慧供热的三个物理实体,缺一不可。先进 的供热技术是智慧供热的主体,智慧运行是智慧供热的主线,用户 需求是智慧供热的核心。
热系统应能提升系统的整体水平,使系统能力逼近系统的最大能效DB52∕T *77-2012 轻质建筑碎料小型空心砌块, 在最大程度满足热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供热物理设备网的高效 运行。
热系统应能提升系统的整体水平,使系统能力近系统的最大能效, 在最大程度满足热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供热物理设备网的高效 运行。 3.1.*科学合理的供热物理设备网是实施供热的物理基础。物理设备 网的设计建造水平,直接影响物理设备网的系统综合特性。采用先 进供热技术的系统,其系统综合能效较高。实施智慧供热的供热物 理设备网的调节性能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可实现初调节。即要求在供热物理网中设置必要的水力工 况调节设备,实现一级供热管网、二级供热管网及热用户系统的初 调节; (2)可实现运行调节。即要求在供热物理网中设置必要的热力 工况调节设备,实现多种热力工况的运行调节。建设物理设备网的 王务是不断推进供热技术进步,实现先进的供热技术与智能设备、 智能传感器深度融合,构建热源、供热管网、热力站及热用户可调 可控、可计量的新型供热管网。 要实现上述调节控制目标,需在热源、热网、热力站设置必要 的调节、控制设备,通过一级网和换热站满足二级供热管网的运行 调节需求。调节控制设备的设置位置与被调控设备的位置有关。建 筑物调节控制设备的设置,与调节单元及控制目标有关。对于调节、 控制到建筑物的系统,调节控制设备应设置在建筑物的热力入口处: 调节、控制到单元的系统,调节控制设备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每个单 元的热力入口处:实施热计量的用户,应设置可远程控制的阀门及 用于热用户调节室温的控制器,调节控制设备应设置在每个用户的 热力入口处
3.2智慧供热系统基本体系架构
3.2.1~3.2.3智慧供热系统的核心功能原理是基于数据驱动的供热物 理设备网与数字空间的全面互联与深度协同,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智 能分析与决策优化。通过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构建,全
面打通供热运行、供热业务管理、供热安全管理及环保管理各个环 节,基于数据整合与分析实现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的 融合,并与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贯通(如图2所示)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共享交换数据标准(试行)2020年图2智慧供热系统的核心架构
中的设备状态,既包括供热设备机械状态的改变,也包括人员、具 体操作流程和组织形式的改变 数据层强化数据、知识、资产等的虚拟映射与管理组织, 提供支撑智慧供热数字化应用的基础资源与关键工具,包含数据集 戎与治理、数据和机理构建、信息交互三类功能。数据集 成与治理将原来分散、杂乱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整合成统一、有序 的新数据源,为后续分析优化提供高质量数据资源,涉及到数据库、 数据湖、数据清洗、元数据等技术产品应用。数据和机理 构建是综合利用大数据、等数据方法和供热行业的经验及 理论知识,对供热设备、管网、热力站、热用户等行为特征和因果 关系进行抽象化描述,形成各类库和算法库。信息交互是通过 不同设备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和的交互协同,构建出覆盖范围 更广、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数据系统。 决策优化层聚焦数据挖掘分析与价值转化,形成供热数字化应 用核心功能,主要包括分析、描述、诊断、预测、指导及应用开发。 分析功能借助各类和算法的支持将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显性 化,为诊断、预测和优化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撑,常用的数据分析方 法包括统计数学、大数据、等。描述功能通过数据分析和 对比形成对当前现状、存在问题等状态的基本展示,例如在数据异 常的情况下向运行人员传递信息,帮助运行人员迅速了解问题类型 和内容。诊断功能主要是基于数据的分析对供热物理设备网当前状 态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建议,例如能够在热量表出 现故障的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并提示运维人员进行维修。预测功能 是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供热物理设备网未来的状态,在问题还 未发生的时候就提前介入,例如预测控制阀门寿命,避免因为零部 件老化导致阀门泄漏。指导功能则是利用数据分析来发现并帮助改 进供热物理设备网运行中存在的不合理、低效率问题,例如分析供 热系统一级网二级网数据,合理设置供热参数,降低能源消耗。同 时,应用开发功能将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优化能力和企业业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