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指南(市规划国土发[2016]22号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016年8月31日).pdf简介:
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指南(市规划国土发[2016]22号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016年8月31日).pdf部分内容预览:
(1)土地:调查村域各类土地使用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农用 地、国有用地等)、村庄建设用地现状(宅基地和集中居住用地、公 共服务设施和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生产设施和仓储用地、绿地 与广场用地等)、土地权属及使用状况(集体所有、国家所有、自有 (2)住房:调查村民住房情况,包括质量、结构、形式、室内 装修、家电设备以及建设方式和建设成本等信息。 3.1.4配套设施情况 二调查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现状情况,明确 各项设施的布局及规模,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应包括:村委会等管理设施、中小学托幼等 教育设施、文体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设施、社会保险与社会 福利措施等。 市政交通基础设施调查应包括:村域和村庄范围内各类道路及 术 3.2空间形态与传统风貌 百茶 包括对村庄环境、空间格局、街巷(河道)8)、院落、建筑、历 史环境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然资 3.2.1村庄整体环境 整体分析评价村庄与自然山水环境、交通环境和文化景观环境 之间的关系,评价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度等。 3.2.2空间格局 源委 分析布局结构、整体风貌、空间节点等方面的特色与问题,评 8) 出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
(1)土地:调查村域各类土地使用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农用 地、国有用地等)、村庄建设用地现状(宅基地和集中居住用地、公 共服务设施和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生产设施和仓储用地、绿地 与广场用地等)、土地权属及使用状况(集体所有、国家所有、自有 (2)住房:调查村民住房情况,包括质量、结构、形式、室内 装修、家电设备以及建设方式和建设成本等信息。
3.1.4配套设施情况
8)出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
调查和分析村域范围内的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环境的基 本信息、历史信息、保存利用情况及与其他历史要素的衔接关系。 水贝 3.3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分析与评价 从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村落的物质空间遗存、传统文化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三方面进行特色分析与评价。根据村庄形成、发展至今 的不同阶段总结历史沿革DB11∕T 1313-2015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应用技术规程,构建囊括各时期的宏观历史文化体系; 建筑>历史环境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村庄的物质空间特色;调 查各类传统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等级、保存状态、 延续形式,评价村庄的历史文化价值。 传统村落的资料通常很有限,需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调研和分析 通常可以采取扩大研究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民族区域)与 邻近村庄进行比较研究,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 也可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分析历史文化活动的原因及特征,立足有限 学、建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支撑历史研究结论。 从规划的组织编制和管理实施村民的引导参与、实施主体的 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各种不利手传统资源保护和阻碍村庄发展的因素 进行分析,总结影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突出问题。 原有村庄规划镇(乡)域级规划是否能够有效指导传统村落 的发展?村庄发展定位、人口土地和建筑的规模是否符合发展需求?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如何?都有些什么项目进行村民的生 产生活条件、经济状况如何?是否有专门的机构和制度支持传统村落 的保护和发展?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如何?
市 4保护发展规划 4.1保护发展的总体要求 传统村落具有完整性、真实性、多元性、包容性、延续性和社 会性等特征。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不可照搬城市规划模式,要 结合北京农村地区的特点,保持传统村落的特性,采用适宜的规划 方法。茶 田园景观等内容,对村庄进行整体保护,充分体现传统村落与生态 环境相生相依的关系。 (3)在保护发展中要具有博古通今的包容性,全面保护和利用 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历史资源,防止盲目塑造特定时期的风貌。 (4)通过改善村庄的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宜居的环境,留住并 吸引村民继续把村庄作为生产生活的基地,提升传统村落的活力, 促进传统生产关系、宗族伦理、语言文学、民风民俗等社会文化的 传承发展。 (5)在村庄的现状建设基础上选择具有地方特色、与传统村落 保护相适应的产业,为传统村落注入造血机能,吸引外出人员返乡 就业,改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切实提高村民的收入和生活 水平,防止片面追求经济价值。 (6)在现状建设范围内,协调好新发展区与保留区域(老村) 的关系,避免“插花”混建和新旧不协调。老村是传统村落的核心 资源条是村庄发展的基础,而新发展区是村庄发展的拓展和补充, 是改善民生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部分。
(1)村庄的传统格局和形态,以及与其相互依存的地形地貌、 河湖水系、农田乡土等自然景观和山水环境; (2)村庄内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河道等; (3)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 可移动文物: (4)历史建筑、优秀近现代建筑、具有传统风貌的建筑; (6)需继承和弘扬的传统文化和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7)传统地名: (8)其他。 4.2.2保护范围及保护控制要求 视划自然 至范围明确,便于保护和管理。保护范围以外可划定环境协调区。 划定方法如下: 应将传统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吴联的区域整体划为保 护范围加以保护;村域范围内的其他传统资源亦应划定相应的区域。 (1)核心保护范围、 划定方法:村压内具有传统格局、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以及历 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的地区。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地下文物理藏区的界线,以各级人 民政府公布为准;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和必要的 保护控制要求:①对各类保护对象分层次提出保护与整治要求:
4.2.1 保护对象源 (1)村庄的传统格局和形态,以及与其相互依存的地形地貌、 河湖水系、农田乡土等自然景观和山水环境; (2)村庄内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河道等; (3)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 可移动文物; (4)历史建筑、优秀近现代建筑、具有传统风貌的建筑; (6)需继承和弘扬的传统文化和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7)传统地名; (8)其他。
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应边界清晰,四 至范围明确,便于保护和管理。保护范围以外可划定环境协调区。 划定方法如下: 应将传统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尺文化吴联的区域整体划为保 护范围加以保护;村域范围内的其他传统资源亦应划定相应的区域。 (1)核心保护范围、 划定方法:村压内具有传统格局、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以及历 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的地区。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地下文物理藏区的界线,以各级人 民政府公布为准;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和必要的 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控制要求:①对各类保护对象分层次提出保护与整治要求; ②保护风貌景观特色;③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建、扩建
活动,提出规划控制措施。 (2)建设控制地带 划定方法:在核心保护范围之外与核心保据范围关联强度较大 的村庄集中建设区,需控制其建(构)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 色彩及形式。 自然 保护控制要求:①对各类保护内容分层次提出保护与整治要求; ②对新建、扩建、改建和加建等活动,提出规划引导措施;③保证 原有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并通过对整体环境的水土保持,保护自然 植被,加强绿化景观的建设。 划定方法:在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之外,划定的以保 护自然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 建设控制要求:保护传统村落的山水格局,将风貌不协调的建 (构)筑物进行整治改造,限制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 设项目,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供良好的保护屏障和景 观背景。
保持村庄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全面保护街巷(河道)、院落、建 筑物、构筑物等历史遗存SY/T 6847-2012标准下载,重点修复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区。保护古 路桥涵垣、古井塘树藤等历史环境要素。按照以下分类对历史遗存 及影响历史遗存的内容提出规划要求。 (1)街巷(河道):对不同区位的街巷(河道)实施分类保护, 按照风貌评价情况分别采取保护与更新两种保护与整治方式。
街巷(河道)保护与更新方式分类
(2)院落:分为文物院落、历史院落、传统院落、协调院落和 拆除院落五种类型。
(4)历史环境要素:指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之外,构成历史 风貌的古塔、古井、牌坊、戏台、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 名木等。按照原有尺度、形武、色彩、材质进行保护和整治,对所 处的周边环境提出与历史环境相匹配的利用要求和措施。建议可结 合历史环境要素及周围环境构建的公共空间,一并提出具体的保护 与整治方案。术 )自然环境要素:指村域范围内的山、水、林、田、湖等自 然景观。应对其进行整体保护,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 规律及与传统村落的风貌联系,尽量保持其原有形态、材质、物种、 色彩等。
保持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发掘传统文化内 涵,对传统文化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继承发扬提出 规划要求。 然资 传统村落中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历史传说和故事、口头传唱 歌谣、民间音乐戏剧、生活分俗、家族谱、手工艺技能等,而非物 质文化遗产是达到定认定标准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对传统文化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按照以下几方面进行:(1)对传承人、 传承方式提出保护要求和措施;(2)对承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相关物质、文化空间提出保护利用要求和措施;(3)对相关 的管理机构提出规划建议;(4)对相关的专项资金支持提出规划建 议。
传统村落的规模确定包括人口和用地,满足村庄的基本生产生 活,对上位规划的要求进行合理优化。 建设用地的划定要以现有村落为基础,实事求是,完整保留核 4.4土地使用功能规划 9) 传统村落的建设用地分类不宣过细,根据村庄的功能定位,在 保护传统风貌及整体环境的基础上,尊重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确定 村庄规划结构优先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因地制宜,集约安排各 类建设用地。
现状建设情况调整优化,避免盲目新增建设用地和占用非建设用地。 4.5产业发展规划 传统村落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结合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生态 环境友好的产业类型,要实现传承历更文化、保护生态环境、解决 村民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生活品质等多个目标。 贝 依托村压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利用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历史 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宣传教育、旅游服务、休闲度假、健 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展示与利用,通 过视、听、体验等多种方式对村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貌进行全方位 的展示G103~104 民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深度图样(2009年合订本),并提出展示与合理利用的措施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