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874-2020 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服务规范.pdf

DB43T 1874-2020 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服务规范.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5786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43T 1874-2020 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服务规范.pdf简介:

"DB43T 1874-2020 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服务规范.pdf" 是一份关于企业首席质量官(Chief Quality Officer, CQO)培训服务的标准规范文档。DB43T是中国地方标准(如湖南地方标准)的编号,1874-2020 表示该标准的版本号,发布于2020年。这份规范文档详细规定了企业首席质量官的培训内容、培训流程、培训机构资质、教学质量要求、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标准,旨在提升企业首席质量官的专业能力,确保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有效实施。它适用于需要对首席质量官进行培训的企业,以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DB43T 1874-2020 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服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DB43/T1874202(

DB43/T187420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满缘红质量技术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大学质量研究所、爱威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湖南星邦智 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金智标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单汨源、韩之俊、盛立新、满敏、朱立锋、周丰良、黄建兵、熊亚军、刘建湘、 李华、易琳、姜海彬。

GB∕T 37212-2018 新风空调设备通用技术条件DB43/T1874202(

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服务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服务的基本要求、培训内容、服务流程及服务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服务活动。

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汉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001一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DB43/T1873一2020企业首席质量官基本要求及评价规范

DB43/T1873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服务 corporatechiefquality officertrainingservice 为企业首席质量官在工作中需要的能 青 供的 培养和训练过程。

服务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具有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及设备设施; 具有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队伍; 建立相应的培训讲师数据库;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培训服务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后勤 服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

4.2.1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主要分为培训讲师和教学管理人员。

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主要分为培训讲师和教学管理人员。 2 培训讲师分为机构内部老师和外聘专家,应符合以下要求: 机构内部老师应具备从事质量管理教学5年(含)以上工作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储备; 外聘专家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质量相关研究或管理工作5年(含)以上的经历:

DB43/T1874—2020

应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沟通能力; 一应具备副高(含)以上职称。 4.2.3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培训服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

6.1.1应确定培训需求JTS∕T 105-2021 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国家质量发展需求; 企业对首席质量官岗位职责的要求; 一企业首席质量官自身发展需求。 6.1.2培训需求应当形成培训需求文件

应根据培训需求文件制定培训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确定培训保障与制约条件: 明确培训内容、方式、计划等: 制定培训服务管理文件

6.3.1服务机构应按培训万案实施 川讲师应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合理组织教学。 6.3.2教学管理人员应完成后勤工作和安全保障工作,并配合培训讲师完成教学工作。 6.3.3服务机构应根据培训方案,针对培训内容,组织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

6.4.1评估学员培训效果

服务机构应对学员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一应考核学员的学习获得程度:

宜考察学员对知识运用的程度及其行为变化: 宜考察学员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而提高的自身和组织的绩效。

.4. 2 学员满意度调查

DB43/T1874202(

服务机构应组织学员在培训结束前进行满意度调查《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已作废),满意度调查表参见附录B,调查内容应包括但 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培训讲师的专业性;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后勤服务的规范性; 其他意见和建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