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040-2020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简介:
"GB 50040-2020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主要用于规范和指导动力机器(如发电设备、动力机械、大型设备等)的基础设计。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动力机器基础的材料选择、尺寸计算、构造要求、抗震设计、地基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计算方法,以确保动力机器的稳定运行和安全。
该PDF文件是该标准的完整版本,清晰无水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总则、术语和符号、基础类型与尺寸、材料与构造、承载力计算、抗震设计、地基处理、检验与验收等章节。它对于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来说,是一份重要的技术参考文件,有助于确保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GB 50040-2020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部分内容预览:
3.4.15当桩的间距为桩的直径或截面边长的4倍~5
15当桩的间距为桩的直径或截面边长的4倍~5倍时,桩 层的当量抗压刚度系数Cz值宜按表3.4.15采用
5桩端土的当量抗压刚度系数CTCECS468-2017 公用终端直饮水设备应用技术规程,值
3.4.16桩基的抗弯刚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3.4.16桩基的抗弯刚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Kpe = kpz Kp = kpzZ
3.4.17桩基的抗剪和抗
Kpx = 1. 4Kx Kpy = 1.4K, Kμ = 1. 4K
式中:Kpx、Kpy 桩基沿α轴、y轴抗剪刚度(kN/m); Kp一桩基抗扭刚度(kN·m)。 2当计入基础埋深和刚性地面作用时,桩基的抗剪刚度宜按 下列公式计算:
中:Kpx、Kpy 基础埋深和刚性地面对桩基刚度提高作用后的 桩基沿c轴、y轴抗剪刚度(kN/m);
刚性地面提高系数,可按本标准第3.4.8条规 定确定。 3当计人基础埋深和刚性地面作用时,桩基的抗扭刚度宜按 下式计算:
Kμ = K,(0. 4 +αα1)
式中:K一 一 基础理深和刚性地面对基刚度提高作用后的桩 基抗扭刚度(kNm)。 4当采用端承桩或桩上部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 200kPa时,桩基抗剪刚度和抗扭刚度不应大于相应的关然地基抗 剪刚度和抗扭刚度。 3.4.18斜桩的抗剪刚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桩的斜度天于1:6,其间距为桩的直径或截面边长的 4倍~5倍时,斜桩的当量抗剪刚度宜取相应的天然地基抗剪刚度 的1.6倍。 2当计人基础埋深和刚性地面作用时,斜桩桩基的抗剪刚度 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武中:K吨 基础埋深和刚性地面对桩基刚度提高作用后的租 基抗扭刚度(kN·m)。 4当采用端承桩或桩上部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 e00kPa时,桩基抗剪刚度和抗扭刚度不应大于相应的天然地基 剪刚度和抗扭刚度
3.4.18斜桩的抗剪刚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桩的斜度大于1:6,其间距为桩的直径或截面边长的 4倍~5倍时,斜桩的当量抗剪刚度宜取相应的天然地基抗剪刚度 的1.6倍。 2当计人基础埋深和刚性地面作用时,斜桩桩基的抗剪刚度 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Kx=Kx(0.6+α) Kpy=K,(0.6十αα)
3.4.19计算桩基的固有频率和振动位移时,其竖向和水平回转 向总质量及基组的总转动惯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pz=m十mo mpx=m+0.4mo mpy=mpx mo = l,bdpp
Jpo = J。( 0.4mo m 0.4mo Jp = J(1+ m 0.4mo Jpμ=J m
表3.4.20桩的折算长度
主基的阻尼比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基竖向阻尼比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主基承台底为黏性土时:
3.4.21桩基的阻尼比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桩基竖向阻尼比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1)桩基承台底为黏性土时:
0.10 pz Vm
4)当桩基承台底与地基土脱空时,其竖向阻尼比可取端承 桩的竖向阻尼比。 2 桩基水平回转向、扭转向阻尼比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ph1 = 0. 59 Sph2 = Sph1 Sp = Sphl
式中:Spz 桩基竖向阻尼比; Sphl、Sph2 桩基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第一、二振型阻尼比; Sp一桩基扭转向阻尼比。 3.4.22计算桩基阻尼比时,宜计入桩基承台埋深对阻尼比的: 高作用,桩基竖向、水平回转向以及扭转向阻尼比提高系数,宜 下列规定计算: 1对于摩擦桩:
βz=1+0.8 β=1+1.68a
β=1+1.60d β=1十a β= 1+1. 40a
=1十0a β=1+1.40
式中: β 桩基承台理深对竖向阻尼比的提高系数; β———桩基承台埋深对水平回转向或扭转向阻尼比的提高 系数。
4.1汽轮发电机组基础
4.1.1汽轮发电机组基础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1.2汽轮发电机组的框架式基础宜采用多自由度空间力学模 型分析,并应进行多方案优化设计,合理地确定框架的布置和构件 尺寸。结构选型应符合下列原则: 1基础顶板应具有满足基础的振动特性及静变形要求的质 量和刚度;顶板各横梁的静位移宜接近,顶板的外形和受力应简 单,宜避免产生偏心荷载; 2在满足强度、稳定性和静位移要求的条件下,宜适当减小 柱的刚度,但其长细比不宜大于14; 3基础底板刚度应根据地基刚度综合分析确定,避免基础出 现不均匀沉降。 4.1.3对工作转速为3000r/min且功率不大于125MW的汽轮 发电机组,当基础为由横向框架与纵梁构成的空间框架,且同时满 足下列条件时,可不进行动力计算: 1中间框架、纵梁:
式中:G; 集中到梁中或柱顶的总重力(kN); G.i 作用在基础第i点的机器转子重力(kN)
计算,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情况下,可只计算扰力作用点的振动响应; 2工作转速时的计算响应宜取一定范围内的最大响应,其范 围值宜根据计算确定。 4.1.5当基础为由横向框架与纵梁构成的空间框架时,可简化为 横向平面框架,宜按本标准附录B中双自由度体系的方法计算。 4.1.6当框架式基础按空间多自由度体系进行振动计算时,对于 机器工作转速小于3oo0r/min的基础,地基宜按弹性计算;对于汽轮 发电机组工作转速不小于3000r/min的基础,地基可按刚性计算。 4.1.7计算振动位移时,任意转速的扰力可按下式计算:
4.1.6当框架式基础按空间多自由度体系进行振动计算时,对
机器工作转速小于3000r/min的基础,地基宜按弹性计算;对于汽 发电机组工作转速不小于3000r/min的基础,地基可按刚性计算。 4.1.7计算振动位移时,任意转速的扰力可按下式计算:
4.1.8当有多个扰力作用时,质点的振动位移可按下式计算:
4.1.8当有多个扰力作用时,质点的振动位移可按下
式中:u 质点i的振动位移(m); u 第k个扰力对质点i产
4.1.9基础承载力计算时,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4.1.9的规复 取值,
4.1.9基础承载力计算时,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4.1
表4.1.9荷载分项系数
续表 4. 1. 9
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5;当永久荷载效 应对结构有利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0。
4.1.10计算基础动内力时的扰力值,可取计算振动位移时所取 扰力的4倍,并应考虑材料疲劳的影响。 4.1.11当基础为横向框架与纵梁构成的空间框架时,构件动内 力可采用当量荷载进行简化计算;竖向当量荷载可简化为集中荷 载,水平向当量荷载可简化为作用在纵、横梁轴线上的集中荷载。 4.1.12当动内力采用当量荷载计算时,应按基础的基本振型和 高振型分别进行计算,控制值应取较大值。 4.1.13当动内力采用基础的基本振型计算时,当量荷载可按下 列规定确定: 1横向框架上第i点的竖向当量荷载计算值不应小于转子 重力荷载的4倍,竖向当量荷载可按下式计算:
Fz= 8Fgi Wnl ↑ max
式中:Fzi 横向框架上第i点的竖向当量荷载(kN); Fg一村 横向框架上第i点的机器扰力(kN); 横向框架竖向的第一振型固有圆频率(rad/s),可按 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计算; 7max一最大动力系数,可取 8。 2水平向总当量荷载计算值不应小于转子总重力荷载,总当 量荷载应按刚度分配到各框架,水平向总当量荷载可按下列公式 计算:
表 4.1.20 基础安装活荷载标准值(kN/m²)
主:活荷载可按发电机转子、汽轮机高 等大件堆放布置图进行计算;当堆 放活荷载超过表中数值时,计 实际的堆放荷载
1基本组合可取永久荷载与振动荷载或当量荷载组合,其中 振动荷载只计入单向作用,组合系数可取1.0; 2偶然组合可取永久荷载、振动荷载及短路力矩组合,振动 荷载组合系数可取0.25,短路力矩的组合系数可取1.0; 3地震作用组合可取永久荷载、振动荷载及地震作用组合, 振动荷载组合系数可取0.25,地震作用组合系数可取1.0; 4设计值应取其荷载组合的较大值。
4.1.23框架式基础的顶部四周应留有变形缝与其他
中间平台宜与基础主体结构脱开;当不能脱开时砖混结构修复加固施工方案(2015),在两者连接处宜 采取隔振措施。
基础底板的厚度、并式或梁板式基础的梁高,可根据地基条件取相 部柱最大净距的1/5~1/3.5,当地基条件较好时宜取小值,反之 宜取大值
4.1.26基础顶板的挑台应为实腹式,悬出长度不宜大于1.5m
悬臂支座处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悬出长度的0.75倍。
4.1.28当底板设置在碎石土及风化基岩地基上时JC∕T 2550-2019 泡沫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应计入施
1汽轮发电机组基础底板各侧面均应设置钢筋网;底板板顶 和板底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1%;底板侧面四周钢筋网钢筋 的直径不宜小于1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底板厚度大于 2m时,宜在底板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天 于300mm的双向钢筋网。 2汽轮发电机组基础的柱配筋应按计算确定,柱全部纵向钢 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6%,钢筋直径不宜小于25mm;柱宜采用 封闭箍筋,箍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mm,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肢距不宜大 于300mm。 3汽轮发电机组基础中间平台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 梁和板的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4汽轮发电机组基础运转层顶板配筋应按计算确定,顶板顶 面、底面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基础顶板应计入构件两侧 温差产生的应力,梁两侧应分别配置温度影响的钢筋,高、中压缸 侧的纵、横梁侧面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其余梁每侧配筋率不 宜小于0.1%。 5汽轮发电机组基础钢筋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采用机械连接时应满足 抗疲劳性能的要求
性、工程地质条件、生产和工艺对机器基础的技术要求等因素 理选择基础形式及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