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pdf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5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5114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pdf简介: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pdf是中国交通运输部颁发的一份技术规范,全称为《公路隧道设计规范》。该规范是针对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的详细指导性文件。它涵盖了隧道的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通风与照明、消防与安全、监控与通信、环境影响、施工技术、运营与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该规范于2004年发布,旨在保障公路隧道的建设质量,提升隧道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确保公路交通的顺畅和乘客的舒适。它对于公路隧道的设计标准、施工要求、运营维护的规程都有明确的规定,是公路隧道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由于这只是一个文本描述,如果你需要获取该规范的具体内容,建议直接查阅或下载JTG D70-2004.pdf文件。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pdf部分内容预览:

4.1.1隧道设计应满足公路交通规划的要求,其建筑限界、断面净空、隧道 支营运通风、照明等设施,应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规定的预测 近期交通量不大时,可采取一次设计,分期修建,

4.1.2隧道总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地形、地貌、地质、气象、社会人文和环境等调查的基础上,综合比选隧道各轴线 方案的走向、平纵线形、洞口位置等,提出推荐方案。 2地质条件很差时,特长隧道的位置应控制路线走向,以避开不良地质地段;长隧道 的位置亦应尽可能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并与路线走向综合考虑;中、短隧道可服从路线走 向。 3根据公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确定车道数和建筑限界。在满足隧道功能和结构受力 良好的前提下,确定经济合理的断面内轮廓。 4隧道内外平、纵线形应协调,以满足行车的安全、舒适要求。 5根据隧道长度、交通量及其构成、交通方向以及环保要求等,选择合理的通风方 式,确定通风、照明、交通监控等机电设施的设置规模。必要时特长隧道应作防灾专项设 计。 6应结合公路等级、隧道长度、施工方法、工期和营运要求,对隧道内外防排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辅助通道、弃渣处理、管理设施、交通工程设施、环境保护等作综合考虑。 7当隧道与相邻建筑物互有影响时,应在设计与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

4.1.2隧道总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

4.2.1隧道位置应选择在稳定的地层中,尽量避免穿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极为复杂 以及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当必须通过时,应有切实可靠的工程措施。 4.2.2 穿越分水岭的长、特长隧道,应在较大面积地质测绘和综合地质勘探的基础上

1隧道位置应选择在稳定的地层中,尽量避免穿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极 重不良地质地段;当必须通过时GB∕T 51190-2016 海底电力电缆输电工程设计规范,应有切实可靠的工程措施。

4.2.2穿越分水岭的长、特长隧道,应在较大面积地质测绘和综合地质勘探的基础上 确定路线走向和平面位置。对可能穿越的垭口,应拟定不同的越岭高程及其相应的展线 方案,结合路线线形及施工、营运条件等因素,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4.2.3路线沿河傍山地段,当以隧道通过时,其位置宜向山侧内移,避免隧道一侧洞壁 过薄、河流冲刷和不良地质对隧道稳定的不利影响。应对长隧道方案与短隧道群或桥隧 群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4.2.4隧道洞口不宜设在滑坡、崩、岩堆、危岩落石、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及排水困难 的沟谷低洼处或不稳定的悬崖陡壁下。应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合理选定洞口位置,避 免在洞口形成高边坡和高仰坡。 4.2.5濒临水库地区的隧道,其洞口路肩设计高程应高出水库计算洪水位(含浪高和 雍水高)不小于0.5m,同时应注意由于水的长期浸泡造成库壁塌对隧道稳定的不利影 响,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隧道设计洪水频率标准可按表4.2.5取值;当观测洪水高于标准值时,应按观测洪水 设计;当观测洪水的频率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超过1/300,二级公路超过1/100,三、四级 公路超过1/50时则应分别采用1/300、1/100和1/50的频率设计。

4.2.4隧道洞口不宜设在滑坡、崩、岩堆、危岩落石、泥石流等不良地质 沟谷低洼处或不稳定的悬崖陡壁下。应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合理选定 免在洞口形成高边坡和高仰坡。

)不小于0.5m,同时应注意由于水的长期浸泡造成库壁塌对隧道稳定的 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道设计洪水频率标准可按表4.2.5取值;当观测洪水高于标准值时,应按戏 当观测洪水的频率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超过1/300,二级公路超过1/100, 过1/50时,则应分别采用1/300、1/100和1/50的频率设计。

表4.2.5道设计水位的洪水频率标准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TIGD70—2004

4.3.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隧道应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独立双洞。分离式独立 双洞的最小净距,按对两洞结构彼被此不产生有害影响的原则,结合隧道平面线形、围岩地 质条件、断面形状和尺寸、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可按表4.3.2取值。一座分离 式双洞隧道,可按其围岩代表级别确定两洞最小净距。 在桥隧相连、隧道相连、地形条件限制等特殊地段隧道净距不能满足表4.3.2的要求 时,可采取小净距隧道或连拱隧道形式,但应作出充分的技术论证和比较研究,并制订可 靠的技术保障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表4.3.2分离式独立双洞间的最小净距

注:B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

4.3.3隧道内纵面线形应考行车安全性、营运通风规模、施工作业效率和排水要求, 遂道纵坡不应小于0.3%,般情况不应大于3%;受地形等条件限制时,高速公路、级 公路的中、短隧道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4%;短于100m的隧道纵坡可与该公路隧道外 路线的指标相同。当采用较大纵坡时,必须对行车安全性、通风设备和营运费用、施工效 率的影响等作充分的技术经济综合论证。

4.3.4隧道内的纵坡形式,一般宜采用单向坡;地下水发育的长隧道、特长隧道可采用双向 皮。纵坡变更的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隧道内纵坡的变换不宜过大、过频,! 以保证行车安全视距和舒适性

表4.3.4坚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m

总体设计4.4.5长、特长隧道应在行车方向的右侧设置紧急停车带。双向行车隧道,其紧急停车带应双侧交错设置。紧急停车带的宽度,包含右侧向宽度应取3.5m,长度应取40m,其中有效长度不得小于30m。紧急停车带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750m。停车带的路面横坡,长隧道可取水平,特长隧道可取0.5%~1.0%或水平。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的构成如图4.4.5.具体尺寸按4.4.1条和4.4.2条规定执行。Ei%W350LRJ或R紧急停车带a)5003000500过渡段有效长度过渡段b)图4.4.5紧急停车带的建筑限界、宽度和长度(单位:cm)a)宽度构成及建筑限界;b)长度不设检修道、人行道的隧道,可不设紧急停车带,但应按500m间距交错设置行人避车洞。4.4.6上、下行分离式独立双洞的公路隧道之间应设置横向通道,并符合下列规定:1横通道的断面建筑限界一般规定如图4.4.6。2525300S200251400ab)图4.4.6横通道的断面建筑限界(单位:cm)a)人行横通道;b)车行横通道2人行横通道的设置间距可取250m,并不大于500m19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ITGD70—2004)

车行横通道的设置间距可取750m,并不得天于1000m;长1000~1500m 处,中、短隧道可不设。

4.5.1隧道设计应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计划主要包括:总工期要求、施工方法 的确定、合理工区的划分、辅助通道的用途、施工便道、弃渣场、临时设施、监控量测方案 等。制订施工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考虑隧道长度、断面、工期要求、地质条件和当地自然条件等,确定合理的施工 方法和施工进度。 2工区划分应考虑隧道纵坡变化、水文与地质条件、渣场和便道修建条件以及土石 方平衡等综合因素。 3应结合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超前预报、施工方法以及营运通风方式等,对辅助通 道的设置目的、作用、必要性作出技术经济论证。 4必要时应根据隧道的建设规模、地质条件等,对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大型洞内临时 设备、洞外临时设备的技术指标作出要求,

5.1.1隧道工程常用的各类建筑材料,可选用下列强度等

混凝土C50、C40、C30、C25、C20、C15、C10; 2 石材MU100、MU80、MU60、MU50、MU40; 3 水泥砂浆M25、M20、M15、M10、M7.5、M5; 4 喷射混凝土C30、C25、C20; 5 混凝土砌块 MU30、MU20; 6 钢筋 HPB235、HRB335、HRB400。

注:①护坡材料可采用C20喷射混凝土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中的钢纤维宜采用普通碳素钢制成,并满足下列要求: 宜用等效直径为0.3~0.5mm的方形或圆形断面。

5.1.7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中的钢纤维宜采用普通碳素钢制成.并满足

宜用等效直径为0.3~0.5mm的方形或圆形断面。

建筑材料2长度宜为20~25mm,长度直径比宜为40~60。3抗拉强度不得小于380MPa,并不得有油渍和明显的锈蚀。5.1.8初期支护的钢架宜用钢筋或H形、工字形、U形型钢制成,也可用钢管或钢轨制成。各种型钢的特性参数见附录C。5.1.9隧道内路面材料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的有关规定。5.1.10隧道内防水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规定。隧道内常用的防水材料可选用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中埋式止水带(条)、背贴式止水带或止水浆液。5.2材料性能5.2.1常用建筑材料的重度应按表5.2.1的规定采用。表5.2.1建筑材料的标准重度或计算重度钢筋混凝土材料名称混凝土片石混凝土钢材浆砌片石浆砌块石浆砌粗料石(配筋率在3%以内)重度(kN/m²)23232577222325注:钢筋混凝土配筋率大于3%时,其重度应计算确定。5.2.2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5.2.2采用。表5.2.2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C25C30C40C50强度种类轴心抗压fc10 13.517 202733.5弯曲抗压fank111518.522 29.536轴心抗拉fak1.41.72.02.22.73.1注:①混凝土垂直浇筑,且一次浇筑层高度大于1.5m时CJJ∕T 187-2012 建设电子档案元数据标准,表中强度值应乘以系数0.9。②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时,如截面中的边长或直径小于30cm,则表中强度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如混凝土成形、截面和轴线尺寸等)确有保证时,则不受此限制。③离心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按有关专门规定取用。5.2.3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5.2.3采用。2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TTGD702004)

5.2.3混凝士强度设计值(MPa)

5.2.4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Ec应按表5.2.4采用。混凝土的剪切弹性模量可按表 .2.4数值乘以0.43采用。混凝土的泊松比可采用0.2。

表5.2.4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c(GPa)

1.2.5钢筋抗拉和抗压强度的设计值与标

DB61∕T 1091-2017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机制砂技术规范注:表中d为钢筋直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