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819-2011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pdf

JTT 819-2011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5077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JTT 819-2011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pdf简介:

"JTT 819-2011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是一份由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发布的标准。这份标准主要针对公路工程中使用的一种特定类型的混凝土用机制砂,即通过机械设备加工而成的、用于混凝土制备的砂子。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机制砂的粒级要求、技术指标、检测方法、质量保证和检验规则等内容,旨在确保公路工程中使用的机制砂的质量稳定,满足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需求。它涵盖了机制砂的物理性能(如颗粒级配、含泥量、石粉含量等)、化学性质(如碱活性等)以及环保要求等方面,以保证公路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简言之,这份标准为公路工程中机制砂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规范,有助于规范行业行为,提升工程质量。

JTT 819-2011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pdf部分内容预览:

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DB23/T 2550-2020 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和管理规范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冠粤路桥有 限公司、山东省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尚传、王稷良、付智、杨永顺、李连生、梁奎基、李北星。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定义、分类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 及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预拌混凝土、现场拌和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使用的机制砂,水泥砂浆等参照 使用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684 建筑用砂 JGJ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 JTGE41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制砂 少manufacturedsand 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在4.75mm以下的岩石颗粒。 注: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3.2 石粉stonepowder 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 3.3 亚甲蓝值methylenebluevalue 每干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质量,也称MB值。 3.4 轻物质lightweightmaterials 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²的物质。

机制砂可分为1类、Ⅱ类、IⅢI类

a)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 b)I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小丁C60及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 c)IⅡ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机制砂的粗细程度按照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两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a)粗砂:细度模数3.9~3.1; b)中砂:细度模数3.0~2.3。

机制砂的粗细程度按照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两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a)粗砂:细度模数3.9~3.1; b)中砂:细度模数3.0~2.3。

机刷砂且不用 a) I类:不宜小于80MPa; b) II类:不宜小于60MPa; c) II类:不宜小于30MPa。 5.1.2 机制砂母岩的碱集料反应活性应满足: I类机制砂母岩应不具有碱活性反应性; b) ⅡI类、II类机制砂的母岩若含有碱一硅酸反应活性矿物且具有碱活性反应性,应根据使用要求 进行碱集料反应试验; 不宜使用具有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的岩石制作机制砂。 5.1.3 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使用的机制砂,应检验母岩集料磨光值,其值不宜小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 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生产机制砂

5.1.2机制砂母岩的碱集料反应活性应满

5.2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泥混凝土的机制砂坚固性应满足表1的要求。

机制砂吸水率不应大于2.0%。

I类机制砂级配范围宜满足表2的要求,Ⅱ类、II类机制砂级配范围宜满足表3的要求

表7机制砂中有害物质指标技术要求

创砂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应按照表8的规定执行。

表8机制砂技术指标试验方法

产品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产品通过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批量生币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所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

型式检验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和老产品转产; b)原料资源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 c)正常生产,每年一次; d) 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检验。

型式检验按以下规则判定: a)如有任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需重新加倍抽样,对该项指标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仍然 不合格,则判该型式检验为不合格; b)经检验(含复检)后,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型式检验合格

产品需经生产单位质量部门检验合格并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应满足表

GA 1081-2013标准下载表9机制砂型式检验项目和出厂检验项目

JT/T819—2011

JT/T8192011

按照GB/T14684的规定抽样。

检验批量宜根据厂家生产规模而定, 应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 0t为一批:日产量1000t以下的,应以600为一批。不足上述量者亦作为一批。

出厂检验按以下规则判定: a)若有任一项技术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应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该项指标进 检;若复检样品仍有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b)经检验(含复检)后,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本标准的相应类别规定时,该批产品判为合格

机制砂出厂时GB∕T 9846.2-2004 胶合板 第2部分 尺寸公差,生产厂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及类别、规格; b)生产厂名; c 批量编号及供货数量; 检验结果、日期及执行标准编号; 合格证编号及发放日期; f 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章

在机制砂运输过程中应注意: a)运输前,对装运的车、船,应在装运前认真清扫杂物; b)运输时,应采取措施以防粉尘飞扬,防止运输过程混人杂物: )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应防止颗粒离析

机制砂储存时应注意: 按品种、类别分别堆放,不得混放,防止久存和倒堆以及人为碾压、污染成品; 堆放场地应进行硬化,完善排水系统,堆料高度不宜超过5m; 必要时,机制砂堆放处应有防雨淋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