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3513-2019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pdf简介:
"DB37/T 3513-2019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是由中国山东省的地方标准(DB37/T)制定的,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具体要求和管理细则。这套细则旨在提升水利工程运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安全和工程设施的稳定运行。
该标准涵盖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的隐患排查制度、隐患分类与评估、隐患治理措施、隐患治理效果验证、隐患信息管理、应急响应等各个环节,规定了具体的排查方法、程序、责任和考核机制。通过实施这一细则,单位可以系统化地进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营。
总的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水利行业安全管理规范,对于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DB37/T 3513-2019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35132019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4.1成立机构 4.2明确责任 4.3建立制度 4.4全员参与 4.5融合深化. 4.6运行考核 隐患分级与分类 5.1隐患分级, 5.2一般事故隐患 5.3重大事故隐患 5.4隐患分类, 工作程序和内容DB510100/T 202-2016标准下载, 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1.1基本要求... 6.1.2排查项目清单 6.1.3排查类型 6.1.4组织级别 6.1.5排查周期 6.2制定排查计划, 6.3排查标准及排查实施 6.4隐患治理, 6.4.1隐患治理要求 6.4.2隐患治理流程 6.4.3一般事故隐患治理 6.4.4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6.4.5隐患治理验收 文件管理 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DB37/T 35132019
持续改进 9.1评审 9.2 更新 9.3沟通 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生产现场类隐惠排查清单
9.1 评审 9.2更新, 9.3沟通 录A(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录B(资料性附录) 生产现场类隐惠排查清单
DB37/T 3513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水利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山东省胶东调水局、潍坊市峡山水库管 理局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祖利、李永禄、王景美、刘雅芬、张立新、李福仲、马成、韩仲凯、张钊、 张维杰、牛景涛、李勇、周春蕾、张立华、王大勇、刘明、韩学军、徐海波、曹倩
DB37/T 3513—2019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遵照DB37/T2883一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的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生产特点编制。本标准旨在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督促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规范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隐患排查治理行为,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IV
DB37/T 35132019
本标准规定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惠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隐惠分级与 分类、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效果、持续改进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指 南的编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牛,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2883一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水安监[2017]344号)
B37/1 3.1 水利工程安全鉴定Safetyappraisalofwaterconservancyproject 由专门的机构对水工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做出科学的评价,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水利工程安全鉴定一般包括:蓄水安全鉴定、枢纽工程竣工安全鉴定和专项安全鉴定(大坝安全鉴 定、水闸安全鉴定、泵站安全鉴定、堤防安全鉴定等) 3.2 水利工程安全鉴定SafetyAppraisalofHydraulic EngineeringProject 由专门的机构对水工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做出科学的评价,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水利工程安全鉴定一般包括:蓄水安全鉴定、枢纽工程竣工安全鉴定和专项安全鉴定(大坝安全鉴 定、水闸安全鉴定、泵站安全鉴定、堤防安全鉴定等)
DB37/T35132019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责任。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 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部门、班组和岗位人员负责本部门、本班组和本岗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依法建立健全能够保障隐惠排查治理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明 确各级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明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 工作程序、排查周期和治理方案编制要求;明确隐患信息通报、报送和台账管理等相关要求,按有关规 定建立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活动,确保隐患排查治理覆盖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和管理活动。应将隐患排查治理的培训纳 入安全培训计划,按照单位、部门和班组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将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与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工作相结合 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单位各层级、各岗位日 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惩制度,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实行 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隐惠。
5. 2 一般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惠,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著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 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下列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惠: a)违反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 b) 符合《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水安监[2017]344号)中判定标 准的:
DB37/T 35132019
c)具有溃堤(坝)、中毒、爆炸、火灾、塌等危险的场所或设施,可能伤害人员在10人及以 上的,不能立刻排除整改的; d)涉及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设备且难以立即整改的; e)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
6. 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 1. 1 基本要求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管理制度等,以 级管控确定的各类风险控制措施为重点内容,明确排查的范围、方式和方法
6. 1.2排查项目清单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依据基础安全管理要求和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编制隐惠排查 青单,隐患排查清单包括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和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a)基础管理类隐惠排查清单,基础管理类隐惠排查清单应依据基础管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 至少应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参见 附录A;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标准、 规程要求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类风险控制措施逐项编制。内容至少应包括:排查范围(风 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隐患等级等信息,参见附录 B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常用的隐患排查有以下方式: 准信息服务平台 a) 日常隐患排查: b) 定期隐患排查; c 特别隐患排查; d) 综合性隐患排查; e) 专项隐惠排查; fy 季节性隐惠排查; g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h)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i 专业诊断性检查(安全鉴定)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应包括单位、部门、场 位四个级别。常用的隐患排查组织级别如下:
日常隐惠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班组、岗位; n 定期隐惠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单位、部门; 特别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单位、部门;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单位、部门; 专项性隐惠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单位、部门; 李节性隐惠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单位、部门: 8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单位 h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单位、部门; 专业诊断性检查(安全鉴定)的组织级别为单位。
DB37/T 35132019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根据相关要求,结合自身组织架构、管理特点,确定各隐惠排查类型的周 期,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等情况,增加隐患排查的频次。常用隐患排查频次如下: a 日常隐患排查根据相关规程、管理制度及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 b) 定期隐惠排查,每年汛前、汛中、汛后,用水期前后,冰冻期前后: 特别隐惠排查,当发生特大洪水、暴雨、台风、地震、工程非常运用和发生重大事故等情况时: d 综合性隐惠排查,单位每季度组织一次; e 专项隐惠排查,每月开展一次;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期间隐惠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期间开展; 名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应在同类单位或项目发生伤亡及险情等事故后; h 专业诊断性检查(安全鉴定),应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有关规定或工程实际需要开展; 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不同排香类型结合进行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根据隐患排查清单及实际情况制定隐患排查计划DB41/T 1576-2018标准下载,明确排查时间、排 排查要求、排查类型、排查范围、组织级别、资金保障等,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6.3排查标准及排查实施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遵照制定的隐惠排查计划,对照隐惠排查清单,针对基础安全管理要求和 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等采取相应的排查方 式,按照排查组织级别,组织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隐患排查。隐患排查应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对排 查出的事故隐患,应进行评估分级,填写隐患排查记录,按规定登记上报。 安全鉴定应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有关规定或工程实际委托相关单位或专家进行
6. 4. 1隐患治理要求
6.4.1.1隐患治理应符合DB37/T2883一2016第7.4.1条的要求《铀浓缩工厂工艺气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1012-2014》,并保证整改措施、责任 限和预案“五到位”
6.4.1.2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及
标志;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利工程、设备设施,必要时全部或局部停建停用,对难以停止 当按照相关规定采取降等运行、应急处置、监测监控等妥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危及 右岸等区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应依法报告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采取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