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4/T 1702.1-2015 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第1部分:设计标准.pdf简介:
"DB44/T 1702.1-2015 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第1部分:设计标准"是中国广东省的地方标准,它详细规定了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具体设计规范和要求。这份标准针对的是在广东省范围内进行的屋面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的设计原则、组件选择、支架系统、电气设备配置、安装要求、系统性能测试等方面。它旨在保证屋面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高效、可靠运行,同时也考虑了建筑结构和环境适应性等因素。这份标准适用于商业、住宅和公共建筑等不同类型的屋面光伏项目,是光伏项目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
DB44/T 1702.1-2015 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第1部分:设计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8.3.1变压器应符合GB/T17468、GB/T6451、GB/T10228、GB20052、DL/T572或GB24790的有 关规定。 8.3.2安装在民用建筑内的变压器应选用干式变压器;安装在建筑外的变压器应在综合考虑安装地点 及环境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规定确定。 8.3.3户内安置的变压器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20;户外安置的变压器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4。 8.3.4变压器的容量不宜小于逆变器容量的1.1倍。 8.3.5可选用高压(低压)预装式箱式变电站或变压器、高低压电气设备等组成的装配式变电站。 8.3.6就地升压变压器可采用双绕组变压器或分裂变压器,就地升压变压器宜选用无励磁调压变压 器。油浸式变压器应采用S11及以上型号的升压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应采用SC(G)B10及以上型号升压 变压器。
3.4.1光伏系统的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的设计应符合DL/T5352及GB50060的规定,选用的高压 开关柜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8.4.2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宜采用户内成套式高压开关柜配置型式,也可采用户外装配式箱式配电 装置。 8.4.30.38/0.22kV配电装置应符合GB50054及JGJ16的规定,选用的交、直流配电柜应符合国 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TB/T 3112.4-2017标准下载8.4.4直流配电柜应满足如下要求
a)选用的直流配电柜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b)额定电压应不低于DC1000V; c)应能监测和显示各路输入电流及输出电压值,其信号应能输入监控系统; d)每路输入及输出端均应设置过流与短路保护; e)柜内应设置具有隔离功能的断路器; f)柜内应设置具有失效报警功能的电涌保护器:
安装在室内的直流配电柜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
8.4.5交流配电柜应满足如下要求
a)选用的交流配电柜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b)额定电压应不低于接入电网侧的最高电压: c)设置电流、电压等计量表,其信号应能输入监控系统: d)断路器按进、出线回路要求设置保护功能; e)柜内设置的断路器应具有隔离功能; f)柜内应设置具有失效报警功能的电涌保护器或避雷器; g)安装在室内的交流配电柜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20。 8.4.6 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其它配电设备应根据光伏阵列、变器配置和并网方式等相关因素综合 设计。 8.4.7 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配电箱(柜),应设置专用安全标识和提示性文字及符号
8.5配电房内外设备布置
8.5.1电气设备的布置应紧凑合理,便于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调试和巡视,还应考虑发展的需 要。 8.5.2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供配电设备宜布置在建筑电气配电房内。当建筑电气配电房空间无法 满足光伏供配电设备安装要求时,宜在并网点邻近设置光伏配电室,其耐火等级应符合有关规定。 8.5.3逆变器和变压器室内布置时,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20,可靠近布置;室外布置时,干式变压 器和逆变器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4,可靠近布置;油浸变压器与逆变器宜分开布置。电气设备之间 及电气设备与建筑之间的间距应符合相关规定。 8.5.4室内配电设备较多时,可采用单排布置或两排面对面布置或π形布置。 8.5.5储能装置应安装在通风状况良好的室内,室内温度宜控制在15℃30℃。
3.6.1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宜符合无人值班的要求。 3.6.2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备的控制、测量和信号应符合DL/T5136的规定。 3.6.3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宜设置控制室,当具备条件时,二次 设备也可布置在接入点配电房内。控制室面积应满足设备布置和定期巡视维护的要求。 3.6.4逆变器、变压器、10kV及以上线路及直流系统等主要设备,均宜在控制室内进行控制。未设 控制室的建筑光伏系统,上述设备的控制可在就地控制屏上或在配电装置上进行。 3.6.5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元件的继电保护应符合GB/T14285的规定。 3.6.6通过10(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安装容量为1MWp以上的屋面并网光伏系统宜采用计算机监 空系统,主要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对光伏系统电气设备进行安全监控; b)光伏系统发电设备数据采集的数据全少应包括: 1)光伏发电汇流设备、直流柜输出电压、电流、设备内温度; 2)光伏组件斜面上太阳辐射; 3)光伏阵列所在地区环境参数:气温、风速、湿度、水平面太阳总辐射等; 4)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电流、发电量、逆变器内部温度等。 c)应满足电网调度自动化要求,完成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功能; d)应配置一套时间同步系统,用于监控系统、保护测控装置及其它需对时的装置,标准同步时钟 本体应能接收中国北斗卫星和GPS卫星发送的信息,作为主时钟的时间基准。时间同步系统的性能指
a)应对光伏系统电气设备进行安全监控; b)光伏系统发电设备数据采集的数据至少应包括: 1)光伏发电汇流设备、直流柜输出电压、电流、设备内温度; 2)光伏组件斜面上太阳辐射; 3)光伏阵列所在地区环境参数:气温、风速、湿度、水平面太阳总辐射等; 4)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电流、发电量、逆变器内部温度等。 c)应满足电网调度自动化要求,完成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功能; d)应配置一套时间同步系统,用于监控系统、保护测控装置及其它需对时的装置,标准同步时钟 本体应能接收中国北斗卫星和GPS卫星发送的信息,作为主时钟的时间基准。时间同步系统的性能指
标和技术参数应符合GB/T26866的各项规定; e)宜配置一套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持续供电时间按不小于1h考虑,容量 宜大于3kVA。
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升压变压器的过电压保护应符合DL/T620的规定。
8.8.1直流电缆应满足以下要求:
a)组件连接电缆及组串连接电缆应选用光伏专用直流电缆; b)汇流箱到直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到逆变器的输入端的电缆:一类建筑内敷设的应选用低烟无 卤阻燃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二类建筑内敷设的电缆应选用光伏专用直流电缆或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 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二类建筑以下等级建筑内敷设的电缆可选用普通电力电缆;特殊场所内敷设 的电缆,应根据有关规定选取; c)电缆的载流量/截面应不小于与其连接的保护电器的长延时过流保护整定值,直流线路总电压 损失应不大于2%; d电缆的额定电压应根据光伏系统连接方式选择确定
8.8.2交流电缆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一类建筑内敷设的应选用低烟无岗阻燃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二类建筑内敷设的电缆应选用阻 燃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三类及以下等级建筑内敷设的电缆可选用普通电力电缆; 特殊场所内敷设的电缆,应根据有关规定选取; b)电缆的电压等级应不低于系统最高电压; c)电缆的载流量应根据GB50054、GB50217及DL/T5222等相关规定选取。 8.8.3光伏系统电缆敷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50217的有关规定。 8.8.4光伏电缆敷设宜采用穿线管或金属槽盒,不少于两点可靠接地。 8.8.5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宜分开设置,当设置在同一侧或同一支架上时,控制电缆宜设置在电力电 缆的下方。 8.8.6电缆沟或电缆由站外进入电气室的入口处,或电缆穿入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及有防火要求的房 间墙壁和地板处,其孔洞均应采用非燃材料填封。 8.8.7电缆沟内应采取防火、排水和防止动物抓咬电缆的措施。电缆管进出口应设置防水及阻止老鼠 等动物进入管内的措施。 8.8.8埋地电缆其理设深度不宜小于700mm
8.9.6微网系统与公共配电网间必须要有隔离装置,隔离装置满足易操作、独立、断开状态可见的要 求。 8.9.7对于在公共配电网发生故障情况下断开互连的微网系统,如果有自动恢复互连功能,接入电压 等级为0.4kV及以下用户低压侧的,延时20s以上方可恢复互连;对于接入电压等级为10kV及以上 电网,需经供电部门允许后方能恢复互连。 8.9.8微网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装置,以满足向负载提供持续、稳定电力的要求。 配置储能系统的容量应根据当地电网条件、负载的电能需要和所配储能电池的技术特性来确定。储能 电池的容量按式(14)计算。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18》D,xFxP Cc UxK.
式中: Cc一一储能电池的容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D,一一最长无日照期间用电时数,单位为小时(h); F一一储能电池放电效率的修正系数(通常为1.05); U一一储能电池的放电深度(0.5~0.8); K。一一包括逆变器等交流回路的效率(通常为0.7~0.8)。 9.9用于微网系统的储能电池宜按以下技术条件选择:储能效率、循环寿命、能量密度、功率密度 应时间、环境适应能力。储能装置采用直流供电系统时,应符合DL/T5044的规定。 9.10微网系统电线、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应符合GB50217的规定,电线、电缆截面应进行技 经济比较后选择确定。
8.10 光伏微网监控系统
《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 JGJ/T365-2015》8.10.1光伏微网监控系统须具备以下功能:
a)微网内关键节点电能质量监测; b)储能系统容量监测; c)光伏发电趋势预测; d)网内负荷变化趋势预测 e)事故告警记录; f)报表曲线; g)历史数据查询; h)电能流动功率与方向控制; i)Web远程浏览、控制。 8.10.2环境监控系统构成主要为风速仪、温度传感器、太阳辐射仪和监控电脑等,为监控电脑可以 实时储存监控数据,并能够方便用户导出历史数据,历史数据可通过刻录光盘备份,应至少能保存至 系统拆除为止。 8.10.3光伏监控系统包含场地环境监控系统、光伏阵列和逆变器运行参数监控及交流侧并网参数监 控等。
8.10.4监控系统测量和记录的参数如表4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