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4401/T 86-202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简介:
DB4401/T 86-202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是一个地方标准,由中国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活动。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在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和验收等全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包括构件的设计、生产质量控制、施工方法、连接技术、安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
主要内容可能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构件的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 3. 构件的运输、储存和安装技术 4. 预制构件的连接技术,如钢筋连接、节点处理等 5. 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组织、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 6. 工程的验收标准和方法
这个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和提升广东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DB4401/T 86-202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型钢连接steelconnection
DB4401/T 862020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两端或一端埋入有效长度的型钢组合而成的连接方式。 3.5 钢企口连接 steeltongueandgroovejoint 预制混凝土次梁通过带抗剪栓钉的预埋钢板插入预留承压板的凹槽内,并灌注灌浆料而实现传力的 铰接连接方式。 3.6 临时支撑系统temporarysupportsystem 在安装预制混凝土构件时,为保持构件的稳定,保证安装精准就位(位移、标高和垂直度)所采取 的一种暂时的支撑系统。 3.7 钢筋定位装置 reinforcing steelbarlocatingdevice 用于控制预制构件出筋和连接钢筋空间位置的辅助装置,具有钢筋限位作用,包括格网定位箍、定 位板等。 3.8 格网定位箍meshpositioningstirrup 一种套入纵向钢筋上的焊接网片状箍筋,其网片间的孔洞可控制纵向钢筋之间的相对位置,达到控 制钢筋准确定位的作用。 3.9 托座anglesteelbracket 安装在预制柱或墙的顶部,用于支撑预制构件两端的可拆卸临时构配件。 3.10 平衡吊架balancehoistingsteelbeam 由钢构架制作而成,用于平衡被吊装构件的吊装辅助工具。常规的平衡吊架包括平衡梁、平衡架等。
4.1施工现场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 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等。 4.2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工艺特点,对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 川。 4.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DB11/T 1651-2019标准下载,经审核批准后实施。 4.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前,宜根据工程特点实行样板引路制度 4.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进行预制构件试安装,根据试安装结果及 时调整施工工艺、完善施工方案。 4.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前,应对已完成现浇结构进行交接验收。 4.7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应采用信息化技术,宜实现全专业、全过程、全员应用的信息化管理。 4.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执行JGJ80、JGJ33、JGJ46等标准的 有关规定。
5.1施工单位应配备负责施工现场的 管理的专职人员。 5.2项目部应根据施工内容配备相应的作业班组,根据不同的专业施工过程配备技术、质量和安全管 理人员,进行跟班督导和管理, 5.3施工前,设计单位应对施工图、深化图以及预制构件施工预留和预埋进行设计交底。施工总承包 单位应组织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图纸自审,熟悉预制构件加工图纸 5.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方案,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工艺样板要求对作业 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质量交底,并明确工序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5.5施工单位应按照构件和材料的进场计划组织进场
DB4401/T862020
5.6施工单位应建立预制构件管理台账,进行信息化编码管理。 5.7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总平面布置,合理设置预制构件吊运堆场区、道路和 相关设施。构件堆场和行车区域应满足承载力要求。 5.8预制构件进场后应分类有序堆放,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5.9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和连接用的材料、构配件、防水材料以及用于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材料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检验和检测技术标准,并具备出厂合格证、试验检测合格报告等。 5.10施工单位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及作业工况,配置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及产品应用技 术手册规定的施工设备。 5.11安装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测量方案,明确控制标准、测控方法。各层水平定位和高程控 制线应由监理单位复核认可。
6. 2 预制竖向构件施工
6.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剪力墙、预制外 6.2.2竖向构件施工工艺流程:基层准备→测量放线→构件吊前检查→吊具安装→吊运及 固定一连接节点施工。
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预制混凝王竖问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剪力墙、预制外墙板等 2.2竖向构件施工工艺流程:基层准备→测量放线→构件吊前检查→吊具安装→吊运及就位→ 定→连接节点施工。 2.3预制构件基层准备应满足以下规定: a 连接钢筋的定位控制宜采用格网定位箍等钢筋定位装置,当下层为连接钢筋转换层时应分 下层竖向构件的根部和顶部设置,钢筋限位偏差不应超过土3mm; b 应对连接钢筋的出筋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遭受侵染:
6.2.3预制构件基层准备应满足以下规定:
连接钢筋的定位控制宜采用格网定位箍等钢筋定位装置,当下层为连接钢筋转换层时应分 下层竖向构件的根部和顶部设置,钢筋限位偏差不应超过土3mm; 应对连接钢筋的出筋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遭受侵染:
DB4401/T862020
6.3预制水平构件施工
DB4401/T862020
6.4.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
6.4.1.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工艺流程:灌浆孔清理与检查→灌浆区域接缝封堵→灌浆料制备→灌 浆料检查→灌浆施工→检查验收→场地清理 6.4.1.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套筒和灌浆料应符合JG/T398和JG/T408的有关规定;钢筋 套筒灌浆前的工艺检测应符合JGJ355的有关规定。 6.4.1.3灌浆孔的清理与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吊装前应清理钢筋套筒,宜采用高压空气清洁,禁止用水清洗; b)应检查预制构件上套筒、预留孔的规格、位置、数量和深度。 6.4.1.4构件底接缝封模可采用模板或座浆料等可靠的材料封堵,采用座浆料时其性能应满足JGJ355 中的相关规定。 6.4.1.5灌浆料的制备应按IGI355有关规定热行,灌浆料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DB4401/T862020
a 每工作班应检查灌浆拌合物初始流动度不少于1次,指标应符合JGJ355的有关规定; b)强度检验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验收及施工控制要求。 6.4.1.6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灌浆施工批次应与检验批划分一致,灌浆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a 采用连通腔灌浆法施工时,应合理划分连通腔区域;每区域除预留灌浆孔、出浆孔、排气孔外 应形成密闭空腔,不应漏浆; b) 首次施工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或部位进行试制作、试安装、试灌浆; 灌浆施工时,环境温度应符合灌浆料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宜施工,当 环境温度高于30℃时,应采取降低灌浆料拌合物温度的措施; d) 灌浆作业应采取压浆法从下口灌注,当浆料从上口流出后及时封堵,宜采用灌浆饱满度监测器 观测浆料是否饱满; e 灌浆料拌合物应在制备后30min内用完; f 对于未密实饱满的竖向连接灌浆套筒,当在灌浆料加水拌合30min内时,应首选在灌浆孔补灌; 当灌浆料拌合物已无法流动时,可从出浆孔补灌,并应采用手动设备结合细管压力灌浆; 补灌应在灌浆料拌合物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置后停止,并应在灌浆料凝固后再次检查其位置符合 设计要求。 6.4.1.7灌浆操作全过程应有专职检验人员负责旁站监督并及时形成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并留影像资 料,作为验收资料。 6.4.1.8灌浆料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抗压强度达到35MPa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临时固定措施的拆除 应在灌浆料抗压强度能确保结构达到后续施工承载要求后进行。
6.4. 2浆锚连接施工
5.4.2.1浆锚灌浆连接施工工艺流程:灌浆孔清理与检查→预制构件封模→搅拌浆料→浆料检测→浆 锚注浆→构件表面清理。 6.4.2.2灌浆前应对连接孔道及灌浆孔和排气孔全数检查,保证孔道通畅,内表面无污染;清孔应按 本标准6.4.1节有关规定执行, 6.4.2.3灌浆前应对灌浆管内作湿润处理,对注浆管内和接缝内酒水应适量,酒水后应间隔2h再进行 灌浆,防止积水, 6.4.2.4竖向构件的水平拼缝宜采用比结构高一级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进行周边坐浆密封,强度满足 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灌浆作业 6.4.2.5墙板与楼地面间缝隙宜采用木模封堵密实,必要时可采用角钢或钢管等工具抵紧。 6.4.2.6灌浆料应按相应产品说明书有关要求制备和使用,并采用电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 6.4.2.7灌浆料的检查应按JGJ355中有关规定执行。 6.4.2.8浆锚节点灌浆应采用机械压力灌浆法,保证灌浆料充分填充密实。 6.4.2.9灌浆应连续、缓慢、均匀地进行,直至排气孔排出浆液后,立即封堵排气孔,持压不小于30s 再封堵灌浆孔,灌浆浆料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不得使构件和灌浆层受到振动、碰撞。 6.4.2.10灌浆结束后应及时将灌浆孔及构件表面的浆液清理干净,并将灌浆孔表面抹压平整 6.4.2.11灌浆作业应及时做好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并留影像资料,作为验收资料。
6.4.3预制混凝土型钢连接施工
6.4.3.1预制混凝土型钢连接施工工艺流程:接头处理与检查→临时支撑安装→型钢连接施工→混凝 土灌浆及养护。 6.4.3.2预制施工前应对型钢接头进行防锈处理,并核对检验型钢的规格、尺寸、厚度、外露长度。 严禁施工单位擅自在接头上开孔(槽),确需开孔(槽)时应经设计单位的核准,必要时应采取加强措 施。 6.4.3.3型钢连接接头应经检验合格后GB∕T 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方可将预制构件吊运至安装位置,核对预制构件就位准确后 进行节点连接施工。 6.4.3.4型钢连接施工前应搭设临时支撑,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支撑搭设分别按本标准6.2和6.3 节有关规定热行
DB4401/T862020
6.4.3.5型钢连接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施工,并应按GB50205中型钢连接的 有关规定热行
接方式施工,并应按GB50205中型钢连接的
6.4.3.6型钢连接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a)对采用焊接形式的型钢连接,当设计未有规定时,宜按I级焊缝要求进行施工与验收; b)大风、高温及雨天不宜进行焊接连接施工,若需施工应采用相应防护措施; c)采用螺栓连接时应遵循GB50205中的相关规定,同时配合临时支撑进行定位调整。 6.4.3.7型钢连接节点宜采用不低于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灌浆
6.5.5后浇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DB4401/T862020
05YJ7 内装修及配件DB4401/T862020
8施工安全与成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