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771-201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771-2012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简介:
GB50771-2012《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它主要针对有色金属(如铜、铅、锌、镍、钴、铝、镁、钛等)的采矿设计提供了技术规定和指导。该规范的全称为《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安全规范 有色金属矿山》。
该规范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有色金属矿山的选址、开采方式选择、开采工艺设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尾矿处理、安全防护设施设计、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劳动卫生条件、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有色金属矿山的安全生产,防止环境破坏,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护矿山工作人员的健康。
GB50771-2012标准的发布,对于规范有色金属矿山的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是有色矿山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技术标准之一。
GB50771-2012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5.1.4错动区正常降雨径流渗入量计算,其正常降雨量应招
实际降雨日的日平均降雨量选取。当无雨季降雨量及降雨天数 时,年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000mm地区,正常降雨径流渗人量应 取设计频率24h暴雨渗入量的10%;年降雨量小于1000mm地 区,宜取5%~8%。 计算开采错动区暴雨渗入量时,其渗人率可采用本矿山或相 以条件矿山的实测资料,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采动后地面破坏情 况和覆岩特征,按表5.1.4选用
表 5. 1. 4 暴雨渗入率
注:1塑性岩石指页岩、泥灰岩、泥质砂岩、凝灰岩、千枚岩等;脆性岩石指石灰 岩、白云岩、大理岩、花岗岩、片麻岩、闪长岩等;塑性隔水土层指第四系黏 土、亚黏土和严重风化成土状物的基岩; 2对表中暴雨渗人率波动值《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799-2012》,当深厚比大时取最小值,深厚比小、导水裂隙或 冒落带波及地表时取大值。
大型矿山可取5%。 2 中型矿山可取10%。 3小型矿山可取20%
4塌陷特别严重、雨量大的地区,应适当提高暴雨频率标准 取值。 5.1.6露天开采矿山涌水量应包括地下水涌水量和露天坑大气 降雨径流量,且应计算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5.1.7露天坑正常降雨径流量应根据历年雨季实际降雨日的日 平均降雨量计算;露天坑暴雨径流量计算,宜计算不大于24h短历 时和与露天坑允许没时间相对应的24h~168h长历时的暴雨 径流量。暴雨地表径流系数应采用当地实测资料,当条件不具备 时,宜按表5.1.7选用
平均降雨量计算;露天坑暴雨径流量计算,宜计算不大于241 时和与露天坑充许淹没时间相对应的24h~168h长历时的 径流量。暴雨地表径流系数应采用当地实测资料,当条件不 时,宜按表 5. 1. 7 选用。
表 5.1.7暴雨地表径流系数
注:1对正常降雨径流量,应将表中数值减去0.1~0.2; 2 当岩石有少量裂隙时,表中数值应减少0.1~0.2,中等裂隙时减0.2,裂隙 发育时减0.3~0.4; 3当腐殖土、黏性土壤中含砂时,表中数值应减0.10.2。
5. 2 地面和并下防水
5.2.1存在地表径流危害的矿山,应在露天境界、采矿
5.2.1存在地表径流危害的矿山,应在露天境界、采矿错动区、岩 溶集中塌陷区之外设置截水沟或修筑防洪堤。 5下列情况应进栏河溢改道
5.2.2下列情况应进行河流改
1河流流经矿体上方的地下开采矿山,采用保护顶板的采矿 方法或留设矿柱仍不能保证安全或经济上不合理, 2河流穿越设计的露天境界。 3河床地处岩溶塌陷区,对河床作渗漏处理仍不能保证矿山 开采安全。
开采安全。 5.2.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当采用矿床疏干、排水、防渗惟 幕等措施技术经济不合理时,应留设防水矿柱。留设的防水矿柱 应具有隔水性,其规格应经计算确定。
5.2.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当采用矿床疏干、排
幕等措施技术经济不合理时,应留设防水矿柱。留设的防水矿柱 应具有隔水性,其规格应经计算确定。
5.2.4存在突水危害的地下矿山,必须采用超前探水或其他防水
司一矿区的水文条件复杂程度明显不同时,在通往强含水带、积水 区和有大重突然涌水危险区域的巷道,以及专用的截水、放水巷道 内也应设置防水门。防水门应设置在岩石稳固的地点。
2.6防水门水压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开采矿山设计水压应大于所防含水层的静止水位至 防水门设置阶段标高差的水柱压力。 2使用井巷排水方式的露大开采矿山,设计水压应大于防水 丁设置标高至设计频率暴雨时露天坑最高允许淹没标高的水柱压 力值。
5.3.1下列情况宜采取预先疏
1矿体或直接顶、底板为富水性较强、水头较高的含水层, 在采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突然涌水,不能保证矿并正常掘进和生产 安全。 2矿体间接顶板存在含水丰富、水头高的含水层,采动后可 能导通含水层。 3矿体间接底板存在含水丰富、水头高的含水层,采掘过程
中可能引起底鼓和突水。 4矿体直接顶板或位于开采错动范围内的间接顶板为流砂 层,采掘过程中可能出现涌水、涌砂。 5地下水影响露天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改变,稳定性降 低,边坡可能发生严重崩塌或滑坡,不能保证正常生产。 5.3.2矿床疏干应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降落曲线应低 于相应时期被保护地段采掘工作面标高。 5.3.3矿床疏于方案应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选择两个或两个 以上可往的士安并经技术经汶比林三确宝
5.3.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采用地面深并疏干:
1含水性较强、岩溶裂隙发育的岩溶含水层,裂隙特别发育 的裂隙含水层及第四系砂砾含水层,渗透性好,有良好的补给条件。 2无有效隔水层或弱含水层可供地下疏干开拓利用的地下 矿山。 3开采深度不大的露天矿山。 4矿层及其顶、底板均为含水丰富、渗透性强的含水层。 5.3.5地面深井疏于系统的位置宜布置在地下开采错动范围或 露天开采最终境界以外20m~50m,矿体分布范围广时可分期布 置。深并系统移设的距离应满足相应时期对疏干的要求。 5.3.6深井孔位宜选择在含水性相对较强、含水层厚度较大、隔 水底板低洼部位。对非均质的岩溶或裂隙含水层,每个深井宜布 置2个~4个井位选择孔。 5.3.7深并系统水泵备用及检修台数宜为工作台数的25%~ 30%;当正常工作台数小于10台时,备用和检修台数宜为工作台
5.3.7深并系统水泵备用及检修台数宜为工作台数的25%~ 30%;当正常工作台数小于10台时,备用和检修台数宜为工作台 数的50%
5.3.7深并系统水泵备用及检修台数宜为工作台数的1
5.3.8下列情况宜采用地下政
1 可用平隆自流排水疏蔬干的矿山。 2 需疏干的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含水性很不均一或疏干深度 较大。
3露大开采矿山,上部存在渗透性良好的砂砾含水层 地表水强烈补给
地表水强烈补给。 5.3.9地下疏蔬干的矿山应超前于一个生产阶段。疏干巷道的布 置应与开拓、采准巷道相结合。采用一段疏干方式时,疏干阶段的 标高不应低于强含水带的下部界限
3.10专用的疏干巷道应布置在岩石比较稳固的隔水或弱含水
5.3.11存在突水危害的矿山应设计地下水位观测孔,观测
孔直径应大于91mm,终孔直径不得小于75mm。水文地质条件 复杂,采用预先疏干或防渗雌幕的矿山,应设计系统的地下水观测 网,观测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观测网应由2条以上部面组成,每条部面上的观测孔不应 少于3个。 2重点观测区应为采掘范围,最远的观测孔不宜超过预计的 疏干漏斗边缘。 3应能控制对矿坑充水有影响的含水层和地表水体附近地 下水的动态变化。 4岩溶塌陷矿区,应兼顾重要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地 下水动态变化的观测。 5采用防渗惟幕的矿山,应在惟幕内、外布置观测孔
5.4.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采用防
5.4.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采用防 渗惟幕: 1采用疏干措施难以保证有效降低地下水位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采用防 采用疏干措施难以保证有效降低地下水位
1采用疏于措施难以保证有效降低地下水位。
2矿区附近存在重要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城镇等大型居民集 中点,采用疏干措施不能保证安全。 3覆盖型岩溶塌陷矿区,含水层厚度大、分布广,渗透性、含 水性强,采用疏干措施形成的降落漏斗半径大,塌陷范围广。 4大量排水影响附近城镇供水和地下水资源保护要求。 5.4.2采用防渗雌幕宜具备下列水文地质基础条件: 1 地下水进入矿坑的通道比较狭窄。 2进水通道两端和底部均有可靠和连续分布的隔水层或相 对隔水层。 3含水层必须具备良好的灌注条件,受灌注的含水层全段埋 深较浅。
不历 1地下水进人矿坑的通道比较狭窄。 2 进水通道两端和底部均有可靠和连续分布的隔水层或相 对隔水层。 3含水层必须具备良好的灌注条件,受灌注的含水层全段埋 深较浅。
1应布置在地下开采错动界线或露天开采最终境界外不小 于20m的地段。 2应垂直地下水进水方向。 3宜布置在受灌层底板理埋藏浅、过水断面窄、边界条件可靠 的部位。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惟幕注浆试验。
岩体质量分类和地应力计算
安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划分岩
RQD Q= X X SRF
6.1.4MRMR分类法,岩体质量RMR值调整系数应按表6.1.4 选取GB∕T 24974-2010 收费用手动栏杆,MRMR评分值宜按下式计算:
选取,MRMR评分值宜按下式计算:
MRMR=RMRX岩体风化程度系数X节理方位系数 原岩应力及次生应力调整系数
X爆破影响调整系数 表 6.1.4岩体质量 RMR值调整系数
6.1.5在缺乏现场实测数据时,地应力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av=0.0098yh CH=aoy
6.2.1大型露天矿山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小型露天矿山, 应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和边坡稳定性评价报告判断可能的潜在 滑面和边坡的滑落模式,确定稳定系数K与最终边坡角α之间的 关系。必要时,应根据岩层的岩性、赋存条件、地质构造、边坡外形 轮廓,对不同深度、不同部位边坡进行稳定性验算。 6.2. 2露天边坡稳定系数 K 可按表 6. 2. 2 选取。
高大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案例分析PPT(132P)表6.2.2边坡稳定系数K
6.2.3最终边坡角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