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设计规范

防雷设计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6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465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防雷设计规范简介:

防雷设计规范,是指为了防止雷电对建筑物、电子设备、电力系统等造成破坏而制定的一系列工程技术标准和规定。这是根据雷电的特性、雷电防护原理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功能等因素,对防雷设施的设置、安装、测试和维护等进行详细规定的设计指南。

在中国,主要的防雷设计规范包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T50343)等。这些规范涉及的内容既包括雷电防护的基本原理,如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的设计,也包括雷电防护的具体实施,如防雷设计计算、防雷设施的施工、检测和维护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物的雷电防护等级、雷电流的大小、建筑物的材质和结构、电子设备的敏感程度等。防雷设计不仅要防止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还要确保雷电流能够安全、有效地流入接地系统,防止雷电对内部设施造成破坏。

总的来说,防雷设计规范是保障建筑物和设备安全的重要依据,对于建筑、电子设备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人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防雷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图3.2.1 防雷装置至被保护物的距离

当hx≥5Ri时, Sa1≥0. 1 (R,+h,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时间系统 GB/T 29842-2013》2)地下部分: S.1≥0. 4R; (IR;/Er=200R;/500=0.4R;

·2、架空接闪线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 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3m: 1)当(h+1/2)<5Ri时, Sa2 ≥0.2R;+0.03 (h+I/2) 2) 当(h+1/2)≥5R;时 Sa2 ≥0.05R;+0.06 (h+1/2) 式中 Sa2 一接闪线(网)至被保护物的空气中距离(m); h一接闪线(网)的支柱高度(m) 1一接闪线的水平长度(m)。

3、架空接闪网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 问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3m: 当 (h+l)<5R时, Sa2 ≥1/n [0.4R;+0.06(h+l)] 当(h+1))≥5R;时, Sa2 ≥1/n [0.1R;+0.12(h+l)] 式中l一从接闪网中间最低点沿导体至最近支柱的距离(m); n一从接闪网中间最低点沿导体至最近支柱并有同一距离1的个数。

防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 或电气和电子系统线路的反击: 1、金属物或线路与防雷的接地装置之间不租 连时,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计算: 第二类 第三类 Sa30.06k.1 Sa3>0.04k.1 Sa3一空气中的间隔距离(m); 1x一引下线计算点到连接点的长度(m),连接点即金属物或 和电子系统线路与防雷装置之间直接或通过电涌保护 连之点。

防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 电气和电子系统线路的反击 2、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不受限制的情形: a)在金属框架建筑物中,在钢筋混凝士框架的建筑物中: b)有自然接地或人工接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金属板、金 属网等静电屏蔽物隔开时。 3、有混凝士墙、砖墙隔开时,混凝士墙的击穿强度应与空 气击穿强度相同,砖墙的击穿强度应为空气击穿强度的1/

防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 电气和电子系统线路的反击: 4、当电气接地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或相连时,应在低 压电源线路弓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I级试验的 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 于 2.5 kV。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 时应取等于或大于 12.5 kA,

防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 或电气和电子系统线路的反击:

5当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附设于外墙处时 应在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在低压侧的配电屏上, 当有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独自敷设接地装置的配 电装置时,应在母线上装设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 保护器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冲 击电流应取等于或大于12.5kA:当无线路引出本建筑 物时,应在母线上装设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 护器每一保护模式的标称放电电流值应等于或大于5kA。 电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于2.5kV。

6、电涌保护器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的计算: 无屏蔽 有屏蔽

1 接地,较大金属物、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 2 跨接,平行敷设的金属物(管、构架、电缆金属皮)间距 小于100mm时,每30m一次金属线跨接,交义净距小于100m 时,交义处跨接;长金属物法兰盘过渡电阻大于0.03Q时 莲接处跨接,5根螺栓莲接的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3 共地,电气、防闪电感应接地共用:工频阻102。

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 上是贯通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 2)引下线3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Qm,或敷 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 3)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2.7m以下的导体用耐1.2/50s 冲击电压100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至少3mm厚的交联聚乙 烯层隔离。 4)用护栏、警告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

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 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 2)引下线 3 m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 50 Q·m。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 3)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作均衡电位处理。 4)用护栏、警告牌使进入距引下线 3 m范围内地面的 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

可不要求附加的接闪器保护措施

1 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的尺寸不 超过以下数值时: 1 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 0.3m。 上层表面总面积不超过1.0m²。 3 上层表面的长度不超过 2.0m。 2 不处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非导电性屋顶物体, 当它没有突出由接闪器形成的平面 0.5 m以上时。

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的尺寸不 超过以下数值时: 1 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 0.3m。 上层表面总面积不超过1.0m²。 3 上层表面的长度不超过 2.0m。 2 不处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非导电性屋顶物体 当它没有突出由接闪器形成的平面 0.5 m以上时。

5.1.2做防雷等电位连接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应 符合表 5.1.2的规定。 连接单台或多台I级分类试验或D1类电涌保护器 的单根导体的最小截面,尚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Smin 单根导体的最小截面 (mm2) ; Iimp 流入该导体的雷电流 (kA) 。

表 5.1.2防雷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等电位连接部件材料截面(mm2)Cu(铜)、等电位连接带(铜、外表面镀铜的刚或热镀锌钢)50Fe(铁)Cu(铜)16从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或A1(铝)25各等电位连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Fe(铁)50Cu(铜)6从屋内金属装置至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A1(铝)10Fe(铁)16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6电气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2. 5连接电涌系统保护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1.5Cu(铜)器的D1类电涌保护器1. 2导体电子系统其他类的电涌保护器(连接根据具体导体的截面可小于1.2mm²)情况确定66

接闪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 结构与最小截面

接闪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与最小截

[12m 圆钢≥16 钢管≥25 烟卤上 圆钢≥20 钢管≥40 接闪杆的接闪端宜做成半球状,其弯曲半径为4.8mm至12.7mm 接闪带 (网) 一般用 圆钢≥8mm 扁钢≥48mm2 (直径、截面) 烟卤上 圆钢≥12mm 扁钢≥100mm2 接闪线 架空网用 镀锌钢绞线≥50mm2 (截面mm) 注:扁钢厚度≥4mm

>板间连接应是持久的电气贯通。 >板下无易燃物时,铅板厚度≥2mm;不锈钢、热镀锌、钛和铜板 ≥0.5mm;铝板≥0.65mm;锌板≥0.7mm。 >板下有易燃物时,不锈钢、热镀锌、钛板厚度≥4mm;铜板≥5m ;铝板≥7mm。 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 >不适用于一类防雷物 钢管 一般: 壁厚≥2.5mm 钢罐 特殊: 壁厚≥4mm 70

一般: 壁厚≥2.5mm 特殊: 壁厚≥4mm

明敷接闪导体和引下线固定支架间距 (mm

一般:圆钢直径≥8mm、 扁钢截面≥50mm2 暗敷:圆钢直径≥10mm、扁钢截面≥80mm² 烟:圆钢直径≥12mm、扁钢截面≥100mm² 宜利用建筑物钢柱、消防梯等金属构件 多根引下线应设断接卡,距地面0.3m一一1.8m 61 保护管在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

5、防雷装置一一人工接地体

①间距:垂直或水平接地体间距5m ②埋深:大于0.5m,并在当地冻土层以下, 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1m。 3 防直击雷下线距出入口或人行道边沿不 宜小于3m。 ④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

5、防雷装置一一人工接地体

降低防直击雷冲击接地电阻方法: ①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有效长度)。 深埋于较深的低电阻土壤中。 ③换土。 ④ 采用降阻剂

筑物的环型人工接地体)

A型接地地网适用场合:

B型接地地网适用场合: ·对于裸露的坚硬岩石,建议仅使用B型接地装 置; ·对安装有电子系统或存在高火险的建筑物,优 先采用B型接地装置。

6、防雷击电磁脉冲一一防雷区划分

防雷击电磁脉冲一一防雷区划分 (L 防雷区 (LPZ) 的作用: ★确定等电位连接的位置 ★确定等电位连接导体的防雷区(LPZ)的作用 最小截面 ★确定SPD的安装位置 ★确定SPD的选型 ★计算H1或H2,决定是否增加屏蔽措施

、防雷击电磁脉冲一一防雷区划分 (LPZ 防雷区 (LPZ) 的作用: ★确定等电位连接的位置 ★确定等电位连接导体的防雷区(LPZ)的作用 最小截面 ★确定SPD的安装位置 ★确定SPD的选型 ★计算H1或H2,决定是否增加屏蔽措施

一 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措施

1、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 连接在一起,并应与防雷装置相连。但第一类除外。

一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措施

3、分开的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线路《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 DL/T5143-2002》, 若无屏蔽层,线路应敷在金属管、金属格栅或钢筋成 格栅形的混凝土管道内,金属管两端应是导电贯通并接地。 若有屏蔽层,屏蔽层的两端应连到等电位连接带上。 4、对由金属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钢筋等自然构件构 成建筑物或房间的格栅形大空间屏蔽,应将穿入大空间屏菌 的导电金属物就近与其做等电位连接

一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措施

6、防雷击电磁脉冲一磁场强度计集

Hi= Ho/10SF/20

远处落雷,根据闪电定位系统确定 闪电击在建筑物附近的最坏(磁场强度最大)的情况: 由Sa的计算确定 在闪电击在建筑物附近磁场强度最大的最坏情况下 按建筑物的防雷类别、高度、宽度或长度可确定可能的 雷击点与屏蔽空间之间平均距离的最小值

①对应三类防雷建筑物最大雷电流的滚球半径应 符合表6.3.2.2的规定。滚球半径的计算公式:

R=10(i.) 0. 65

R=10(i.) 0. 65 I=200、150、100kA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JGJ224-2010》I=200、150、100kA R=313、260、200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