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987-2020 硬质合金螺旋孔棒材

GB/T 38987-2020 硬质合金螺旋孔棒材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73K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4420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8987-2020 硬质合金螺旋孔棒材简介:

GB/T 38987-2020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的一个技术标准,全称为《硬质合金螺旋孔棒材》。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硬质合金螺旋孔棒材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热处理要求、检测方法以及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硬质合金螺旋孔棒材是一种特殊的材料,通常由硬质合金制成,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热性和高抗压强度等特性。它具有螺旋孔结构,这使得这种材料在机械加工、航空航天、石油钻探、医疗器械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用于制造高压、高温、高精度的钻头、刀具、耐磨件等。

根据GB/T 38987-2020标准,生产这种棒材的企业需要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能满足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使用需求,保证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GB/T 38987-2020 硬质合金螺旋孔棒材部分内容预览:

双螺旋孔毛坏棒材示意图见图1a),三螺旋孔毛坏棒材示意图见图1b)。

a)双螺旋孔毛坏棒材示意图

12套私人别墅建筑结构施工b)三螺旋孔毛坏棒材示意图

图1螺旋孔棒材示意图

图1螺旋孔棒材示意图

GB/T 38987—2020

3.3.1螺旋孔毛坏棒材型号由代号、外径、孔数、孔径、孔间距、长度和螺旋角符号等七部分 示例。

4.1.130°双螺旋孔棒材的典型型号及尺寸见表2.

GB/T 389872020

GB/T 38987—2020

4.1.240°和45°双螺旋孔棒材的典型型号及尺寸见表3

GB/T389872020

4.1.330°三螺旋孔棒材的典型型号及尺寸见表

GB/T 38987—2020

4.1.440°三螺旋孔棒材的典型型号及尺寸见表5

4.2尺寸允许偏差与形状公差

4.2.1螺旋孔毛坏棒材的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螺旋孔精磨棒材外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表7的规定,其精磨等级要求应符合GB/T1800.2的规定,

4.2.1螺旋孔毛坏棒材的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螺旋孔精磨棒材外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螺旋孔毛坏棒材的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螺旋孔精磨棒材外径的允许偏差应符 的规定,其精磨等级要求应符合GB/T1800.2的规定,

GB/T389872020

表中给出的是h6的要求,其他等级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螺旋孔毛坏棒材的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

4.2.3螺旋孔棒材的孔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的

螺旋孔棒材的孔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

GB/T 38987—2020

GB/T389872020

2.740°和45°螺旋孔棒材的螺旋角允许偏差士1.5°,螺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的规定

4.2.8螺旋孔毛环棒材的直线度应符合表14的规定,螺旋孔精磨棒材的直线度应符合表15的规定。

GB/T 38987—2020

4.2.9螺旋孔棒材的圆度应符合表16白

2.9螺旋孔棒材的圆度应符合表16的规定

典型牌号螺旋孔棒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7的规定。需方对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 商确定。

典型牌号螺旋孔棒材的物理与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8的规定。需方对物理与力学性能有特殊要 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典型牌号螺旋孔棒材的微观组织结构应符合表19的规定。需方对微观组织结构有特殊要求时 双方协商确定

总部基地主体工程隧道监测服务招标文件GB/T 389872020

4.6.1螺旋孔毛坏棒材表面不应有起皮、鼓泡、分层、裂纹、砂眼、脏化、未磨起、磨面等缺陷。 4.6.2螺旋孔毛坏棒材缺口的长度、宽度、深度应符合表20的规定。

1.6.1螺旋孔毛坏棒材表面不应有起

4.6.3螺旋孔精磨棒材表面不应有缺口、色差、划痕等缺陷。 4.6.4螺旋孔精磨棒材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0.2um,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6.3螺旋孔精磨棒材表面不应有缺口、色差、划痕等缺陷。

5.1产品的尺寸及充许偏差、形状公差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检测。 5.2产品的化学成分分析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方法进行。 5.3产品的物理与力学性能、微观组织结构的检验按GB/T5242的规定进行,或由供需双方协商 确定。 5.4产品的外观质量用目视检查,必要时可采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检测。表面粗糙度采用粗糙度标准块 比较法或粗糙度仪进行检查。

6.1.1产品应由供方进行检验别墅复式施工图6套,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 明书。 6.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 单(或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 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型号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