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535.2-2020 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 第2册 工程实施指南

DB36/T 535.2-2020 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 第2册 工程实施指南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396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36/T 535.2-2020 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 第2册 工程实施指南简介:

DB36/T 535.2-2020《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 第2册 工程实施指南》是一部关于绿色高速公路工程实施的具体技术指南。该标准由中国浙江省交通厅发布,适用于在浙江省范围内进行的高速公路绿色公路建设项目。它详细规定了绿色公路建设的工程实施策略、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态友好的设计理念等方面。

该指南旨在促进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遵守环保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资源,提升公路使用效率,创建和谐的公路生态环境。内容可能包括绿色材料的选择与使用、节能减排措施、施工噪声和废弃物管理、生态保护工程设计等。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技术文件,对于推动绿色公路建设,实现高速公路工程的绿色、环保、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B36/T 535.2-2020 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 第2册 工程实施指南部分内容预览:

施工单位的沥青拌合站应选择在距水稳拌合站2km以上且主线视线不可及的地点设置,施工总 体布置合理,拌和场要选在空旷、干燥、交通便利,并远离工厂、居民区、经济农作物及畜牧 业集中的区域,避免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b 沥青拌合站距采石场2km以外,沥青拌合站应按每25km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不少于1处,且每 处场地面积应不小于80亩,并将生活区及工作区分开; C 施工单位在建设拌合站前,应将建设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拌合站建设完成后,经 监理单位验收合格方可进行生产

7.7.3.2建设规模应满足以下要求:

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合,配置计算机及打印设备,施工PAC及SMA路面时应配置高 黏剂及纤维自动投放装置。冷料仓的数量满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少于5个,料仓之间隔板高 度不小于50cm,拌和机性能应保持良好,其能力应符合投标时的承诺,且不低于320t/h; b 拌合楼的计量设施通过有关部门标定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复检,确保计 量准确。

JC∕T 818-2007 回转式水泥包装机7.7.3.3场地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7.7.4.1一般规定如下:

a 结合施工合同段预制梁板的尺寸、数量和具体架设要求等选址。预制场除用地特别困难情况并 由监理单位批准外,一般不允许设在主线上; 施工单位在建设拌合站前,应将拌合站建设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并经监理单位验 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7.4.2建设规模应满足以下要求:

DB36/T 535.22020

a)预制场一般设置办公生活区、材料堆放区、钢筋加工区、混凝土拌制区、预制区、存梁区等。 各施工区域布置应合理,场地占地面积应满足施工需要; 预制场标准化建设的规模,应结合预制梁的数量和预制工期等参数来规定预制场规模和相关设 备配备,具体要求如表9。

表9预制场规模和相关设备配备

预制场建设的要求如下: 1 桥梁预制场设置在填方路堤或线外填方场地时,为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而影响桥梁预 制的质量,应对场地分层碾压密实,并对台座基础进行加固; 加工区、混凝土拌制区均应设防雨棚,并使用厚度不少于20cm的C20混凝土硬化,存梁 区地面压实后铺设10cm石屑并设置2%~3%坡度,以利排水。运输便道采用厚度不少于20cm 的C25混凝土硬化; 3 钢筋加工区存放区设防雨棚,高度满足施工需要; 4 预制场所有的电器设备按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安装,所有穿过施工便道的电线路采 用从硬化地面下预理管路穿过或架空穿越: 5 钢筋及预应力钢铰线存放区应设防雨棚;下部采用20cm×20cm方木支垫,离地高30cm。 钢筋加工区与钢筋存放台相邻,便于材料取用; 6 减水剂、压浆用水泥、锚垫板、预应力锚具均存放于材料库房内;减水剂和袋装水泥存放 于库房内的存放台上; 7 锚垫板和预应力锚具应按照不同规格型号分别存放于库房内的货架上,并作相应标识。按 型号、类别登记入册,以便查询。 b)台座布设的要求如下: 1)台座基础采用框架式基础,不能用重力式,台座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预制T梁和小 箱梁应采用不少于6mm厚的钢板,其他梁板应采用不少于5mm厚的钢板;T梁端应采用四氟板: 其长度应大于30cm。台座长度按每片梁设计长度每端头长出10cm;台座横向做成水平,纵向 按设计预设反拱; 2)存梁区台座混凝土标号采用C25,存梁区混凝土台座尺寸应满足使用要求:

3)场地内应根据梁片养生时间及台座数量设置足够的梁体养生用的自动喷淋设施,喷淋水压 加压泵应能保证提供足够的水压,确保梁片的每个部位均能养护到位,尤其是翼缘板底面及横 隔板部位。在台座侧面预先设置Φ8cm的养生供水管,设置与喷淋设施对接接头。空心板、小 箱梁芯孔内应采用喷淋养护方式。 模板的要求如下: 1)T梁、箱梁模板采用标准整体钢模,钢模面板厚度不小于6mm,各种螺栓采用标准化的螺 栓,模板应指定专业厂家进行加工生产,出,前应进行试拼和交工检验,确保模板接缝密 合平顺,不漏浆,无错台; 2 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维修与保养,每次拆模后应指派专人进行除污与防锈工作。模板 在安装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模板的安装进行检查,尤其是梁宽、顺直度、模板各处拼缝、 模板与台座接缝及各种预留孔洞的位置。

7.7.4.4安全文明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7.7.5小型构件预制场

7.7.5.1一般规定如下:

a 路基排水工程的水沟盖板、防护工程的各型预制块、隧道路基边沟盖板及其它设计要求的小型 预制构件应集中预制; b 施工单位在建设小型构件预制场前,应将建设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并经监理单位 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C 若利用社会上的小型构件预制场,施工单位在与其签订合同前,应将购置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 预制场建设规模、标准等应符合本指南要求,同时监理单位应派驻现场监理人员常驻现场对预 制场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理。

7.7.5.2建设规模应满足以下要求!

DB36/T 535.22020

a)为便于集中管理,统一工艺,每个施工合同段应只设置一个或鼓励几个合同段合建一个小型构 件预制场。根据施工合同段小型构件预制数量,规划小型构件预制场面积,一般不小于2000m; b)混凝土可由就近大型拌和站集中供应,若单独设置拌和站,拌和站应达到三仓式自动计量标准。 7.7.5.3预制场布置要符合工厂化生产的要求,道路和排水畅通,场地全部采用C20砼进行硬化,砼厚 度不小于15cm。小型构件预制场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 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场地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a)场地布置:据小型预制构件特点,预制场需分生产区、养护区、成品区以及办公区等; b 生产区:根据标段设计图纸确定的预制构件的种类设置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应设置振动台,同 时配备小型拌和站一座(尽可能与既有拌和站一起设置); C 养护区:采用酒水并结合土工布覆盖对构件进行养护,确保构件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要求覆 盖养生7天以上; d 成品堆放区:成品按不同规格分层堆码。对于预制块、片堆码不得超过三层,对于整体式预制 件不得超过四层。层间需用主工布进行隔开,预制件养护期不得进行堆码存放,以防损伤,运 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缺边掉角; e 模板:应使用钢模、高强度塑料模板,入模前应进行拼缝检查,对拼缝达不到要求的,辅以双 面胶或泡沫剂,应选用优质脱模剂,保证砼外观。在周转间隙应有覆盖措施,防止雨淋、生锈、 被污染。按照小型预制构件设计尺寸及要求,由专业生产厂家制作塑料模具的各种钢模母胎。 钢模母胎制作完毕后,利用钢模母胎及塑性复合材料批量生产,加工成砼小型预制构件的高强 度塑性模具,塑性模具的材料为聚丙乙烯、ABS及部分添加剂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而形成的 种复合材料。 7. 7. 5. 4 安全文明施工参照 7. 7. 4. 4 款执行。

JG∕T 5061.3-1995 自由活塞薄壁取土器7.7.6施工便道与便桥建设

7. 7. 6. 1 一般规定如下

a 施工现场的道路应保证畅通,并与现场的存放场、仓库、施工设备等位置相协调,满足施工车 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遵循施工平面布置,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进场的要 求; 6 便道、便桥宜利用永久性道路和桥梁。桥梁施工便道宜建在永久用地范围内。施工便道分为主 (干)线和次(引入)线。施工主干线尽可能地靠近标段各主要工点,引入线以直达用料地点 为原则。应考虑与相邻标段便道的衔接: C 应尽量避免与既有铁路线、公路平面交叉。便道主干线不宜占用路基,特殊地段必要时可考虑 短期占用路基,但应采取临时过渡性措施,尽量缓解干扰; d 结合地形、地物和现有生活、生产设施,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尽量避免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困 扰。遵循施工平面布置,应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进场的要求; e 合理保护便道上的古树、大树及珍贵树木,尽量少破坏原生态,将开挖范围内的树木、草根移 栽到便道路边或边坡上,并适时在边坡植草、种树; 便道便桥应执行“设计一审批一实施一验收一投入使用”的程序。 .7.6.2建设要求如下: a 便桥结构按照实际情况专门设计,一般按照公路II级进行设计,同时应满足排洪要求。汽车便 桥桥面净度不小于5.5m; b 根据地形条件,确定平纵线形及路基横断面宽度。便道的最大纵坡不宜大于9%,对于山岭重 丘区施工的便道在保证施工车辆行驶安全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纵坡;挖方和低填方路段,应 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施工便道边坡坡率不应小于10.5。如采用单车道,车道宽度3.5m:

路基宽度不得小于5.5m,每200m范围内,设置一个长20m、宽2.5m的错车道;设置1.5%~ 2%的横坡; C 施工便道禁止占用桥台锥坡、涵洞、通道等构造物设置位置,设计单位应将上述位置的临时占 地面积计入设计文件,建设单位应将临时占地费用在编制投标控制价时予以考虑; d 各场(站、区)、桥梁、隧道等主要工程施工的大型作业区进出场主便道,路面宽5.5m,路 面结构不得低于:厚度15cm碎石垫层+厚度20cm的C25混凝土的标准,便道两侧应进行植树 绿化; 施工便道应设边沟或排水沟,较长施工便道应埋设公里桩及百米桩,埋设位置应醒目,桩体大 小适宜。按地形条件和视距要求,不大于500m设置一处错车道。施工便道应设排水沟,沟底 宽度和深度不小于30cm,排水畅通。便道经过水沟地段,埋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或设过水路面, 做到排水畅通; 士 便道路面应保持直顺、干净、美观,路况完好,无坑洼,无落石,无淤泥,不积水; 名 施工期间应指定专人(队)负责对施工便道(便桥)的日常检查和养护,每个项目部最少要配 备一台洒水车以用于晴天酒水,做到雨天不泥泞,晴天少粉尘, 7.6.3安全文明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DB36/T 535.22020

3)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要求,将施工便道和便桥予以拆除,当地村民要求保留 并符合有关政策法规要求的可以保留的,要与相关部门签订好协议,否则应予以复垦复耕 或对河道进行清障。

JTS/T 292-1-2018标准下载7.7.7.1一般规定如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