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372-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SY/T *372-2019 数控生产测井地面仪SY/T *372-2019 数控生产测井地面仪简介:
SY/T *372-2019 是中国石油行业的一项标准,全称为《石油钻井和井下作业用数控生产测井地面仪技术要求》。这个标准主要针对的是用于石油钻井和井下作业的数控生产测井地面设备,它规定了这类设备的基本性能、技术参数、功能要求、检测方法、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规定。
数控生产测井地面仪是一种高科技的测井设备,它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井下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极大地提高了测井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它通常包括井口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显示控制单元等部分,能够进行深度测量、压力测量、流量测量、温度测量等多种测井作业,并能够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传输。
该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和提升石油行业的测井技术,保证测井设备的质量和作业安全,同时也推动了测井技术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进程。
SY/T *372-2019 数控生产测井地面仪部分内容预览:
本仪器由计算机系统、显示记录绘图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供电系统、接线控制系统、深度系 统、软件系统等组成。
本仪器由计算机系统 统、软件系统等组成。
仪器主要用于套管井、生产井的测并作业。作业类型应包括但不限于 a)产出部面测井:测量井温、压力、流量、持水率、自然伽马计数率、密度及套管、油管接箍 等参数。 b)注入面测井:测量井温,压力、流量、自然(或次生)伽马计数率及油套管接箍等参数。 c)工程测井:测量井径,油套管检测、声波固井质量测井等参数。 d)其他:测量C/O能谱、中子寿命、噪声等参数。
仪器外观要求应包括: a)仪器表面无明显划伤、裂痕、变形等现象,表面涂覆层无气泡。金属件无锈蚀;各面板安装 牢固,操作件使用灵活。 b)功能标志端正、准确、清断
仪器外观要求应包括: a)仪器表面无明显划伤、裂痕、变形等现象DB*2∕T 1712-2021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表面涂覆层无气泡。金属件无锈蚀;各面板安装 牢固,操作件使用灵活。 b)功能标志端正、准确、清晰。
*.3.2振动测试条件
振动测试应满足如下条件: a)加速度:19.*m/s。 b)振动频率范围:5Hz~55Hz。 c)扫频速率:≤loct/min。 d)振动时间:≥30min
振动测试应满足如下条件: a)加速度:19.*m/s² b)振动频率范围:5Hz~55Hz c)扫频速率:≤loct/min。 d)振动时间:≥30min。
*.*.2下并直流电源
计算机硬件配置应满足: a)CPU主频:≥1.0GHz。 b)内存:≥1GB。 c)显卡存储器:≥512MB。 d)硬盘:存储容量≥100GB e)键盘类型:标准101键盘。 f)配备鼠标。
*.*.2 显示、记录、绘图系统
显示相关规格应满足: a)显示屏规格:不小于19in,水平像素数不低于1280个,垂直像素数不低于102*个,配 VGA或HDMI接口。 b)显示方式:实时滚动显示、深度同步,滚动显示井段不小于30m。
显示相关规格应满足: a)显示屏规格:不小于19in,水平像素数不低于1280个,垂直像素数不低于102* VGA或HDMI接口。 b)显示方式:实时滚动显示,深度同步,滚动显示井段不小于30m
示内容:深度、速度、张力和不少于80条测井
绘图记录应满足: a)记录绘图仪走纸误差小于或等于1%,每0.5m记录段走斜不超过2mm。 b)绘图格式:应符合SY/T5132规定。 c)绘图质量:应符合SY/T5132规定。 d)曲线形式:至少包括实线、点线、点划线、虚线
记录介质与格式应满足: a)记录介质:硬盘。 b)记录格式:推荐参考 SY/T 5*33 的相关内容。
*.*.3数据采集系统
*.*.3.1模拟信号采集通道
模拟采集通道的数量、增益、A/D位数等指标应满足: a)通道数:不少于*个通道,其中1道为张力采集通道,2道为单端模拟信号采集通道,2道为 差分模拟信号采集通道,1道为模拟声波类高速采集通道。 b)程控增益:至少包含0.5,1,2,*,8,1*,32,**倍,8种增益挡位。 c)A/D转换:12位,对单端及差分模拟信号转换时间应小于35μs,对模拟声波类信号采样率不 小于500ksps。转换误差不超过±1位。 d)基值:应小于0.2mV。 e)线性误差:<1%
*.*.3.2脉冲信号计数通道
脉冲信号计数通道应满足: a)通道数:不少于2个通道。 b)每道计数长度:≥1*bit。 c)计数率误差:当计数率大于50个脉冲/s时<2%,当计数率小于或等于50个脉冲/s时±1 个脉冲。 d)输入脉冲幅度:≥0.5VpP。 e)输入脉冲宽度:≥20us
*.*.3.3遥传通道
SY/T*3722019
*.*.*深度采集系统
*.*.5接线控制系统
系统应具备接线控制系统,包括如下功能: a)测试电缆通断、绝缘、缆芯选择方式。 b)能临时对测井电缆缆芯进行组合与分配
系统应具备接线控制系统,包括如下功能: )测试电缆通断、绝缘、缆芯选择方式。 )能临时对测井电缆缆芯进行组合与分配。
软件系统应包括与仪器配套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及支撑其运行的操作系统等
*.*.*.1操作系统
*.*.*.2软件功能
采用中文或英文图形菜单界面、具有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应包含如下功能: a)测井、回放功能: 一可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命令; 对配接的下井仪进行刻度、验证 按深度比例回放不同的测井参数 测井合并、拼接程序: 中文图头生成程序, 能实时记录测井数据、实时绘制测井曲线,测井资料应符合SY/T5132规定。 b)测试诊断功能: 计算机系统诊断测试程序; 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程序; 记录系统测试程序; 高速A/D转换测试程序。 c)现场处理功能:深度校正程序
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00h
试验设备包括: a)具有自动温度控制的高低温箱 b)振动试验台。 c)示波器。 d)信号发生器。 e)调压器(输出功率不小于2kW) f)深度测试仪。 g)数字万用表。 h)直流稳压电源。 i)电缆模拟器。 ji)井下遥传仪或信号模拟器。 k)滑动电阻器(功率大于200W)
电源测试应按照如下方法操作: a)将调压器与仪器连接,改变输入电压变化200V2*0V(AC),运行*.*.*的仪器配套软件, 仪器能够正常工作。 b)用200W或以上滑动变阻器作为电源负载,调节下井供电电源,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应符 合*.*.2中的指标范围
5.3.*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5.3.*.1模拟信号采集通道测试
模拟信号采集通道测试按照如下方法操作: a)使用直流电源输出100mV直流信号,接入张力采集通道。
b)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出500mV,5Hz正弦波信号依次接入单端模拟信号采集通道及差分模拟信 号采集通道。 c)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出300mV,100Hz脉冲信号依次接人脉冲信号计数通道。 d)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出300mV,20kHz的交流信号接人声波类高速采集通道。 e)连接测深度模拟设备,将测并速度设置为*00m/h,深度比例选择1/200。 f)运行仪器及其配套软件,对模拟信号通道进行测试、显示、打印记录,结果应符合*.*.3规定。
5.3.*.2脉冲信号计数通道测试
脉冲信号计数通道测试按照如下方法操作: a)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出300mV,100Hz脉冲信号依次接人脉冲信号计数通道。 b)连接测井深度模拟设备,将测井速度设置为*00m/h,深度比例选择1/200。 c)运行仪器及其配套软件,对脉冲信号计数通道进行测试、显示、打印记录、结果应符合*.*.3 规定。
5.3.*.3遥传通道测试
遥传通道测试按照如下方法进行 a)将配套的井下遥传仪器或信号模拟器通过模拟电缆与仪器相连。 b)按照井下遥传仪器的供电指标调节仪器电源输出。 c)运行仪器配套的通信测试软件。 d)连续测试时间不小于*h,误码率应满足*.*.3.3规定
5.3.*.*深度采集系统测试
深度采集系统测试分为室内深度采集系统测试及标准井深度测试。 室内深度采集系统测试按照如下方法操作: a)将深度测试仪和系统配套软件上的深度值置0 b)使用深度测试仪生成深度采集系统需要的两相正交信号并将其接人深度采集系统的输人端。 c)将深度测试仪的速度值设置在300m/h,分别进行上提与下放测试。 d)打开系统配套的软件,观察软件上显示的深度与速度数值。 e)每10min记录一次深度测试仪上显示的速度与软件上显示的速度,误差应符合*.*.*f)规定。 f)连续测量1000m深度后,停止深度测试仪输出。对比软件与深度测试仪的深度值,误差应符 合*.*.*e)规定。 g)分别将深度测试仪的速度设置在*00m/h,1000m/h,3000m/h,重复步骤c)到f),测试结果 应符合*.*.*e)规定。 标准井测试方法如下: a)将磁定位器与仪器器连接,通过电缆下入标准井或试验并的套管井段,运行计算机软件,以 该并段的一个接箍深度为目标深度,电缆下放、上提测量,分别计算深度校正系数,方法按 公式(1)计算:
Vtargel×100%
接箍测量深度值,单位为米(m); Viargel—接箍目标深度值,单位为米(m)。 b)输入深度校正系数后,电缆下放、上提测量,实测深度值分别应满足*.*.*的要求
5.3.*.5接线控制系统测试
数字万用表检查接线系统,结果应满足*.*.5规
DB*3∕*39-2007 施工现场临时性建(构)筑物设计、施工应用技术规程5.3.5软件功能测试
将仪器与信号发生器连接,运行*.*.*.2中测井、回放程序,测试诊断程序,其结果应 *.*.2规定,显示记录绘图应符合*.*.2规定。每次测井记录应有图头,图头包括起始深度、结 度、测井日期、数据文件名称、测井方向等。
5.3.*连续工作时间测试
连续工作时间测试方法: a)仪器通电,按5.3.*规定进行测试,打印出初始测试结果。 b)仪器连续工作*8h,每隔12h测试一次,并打印测试记录,每次测试结果应符合*.*.3规定
可靠性通过求取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试验进行: a)可选取多台仪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同时进行试验。 b)试验过程中,仪器应处于工作状态,每隔*h执行一次自检验测试,当被试仪器发生故障时 应停止试验,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后,重新投入试验。 c)累计所有被试仪器每次试验的无故障工作时间,即故障间隔时间,依次为tt,,tn。平均 故障间隔时间按公式(2)计算:
式中: MTBF一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单位为小时(h): 被试仪器第i次无故障间隔时间,单位为小时(h); N一试验过程被试仪器故障的总次数,N为自然数。 d)在规定的试验过程中,当所有被试仪器没有发生故障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应等于所有被试 仪器工作时间的总和。
振动试验按照下面的步骤执行: a)将仪器的各箱体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 b)按*.3.2规定和SY/T5102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束后,进行技术性测试JTJ 283-99港口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结果应符合*.*.3规定。
5.1.1每台仪器都应通过出厂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