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153-2019 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设计规范.

DB37/T 5153-2019 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设计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337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5153-2019 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设计规范.简介:

"DB37/T 5153-2019"是中国的行业标准,全称为《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设计规范》。这个规范是针对中运量(Medium Capacity)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Monorail System)设计专门制定的一套技术规定。跨座式单轨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运行在专用的轨道上,类似于城市轻轨,但车厢上方没有接触网,而是通过跨座的方式与轨道接触。

这个规范详细规定了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包括线路布局、车辆选型、车站设计、信号系统、电力供应、安全防护、环境影响评估等内容。它旨在确保这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同时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总的来说,DB37/T 5153-2019是指导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建设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单轨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B37/T 5153-2019 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7.2.1车站总体布置应根据周边环境条件设置地面、高架、地下等多种形式。 .2.2车站及出入口应远离加油站、加气站等其他危险场地,其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 瓦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要求。

7.3.1站台计算长度应按远期列车编组辆数的有效使用长度加停车误差计算。计算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效使用长度一一司机室与客室通过门之间的距离: 2停车误差一一ATP控车宜为±0.5m,ATO控车宜为±0.3m。 7.3.2站台宽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不得小于本规范表7.8.2中的取值: 岛式站台宽度:

3.1站台计算长度应按远期列车编组辆数的有效使用长度加停车误差计算。计算长度应符合下列 1有效使用长度一一司机室与客室通过门之间的距离; 2停车误差一ATP控车宜为±0.5m,ATO控车宜为±0.3m。 3.2站台宽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DL/T 5747-2017标准下载,并不得小于本规范表7.8.2中的取值: 岛式站台宽度:

B=2b+n*z+t

B,=2b+n*z+t

=b+z+t b=Q*p/L+b

式中:6 侧站台宽度(m); 横向柱数; Z一一横向柱宽(含装饰层厚度)(m); t——每组人行梯与自动扶梯宽度之和(含与柱间所留空隙)(m); (换算成高峰时段发车间隔内的设计客流量)(人); P——站台上人流密度(0.33m²/人~0.75m²/人); L一站台有效使用长度(m); M——站台边缘至安全栏栅或站台门的立柱内侧距离(m); 7.3.3当站台计算长度小于100m,且自动扶梯和人行楼梯不侵入站台计算长度时,则岛式站台宽度不 宜小于4m;侧式站台宽度不宜小于2m。 7.3.4高架车站站台层,除设置垂直电梯外,其他设备及管理用房不宜设于站台层。设在岛式站台层两 端的设备,可伸入站台计算长度内,但不应侵入侧站台计算宽度,且与最近梯口距离不应小于5m。 7.3.5设于站台层人行楼梯和自动扶梯的总量布置,除应满足上、下乘客的需要外,还应按站台层的事 故疏散时间不大于4min进行验算, 7.3.6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分隔栏栅门宽度需考虑无障碍要求,并不应小于1.2m,门的疏散能力应满 足事故疏散要求。 7.3.7出站检票口与出入口通道边缘的间距不宜小于4m,与楼梯的距离不宜小于4m,与自动扶梯基 点的距离不宜小于6m,进站检票口与楼梯口的距离不宜小于4m,与自动扶梯基点的距离不宜小于6m 7.3.8如需设置安检设施,参照相关标准执行

7.4.1车站出入口的数量应根据分向客流和疏散要求设置,但每座车站直达地面的出入口设置不得少于 2个。 7.4.2出入口兼作过街通道时,出入口通道宽度、自动扶梯、人行楼梯的通过能力及站厅相应部位应计 入过街客流量,同时应设置夜间停运时的隔离措施。 7.4.3设于道路两侧的出入口宜平行或与主客流方向一致。当出入口开向城市主干道时,出入口前宜设 集散场地。

7.4.4车站地面出入口的建筑形式,应根据所处的具体位置和周边规划要求

7.5人行楼梯、自动扶梯、电梯

7.5.1乘客使用的人行楼梯宜选用不大于26。34倾角。楼梯宽度宜符合建筑模数 7.5.2楼梯宽度应符合人流股数和建筑模数。每个梯段不应超过18级,且不应少于3级。直跑楼梯休 息平台长度宜为1.2m~1.8m,折跑楼梯休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 7.5.3车站出入口自动扶梯及步梯的设置不应低于表7.5.3中的要求。分期建设时应预留后期建设的自 动拌位置

表 7.5.3自动扶梯与步行梯设置

注:H指地面到站厅的提升高度。无站厅时,指站台至地面的高度

7.5.4自动扶梯扶手带外缘与平行墙装饰面或楼板开口边缘装饰面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80mm,相邻 交叉或平行设置的两梯(道)之间扶手带的外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60mm。当扶手带外缘与任何障 碍物的距离小于400mm时,应设防碰撞安全标识。 7.5.5两台相对布置的自动扶梯工作点间距宜大于24m,在困难情况时,不得小于12m。自动扶梯工 作点至影响通行的障碍物间距宜大于12m,在困难情况时,不得小于6m。自动扶梯与人行楼梯相对布 置时,自动扶梯工作点至楼梯第一级踏步的间距宜大于15m,在困难情况时,不得小于9m。 7.5.6自动扶梯的位置应避开结构诱导缝和变形缝。

7.6.2站台门应以站台计算长度中心线为基准对称纵向布置。滑动门应与列车门一一对应。滑动门的开 启净宽度1800mm。 7.6.3站台门及栏杆的净高度不应小于1500mm。 7.6.4对于呈坡度的站台面,站台门应随坡度设置,并应垂直于站台面。 7.6.5沿站台长度方向应设向内侧开启的应急门,每侧不得少于两扇。 7.6.6站台门应有明显的安全标识和使用标识。 Z.6.7当不设站台门时,车站距站台边缘400mm处应设80mm宽的安全线

车站各部位的最小高度应符合表7.8.1的规定。

7.8车站最小高度、最小宽度

表7.8.1车站各部位的最小高度(m)

站设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上方时应满足5.0来净空高度要求;设于次干路、支路处上方,满足4.5来净空 设于非机动车道、行人处不应小于2.5米净空高度要求。

7.8.2车站各部位的最小宽度应符合表7.8.2的规定

表7.8.2车站各部位的最小宽度(m)

注:侧式站台最小宽度不含楼扶梯宽度

7.9.1车站环境设计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7.9.2高架车站雨篷及出入口天桥通道宜考虑防飘雨雪、防风措施。 7.9.3寒冷地区的高架车站站台层宜设供老、弱、病、残、孕等乘客使用的空调候车室。 7.9.4车站装修应采用防火、防潮、防腐、耐久、易清洁的环保材料GB∕T 8420-2000 土方机械 司机的身材尺寸与司机的最小活动空间,地面材料应防滑耐磨。 7.9.5照明应选用节能、耐久的灯具,并应便于更换、清洁、保养。地面、高架车站应选用防尘、防潮 抗风的灯具。 7.9.6车站内应设置各种导向、事故疏散、服务乘客的标志标识。 7.9.7车站公共区内(含出入口通道)设彩色灯箱广告时,其位置、色彩不得干扰导向、事故疏散、月 务乘客的标志,且不应侵入乘客疏散空间。广告箱尺寸应模数化

7.10.1高架车站应因地制宜地尽可能减小体量和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车站内的设备及管理用房应集约布 置,面积合理化,并充分利用车站地面层及地下面积。 7.10.2根据设备用房的类型,车站应分为设备集中站与非集中站设计。条件允许时应采用设备集中站布 置。 7.10.3对于同步实施的换乘车站,车站内用房、设备和设施等资源应共享。 7.10.4车站内的通信、信号等设备用房宜集中布置。弱电井宜靠近设备用房。 7.10.5车站内变配电室宜靠近负荷中心。 7.10.6车站设备用房应采取有效的防水、防潮、防尘、防火、防鼠等措施。

8.1.2地面车站及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应符合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 8.1.3车站结构应按使用阶段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并应并进行施工阶段强度验算,保证有足 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高架车站结构设计除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跨座式单轨 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相关规定。

.2.1列车荷载应按本规范第9章有关规定取值。 .2.2车站在站厅、站台、楼梯、天桥的活荷载标准值应采用4.0kPa;设备用房的活荷载应根据设备的 重量、安装运输要求及工作状态等确定,不得小于4.0kPa;其他用房的活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取值

8.3.1高架车站轨道梁下的墩顶应满足横桥向、顺桥向位移要求SL 644-2014标准下载,并应满足轨道交通墩顶位移的规定。 8.3.2独柱式带长悬臂“桥一建”组合结构体系,在恒载、列车活载、人群荷载、预应力效应及风荷载 最不利组合下,悬臂端计算挠度的限值应为Lo/600,Lo为悬臂构件的计算跨度。 8.3.3高架车站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高架车站纵向柱距宜取10m20m 8.3.4横向单柱或双柱的高架车站墩柱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GB50909的规定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B类。可采用单柱或双柱的单墩力学,站台 层、站厅层可只计质量影响;宜可采用车站整体结构,计入站台层、站厅层的刚度影响。 8.3.5站台层、站厅层结构及与墩柱、横梁的连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 的规定进行抗震设计及设防。 8.3.6材料、地基容许应力和单桩轴向容许承载力的提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 范》GB50111的规定 8.3.7横梁、节点和基础宜作为能力保护构件,按能力保护原则参照行业标准《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设计。

8.3.8站台层结构设计时应考虑桥墩盖梁的竖向位移和相对纵横向水平位移的影响。

8.3.9站台层、站厅层现浇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并宜双层双向配筋。独柱车站站台层、站厅层现 浇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50mm,并宜双层双向配筋。站台悬挑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200mm。 8.3.10对于“桥建合一”高架车站结构体系,导轨梁及其支撑结构除应按照本规范第9章的有关规定进 行结构设计外,独柱、双柱高架车站其余构件及三柱及以上高架车站尚应按照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进 行结构设计。 8.3.11独柱、双柱高架车站的墩柱、盖梁、承台、基础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 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有关规定;独柱、双柱高架车站其余构件及三柱及以上 高架车站结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有关规定。 8.3.12车站站台与站厅层大跨度纵向框架梁在施工时应预先起拱,并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控制其挠度和 裂缝宽度值。 8.3.13高架独柱、双柱车站的布置,既应顾及道路现状交通,又要考虑远期道路按规划道路红线实施的 可能,并采取防撞措施, 8.3.14高架车站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当主体采用钢结构形式时宜优先采用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 8.3.15钢结构构件应做好防锈、防腐、防火处理。钢结构构件防腐涂装宜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涂层耐久性 设计。 8.3.16设计钢结构时,荷载的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荷载组合值系数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1352的制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