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通则简介: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通则,通常是指在进行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通用规定和标准。智能建筑是一种集建筑、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科技于一身的现代化建筑形式,它包含了智能化的环境控制系统、信息通讯系统、安全防护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多个子系统。
设计通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功能需求:明确建筑的使用功能,包括办公、居住、商业、教育等,根据功能需求设计相应的智能化系统。
2. 系统集成:强调各个子系统的无缝集成,确保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建筑的效率和舒适性。
3. 绿色环保:考虑节能、减排、环保原则,设计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等。
*. 数据安全:确保信息系统安全,防止数据泄露,保护用户隐私。
5. 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人性化、易用的界面和交互方式。
*. 设备选型和安装:选择性能稳定、技术先进的设备,并考虑设备的安装位置、布线方式等。
7. 可维护性和扩展性:设计时考虑系统的维护和升级,以适应未来可能的变化需求。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通则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规范智能建筑的建设,提升建筑的品质和使用价值。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通则部分内容预览:
端用户提供流服务、用户EPG界面生成、以及机顶盒的各种在线管理,响应用户请求。 5.IPTV业务管理中心负责各IPTV区域网的业务管理,向IPTV区域网的用户提供接 入认证、授权、计费、账务和业务应用等信息。 *.IPTV系统应与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建设协调融合,宽带光纤接入网宜采用PON技术 建设,实现光纤到户/光纤到用户单元/光纤到公共区域,并提供IPTV电视信号节目; 7.PON系统可采用GPON/EPON方式建设,需要提供100OM以上带宽接入的宜采用10G PON技术; 8.前端机房宜设置汇聚交换机和OLT等设备,提供双向数据业务信号;每个OLT设 备的覆盖用户数不宜大于1000户;0LT上行链路宜选用万兆以上。 9.IPTV系统设计还应符合《IPTV业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YDT1823、《IPTV机顶盒技 术要求智能型》YDT272*的有关规定。 5.5.9网络安全防护应确保支撑业务应用的基础设施、网络通信、网络设备的安全,降 低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风险,保障业务应用的正常运行。用户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确定自 有网络安全等级并采取相应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1无线对讲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的运营维护、公共安全、防灾救灾等无线专网即 时通信的需要。
5.*.1无线对讲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的运营维护、公共安全、防灾救灾等无线专网即 时通信的需要。 *.*.2无线对讲系统应采用*00MHz(或150MHz)、350MHz、800MHz频段集群系统JGJ 88-2010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提 供建筑规划范围内可靠、稳定的即时对讲通信。 *.*.3无线对讲系统由信源、合路组件、应用功能服务器、信号分布传输、对讲终端等 组成。 *.*.*无线对讲系统信源、合路组件、应用功能服务器应设置在安防监控中心或消防控 制室内,信源、合路组件等设备宜安装在标准机柜里,
*.*.5无线对讲系统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线对讲系统应支持建筑运营、安保、维护所需的多种通信模式,包括语 组呼、全呼、脱网呼叫及数据传输等通信功能: 2 无线对讲系统应具有对对讲终端管理的功能; 系统应具有对系统有源分布设备运行、故障报警等状态监测的能力; * 对讲终端宜具有现场录音、安保在线巡查的功能
5大型、特大型的民用机场航站楼、铁路旅客客运站、通关口岸客运大厅、一级港 口客运站及汽车客运站、特大型的封闭式地下空间以及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系统应 具有消防、公安系统要求的350MHz和800MHz频段系统信号同时接入的能力,并采用合路 方式,多通信服务共用信号分布传输的组网架构,实现物业、公安、消防对讲信号的同时 覆盖。
*.*.*无线对讲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
9射频同轴电缆及无源信号分配器宜与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共用槽盒,或敷 设在弱电系统相同电缆结构的槽盒中。不具有合适槽盒敷设时,可采用护套管保护明敷的 方式; 10系统中的有源设备应设置在楼层弱电间或弱电竖井的机柜内或挂壁式安装,安装 位置应易于操作; *.*.8无线对讲系统天线包括室内天线和室外天线。室内天线采用天线阵列的覆盖方式, 室外天线采用多点天线的覆盖方式
*.*.9室内天线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离不宜超过35m; 2室内走道、电梯厅、机房区域等封闭区域天线有效辐射方向最大距离不宜超过25m 3室内天线宜采用全向天线吸顶安装; *大空间区域及电梯井等区域,可根据实际环境选择高增益定向天线,采用壁挂安 装方式,天线有效辐射方向最大距离不宜超过80m,水平辐射时天线安装高度不宜高于5m: 5天线覆盖范围内信号直线传播路径上不宜超过3处隔断阻挡; *天线应设置在建筑公共区域,便于天线的维护,天线不得设置在金属吊顶内; 7天线的设置需确保天线的有效辐射方向1m范围内不得有明显金属阻挡物: 8在提供消防通信服务时,天线位置应在防火喷淋保护范围内。天线防护等级应不 低于IP*5,电缆应采用耐火阻燃电缆: 9具备消防用途的无线对讲系统应接入消防用电。 *.*.10室外天线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天线电平应根据实际覆盖范围进行计算,单根天线有效辐射方向上的设计覆盖最 大距离不宜超过300m 2室外天线安装位置周围没有高大阻挡物,天线应尽量远离1.5m高以上金属物; 3室外天线位置与微波天线应保持3m以上间距,避免设置在高压电缆的下方以及电 视发射塔的强辐射范围内。周边没有大功率的发射设备,没有同频干扰或电气磁干扰; *室外天线应安装牢固,立杆式室外天线应安装在牢固的天线基础上,应具有抗击 不低于3*.9m/s强台风的能力
*.7有线电视网络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用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或其他系统方式进行建设。
1.有线电视网络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应向收视用户提供多种合法来源的电视节目, 系统采用1000M双向网络传输,提供直播、点播、时移等基本业务功能,并根据用户需求 提供增值业务服务; 2.接收当地有线电视信号节目源宜采用*芯单模光缆,由室外引入进线间再接至电 视光缆交接箱或接入有线电视前端机房; 3.卫星电视信号节目源,宜在屋顶设置室外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包括抛物面天线、 馈源、高频头等设备),根据收视的卫星电视节目选择卫星天线数量和接收的方位角,卫 星电视接收系统的设置应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 *.不具备接收有线电视网信号的建筑物可自设开路电视接收天线及前端设备系统: 共用天线应朝向电视信号发射的方位,前方应保证无遮挡。
*.7.*前端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视前端机房合建; 2.有自办节目要求的机房面积宜不小于15平米,机房位置宜靠近电视信号源接入的 地方。机房内宜设置播放、调制器、混合器、放大器、分配器、存储、监视器、机柜等设 备; 3.当服务的用户终端数量大于2000个时宜设有线电视分前端机房 *.7.5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宜采用光纤到户(FTTH)或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的方式建设 双向网络系统
*.7.*有线电视光纤到户(FTTH)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有线电视光纤到户接入系统可以采用单纤或双纤方式承载广播电视系统与数据传 输系统,光分配网(ODN)采用树型拓扑结构,且分光级数不大于3级; 2. 采用单纤方式承载时,ODN宜采用32户或**户为设计单元,ODN总分光比为1:32 或1:**:
3.采用双纤方式承载时NB/T 35093-2017标准下载,数据传输通道宜采用32户或**户为设计单元,ODN总分光 比为1:32或1:**;广播电视传输通道宜根据技术方案确定设计单元,ODN总分光 比为1:25*、1:512或1:102*。 *.7.7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光节点所服务的用户数量不宜超过200户,光节点后所设置的放大器不应超 过二级; 2.有线电视系统应采用分支分配结构、等功率电平分配或无源集中分配到户方式; 3.有线电视系统分配网设备应采用具有双向传输和屏蔽功能的设备器件,传输电缆 应采用高屏蔽的同轴电缆: *.应采用集中供电方式,通过同轴电缆对光站、电缆放大器进行供电,供电电压宜 为交流*0V或90V。 *.7.8电视用户终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终端输出电平应为*9dBuV土*dBuV或根据当地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要求确定; 2.采用模数混合传输系统时,终端输出数字电视电平值应低于模拟电视电平值 0~10dB。 *.7.9设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共用天线、卫星接收天线应采取防止因地震、台风等因素导 致设备或部件损坏后坠落的安全措施。 *.7.10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设计还应符合《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50200的有
0~10dB。 *.7.9设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共用天线、卫星接收天线应采取防止因地震、台风等因素导 致设备或部件损坏后坠落的安全措施。 *.7.10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设计还应符合《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50200的有 关规定
*.7.9设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共用天线、卫星接收天线应采取防止因地震、台风等因素导
*.8.1广播系统宜包括业务广播、背景音乐和紧急广播等。 *.8.2广播系统由管理/控制设备、功率放大器、扬声器、传输线路及设备、寻呼设备, 传声器和其他信号源设备组成。 *.8.3广播系统宜采用数字式广播系统,系统结构宜采用环型或星型网络结构,系统主 干路由宜承载在设备网上,宜采用CobraNet、Dante、TCP/IP等数字音频传输协议 *.8.*公共广播控制主机宜设置在消防安保控制中心,业务性广播宜设置独立的专用厂 播室,根据建筑功能、管理要求也可设置广播分控室。 *.8.5通用工业建筑的广播系统应按公共广播、生产广播和紧急广播进行设计,生产广 播应按需求设置生产广播工作站及分区控制键盘,
*.8.*广播系统中业务广播、背景音乐、紧急广播系统宜合并设置,共用未端扬声器, 对管理有特别要求的业务广播系统和背景音乐系统也可单独设置。 *.8.7广播系统应具有设备故障自动检测功能,实时检测系统内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JB/T 875*-2018标准下载, 具有线路开路、接地、短路等告警功能。 *.8.8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应设置应急备用电源,主电源与备用电源切换时间不应大于1s 应急备用电源应能提供不小于1小时的消防应急广播
*.8.9广播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