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436-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3436-2019 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技术规程简介:
DB34/T 3436-2019《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技术规程》是一份由中国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制定的农业技术规范。该规程主要针对高效节水灌溉机井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旨在推动农业灌溉技术的现代化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农业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
以下是规程的一些主要内容:
1. 机井设计:规定了机井的选址、结构、尺寸和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要求,强调了机井应满足高效、节水、耐久的特点。
2. 技术参数:明确了灌溉机井的流量、扬程、功率等技术参数的计算和控制方法,要求保证灌溉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
3. 操作与维护:规定了机井的运行操作规程,以及维护保养的周期和方法,以保证机井的长期稳定运行。
4. 节水措施:强调了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以及水质处理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实现农业灌溉的高效节水。
5. 环境保护:规定了机井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如防止水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
总的来说,DB34/T 3436-2019规程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推动农业灌溉机井向高效、节水、环保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DB34/T 3436-2019 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4.1机并并距与开采量设讯
4.1.1设计井距可依据类似地区已有井群抽水干扰系数,采用水文地质类方法确定。
a) 稳定流理论的潜水完整井单井流量公式,并考虑以下因素: 1 水文地质条件一一布井区域潜水或弱承压水含水层组岩性、厚度、埋藏深度及对应含水层 水文地质参数,其中主要含水层渗透系数K值参见附录A; 2)井(孔)结构 3)设计水位降深(S)及开采井水流影响带厚度Ha。 b) 由勘采结合井或利用冲洗修复完好的旧井抽水试验得到的QS曲线确定,不得在曲线的延长 线上取值确定。 4.1.3井群设计开采量,应考虑井群的布局和相互干扰因素,分别进行无干扰的单井抽水试验和干扰 油水试验,计算不同井距的水量削减系数,进而确定井群及井群内单井的设计开采量;井群设计的总开 采量,应小于布井区域地下水可开采总量。
GB∕T 38989-2020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单轴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中间段法)4.2节水灌溉机井结构设计
4.2.1井结构包括井孔深度、各深度段的孔径、井径及对应长度;各井段井管类型、规格;滤料规格、 类型及填滤厚度与高度;井底、井口结构;封闭止水位置及其材料;井孔允许倾斜度等。 4.2.2应充分收集已有水文地质工作成果,根据拟开采含水层组埋深、厚度、岩性及其水文地质参数 设计井结构。 4.2.3高效节水灌溉机井,宜井深度参考值见表1,
表1机井宜井深度设计技术指标
DB34/T34362019
为稳定安置井管,孔底地层宜为粘性土层; 若宜井深度内孔底位于大厚度含水层中,需在含水层中终孔时,应在井底设置一定厚度的粗砂 或砂砾石反滤层。 2.4钻孔孔径设计,应考虑所安置井管及单井出水量的要求。 墙原庭会老风主
双砂石仪滤层 4.2.4钻孔孔径设计,应考虑所安置井管及单井出水量的要求。 一孔径,应大于井管外径与井管外滤料充填厚度之和,不同岩性含水层滤料充填厚度参考值见表 2:
孔径,应满足单井最大出水量的要求;钻孔直径与单井出水量之间关系,参见附录B。 牛管管径应依据开采含水层岩性、厚度、埋深,并满足水泵安装及水位观测设施布设的要求进 计,井管与泵体间隙应不小于100mm
4.2.6机井井孔直径的设计应考虑以下要求: 一设计需求的单井出水流量; 一一建井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 一井水含沙量的限定指标。 4.2.7淮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滤水管多采用无砂混凝土管,不同岩性含水层井孔直径参考值,见 表2。
4.3.1井管包括井壁管、滤水管、井口管、沉淀管。 一淮北地区灌溉机井井壁管,多采用混凝土管、少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各种类型井管 应无毒、无污染。 一一无砂混凝土滤水管加工制作,应符合SL154的有关规定。 4.3.2过滤器(管),一般宜采用与井壁管同规格材料加工而成,孔隙率一般宜为15%~20%。 4.3.3过滤器(管)长度,不宜小于水井揭露含水砂层厚度或多层含水砂层的累计厚度;在弱富水~贫 水区,含水砂层累计厚度一般小于10m,采用无砂混凝土过滤管时,应增加6m~10m过滤管的长度。 4.3.4井口管与井底沉淀管长度,在淮北不同地区、不同富水条件下的机井井口管与井底沉淀管长度 设计指标设计参考值,见表3。
计指标设计参考值,见表
DB34/T34362019
表3机并口管与并底沉淀管长度设计指标
4.3.5并口管、沉淀管均应为无孔井壁管,不得采用过滤管代替。
4.3.5并口管、沉淀管均应为无孔井壁管,不得采用过滤管代替。
4.4滤料规格选型与填砾厚度设讯
4.4.1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滤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一机井揭露多层不同岩性的含水层时,回填厚度由含水层颗粒最细岩性确定; 一滤料颗粒,应具较强抗风化能力,且无污染、无毒、不含可溶性盐类;应选用经河水搬运的石 英质砂砾(Φ2mm2.5mm)、粗砂、中粗砂滤料。不应使用海砂、山砂、风化砂作为滤料; 滤料不应使用碎石子、Dso≥3mm瓜子片,滤料中泥团含量应为0,含泥量小于3%、石粉含量 小于5%。 4.4.2滤料规格选型与水平充填厚度技术参数见表4。
4.4.3滤料垂向充填位置,应高出最上部过滤管顶端3m土0.2m。洗井与抽水试验后,最终补填滤料 应稳定达到设计高度
4.4.3滤料垂向充填位置,应高出最上部过滤管顶端3m土0.2m。洗井与抽水试验后,最终补填滤料 应稳定达到设计高度
5.1.1孔深小于60m、孔径小于1200mm,宜按反循环回转钻进工艺配置相应的设备。 5.1.2应配备泥浆指标测定仪器与调控泥浆指标材料,包括泥浆密度计、量沙杯、粘度计、 杯、定量分析滤纸。 5.1.3按洗井技术方法、洗井程序配备洗井设备,宜选用小型空压机、潜水泵等,
DB34/T34362019
5.2.1井孔位置应布设在地势较高且平整的地段,距离报废井应大于10m。与高压线、通讯网线、高 层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应符合SL256的有关要求。 5.2.2井位布置应与田间灌溉管网配套工程布局相适应,与田间工程相协调,
5.3成井工艺技术与操作要求
5.3.1钻机设备安装调试
没备安装调试,应符合SL256的有关规定。
5.3.2循环泥浆池尺寸及泥浆调制技术方案
5.3.2.1在松散岩层反循钻进,泥浆池体积应是钻孔体积的3.5倍。泥浆池长:宽=7:5,深度3m士0.2 Ⅱ,泥浆池长轴走向与钻机喷射水流方向一致;泥浆池边线与钻孔最近距离不小于1.5m;泥浆池与钻 孔之间开挖沟槽连接,沟槽宽0.4m,深0.6m。 5.3.2.2泥浆主要作用是固壁、携沙、润滑、堵漏和降温;泥浆指标:密度、粘度、含沙量、失水率。 5.3.2.3增加泥浆粘度,可在泥浆中加入Na2C03,泥浆pH=8~10,增加密度可在泥浆中加入粘土或生 石灰粉。 5.3.2.4为防止塌孔卡钻,提高钻进效率,应根据钻进地层岩性、含水层富水性及水头水压条件,制 定泥浆调制技术方案。
5.3.3钻孔成形工艺技术
5.3.3.4井孔位置处于黄泛砂土、软土、流砂土层时,孔口段应下入套管,套管内径应比孔径大100mm, 且应与井孔轴心吻合;下入套管深度一般不小于3m; 5.3.3.5钻进遇到砂盘应更换冲击钻头;遇到硬粘土层应更换小钻头;待穿切突破后,采用扩孔钻 头二次扩孔成形; 5.3.3.6钻进过程中应检查井孔圆正、垂直,井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值; 5.3.3.7在钻进过程中,应安排操作人员根据钻进在孔口排出岩屑(泥浆)中捞取样品,判断主要含 水层位置、岩性、厚度情况,予以记录,并与附近水文地质勘探地质孔柱状图资料加以比对修正。松散 土的分类和定名标准见附录C; 5.3.3.8在钻进过程中因故中途停钻,应将孔中钻头上提到安全部位或将钻头提至地面; 5.3.3.9钻进中途上下不顺时,应查明原因,调控泥浆指标,增大泥浆循环流量,上下疏孔,直至通 顺为止; 10上进到7
5.3.4清孔换浆施工工艺技术
清孔换浆施工工艺技术,应符合SL256的有关
5.3.5井管安装施工工艺技术
5.3.5.1现场检查检测并管质量
DB34/T34362019
无砂混凝土并管安装前,检查外观质量,应符合SL154的有关规定。 ·同时应有出厂合格证与质量检测报告,必要时随机抽检过滤管及井壁管1节~2节,检测 项目与质量指标应符合SL154的有关规定
5.3.5.2校正管并结构设计方案
应按钻孔实际含水层分布位置记录资料校正止管并结构设计方案,确定下管总长度与并壁 管、过滤管长度及其对应安装位置。 ·安装扶正器时,应按设计位置与井管一起排放就位。 6.3.5.3查验复核成形钻孔几何尺寸及孔底沉淀淤积厚度。 ·测量孔深孔径合格、孔底沉淀淤积厚度≤5%。 6.3.5.4泥浆池中泥浆液面不低于地面以下0.3mJC 600-1995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保证泥浆池与井孔中泥浆通道畅通。 .3.5.5若钻孔底部已钻进而不用时,应用碎石填实,管井底部应坐落在坚实的基础上。 5.3.5.6高效节水灌溉机井采用无砂混凝土井管,应采用钢丝绳托盘下管方法:
a)托盘法下管设备、构件
1) 托盘直径略大于井管外径,可采用优质硬木制作,应有足够强度和厚度,底面有安放、抽 拉钢丝绳槽; 2) 销钉; 吊重钢丝绳即兜底绳,长度=井深+30m; 4) 井口架:钢管井口架; 5) 简易绞车,可采用两人对称在井口两侧,直接操控钢丝绳下管,而不用绞车。 其它安装材料 无砂混凝土井管接头(接口)粘结材料,如沥青、水泥砂浆等: 无砂混凝土过滤管外侧包裹材料(如80目滤网布); 3) 保证井管安装整体性的绑扎材料,宜采用新近采伐的竹杆或毛竹片、12#镀锌铁丝材料等; 扶正器(或找中器),其直径比孔径小30mm~50mm。 托盘下管技术操作要求 1 托盘与井底部沉淀井管端口连接应密封牢固,井管轴心投影与托盘中心重合,兜底钢丝绳 安放可靠,抽拉灵活; 2) 下管缓慢,兜底钢丝绳应均匀松放,速度一致; 3 井管接口对正接直、接口严密,采用防漏泥沙的材料包裹密封、井管整体应绑扎牢固;下 入孔内的井管不得转动、扳动;人 4) 过滤管安装位置偏差不得超过300mm,并管偏斜度,应符合GB/T50625的有关规定; 5) 安装井管扶正器的位置与数量,应根据井深、井孔直径差值和井身的垂直度因素确定。无 砂混凝土井管,应每隔10m安装1组,浅井至少每井安装3组; 6) 井口最上一节井管,应高出附近地面0.5m;井口管应三点固定牢固,井口应采用混凝土 井盖盖好。
5.3.6滤料投放施工工艺技术
5.3.6.1凡设计投放滤料的管井,井管安装完毕,应迅速探测井筒是否塌孔、淤积,若出现塌孔、淤 积较为严重,应立即处理合格后,随即投放滤料,以免拖延导致径缩、塌孔、淤积。 5.3.6.2一般井深小于60m,回填滤料间隙≥150mm,可采用静水填砾法。 5.3.6.3滤料应先经质量检测,具有质量检验单;检测项目包括颗粒级配分析、主要矿物成份、含泥 量、泥团含量或石粉含量及其他杂质含量:检测项目合格的滤料,方可使用
12BJ1-1工程做法DB34/T3436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