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896-2018 源网荷紧急切负荷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QGDW 11896-2018 源网荷紧急切负荷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1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915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QGDW 11896-2018 源网荷紧急切负荷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技术规范简介:

QGDW 11896-2018《源网荷紧急切负荷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是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CPEC)制定的一份技术标准。这份规范主要针对的是电力系统在遇到严重安全威胁,如电力系统频率崩溃、电压崩溃等紧急情况下,如何通过紧急切负荷的方式,快速、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该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源(发电厂)、网(输电网)和荷(负荷)之间的紧急切负荷策略、操作流程、控制方法、设备要求以及系统性能指标等。它包括了切负荷的优先级排序、切负荷的执行时间、切负荷的规模控制等内容,旨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电力系统的扰动,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该规范还对系统的实时监控、预警、故障处理和恢复功能等提出了要求,以提升电力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总体来说,QGDW 11896-2018是电力系统运行中应对紧急情况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

QGDW 11896-2018 源网荷紧急切负荷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禾

Q/GDW11896—2018

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系统构成、功能.. 一般技术原则 试验检测。 编制说明.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 第1部分:定义、信息和一般原则GB/T 26218.1-2010》Q/GDW 118962018

Q/GDW11896—2018

可紧急切负荷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本标准规定了源网荷” 功能、技术原则、试验检测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源网荷紧急切负荷 设计和工程实施。

GB/T14285、GB/T22386、GB/T26399、DL755、DL/T478、Q/GDW421和Q/GDW11356界定的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Q/GDW 118962018

荷总量。在电网紧急情况时,具备接收上级控制站切负荷命令或执行就地控制策略,向各控制主站发送切除负荷层级命 令。

控制主站controlmasterstation 配置在中枢变电站,对下与所接入的控制子站通信,对上与控制中心站通信的安全稳定控制 注:控制主站接收各控制子站上送的各层级可切负荷量信息,计算得出所辖各控制子站相同层级负荷总量以入 子站负荷总量,将负荷量上送至控制中心站:接收控制中心站切负荷命令,实时计算并向各子站发送切除相应 荷命令。

中接入该站附近的精准负荷控制终端的接口装置。 3.6 精准负荷控制终端Preciseloadcontrolterminal 配置在电力用户或储能电站,采集用户可中断负荷支路电气量,并将用户可中断负荷容量上送至控 制子站,接收控制子站的切负荷命令,快速切除用户相应可中断负荷支路的负荷控制装置。 注:精准负荷控制终端能够在保留用户的安保电源等重要负荷后,快速控制可中断负荷。

配置在电力用户或储能电站,采集用户可中断负荷支路电气量,并将用户可中断负荷容量上送 子站,接收控制子站的切负荷命令,快速切除用户相应可中断负荷支路的负荷控制装置, 注:精准负荷控制终端能够在保留用户的安保电源等重要负荷后,快速控制可中断负荷。

可中断负荷interruptibleload 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或紧急状况下,用户负荷中经协议约定可直接中断的部分负荷,主要包括电热 水器、空调以及工厂非连续性生产负荷等。

4.1源网荷紧急切负荷系统可用于电力系统在遇到大扰动时需要采取紧急切负荷措施的稳定控制,包 括解决受端电网因馈入直流故障造成大功率缺额导致的低频等稳定问题,也可与传统的集中紧急切负荷 措施并用。 4.2系统架构、硬件配置、软件功能、通信协议应充分满足通用性、开放性要求,方便系统的维护、 扩容和升级等

Q/GDW11896—2018

4.3硬件应采用高可靠性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相应装置的本体通用技术要求,二次回路设计、通信技 术要求应严格执行GB/T14285、GB/T22386、GB/T25931、GB/T26399、DL/T478、Q/GDW421、Q/GDW 1356等已颁布的技术标准、规程和规定。 4.4软件应从采样、决策、通信等多个方面考虑防误、穴余等问题,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切除可中断 负荷。 4.5变电站侧、用户侧设备应遵循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 4.6系统整组动作时间,应满足解决电网稳定问题的控制需要

源网荷紧急切负荷系统由控制中心站、控制主站、控制子站、用户就近变电站通信接口装置、精准 负荷控制终端组成,各站之间通过专用通信通道连接,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源网荷紧急切负荷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典型结构示意图

5.2.1控制中心站应具备收远方切负荷命令功能,可选配过载切负荷功能和其他切负荷功能。 5.2.2针对解决电网频率稳定问题,控制中心站应具备就地低频切负荷功能。 5.2.3控制中心站可根据就地防误判据或其他功能需要,采集必要元件的电气量或开关量信息。 5.2.4控制中心站接收上级控制站远方切负荷指令,当满足本站就地防误判据时,向各控制主站发送 决策后的切负荷层级命令。 5.2.5控制中心站应接收并统计各控制主站上送的可切负荷容量。 5.2.6控制中心站在切除负荷后,为减少负荷损失量,视电网恢复情况可下发“负荷允许恢复”指令 至控制主站。 5.2.7控制中心站应按照双重化配置,双套装置交换可切负荷量信息,

Q/GDW 118962018

5.3.1针对解决电网频率稳定问题,控制主站需采集所在变电站最高电压等级母线单相或三相电压, 计算监测频率。 5.3.2控制主站应接收控制中心站切负荷层级命令,结合本站就地防误判据,向各控制子站发出切负 荷命令,切除所辖地区相应层级的负荷。 5.3.3控制主站可接收控制中心站下发的“负荷允许恢复”指令,经本站就地防误判据确认满足条件 后,下发“负荷允许恢复”指令至控制子站。 5.3.4控制主站应接收所辖地区各控制子站上送的可切负荷容量,统计各层级可切负荷容量上送至控 制中心站。 5.3.5控制主站应按照双重化配置,双套装置交换可切负荷量信息

5.4.1针对解决电网频率稳定问题,控制子站需采集所在变电站最高电压等级母线单相或三相电压, 计算监测频率。 5.4.2控制子站应可接收控制主站切负荷层级命令,结合本站就地防误判据,切除对应层级负荷,并 将切负荷指令下发至对应的精准负荷控制终端。 5.4.3控制子站可接收控制主站下发的“负荷充许恢复”指令,经本站就地防误判据确认满足条件后 下发“负荷允许恢复”指令至对应的精准负荷控制终端。 5.4.4控制子站应接收所辖各精准负荷控制终端上送的可切负荷容量,根据优先级定值按层级统计上 送至控制主站。 5.4.5控制子站应按照双重化配置,双套装置交换可切负荷量信息。

5.5用户就近变电站通信接口装置功能

5.5.1接收精准预控制终端

5.5.1接收精准负荷控制终端 手上送至控制子站。 5.5.2接收控制子站命令,并向精准负荷控制终端转发控制命令。 5.5.3通过E1接口与控制子站通信,通过专用光纤与精准负荷控制终端通信。

5.6精准负荷控制终端功能

5.6.1采集本站可中断负荷功率,将本站总可切负荷功率上送至控制子站。 5.6.2接收控制子站下发的切负荷命令或其他控制指令,并快速动作出口。 5.6.3精准负荷控制终端可单套配置,与控制子站双套装置分别通信。

Q/GDW11896—2018

6.1.1控制中心站启动应满足收远方命令启动和其他功能启动。 6.1.2控制中心站、控制主站、控制子站装置收远方命令启动条件:装置连续三顿接收到远方相同的 控制命令。 6.1.3针对解决电网频率稳定问题,控制中心站、控制主站、控制子站应具备就地低频启动判据,即 频率值小于低频启动门槛定值,且延时大于频率启动延时定值。 6.1.4控制中心站、控制主站、控制子站可选配就地过载启动判据,即电流值或功率值大于过载启动 门槛定值,且延时大于过载启动延时定值

6.2.1装置应根据需要配置满足装置检修、方式切换、功能改变等各项操作要求的压板。 5.2.2每台装置应配置总功能压板或总出口压板 5.2.3 装置应配置满足不同条件发出负荷控制命令的功能压板。 5.2.4 装置应根据需要配置满足不同装置之间信息交换的通道压板。 5.2.5 装置应根据需要配置元件检修压板。 5.2.6 装置检修压板应为硬压板。 6.2.7 精准负荷控制终端可根据需要对每个可中断负荷支路设置充允切压板或出口压板

6.3.1装置的功能要求应满足Q/GDW421、Q/GDW11356中对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功能要求的全部规 定。 5.3.2为保障大规模精准负荷控制终端现场试验的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控制中心站宜具备发出 带测试位的预置切负荷命令,精准负荷控制终端收到预置切负命令后,不实际动作出口。 5.3.3为实现大规模精准负荷控制终端远程批量验证、新用户分期分批接入,控制子站和精准负荷控 制终端宜具备即插即用功能。 6.3.4控制中心站、控制主站、控制子站装置应能与厂站自动化监控系统、调度端稳定控制管理主站 系统进行通信,通信协议符合相关配套标准。应能上送装置的各种运行状态,包括自检信息、告警信息、 电气量、开入量状态、当前定值等。在装置发生动作时,能上送装置的动作报告、故障录波文件等信息。

6.4.1装置的二次回路和相关设备的要求应完全满足GB/T14285、Q/GDW421、Q/GDW11356中相关规 定。 6.4.2针对解决电网频率稳定问题,控制中心站、控制主站和控制子站应接入母线单相或三相电压, 可根据选配功能接入相关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6.4.3精准负荷控制终端应接入可中断负荷支路的电流和电压,以计算有功功率。电流回路应采用测 量级CT次级 5.4.4精准负荷控制终端应采集可中断负荷信息并执行相关跳闸回路控制。 6.4.5精准负荷控制终端宜对本站所有跳闸出口压板进行统一管理。

Q/GDW 118962018

系统投运前,需依次完成工厂试验、现场单体及系统分段调试、系统联合调试。工厂试验和现场检 验应按照GB/T22384、DL/T995、Q/GDW11488的要求执行。

DB13/T 5015-2019标准下载7.1.1试验按GB/T25296—2010中4.3.2的规定进行。 7.1.2装置应完成基本功能试验、电气性能及安全检验、电磁兼容等试验。

7.1.1试验按GB/T25296—2010中4.3.2的规定进行。

7.3现场单体及系统分段调试

7.2.1单体调试应完成对装置硬件、回路测试及本站就地功能验证。 7.2.2系统分段调试应包括控制中心站与控制主站联调,控制主站与控制子站联调,控制子站与精准 负荷控制终端联调,应完成通道测试和遥信、遥测、遥控测试。

7.3.1系统联合调试前应依次通过工厂试验、现场单体试验及系统分段联调,并验收合格,以此作为 开展现场系统联合调试的前提条件。 7.3.2系统联合调试应完成源网荷紧急切负荷系统功能整体联调,主要包括各厂站间通信功能、控制 策略等测试项目,验证系统信息传输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7.3.3在负荷不具备停电条件时JGJ∕T 250-2011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源网荷紧急切负荷系统的出口传动试验可传动到精准负荷控制终端 出口压板,待条件具备时应补充验证出口压板至负荷支路断路器跳合闸回路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7.3.4系统现场联合调试应进行系统整组动作时间测试

Q/GDW11896—201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