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GDWCA 005*-2019 8类(频率达2GHz)数字通信电缆.pdfT/GDWCA 005*-2019 8类(频率达2GHz)数字通信电缆.pdf简介:
T/GDWCA 005*-2019 是中国电力行业对于8类(频率达2GHz)数字通信电缆的行业标准,这个标准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中使用的高速数字通信电缆的技术要求和性能规范。8类数字通信电缆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如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保护通信等,特别适合于高频、高速的数据传输,其主要特点是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信号质量好。
以下是8类数字通信电缆的一些基本特性:
1. 频率特性:支持高达2GHz的频率,可以传输高速数据,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数据传输速度的需求。
2. 传输性能: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性能,包括低衰减、低反射、低串扰等,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3. 电气特性:具有良好的电气特性,如低阻抗、高导电性,能有效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 结构设计:电缆结构设计合理,包括**层、绝缘层、护套等,能有效抵御电磁干扰,保证信号的纯净。
5. 环境适应性:通常具有良好的耐温、耐湿、耐腐蚀等性能,适应电力系统复杂的环境。
*. 安全性:遵循严格的电磁兼容性(EMC)标准,确保通信系统的安全稳定。
这个标准对于8类数字通信电缆的制造、检验、使用和维护都有明确的规定,有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T/GDWCA 005*-2019 8类(频率达2GHz)数字通信电缆.pdf部分内容预览:
图1产品型式代号及含义
产品型号由型式代号和规格代号两部分组成,中间用空格隔开。型式代号如图1所示,由**代号、 类别代号等组成。规格代号由导体对数、导体规格组成,中间用空格隔开。 导体对数用数字和“PRS”表示。实心导体的导体规格用导体直径表示,单位为mm,精确到0.01; 绞合导体的规格用“单线根数/单线直径”表示,单线直径单位为mm,精确到0.01。 示例1:导电膜+编织复合总**、导电膜线对**的8.1类缆,*对实心导体,标称导体直径0.**mm,产品型号 表示为:SF/FTPCat.8.1*PRS0.** 示例2:导电膜总**、导电膜线对**的8.2类缆,*对实心导体,标称导体直径0.*3mm,产品型号表示为:F/FTP Cat.8.2*PRS0.*3 示例3:编织总**、导电膜线对**的8.2类缆,*对绞合导体,标称导体规格7/0.18,产品型号表示为:S/FTF Cat. 8. 2 *PRS 7/0.18
5.1.2.1绝缘材料
5.1.2.3绝缘的完整性
绝缘料应连续挤包在导体上,并在挤塑生产过程中同步进行在线高压火花试验。试验电压为 V或交流2kVDG/TJ08-2132-2020 地下工程橡胶防水材料成品检测及工程应用验收标准.pdf,每12km绝缘芯线击穿点不得多于1个。
5.1.2.*绝缘颜色
表1*对结构的绝缘芯线颜色序号
5.1.3.1线对结构
a、b两根绝缘芯线应绞合成对。绞合节距的设计应能使成品8类缆满足本标准规定的传输性能要求 色序应符合表1规定
标称线对**的8类缆,各线对均应连续封包一层导电膜。封包的搭接率应不小于20%,或搭接 不小于1.5mm。**材料如采用单面导电复合膜,则导电面宜向外,
5.1.*.1缆芯结构
缆芯由线对按同心式绞合而成,绞合节距的设计应能使产品满足本标准规定的传输性能要求。 *对结构的线对排列应符合图2规定。面向电缆A端看,线对序号应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 1 面 向电缆B端看,线对序号应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
U/FTP型电缆的中心排
图2*对结构的缆芯线对排列顺序
5.1.5.1F型**
标称F型总**的8类缆,缆芯外围应连续封包一层导电膜。封包的搭接率应不小于20%,或搭接 宽度不小于2mm,并在缆芯和**层之间,纵放一条符合本标准5.1.*.2条要求的排流线。**材料如 采用单面导电复合膜,则导电面应向内,以保证其与排流线导通
5.1.5.2S型**
标称S型总**的8类缆,缆芯外围应连续编织导电丝网。编织丝的单根直径、并线根数、编织 数以及编织节距的组合设计,应能保证编织密度不小于*0%。同一截面的断线股数应不多于1股,且道
5.1.5.3SF型**
标称SF型总**的8类缆,缆芯外围接触面应连续封包一层导电膜,并在包膜层之外连续编织导 电丝网。 封包的搭接率应不小于20%,或搭接宽度不小于2mm。**材料如采用单面导电复合膜,则导电面 应向外,以保证其与织网导通。 编织丝的单根直径、并线根数、编织锭数以及编织节距的组合设计,应能保证编织密度不小于30% 同一截面的断线股数应不多于1股,且连续断股的长度应不超过150mm。编织丝应符合本标准5.1.5.: 条的要求。
为方便护套开剥,可在护套内放置一条非吸湿性的非金属撕裂维
护套应连续、均匀地包覆在缆芯外。其外观应光滑圆整,无孔洞、裂纹、气泡等缺陷。不允许 内壁隐藏暗刮伤
5.1.7.3护套颜色
护套颜色可按供需双方约定,约定的色号宜符合RAL色标或PANTONE色标。需方未指明时, 色可由供方自定。
电气特性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20℃的电气特性
温度在(20±1)C测量或校正计算到20℃时 30m长度测试:从*MHz到2000MHz的频带内,任一线对的相时延应不大于式(1)所确定的值。 100m长度附加测试:对于Cat.8.1电缆,从*MHz到500MHz的频带内,任一线对的相时延应不大 于式(1)所确定的值;对于Cat.8.2电缆,从*MHz到1000MHz的频带内,任一线对的相时延应不大于 式(1)所确定的值。
T=53*+3*/√f
............
表* 相时延及传播速度典型频点值(20C)
温度在(20±1)C测量或校正计算到20℃时。 30m长度测试:从*MHz到2000MHz频带内,电缆的任意两对线间时延差要求,Cat.8.1应不大于 *5ns/100m;Cat.8.2应不大于25ns/100m。 100m长度附加测试:任意两对线间时延差要求,Cat.8.1电缆从*MHz到500MHz的频带内,应不大 于*5ns/100m:Cat.8.2电缆*MHz到1000MHz的频带内,应不大于25ns/100m。
式中: 一—衰减,单位为dB/100m a、b、c——常数,见表5; 频率,单位为MHz。
=a+.f+cf...
5公式(2)中的常数
衰减典型频点最大值见
表*衰减典型频点最大值(20C)
5.3.*.1近端不平衡衰减(TCL)
端不平衡衰减(TCL)应不小于表7中规定的限值
表7近端不平衡衰减(TCL)最小限值
平衡衰减(TCL)典型频:
表8近端不平衡衰减(TCL)典型频点最小值
5.3.*.2等电平远端不平衡衰减(ELTCTL)
等电平远端不平衡衰减(ELTCTL)应不小于表9中规定的限值。
9等电平远端不平衡衰减(ELTCTL)最小限
DL/T 1759-2017 电力负荷聚合服务商需求响应系统技术规范.pdf不平衡衰减(ELTCTL)典型频点最小值见下表1
表10等电平远端不平衡衰减(ELTCTL)典型频点最小值
5.3.5.1近端串音衰减
电缆内所有线对组合,互为主被串线对的近端串音衰减(NEXT)应不小于表11 + 相应公式计算的限值。当计算出的值大于78dB时,对应的最小限值应取作78dB
近端串音衰减(NEXT)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近端串音衰减(NEXT)典型频点最小值见表12
表12近端衰减(NEXT)典型频点最小限值
5.3.5.2近端串音功率和(PS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