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491-2017 高速公路联网系统技术要求

DB45/T 1491-2017 高速公路联网系统技术要求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5.8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10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5/T 1491-2017 高速公路联网系统技术要求简介:

DB45/T 1491-2017 是中国的地方标准,全称为《高速公路联网系统技术要求》,它主要针对的是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高速公路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运行的技术规范,旨在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提供便捷的交通信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1. 系统架构:规定了高速公路联网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应用等各个环节。

2. 数据安全:强调了数据的安全性,要求系统具备防止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安全防护措施。

3. 通信技术:规定了系统使用的通信技术,如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物联网技术等,以及通信协议和标准。

4. 信息服务:规定了系统应提供哪些类型的服务,如实时路况信息、导航服务、收费服务、应急救援服务等。

5. 系统性能:对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可扩展性等性能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

6. 测试与验收:规定了系统开发和运行的测试方法以及验收标准。

总的来说,DB45/T 1491-2017 是高速公路联网系统建设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推动中国高速公路的智能化、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DB45/T 1491-2017 高速公路联网系统技术要求部分内容预览:

5.6.3收费数据传输通道

5.6.3.1收费数据

采用直传模式,其传输通道分为3级: 第一级:收费亭(车道)至收费站(由收费系统负责),通过光纤传输,传输带宽为10/100Mbit/s,采 用以太网协议; 第二级:收费站至路段收费分中心(由通信系统负责),通过综合业务接人网提供10/100Mbit/s以 太网传输通路专用于传输收费数据和图片,专用的收费数据传输通道带宽不小于4M,收费图片

传输通道带宽不小于8M,对于主线收费站或车流量较大的收费站不小于12M; 第三级:路段收费分中心至自治区收费中心(由通信系统负责),通过通信系统光纤数字传输系 统的10/100Mbit/s以太网接口传输,传输通道带宽不小于20M; 自治区收费中心至收费公路联网结算管理中心的电子收费数据的传输应按照交公路办[2014] 112号的要求执行; 联网收费数据传输流程见图3

338.89平方米二层独栋别墅5.6.3.2发行数据

联网收费数据传输流租

发行网点或储值点的类型不同,电子收费发行数据传输方式有: 发行网点位于市区内时,需要通过专线方式完成数据传输; 发行网点位于收费站内有专网可以利用时,则通过高速公路专网实现发行数据的传输; 与银行合作发行时,通过专线方式实现发行数据的传输; 加油站、百货商店等储值点可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5.6.4收费视频传输通道

5.6.4.1收费视频传输要求

收费视频要求传输至自治区监控中心。

5.6.4.2收费车道到收费站的视频传输

DB45/T 14912017

现有路段可维持原有传输模式不变,新建或改造项目应采用数字编码的方式。IP摄像机直接上传 至收费站的视频传输系统。非IP摄像机需要在输出端编码后上传至收费站的视频传输系统。应采用 H.264编码格式,采用双码流的编码技术,视频展示采用高码率的编码方式,视频存储采用低码率的编 码方式。

5.6.4.3收费站到路段收费分中心收费视频传输

在收费站实现视频图像的数字编码化方案 收费站至路段收费分中心视频传输采用数学压缩的 方式,通过通信系统综合业务接入网提供的10/100M以太网通道或光纤方式传输至路段监控分中心。 采用站级监控模式的,应根据收费站视频路数的不同,收费站至路段收费分中心传输不宜少于4路视 额;对于采用集中监控模式的,收费站至路段收费分中心应同时传输所有视频,每路视频传输带宽不小 于2M.高清每路视频传输带宽不小于8M.应采用H.264编码格式,

5.6.4.4路段收费分中心到自治区监控中心收费

路数不少于4路,采用H.264标准编码。

5.6.5.1收费数据

MTC收费数据、文件在联网收费系统中的最短保存时间见表2,ETC收费数据、文件在联网收费 系统中的最短保存时间见表3

MTC收费数据、文件在联网收费系统中的最短保

ETC收费数据、文件在联网收费系统中的最短保

5.6.5.2收费视频

5.8对讲与紧急报警系统

每个收费站配置一套内部对讲系 各收费站分别在收费站! 收费亭配置对讲主机和对讲分机,用于收费站值班员与收费亭内的收费员直接通话。有线对

能如下: 主机设在监控室操作台上; 主机通过按键可以呼叫某台分机,也可以群呼所有分机; 主机可以接受分机呼叫,当有分机呼叫时,主机有振铃声响,与分机对应的指示灯点,按下相应 的键后可与分机通话; 主机可用免提方式通话: 分机可以接受主机呼叫,也可以按键呼叫主机; 分机采用免提方式通话; 主机分机加装防需器

5.8.2紧急报警系统

5.9.1.2收费站供电

各收费站机电系统宜统一供电。在站区低压配电室为机电系统预留独立的低压配电回路。电源室 内设置机电系统的配电箱,设置通信、监控、UPS、备用等回路。其中通信回路为站内的通信设备供电 通信电源),监控回路为监控系统外场设备供电,UPS为站内的所有收费、监控设备、收费广场设备供 电。所有的供电回路出线端需设置相应的电源避雷器

5.9.1.3收费车道供电

仪贫雨设直雨 源分别为润车道、厂物微像材 内彻仅街柜供电, 雨棚设备柜、每条车道和每套广场摄像机设置独立单相回路,每路电源设置一备用回路,三相供电时应 注意三相平衡。电源进线端和去广场摄像机的配电回路出线端设置电源避雷器。每个MTC车道设置 一车道配电箱,设置车控器、自动栏杆、费额显示器、计重系统、摄像机回路。ETC车道配电箱根据ETC 车道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整。

5.9.1.4路段收费分中心供电

中心供电要求同收费站,需要增加相应回路满足

数据中心应采用工频在线式设计。按实际设备功率需求配置UPS供电容量,宜采用3人单出、单 入单出模式。负载容量较大的场合,也可采用3人3出机型。收费站按照1十1模式配置。UPS以及 其控制装置、配电盘、电池充电器等应装配在室内的机箱中。设备机箱中应有绝缘子以使输人电源和电 地与机箱内的设备绝缘开。UPS装有线性滤波器和快速跟踪稳压器以保证在逆变器旁路,油机发电时 系统设备能正常运行,稳压器上接出的负载在各相上应分布均衡。UPS设备包括远程监视管理模块以 及相关软件。UPS可通过网口接人各收费站局域网,进行状态监视与控制,便于远程管理。当主电源 或后备油机正常工作时(电压和频率变化在正常范围内),UPS不用电池放电即可保证所有设备的连续 正常操作。

5.9.3.1防护等级

收费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

收费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

5.9.3.2防护范围

根据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分为以下3部分: 监控室设备及光电缆:安装在收费站的监控室内,受收费站办公楼的保护; 安装在雨棚内,在一定程度上受雨棚的保护; 外场设备:安装在收费广场或其他空旷处,得不到建筑物的保护

5.9.3.3防护位置

防护位置包括: 电源室配电柜电源总进线端; 收费站到雨棚电源线、信号电缆两端; 雨棚到广场摄像机电源线、信号电缆两端; 车道计重设备电源线两端; 标识站点外场设备电源线、信号电缆两端; RSU电源线、信号线电缆两端; 收费雨棚外其他设备电源线、信号线电缆两端

5.9.3.4扩展功能

5.10电子(不停车)收费

5.10.1.1总体方案

采用基于两片式电子标签十双界面CPU卡的组合式电子收费技术,采用交通运输部统一的密钥 24

DB45/T1491—2017

5.10.1.2ETC车道设置原则

ETC车道设置原则如下: 一主线收费站ETC车道数不少于2人2出,匝道收费站ETC车道数不少于1人1 新建收费站车道数,应同步建设ETC车道

5.10.1.3ETC车道位置要求

5.10.1.4ETC车道自动栏杆机设置模式

5. 10. 1.4. 1概述

5.10.1.4.2自动栏杆前置模式

新建收费岛,设置为ETC车道的收费岛岛头宜比相邻车道的收费岛长10m。改造为ETC车 费岛,宜比相邻车道的收费岛延长10m。将自动栏杆机放置于收费岛头。雾灯、信息提示牌、通 灯、车牌识别设备应置于自动栏杆前面,设备及线圈布设见图4。

自动栏杆机前置模式ETC车道设备及线圈布设

DB45/T14912017

5.10.1.4.3自动栏杆岛内布局方案

将自动栏杆设置在收费亭后。ETC车道布局见图5。该方式下收费岛基本维持现状不变 有设备位置也不用调整,只需在岛头部分增加ETC专用设备

5.10.2·客户发行服务网点建设

客户发行服务网点类型为: A类网点:设置ETC车道的收费站内或收费站附近; B类网点:城市周边具有良好的交通、方便的办公条件的地方; 其他类型储值点:联合银行发行CPU卡,实现ATM机上自助充值,在服务区、加油站、商店、 便利店实现充值功能,远期开发网上充值、通过呼叫中心系统的语音充值、充值卡的自助充值 等功能。

5.10.3.2储值卡

5.10.3.3记账卡

5.10.3.4银行联名卡

银行联名卡有4种形式:借记卡与储值卡绑定,信用卡与储值卡绑定,信用卡与记账卡绑定,借记卡 与记账卡绑定。银行联名卡的发行,需要和银行确定发行的具体细节、技术接口、技术标准、发放程 序等。

DB45/T14912017

5.11多义性路径识别

5.11.1.1技术路线

工期,路径识别系统采用基于图像识别的 性路径识别技术。远期,随着路网增加采用基 HzDSRC技术实现ETC车辆和MTO

5.11.1.2通行费计算

已精确识别通行路径的车辆,按照实际行驶的路径费率计算该车辆通行费;对未识别实际 的车辆,则由系统自动根据该车辆从高速公路入口收费站至出口收费站所可能行驶的路径计算 中选择最低费额作为收取车辆通行费的依据

5.11.1.3通行费拆分

应根据路径识别的结果按车辆实际行驶路径拆

5.11.2路径识别标识站设置原则

JC/T 2335-2015标准下载5.11.2.1识别路网中对应的所有歧义路径

避免5.8GHz标识站通信信号与其他标识站互不干扰;且应设置在封闭式收费公路主线空旷区域,远 离服务区等易发生车辆聚集的区域,尽量避免在隧道和山谷等区域设置;标识站布设位置附近区域无相 近频点干扰源,

5.11.2.2节约投资

应在环线上主线车道数相对较少的路径上设置标识站,减少摄像机和识别器的数量,或充分利用环 线上已有情报板、观测站的龙门架及供电、通信等设施,减少安装、调试、维护等施工费用

GB/T 38334-2019标准下载5.11.2.3便于数据传输

标识站的选取应靠近高速公路网骨干传输节点,减少传输环节和网络传输设备,提高标识站到自治 区收费中心的网络可靠性,

5.11.3传输链路及带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