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3-289-2018 福建省建筑起重机械防台风技术规程

DBJ/T13-289-2018 福建省建筑起重机械防台风技术规程
标准编号:DBJ/T13-289-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35K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7040
免费资源

DBJ/T13-289-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J/T13-289-2018 福建省建筑起重机械防台风技术规程简介:

《DBJ/T13-289-2018 福建省建筑起重机械防台风技术规程》是福建省地方标准,主要针对福建省的特殊气候条件,特别是台风多发的特点,为保障建筑起重机械在台风等极端天气下的安全使用而制定的规范。这份规程详细规定了建筑起重机械在设计、安装、使用、检查、维护以及台风来临时的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台风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破坏,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规程内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要求:规定起重机械在结构强度、稳定性、抗风能力等方面的设计标准,确保设备在台风中的安全。

2. 安装与验收:对起重机械的安装位置、安装方法、验收标准等进行详细规定,确保设备安装的正确和安全。

3. 使用与检查:规定设备的操作规范,以及定期检查的项目和频率,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4. 台风预警与应急处置:明确在接到台风预警后,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如停止使用、加固固定、人员疏散等,以及台风过后对设备的检查和恢复使用的规定。

5. 培训与管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要求,以及企业对防台风工作的管理制度等进行规定,提升整体的防灾减灾能力。

这份规程是福建省建筑行业的强制性标准,所有在福建省内从事建筑起重机械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DBJ/T13-289-2018 福建省建筑起重机械防台风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富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福建省建筑起重机械防台风

总则 39 3 基本规定 40 4 塔式起重机, 42 4.1选 .42 4.2 安装. .45 4.3 使用与维护 . 48 5 桥(门)式起重机 .50 6 施工升降机, .52 7 检 测 .53 8 应急响应 54

1.0.1福建省是台风登陆高发区,2016年9月15日第14号超 强台风“莫兰蒂”以15级强度在厦门市登陆《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17395-2008》,建筑起重机械倒塌、 损坏较多,损失严重。经灾后调查和原因分析,除台风不可抗拒 的自然灾害因素外,建筑起重机械在选用、安装、使用维护等方 面也存在影响其抗台风能力的因素。提高设计制造要求,加强安 装、使用维护及检测等各环节的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全 方位地提高建筑起重机械防台风能力,本规程即应此目的而编制

3.0.1我省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宁德和平潭综合实 验区等沿海地区为台风影响区。根据厦门市气象服务中心提供的 1949年以来登陆福建省台风数量与登陆时间统计数据(见表1): 通常把每年7~10月定为台风影响季节。

1949年以来登陆福建省台风数量与登

3.0.2本条文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起重机 戒型式试验规程(试行)》通知(国质检锅[2003」305号)提出, 经型式试验的产品是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的前提条件。 3.0.3服务技术文件指制造厂家出具的售后技术文件和补充性 技术文件。本条文规定服务技术文件中技术参数不得随意变更。 3.0.4使用说明书为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的依据,对不同工况的技 术性能指标和对应的结构等,说明书均应明确,台风影响李节有 利于指导用户安全使用该产品

3.0.2本条文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

3.0.8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超出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的 超限使用情况,超限使用危险性较大,本条从加强技术管理要求 提出相应规定。

3.0.9明确重大维修的原则

没备源头上提高自身的抗风能力: 1按照《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 付录A中公式(A.1.1)及各参数的取值经综合计算,地面粗糙度 为A、B类的地域的风荷载标准值较高,应选用防风性能好的塔 机。 塔机防风能力与塔身单个受力单元标准节的强(刚)度、外 申长度的塔身结构稳定性和安装质量(含基础、附着装置)相关: 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定性分析: 1)在相同的起重能力下,受力单元标准节的强(刚)度采用 对比法,即外形结构尺寸相近,材质相同的受力单元标准 节,每延长米的重量值越大,其强(刚)度越好,抗风能 力越强,否则相反;亦可应用平均值法,即抽取外形结构 尺寸相近,材质相同的受力单元标准节的若干个有代表性 的厂家,计算受力单元标准节的每延长米的重量平均值 再比较,大于平均值的,其强(刚)度较好,抗风能力强 等于平均值的,其强(刚)度适中,抗风能力一般,小于 平均值的,其强(刚)度较差,抗风能力较弱: 2)外伸长度的塔身结构稳定性是抗风能力强弱的决定性影

响因素,可采用在单个受力单元标准节的强(刚)度相同 时,外伸长度的长细比越小,抗风能力越强,并随高度的 增加而减弱,否则相反来初步评定防风能力好坏: 3)安装质量以各方验收和检测结果为判定依据。 2接近报废期限的塔机因陈旧老化并长期经受交变荷载,钢 的稳定性、冲击韧性等各项性能下降,故障率较高,自身安全 生能下降。

4. 1.2塔身抗风要求:

1采用合理的构件可以减少塔身风荷载,有利于提升塔机白 抗风能力。 2标准节节间的连接部位及顶升踏步等受力节点采取加引 措施,提升塔机安全性能,

4. 1. 3基础预埋件要求:

1从实际情况看,采用预理节或固定支腿式方式时,基础与 塔身的连接出问题情况较少,而采用地脚螺栓时,因为施工工艺 等原因,容易发生螺栓布置错位、断裂等情况; 2底板厚度应与标准节主肢的壁厚相适应,且必须有一定厚 度,使底板有足够的刚度,以满足地脚螺栓设计计算时底板为冈 性的假定。

4.1.4附着装置的质量好坏对自由端以上的塔身的防风有重

影响,附着破坏常见的情况有:墙面锚固点破坏、锚固件破坏、 附着杆失稳、连接附件破坏、附着框架破坏等,本条针对性提 相应规定:

1附着杆及附件通常按正常工作状态受力进行设计,本款要 求还应校核台风影响李节最大风压时各杆件及附件的稳定性及强 度等; 2因附着框架的设计刚度要求较高,大且笨重,一些产品(特 别是大型塔机)为了便于安装采取了轻量化的优化方式,导致降 低了附看的安全性能; 3对附看杆的刚性、挠度等提出定量要求,防止使用中附看 杆挠度过大影响塔身稳定;对调节螺栓的调节量提出要求,防止 调节螺栓过长影响附着杆的整体稳定; 4采用抱式结构的目的是使附着框架与标准节可靠连接,且 对主肢不造成过大的附加弯矩;保持一定的接触面积是为减少接 触处的应力集中;片装式塔身的最高处附着框应设置内斜撑杆,, 提高附看处塔身结构稳定性。 5防止顶紧套与框架之间因连接不可靠,受力后脱离,造成 附看装置整体失效。因框架转角处受力较大,框架的连接螺栓不 应设立在此位置; 6 接料不规范常导致附着杆受力破坏,附着失效,整机失稳 7 对附着杆件之间接长的连接形式提出要求: 8本条强调了锚固点及锚固件的要求; 9 附看后悬高对塔机抗风能力有直接影响,减少附看后悬高 能较大提升塔机抗风能力,

4.2.1使用单位应结合说明书和实际施工现场来选择塔机的安 装位置。 1峡谷效应是指一种峡谷地形(如建筑物之间)对流经气 流产生的扰流现象。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峡谷地形时,风速增 大,空气会加速流过峡谷;当流出峡谷地形时,空气流速文会减 缓。相距较近的较高建筑物之间因峡谷效应会大大增强风力,塔 机选址时应避开; 2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是为了确保台风使塔机上部臂架旋 转时,前后臂不与障碍物碰撞而造成损坏。考虑到塔身的弹性变 形,规定了塔机端部与周围建筑物及外围施工设施之间的安全距 离不应小于2m;两台塔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处于低位的塔机 的臂架端部与任一台塔机塔身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m,处于高位 塔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与低位塔机处于最高位置的部件之间的垂 直距离不应小于2m等; 3《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五十七条; 4如塔机安装在基坑边坡、高边坡处,一旦开挖,易发生大 面积的土滑移冲击塔机基础,使之失稳而倒塌,如遇上台风暴 雨大气,则后果更严重。若无法避开,需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 经有关专家论证; 5塔机安装在地下室底板上,塔身标准节从楼板中穿出,或 为爬式塔机塔身标准节从楼板中穿出,台风袭击时可能导致塔身 标准节变形与楼板激烈碰撞而发生断裂倾覆事故。

复合绝缘高压穿墙套管技术条件 DL∕T 1001-20064.2.2本条对塔机基础施工明确相关规定。

1塔身根部附近混凝土为整个塔机混凝土基础承受倾覆力 矩最大的部位,应能承受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的最大荷载, 满足塔机最恶劣工况下耐压力和抗倾覆稳定性的要求,以保证使 用安全; 2装配式基础虽然可重复使用,节约材料,但构造复杂,装 配要求高,易出差错,致使基础不稳,故不宜采用;组合式基础 由很多钢构件焊接组合而成,且高出土壤面许多,相当于塔机的 独立高度提高,以上都增加了较大的危险性,所以应经过设计计 算并经专家论证; 3桩基承台式基础的管桩露出时,情况类似上述的组合式基 础,危险性增加,就要验算其抗剪切、弯矩能力,以防止管桩因 水平荷载折断造成塔机失稳倒塌: 4基础安装平整度调整时应使用钢垫片,才能有效保证塔机 钢结构与基础预理件的整体受力效果,严禁使用非金属材料或圆 钢等材料塞垫; 5基础预理件主要指支腿、预理节和地脚螺栓等,对于高强 地脚螺栓,因材质原因,施焊、锤击均会造成金属组织破环, 导致地脚螺栓易脆断

4.2.3本条对塔机平衡臂安装作出规定

1平衡重的销轴孔如没有内衬钢管,则孔周围的混凝土易受 重挤压导致崩裂,很可能发生平衡重倾斜,甚至坠落的事故: 2用钢丝绳串联各平衡重成一体,防止在台风影响下发生晃 动、碰撞受损或者掉落:

3当台风来袭击时,平台上未固定牢靠的设施及杂物易坠落 伤人。 4.2.4 3标准节的轴孔配合间隙参照《起重机械检查与维护规程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GB/T31052.3附录A表A.1规定。 4.2.5本条所列大部分项目均属于现行有关标准和使用说明书 的一般性要求,目的是保证当台风来袭时附着装置能牢固可靠, 以保证塔机的稳定性。 1塔机最上一道附着装置以上的塔身可视作悬臂梁,在风荷 载作用下,最大弯矩将出现在最上一道附着装置处,同时,最上 道附看装置的内力也最大,因此,对附看框位置安装位置作此 规定。最上一道附着装置处是塔身承受弯矩、扭矩最大的截面, 因此需要有加强措施,塔身标准节连接处或有水平腹杆的位置就 能起到加强作用; 3附着杆的调节螺杆调节处采用六角头型比采用穿孔型好, 避免了杆件截面减小、突变导致的应力增大及应力集中,在实际 使用中,出现过调节杆在穿孔处断裂的例子; 6通过预理与主体工程连接是附着施工的薄弱环节,但它又 是塔身外伸长度的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受力点和关键节点,应确保 预理结构可靠性和施工质量。 4.2.62016年“莫兰蒂”台风后调查统计,因安装问题导致14 台倒塌的塔机中6台的垂直度都超出3.5%,考虑风振和风摆的影 响,本条规定的塔身垂直度比现行有关标准严格,且的是在台风

影响李节减少因垂直度偏差较大造成倒塌。 4.2.7要求制造提供塔机在台风影响季节的独立高度和附着 后的自由端高度值,如无规定时附着后最大自由端高度或独立高 度按本条规定执行,其数据取值根据统计分析典型机型和有代表 性的厂家相近机型的独立高度、附着间距、悬高及基础大小等参 数得出。理论上,独立高度时塔身为固支结构,附着后塔身为非 固支结构,结合高度变化影响综合所得,

4.3.1《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安拆塔机最大安装高度处 风速不应大于13.44m/s。风速值对应GB3811附录E的3s时距平 均瞬时风速Vs。计算风压p、3s时距平均瞬时风速Vs、10min时 距平均风速Vp与风力等级的对应关系见表2:

DB11∕513-2008 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表2计算风压P、3s时距平均瞬时风速Vs、10min时距平均风速V 与风力等级的对应关系

本条对《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第4.1.14和 4.1.15 进行细化、统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