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1/T 953-2015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规程简介:
DB61/T 953-2015 是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全称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规程”。该规程主要为规范北京市范围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雷电灾害风险而制定。
该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适用范围:明确了该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建筑物、构筑物、设施以及重要场所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2. 术语和定义:给出了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常用的术语和定义,确保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评估原则与程序:规定了风险评估应遵循的原则,如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等,并详细描述了评估的步骤和流程,包括信息收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
4. 评估方法:给出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各种方法,如统计分析法、专家评估法、物理法等,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要求。
5. 评估报告:对评估报告的格式、内容、提交时间等做了明确要求,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可读性和可比性。
6. 后期管理:对评估结果的应用、更新、监督等做了规定,以实现风险的持续管理。
通过实施这一规程,可以更科学、更系统地对北京市的雷电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为防雷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雷电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DB61/T 953-2015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将评估项目进行区域划分,通过对气象指标、地物环境指标、承灾体风险指标进行排序 区域的雷电灾害风险进行评判的一种方法。 3.2 接地电阻值估算thegroundingresistancevalueestimation
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应具有主管部门认定的评
5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程序
DB61/T 9532015
JC∕T 626-1996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程序流程见图1
委托协议应包含评估范围、引用标准、评估内容、双方责任等相关内容。
5.2.2成立评估项目组
评估工作开始前,评估机构应成立评估项目组。
图1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程序流程图
5.2.3编制评估计划书
DB61/T9532015
评估计划书宜包括以下内容: 初步明确项目基本情况; 一应当履行的评估程序; 一评估工作基本步骤; 评估项目组成员安排及进度安排; 其它。
5. 2. 4 技术对接会
由评估单位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技术部门召开技术对接会,对资料完整性、评估 案交换意见,并建立沟通渠道,明确各自职责及工作进度。
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时,需采集并分析以下现场数据信息: 经纬度; 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特征; 周边环境; 水平、垂直方向上的土壤电阻率; 变压器、高低压线缆、线路分布情况; 项目运行后的人员活动情况; 评估所需的其它数据。
6.3.2气象数据采集及
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时,需采集并分析项目所在地以下气象数据: 雷暴天气卫星云图资料; 雷暴天气大气环流形势: 雷暴天气雷达回波资料; 闪电定位监测资料; 月平均降水量、历史最大风速、年最多风向、年最高最低气温(包括地温)、气压 雷暴日观测资料。
5.3.3设计资料数据采集及分析
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时,需采集并分析以下设计资料数据: 工程总平面图; 地形图; 岩土勘察报告; 工程初步设计图(含初步设计说明)或施工图(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消防); 其它评估所需的设计资料
5.4.1报告编制方案征询会
DB61/T 9532015
编制评估报告前应由评估单位组织设计方、项目方等有关人员就报告编制方案进行征询。报告编制 方案应包含:依据规范、参考资料、分析方法选取、制作周期、主评人员、参评人员等。
5. 4. 2 分析、计算与评判
5. 4. 2. 2 损害风险分析
评估机构应根据工作进度通过网络、信函、会议等多种形式对报告中的技术问题与设计方、相关领 域专家进行多次沟通、咨询,确定项目中对雷电敏感的关键节点。
5.6形成评估报告初稿
依据相关规范,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图纸设计资料、项目所在地气象资料,对所采集数 据进行分析计算后,形成评估报告初稿。
评估报告初稿由报告编制人自查,再由报告参评人核查,最后由项目评估负责人审查并形成书面审 查记录。
根据内部审查记录和技术咨询会的专家意见、建议,对报告进行进一步完善,形成评估报告送审和
6.1由项目方向有管辖权的气象主管机构提出评估报告评审申请。 6.2由有管辖权的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后由评估机构盖章签发,审 核人、签发人均应在报告中签字。 6.3取得有管辖权的气象主管机构批复文件并备案
DB61/T9532015
1报告出具后,评估机构宜组织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技术人员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进 次应用培训。 2项目投入使用后,评估机构宜组织项目生产、安全、电气方面技术人员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行第二次应用培训。
7.1报告出具后,评估机构宜组织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技术人员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第 一次应用培训。 7.2项目投入使用后,评估机构宜组织项目生产、安全、电气方面技术人员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进行第二次应用培训。
DB61/T 953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加权平均算法计算Ng值
式中: Ng—一雷暴日资料统计年项目所在地的地闪密度; T一一Y年的平均雷暴日。 根据闪电定位资料得到Y年平均地闪密度:
N一一闪电资料年年平均地闪密度; V一一Y年闪电定位仪S范围内地闪总次数; 一面积(根据评估对象适当选取); 一一闪电资料年数(根据闪电定位仪使用时间选取) 结合雷暴日资料和闪电资料 算法得出地闪密度为:
N一一评估所采用的地闪密度值; N一一根据雷暴日统计资料计算出的地闪密度值; Y一一雷暴日资料统计年数(根据国家气象站统计的项目地雷暴日年数选取); Ngz一一根据闪电定位资料计算出的地闪密度值; Y一一闪电资料年数(根据闪电定位仪使用时间选取)。 将该N值作为评估所采用的地闪密度值
N., = 0.17]
N.2 = N /(SY)..........
测试布极方法如图B.1所示。
DB61/T 9532015
B.2.1测量操作方法与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相同。 B.2.2测量结果按公式(B.1)计算:
图B.1文纳四级法土壤电阻率测试示意图
则量操作方法与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相同。 则量结果按公式(B.1)计算:
p=4元aR /(1+ 2a Va² + 4b Va? +b?
DB61/T 9532015
P 一土壤电阻率(Q·m); a一一测试电极间距(m); R一一所测电阻(Q): b一一测试电极入地深度(m) B.2.3当测试电极入地深度b不超过0.2a时,可假定b=0,则计算公式可简化为(B.2):
p一土壤电阻率(评估项目现场土壤电阻率)(Q·m); a一一测试电极间距(按照电阻率测试仪现场实际间距选取)(m); R一一所测电阻(按实际所测量的土壤电阻选取)(Q)。 3.2.4土壤电阻率应在干燥季节或天气晴朗多日后进行,因此壤电阻率应是所测的土壤电阻率菱 中最大的值,为此应按公式(B.3)进行季节修正:
式中: 土壤电阻率(2·m); 办 季节修正系数,见表B.1; po 所测土壤电阻率(Q·m)
表B.1季节修正系数表
要用于测深不小于20m情况下的土壤电阻率测试
C.2.1不等距法测试接线见图C.1
DB61/T9532015
下等距法土壤电阻率测试
C.2.2采用不等距法应先计算确定四个电极的间距,此时b>a。a值一般情况可取5m~10m,b值根据测 深计算确定,计算见公式(C.1):
C.2.2采用不等距法应先计算确定四个电极的间距,此时b>a。a值一般情况可取5m10m,b值根据测 深计算确定,计算见公式(C.1):
b一为外侧电极与相邻内侧电极之间的距离(m); h测深(m); 相邻两内侧电极之间的距离(m)。 C.2.3根据确定的间距将测量仪的四个电极布置在一条直线上,电极入土深度应小于a/20。 .2.4转动接地电阻测量仪的手柄,使手摇发电机达到额定转速,调节平衡旋钮,直至电表指针停在 黑线上,此时黑线指示的度盘值乘以倍率即为接地电阻值。若表读值出现小于零时,应加大a值并重新 布置电极。
b一为外侧电极与相邻内侧电极之间的距离(m); h测深(m); 相邻两内侧电极之间的距离(m)。 C.2.3根据确定的间距将测量仪的四个电极布置在一条直线上,电极入土深度应小于a/20。 C.2.4转动接地电阻测量仪的手柄,使手摇发电机达到额定转速,调节平衡旋钮,直至电表指针停在 黑线上GB/T 31997-2015标准下载,此时黑线指示的度盘值乘以倍率即为接地电阻值。若表读值出现小于零时,应加大a值并重新 布置电极。
C.3.1测深h的平均土壤电阻率按公式(C.2)计算。
p=元R(b+b/a)
DB61/T 9532015
一一测量点从地表至深度h土层的平均土壤电阻率(2·m) R一一接地电阻仪示值(Q) 一一相邻两内侧电极之间的距离(m); b一一为外侧电极与相邻内侧电极之间的距离(m)。 C. 3. 2本工程测深及记录要求见表C. 1:
表C.1土壤电阻率测试记录表
DB61/T9532015
DB35∕T 1962-2021 普通公路近海腐蚀环境混凝土空心板桥拼宽技术规程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电源系统雷击过电流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