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429-2017 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规范

DB41/T 1429-2017 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1/T 1429-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97.4K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36721
免费资源

DB41/T 1429-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1/T 1429-2017 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规范简介:

DB41/T 1429-2017 "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规范" 是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并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河北省内的工业企业,旨在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碳排放核查方法,以便准确量化和管理企业的碳排放,以适应全球和国家的低碳发展需求。

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的简介: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各类工业企业的碳排放核查,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生产、制造、建筑、交通等各行业。

2. 碳排放核查方法:标准详细规定了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排放(如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和间接排放(如购买电力产生的排放)。核查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排放计算和结果报告。

3. 数据要求:标准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明确要求,包括能源消耗数据、工艺过程数据、废物处理数据等,以确保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

4. 核查周期与报告:规定企业应定期进行碳排放核查,并提交核查报告,为企业的碳排放管理提供依据。

5. 改进与审核:标准鼓励企业持续改进其碳排放管理,包括优化生产过程、提高能源效率、采用低碳技术等,并提出应定期接受第三方的核查和审计。

6. 合规性:对于有碳排放管控要求的企业,如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该标准提供了必要的核查依据,以确保企业符合相关的政策法规要求。

这个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河北省工业企业实现碳排放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其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也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碳排放管理提供了参考。

DB41/T 1429-2017 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 E输出电一输出的电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e); AD出电一输出的电力量,单位为兆瓦时(MWh); EFt一电力生产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兆瓦时(tCO,e/MWh); E编出热一输出的热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e); AD编出热一输出的热力量,单位为吉焦(G力; EF一热力生产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吉焦(tCO,e/G)

E输出电一输出的电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e); AD出电一输出的电力量,单位为兆瓦时(MWh); EFt一电力生产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兆瓦时(tCO,e/MWh); E编出热一输出的热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e); AD编出热一输出的热力量,单位为吉焦(G力; EF一热力生产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吉焦(tCO,e/G)

DB32/T 3490-2018标准下载7.5.5.5回收利用

燃料燃烧、工艺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经回收作为生产原料自用或作为产品外供的温室所体排放量与 全球变暖潜势的乘积获得,见式(9):

DB41/T 14292017

式中: E间收利用一燃料燃烧、工艺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经回收作为生产原料自用或作为产品外供所对应的温 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e): Q一企业边界回收且外供的温室气体体积,单位为千标立方米(kNmi); PUR一外供温室气体的纯度,单位为百分比(%); p一温室气体的密度,单位为吨每千标立方米(t/kNm); GWP一全球变暖潜势,数值可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数据,

7.5.5.6温室气体气体排放总量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见式(10):

式中: E一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e)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

7.5.6配额分配相关补充数据的核查

除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要求报告的数据之外,核查机构应对每一个配额分配相关补充数据进行核 查,核查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数据的单位、数据来源、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记录频次、数据缺失处理(如 适用)等内容,并对每一个数据的符合性进行报告。如果配额分配相关补充数据的核查采用了抽样的方 式,核查机构应在核查报告中详细报告样本选择的原则、样本数量以及抽样方法等内容。 如果配额分配相关补充数据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活动数据实施核查,核查机构应在核查报告中予以 说明。

7.6.1数据一致性验证

活动数据的统计期与核查报告期的一致性;期初与期末数据的连贯性验证;核算边界内活动数据总 量与各分项二级计量数据的一致性验证,损耗数据的合理性验证;统计汇总报表和各项原始数据记录(发 票、计量台账、协议、分析报告等)的一致性验证;生产统计数据、企业绩效考核数据和财务核算数据 的合理性验证。 核查机构应对被核查单位的每个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进行核查,当每个活动数据或排放因子涉及的 数据数量较多时,核查机构可以考虑采取抽样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核查,抽样数量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重点 排放企业对数据流内部管理的完善程度、数据风险控制措施以及样本的代表性等因素。

7.6.2物料平衡验证

按照核查需要,核查机构按应年度或一定的周期进行物料平衡衡算,针对整个生产过程、生产过程 的某一部分、单元操作、反应过程、工艺设备等系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平衡原理进行的输入输 出物质质量计算,判断采用的排放数据合理性。按下式进行平衡验证: 原材料投入量=成品车间产品产量+产成品库存变化量+各工序半成品产量(考虑库存变化量)+不合 格品(次品、废品)+损耗

7.6.3能效数据验证

DB41/T14292017

7.6.3.1按照DB41/T270及相关行业标准中规定的产品产 量核定方法对产品产量进行核定: 7.6.3.2在建立物料平衡、能源消费实物平衡的基础上,对历史活动数据和单位活动数据单耗指标的波 动合理性进行评价判断; 7.6.3.3按照国家或地方已颁布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行业准入条件对主营产品单位产品能耗 指标进行对标评价,以确认采用活动数据的合理性; 7.6.3.4按照国家或地方已颁布的设备能效计算方法、标准对重点用能设备(重点为能源加工转换设备, 如热电联产机组、锅炉系统等)的能效指标进行合理性评价

表6重点行业活动数据交叉验证要求

8.1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核查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核查工作相关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明确管理层和核查人员的任 和权限;制定确保公正性的规定和保密管理、核查人员管理、核查活动管理、文件管理、申诉、 争议处理、不符合及整改措施处理等相关制度

8.2建立多级复核制度

核查机构应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多级复核制度,包括: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为独 立评审员,负责总体核查工作;设立技术复核组对核查工作进行复核,技术复核组的人员必须独立于核 查组,不参与现场核查和核查报告的编写。为方案和报告的监视、评审和改进建立制度保障。 核查机构根据建立的多级复核制度,对核查全过程进行监控。

8.3建立核查人员定期培训制度

核查机构根据核查工作需要,制定核查人员培训制度GB∕T 19889.6-2005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6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可通过下列途径开展: a)正规的教育或培训以及工作的经历,提高核查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b)核查通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c)在相关技术、管理或专业岗位的工作经历,提高核查人员的判断、决策、问题解决、以及与管 理人员、专业人员、同行、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沟通能力:

)在相同领域核查员监督及带领下获得核查经历

DB41/T 14292017

包括核查小组成员安排、文件评审、现场核查和核查报告编写及内部技术复核

9.2.1被核查单位基本情况的核查.包括被核查单位基本信息、生产情况、管理现状、边界描述、排放 概况等。 9.2.2核算边界的核查。 9.2.3核算方法的核查。 9.2.4核算数据的核查.其中包括活动数据及来源的核查、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的核查、温室气体排放 量以及配额分配相关补充数据的核查, 9.2.5数据的交叉验证:应列出活动数据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真实性交叉验证过程,并进行分析判断。 9.2.6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的核查 9.2.7其他核查发现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报告格式

DB4401∕T 101-2020 建设工程联合测绘技术规程DB41/T14292017

报 告 内 容 1.概述 11核查目的....... 1..2核查范围..... 1.3核查准则... 2.核查过程和方法 2.1核查组安排 2.1.1核查机构及人员... 2.1.2核查时间安排 2.2文件评审· 2.3现场核查· 2.4核查报告编写及内部技术复核· 3.核查发现 3.1被核查单位基本情况的核查 3.1.1单位简介及组织机构... 3.1.2产品服务及生产工艺 3.1.3能源统计及计量情况· 3.2核算边界的核查.. 3.3核算方法的核查 3.4核算数据的核查 3.4.1活动数据及来源的核查· 3.4.1.1活动数据1 3.4.2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数据及来源的核查 3.4.2.1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1 3.4.3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查 3.4.4配额分配相关补充数据的核查... 3.5排放数据的交叉验证 3.5.1活动数据一致性验证· 3.5.2物料平衡验证 3.5.3能效指标数据验证...· 3.6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的核查 3. 7 其他核查发现 4.核查结论. 5. 附件 附件1:不符合清单 附件2:对今后核算活动的建议· 支持性文件清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