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540-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23/T 2540-2019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介:
DB23/T 2540-2019 是由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制定的地方标准,全称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范》。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报告的编制原则、内容要求、格式规范等,旨在提升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项目决策提供准确、全面、深入的依据。
具体来说,这个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报告编制原则:可能涉及客观公正、科学严谨、前瞻性和实用性等原则的阐述,确保报告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2. 报告内容要求:可能详细规定了报告应包含的基本部分,如项目背景、市场需求分析、技术方案、经济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确保报告的全面性和深度。
3. 格式规范:可能对报告的排版、标题、字体、页码、图表等提出了统一的要求,保证报告的整洁和专业性。
4. 研究方法和标准:可能明确了进行市场预测、经济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时应采用的方法和标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 附录和参考文献:可能规定了报告应包含的相关附录和参考文献的格式,保证报告的完整性和参考价值。
这样的一份报告,对于政府部门、企业等进行智慧城市项目的规划、决策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遵循DB23/T 2540-2019标准,可以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降低投资风险,推动智慧城市项目的顺利进行。
DB23/T 2540-2019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 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型城市。
3.4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河南]中学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2017DB23/IXXXXXXXX
4.1符合国家和地方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政策文件等规定。 4.2满足政府、行业、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实际需求。 4.3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层面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总体架构、应用系统、基础设施配套、保障体系 等进行规划和设计,从操作层面对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运营模式、实施进度、保障措施等进行设计。 4.4围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资源统筹,注重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 合。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概况应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编制单位、编制依据、建设内容 背景及必要性、预期效果、建设规模及周期等。
5. 2. 1分析原则
需求分析应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地方城市治理能力提升需求、地方城市产业提升需求、民生民意 满意度提升需求为重点。
5.2.2城市发展分析
5.2.2.1战略定位
依据国家和地方智慧城市整体目标,结合城市未来发展规划,明确智慧城市未来发展定位和
5. 2. 2. 2 智慧化愿景
5.2.2.3分析城市自身对本地区开展智慧化建设设想,重点解决问题,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期发展 目标。
5. 2. 2. 4 发展形势
从国家战略和我省战略、区域发展环境、民生民意的需要,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等全面分析城市发 展过程中的机遇和要求。
5.2.2.5面临挑战
从宏观环境、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公共安全、生态宜居、营商环境等方面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面 临的问题。
5. 2. 3. 1经济发展
DB23/IXXXXXXXX
从产业结构、布局、产业链及产业集群等方面,分析区域产业发展现状的特点和不足
5. 2. 3. 2 社会治理
从城市管理角度分析城市政务、交通、公共安全、人居、空间、环保等现状、特点和不足,确定有 在的问题。
5.2.3.3保障机制
5.2.3.4信息化建设
围绕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公共安全、生态宜居、营商环境等方面,调研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 应用系统情况、资源共享情况、基础设施情况、信息安全建设情况、数据中心建设情况等,梳理 域信息化建设现状。
主要从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分析技术方案,确定技术路线。
5. 4. 3经济可行性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分析实施区域的经济发展、合理分析项目规模、有效配置经济 资源。
总体方案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a)总体设计应以需求分析为依据; b)总体设计内容应包括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建设依据、建设目标、总体架
5. 5. 2指导思想
以解决城市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围绕以人为本,务实推进、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市场为主,协同 创新、可管可控,确保安全等原则,确定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DB23/TXXXXXXXX
智慧城市建设依据应以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 规现、政速文 工件、相关标准等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依据。
建设目标的基本要求应是明确的 可实现的,应与城市自身的智慧化发展设想相一致, 应与城市其他规划且标具有一致性,应具有明确的时限性等
根据需求分析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明确应用系统设计。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业务流程设计、系统功 能设计、信息资源设计、信息共享和业务系统设计、基础设施设计、性能设计、安全设计、接口设计 数据库设计、保障体系设计等。
5. 6. 2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设计应以系统工程方法论为指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C 依据城市发展分析和现状分析,对应用系统功能模块、系统接口进行规划和设计; d 应用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应明确各应用系统的职能域、业务过程、业务活动、系统主要功能等; e) 应明确需要新建或改建的系统,识别可重用或者共用的系统及系统模块,重新梳理应用系统的 子系统、功能模块、程序模块等; f) 应用系统接口的设计应明确系统、节点、数据交互关系
5.6.3.1建设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及各职能部门业务库。 5.6.3.2依据智慧城市需求分析,识别出业务流程中用户视图、数据元素、数据流等。数据提供方、 数据需求方,对数据的操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要求等。 5.6.3.3利用信息资源规划类工具分析城市数据资源、相关角色、IT支撑平台、政策法规和监督机制 等数据共享环境和城市数据共享目标基础上,开展智慧城市数据架构的设计
5.6.3.4数据架构设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g)数据资源:对来自不同应用领域、 不同形态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层: h)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管理、共享交换、建模、分析挖掘、可视化等月 i)数据治理:包括数据治理的战略、相关组织架构、数据治理域和数据治理过程等。
5.6.4基础设施配套
依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结合应用、数据、网络,识别可重用或公用的基础设施,提出新建或 改建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 j)感知物联:包括地下、地面、空中等全空间感知设备; k) 传输网络:包括城市公共基础网络、政务网及其他专用网络等网络; 1) 网络安全:包括边界防护、用户认证、数据加密、关键基础设施等; m) 存储与计算:包括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以及相关 软件环境的资源:
DB23/IXXXXXXXX
n)数据与服务融合:数据与服务融合层由数据融合、服务融合、统一认证、空间地理信息等组成; o)运行维护:包括相关设施、设备、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数据资源、运行环境等方面的维护、 维修、评估、更新、管理等
5.6.5保障体系建设
实施进度要求如下: p)项目实施进度宜按当地实际建设情况可分期实施,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按照项目 资金状况、紧迫程度、难易程度,明确各阶段实施计划、目标、任务、内容等; q)实施进度计划图宜采用甘特图、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双代号时标网络图等方式。
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技术、人才、质量保障
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技术、人才、质量保障
应符合以下要求: r)根据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相关要求,应根据地方政府财力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制定投资计划; s)由各责任单位根据工作职责,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积极申请资金扶持。 t)建立相应的运营模式,引导相关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拓宽融资渠道:
5. 9.2 技术保障
应符合以下要求: u)成立智慧城市专家咨询与服务支撑团队,参考国家、行业、地方智慧城市相关标准,对智 市规划制定、重大事项等环节进行论证和审议: V 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城市、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研究机构、项目咨询管理企业等交流与1
5. 9. 3人才保障
应符合以下要求: w)注重高科技人才培养、加强高层次人才教育; x 组织智慧城市建设技术人才相关培训; V)加强信息化管理、技术研发、管理模式创新和智慧城市管理人才的培养
DB23/IXXXXXXXX
建立并完善工程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风险、安全、信息、知识 产权、固定资产进行监管。
DG∕TJ 08-2255-2018 节段预制拼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标准5. 10 环保、节能、消防、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措
阐述分析项目对环保、节能、消防、职业安全与卫生的影响,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5.11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内容的投资估算及依据,包含:建设工程费、系统购置费、安装服务费、系统集成费、设 计费、招标代理服务费、监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等。
5. 11. 2总投资估算表
总投资估算参考表1。
注1:费用名称根据项目建设实际情况调整。 注2:具体科目参照国家或地方相关取费标准。 注3:运行维护费用见经济及社会效益。
JG∕T 289-2010 混凝土结构加固用聚合物砂浆阐述项目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