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340-2015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JGJ 340-2015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GJ 340-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4012
免费资源

JGJ 340-2015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 340-2015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简介: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是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其完整名称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附录C,主要规定了建筑地基的检测方法、检测项目、检测数据的处理与评价等内容,是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该规范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耐久,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对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稳定性、承载力等进行评估,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避免因地基问题导致的建筑物安全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地基土的原位测试(如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扁铲试验等)、室内土试(如剪切试验、直剪试验等)、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地基稳定性评价等。同时,规范也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和评价标准进行了规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需要注意的是,JGJ 340-2015是一个专业的技术规范,非行业内人士可能难以理解其详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的规范,建议通过正式渠道,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住建部官方网站或相关专业图书网站购买或下载,以确保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JGJ 340-2015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部分内容预览:

9.4.6单位工程同一土层的比贯入阻力或维尖阻力标准值,应

9.4.6单位工程同一土层的比贯入阻力或维尖阻力标准值,应 根据各检测孔的平均值按本规范附录B计算确定。 9.4.7初步判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时,可根据比 贯人阻力或锥尖阻力标准值按表9.4.7估算

表9.4.7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Ee.18.2 与比贯入阻力标准值的关系

9.4.7 与比贯入阻力标准值的关系

注:当采用0值时CJ∕T 288-2017 预制双层不锈钢烟道及烟囱,收=1.10

9.4.8静力触探试验应给出每个试验孔(点)的检测结果和单 位工程的主要土层的评价结果。 9.4.9检测报告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3.2条规定外,尚应包括 下列内容: 1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摩阻比随深度的变化曲线,或 比贯人阻力随深度的变化曲线; 2每个检测孔的比贯人阻力或锥尖阻力平均值; 3同一土层的比贯入阻力或锥尖阻力标准值; 4结合比对试验结果和地区经验的地基土承载力和变形模 量值; 5对检验地基处理加固效果的工程,应提供处理前后的锥 尖阻力、侧壁摩阻力或比贯入阻力的对比曲线

10.1.1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饱和软黏性土天然地基及其人工 地基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和灵敏度试验。 10.1.2对处理地基土质量进行验收检测时,单位工程检测数量 不应少于10点,检测回一士层的试验有效数据不应少于6个。

10.1.1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饱和软黏性王天然地基及其人工 地基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和灵敏度试验。 10.1.2对处理地基土质量进行验收检测时,单位工程检测数量 不应少于10点,检测同一土层的试验有效数据不应少于6个。

表10.2.223电测式士字板算切仪的扭力传感器性能指标

10.2.3加载设备可利用地铺反力系统、静力触探加载系统或其 他加压系统。 10.2.4十字板头、记录仪、探杆、电缆等应作为整个测试系统 按要求进行定期检定、校准或率定。 10.2.5现场量测仪器应与探头率定时使用的量测仪器相同;信 号传输线应采用屏蔽电缆。

10.3.1场地和仪器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文器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孔位应避开地下电缆、管线及其他地下设施; 2检测孔位场地应平整; 3试验过程中,机座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地表水体下的 十字板剪切试验,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试验孔和探杆的垂 直度。 10.3.2机械式十字板剪切试验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十字板头与钻杆应逐节连接并拧紧; 2十字板插人至试验深度后,应静止2min~3min,方可开 始试验; 3扭转剪切速率宜采用(6~12)/min,并应在2min内测 得峰值强度;测得峰值或稳定值后,继续测读1min,以便确认 峰值或稳定值; 4需要测定重塑土抗剪强度时,应在峰值强度或稳定值测 式完毕后,按顺时针方向连续转动6圈,再按第3款测定重塑土 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10.3.3电测式十字板剪切仪试验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十字板探头压入前,宜将探头电缴一次性穿人需用的全

部探杆; 2现场贯人前,应连接量测仪器并对探头进行试力,确保 探头能正常工作; 3将十字板头直接缓慢贯人至预定试验深度处,使用旋转 装置卡盘卡住探杆;应静止3min5min后,测读初始读数或调 整零位,开始正式试验; 4以(6~12)°/min的转速施加扭力,每1°~2°测读数据 次。当峰值或稳定值出现后,再继续测读1min,所得峰值或 稳定值即为试验土层剪切破坏时的读数Pt。 10.3.4十字板插入钻孔底部深度应大于3倍~5倍孔径;对非 均质或夹薄层粉细砂的软黏性土层,宜结合静力触探试验结果, 选择软黏土进行试验。 10.3.5十字板剪切试验深度宜按工程要求确定。试验深度对原 状土地基应达到应力主要影响深度,对处理土地基应达到地基处 理深度;试验点竖向间距可根据地层均匀情况确定。 10.3.6测定场地土的灵敏度时,宜根据土层情况和工程需要选 择有代表性的孔、段进行。 10.3.7十字板剪切试验应记录下列信息: 1十学板探头的编号、十字板常数、率定系数: 2初始读数、扭矩的峰值或稳定值; 3及时记录贯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或影响正常贯入的 情况。 10.3.8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试验: 1达到检测要求的测试深度: 2十字板头的阻力达到额定荷载值; 3电信号陡变或消失: 4探杆倾斜度超过2%。 10.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0.4.1出现下列情况时,宜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10.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出现零位漂移超过满量程的士1%时,可按线性内插法 校正; 2记录深度与实际深度的误差超过士1%时,可在出现误差 的深度范围内等距离调整。 10.4.2机械式十字板剪切仪的士字板营数可按下式计算确定

K. 2R xD(β+H)

[10. 4. 2]

式中:K。——机械式十字板剪切仪的十字板常数(1/m*) R—施力转盘半径(m); D十字板头直径(m); H—十字板板高(m)。 10.4.3地基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G, = 1000K.(P, P.) 10.4.31)

式中:S一一主的灵敏度。 10.4.6对于每个检测孔,应计算不同测试深度的地基土的不排 水剪切强度、重塑土强度和灵敏度,并绘制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 强度、重塑土强度和灵敏度与深度的关系图表。需要时可绘制不 同测试深度的抗剪强度与扭转角度的关系图表。 10.4.7每个检测孔的不排水抗剪强度、重塑土强度和灵敏度的 代表值应取根据不同深度的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参加 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当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 取其平均值作为代表值;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 原因,结合工程实际判别,可增加试验点数量。 10.4.8软土地基的固结情况及加固效果可根据地基土的不排水 抗剪强度、灵敏度及其变化进行评价。 10.4.9初步判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时,可按下式进行估算: fa = 2c+h (10. 4. 9)

(10. 4. 33)

11.1.1水泥土钻芯法适用于检测水泥土桩的桩长、桩身强度和 均匀性,判定或鉴别桩底持力层岩土性状。 11.1.2水泥土钻芯法试验数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0.5%,且不 应少于3根。当桩长大于等于10m时,桩身强度抗压芯样试件 按每孔不少于9个截取,桩体三等分段各取3个;当桩长小于 10m时,桩身强度抗压芯样试件按每孔不少于6个截取,桩体二 等分段各取3个。 11.1.3水泥土桩取芯时龄期应满足设计的要求。

11.2.1钻取芯样宜采用液压操纵的高速工程地质钻机,并配备 相应的水泵、孔口管、扩孔器、卡簧、扶正稳定器及可捞取松软 渣样的钻具。宜采用双管单动或更有利于提高芯样采取率的钻 具。钻杆应顺直,钻杆直径宜为50mm。 11.2.2钻取芯样钻机应根据桩身设计强度选用合适的薄壁合金 钢钻头或金刚石钻头,钻头外径不宜小于91mm。 11.2.3锯切芯样试件用的锯切机应具有冷却系统和夹紧牢固的 装置;芯样试件端面的补平器和磨平机应满足芯样制作的要求,

11.3.1钻机设备安装应稳固、底座水平。钻机立轴中心、天轮 中心(天车前沿切点)与孔口中心必须在同一铅垂线上。应确保 钻机在钻芯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位,钻芯孔垂直度偏差小 于0.5%。

每根受检桩可错1孔,当桩直径或长轴大于1.2m时 宜增加钻孔数量。开孔位置宜在桩中心附近处,宜采用较小的销 头压力。钻孔取芯的取芯率不宜低于85%。对桩底持力层的销 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小于2倍桩身直径。 11.3.3当桩顶面与钻机底座的高差较大时,应安装孔口管,引 口管应垂直且牢固。 11.3.4钻进过程中,钻孔内循环水流应根据钻芯情况及时调 整。钻进速度宜为50mm/min~100mm/min,并应根据回水含 砂量及颜色调整钻进速度。 11.3.5提钻卸取芯样时,应采用拧卸钻头和扩孔器方式取芯, 严禁敲打卸芯。 11.3.6每回次进尺宜控制在1.5m以内;钻至桩底时,可采用 适宜的方法对桩底持力层岩土性状进行鉴别。 11.3.7芯样从取样器中推出时应平稳,严禁试样受拉、受弯。 芯样在运送和保存过程中应避免压、震、晒、冻,并防止试样失 水或吸水。 11.3.8钻取的芯样应由上而下按回次顺序放进芯样箱中,芯样 牌上应清晰标明回次数、深度。 11.3.9及时记录钻进及异常情况,并对芯样质量进行初步描 述。应对芯样和标有工程名称、桩号、芯样试件采取位置、桩 长、孔深、检测单位名称的标示牌的全貌进行拍照。 11.3.10钻芯孔应从孔底往上用水泥浆回灌封孔

I1.4芯样试件抗压强度

11.4.T试验抗压试件直径不宜小于70mm,试件的高径比宜为 1:1;抗压芯样应进行密封GB∕T 20241-2006 单板层积材 标准免费下载,避免晾晒。 11.4.2芯样试件的加工和测量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 测技术规范》JGJ106的有关规定执行。芯样试件制作完毕可立 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11.4.3试验机宜采用高精度小型压力机,试验机额定最大压力

不宜大于预估压力的5倍

11.4.4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011. 4. 4]

式中:f。——芯样试件抗压强度(MPa),精确至0.01MPa; P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破坏荷载(N); d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mm)

11.5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1.5.1桩身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接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值 的平均值确定。水泥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应取各段水泥土 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最小值。 11.5.2桩身强度应按单位工程检验批进行评价。对单位工程同 一条件下的受检桩,应取桩身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进行统 计,并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平均强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应 按本规范附录B规定计 强度标准值

式中:qui 单桩的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kPa); 检验批水泥土桩的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 (kPa) ; 桩身抗压强度代表值的标准差(kPa); 8u—桩身抗压强度代表值的变异系数; 7——受检桩数。 11.5.3桩底持力层性状应根据芯样特征、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

《钢铁厂加热炉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825-2013》试验结果等综合判定。 11.5.4桩身均匀性宜按单桩并根据现场水泥土芯样特征等进行 综合评价。桩身均匀性评价标准应按表11.5.4规定执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