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10-2016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T 10-2016 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简介:
DB/T 10-2016是《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的行业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并归口,由地震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震仪器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是一种用于地震监测、工程抗震、爆破监测等领域的专业设备,主要用于测量地面震动的加速度。它通过数字化的方式采集和处理震动信号,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数据处理方便等优点。在地震研究中,它可以提供地震发生时的震动数据,为地震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DB/T 10-2016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的生产制造,保证产品的质量,促进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为用户选择和使用产品提供了依据。制造商需要按照此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DB/T 10-2016 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部分内容预览:
横向灵敏度比transversesensitivityratio 直线传感器的横向灵敏度与沿灵敏轴方向的灵敏度之比。 [GB/T2298—1991,定义5.23] 3. 6 线性度linearity 校准曲线与规定直线的一致程度。 [GB/T13983—1992,定义4.44] 注:线性度分为独立线性度、端基线性度和零基线性度。当仅称线性度时,是指独立线性度。 3. 7 噪声noise 任何无用信号。引申之,可指在有用频带内的任何无用的骚扰。 [GB/T2900.1—1992,定义5.3.43] 3. 8 分辨力resolution 满量程输人时,记录器采样数据的二进制编码输出在扣除其噪声影响后的有效位数。 3. 9 量程range 满足规定的不确定度极限的测量范围。测量范围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即为量程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GB/T139782008,定义3.4.4 3. 10 动态范围dynamicrange 满量程与噪声(指定频带范围内均方根值)之比。一般用比值的常用对数值的20倍来表示,单 为分贝(dB)。 3. 11 频率响应frequencyresponse 在定常线性系统中,输出与输入之比表示为输入信号频率的函数,通常以幅频特性曲线、相频 性曲线和幅相特性曲线表示幅度、相移与频率的关系。 3. 12 触发trigger E
横向灵敏度比transversesensitivityratio 直线传感器的横向灵敏度与沿灵敏轴方向的灵敏度之比。 GB/T2298—1991,定义5.23
频率响应frequencyresponse
在定常线性系统中《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 GB14227-2006》,输出与输入之比表示为输入信号频率的函数,通常以幅频特性曲线 性曲线和幅相特性曲线表示幅度、相移与频率的关系。
触发trigger 记录器从等待状态转变为记录状态
1.1加速度传感器和记录器一体机应具有极性、方向性标识。 1.2传感器和记录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4208一2008中表2和表3规定的IP67,井
速度传感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4208一2008中表2和表3规定的IP68
供电线、信号输出线、控制线等外部连接线应具有浪涌(冲击)抗扰能力,并能够通过GB/T 17626.5一2008中表1和附录A、附录B规定的等级2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在浪涌(冲击) 扰动信号结束后,传感器应无需人工干预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3.1全套的简体中文版使用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途与适用范围及主要技术指标; b)工作原理、整机结构及装配图、机械部件结构图和电路原理图; c)安装指南、系统连接框图及接口定义; d)使用与维护指南(含监控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指南); e)印刷电路板及元器件布局图; f)数据的记录格式和数据波形的说明; g)卫星天线数字信号说明; h)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2加速度传感器的说明书应给出加速度传感器输出极性、安装方式、安装角度范围以及最大能 承受的极限加速度和运输过程中允许的最大冲击加速度
表1常规加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
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和表2的要
表2并下加速度传感器的补充技术指标
5.2.1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应包括下列方式: a)信号与信号地输出方式; b)输出“正”与输出“负”双端差分输出浮地方式,并带有信号地线。 5.2.2加速度传感器的接口应符合DB/T13一2000中5.4.5.5的要求。 5.2.3加速度传感器应具有标定回路,宜采用自振频率和阻尼检测电路并提供自振频率和阻尼输出 信号线。 5.2 4常抑加速度 V7K 指示水平的水准泡
记录器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记录器主要技术指标
6. 2. 2 存储功能
6.2.3时间服务功能
6.2.3.1应具有内部时钟,时钟漂移率小于0.0001% 6.2.3.2应采用协调世界时(UTC),并可设置时区。
6.2.3.1应具有内部时钟,时钟漂移率小于0.0001%
6.2.3.3应具有标准时间信号输人接口和内置授时信号接收单元。与授时源标准时间的同步误差小 于0.1ms。内置授时信号单元宜采用卫星定位接收机
6.2. 4 通信功解
6.2.4.1应有本地通信和远程通信的能力。 6.2.4.2应具有以太网接口,支持无线通信。 6.2.4.3通信速率不应小于19200bps。 6.2.4.4应采用标准的数据通信协议,如TCP/IP、FTP等协议。
6.2. 6数据传输功能
6.2.7数据输出格式
2.8.1加速度传感器和记录器采用+12V单电源直流供电,在9V~18V的供电范围内应能 作。 2.8.2整机功耗在静态工作状态下宜小于3W
测试用仪器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测试用仪器及要求
测试环境应符合下列条件: a)温度应在(20±5)℃; b)相对湿度小于75%; c)周围无强磁场干扰和强振动; d)其他条件符合JJG298一2005中6.1的规定。
GB∕T 34559-2017 碳碳复合材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温度试验、湿度试验、振动试验、冲击试验应按照GB/T6587一2012的要求进行!
义器在完整包装后,应适合航空、船舶、汽车、钅
8.2.2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淋湿,并应避免大于1.0g,的冲击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传感器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
加速度传感器壳体上应分别标有型号、出厂日期及编号、灵敏度、输出的正方向及输出电压的极 性,外壳应无机械损伤
灵敏度可用下述两种方法测试: a)振动台法(动态法),适用于0.1Hz~100Hz; b)地球重力法(静态法)
测试在振动台上进行。将被测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振动台台面中心,其灵敏轴应与振动方向相平 行,振动台的振动频率设定为加速度传感器频带上限的1/3,波形为正弦波,最大振幅为1.0g。被测 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和所承受的振动加速度值之比为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 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应按式(A.1)计算:
式中: 一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 Vs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单位为伏(V); T振动台的振动周期,单位为秒(s); A振动台振幅,单位为米(m)
将被测加速度传感器固定于分度头基准面上,对于垂直向加速度传感器,其灵敏轴应平行于重力 方向DB62∕T 3136-2017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于水平向加速度传感器,其灵敏轴应垂直于重力方向。分度头分别逆时针转动角和顺时针 转动角。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用直流数字电压表来测量。 垂直向和水平向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应分别按式(A.2)和式(A.3)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