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546-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64/T 1546-2018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简介:
DB64/T 1546-2018 是《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由中国北京市制定并发布。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北京市范围内建筑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其管理的技术要求,旨在提高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防止建筑物因渗漏而造成的损失,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
该规程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防水工程的总体设计原则,防水材料的选择与使用,防水构造的设计,防水施工的技术要求,以及防水工程的验收和维护等。具体来说,它对防水材料的性能指标、施工工艺的控制点、防水工程的检查验收标准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DB64/T 1546-2018 还根据北京市的气候环境、建筑特点等因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防水工程解决方案和规定,确保防水工程能在各种复杂条件下有效运作。
总的来说,DB64/T 1546-2018 是指导北京市建筑防水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对提高建筑防水工程质量,保护建筑结构安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DB64/T 1546-2018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图4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面檐口构造(二
DB64/T 15462018
应固定在基层上DBJ41∕T 233-2020 城镇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技术标准,伸入沥青瓦宽度不应小于80mm,向下延伸长 度不应小于60mm(图5)。
图5沥青瓦屋面檐口构造
DB64/T15462018
5.2.10. 3檐沟和天沟细部构造
檐沟和天沟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卷材或涂膜防水屋面檐沟(图7)和天沟的防水构造,应符合 下列规定: · 檐沟和天沟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伸入屋面的 宽度不应小于250mm; 檐沟防水层和附加层应由沟底翻上至外侧顶部,卷材收头 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用 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檐沟外侧下端应做鹰嘴或滴水槽: 檐沟外侧高于屋面结构板时,应设置溢水口。
图7卷材、涂膜防水屋面檐沟
DB64/T 15462018
檐沟和天沟防水层伸入瓦内的宽度不应小于150mm,并应 与屋面防水层或防水垫层顺水流方向搭接。 檐沟防水层和附加防水层应由沟底翻上至外侧顶部,卷材 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 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烧结瓦、混凝土瓦伸入檐沟、天沟内的长度,宜为 50mm~70mm
沥青瓦屋面檐沟和天沟的防水构造(图9),应符合下列规定: 檐沟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防水层,附加层伸入屋面的宽度 不应小于500mm。 檐沟防水层伸入瓦内的宽度不应小于150mm,并应与屋面 防水层或防水垫层顺水流方向搭接。 檐沟防水层和附加防水层应由沟底翻上至外侧顶部,卷材 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 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DB64/T15462018
沥青瓦伸入檐沟内的长度宜为10mm~20mm。 天沟采用搭接式或编织式铺设时,沥青瓦下应增设不小于 1000mm宽的附加层。 天沟采用散开式铺设时,在防水层或防水垫层上应铺设厚 度不小于0.45mm的防锈金属板材,沥青瓦与金属板材应 顺流水方向搭接,搭接缝应用沥青胶结材料粘结,搭接宽 度不应小于100mm。 单位高业
图9沥青瓦屋面檐沟和天沟
5. 2. 10. 4女儿墙和山墙细部构造
女儿墙和山墙细部构造应: a) 女儿墙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女儿墙压顶可采用混凝土或金属制品。压顶向内排水坡度 不应小于5%,压顶内侧下端应作滴水处理: 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 立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 低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可直接铺贴或涂刷至压顶下,卷 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涂 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图10);
DB64/T 15462018
高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防水 层收头应符合上一条的规定;泛水上部的墙体应作防水处 理(图 11) ; 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表面,宜采用涂刷浅色涂料或浇筑 细石混凝土保护。
图11 高女儿墙低女儿墙
DB64/T15462018
山墙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山墙压顶应采用混凝土或金属制品。 山墙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 面的宽度不小于250mm。 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面山墙泛水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 成,侧面瓦伸入泛水的宽度不应小于50mm(图12)。 沥青瓦屋面山墙泛水应采用沥青基胶黏材料满粘一层沥青 瓦片,防水层和沥青瓦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用 密封材料密封(图13)。 金属板屋面山墙泛水应铺钉厚度不小于0.45mm的金属泛 水板,并应顺流水方向搭接;金属泛水板与墙体的搭接高 度不小于250mm,与压型金属板的搭接宽度宜为1波~2波 并应在波峰处采用拉铆钉连接(图14)。 单层防水卷材坡屋面山墙顶部泛水卷材应铺设至外墙边沿 (图15)
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面山墙防水
DB64/T 15462018
DB64/T 15462018
图13沥青瓦屋面山墙防水构造
图14压型金属板屋面山墙防水构造
DB64/T15462018
5.2.10.5水落口细部构造
单层防水卷材坡屋面山墙顶防水
重力式排水的水落口(图16、图17)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水落口可采用塑料或金属制品,水落口的金属配件均应作防锈 处理; b) 水落口杯应牢固地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其理设标高应根据附加 层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确定; c) 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防水层下应增 设涂膜附加层; d) 防水层和附加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并应粘结 牢固。 e)! 虹吸式排水的水落口防水构造应进行专项设计。
DB64/T 15462018
5.2.10.6变形缝细部构造
图 17 横式水落口
变形缝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变形缝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白 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应铺贴或涂刷至泛水墙的顶部
DB64/T15462018
b) 变形缝内应预填不燃保温材料,上部应采用防水卷材封盖,并 放置衬垫材料,再在其上于铺一层卷材。 c) 等高变形缝顶部宜加扣混凝土或金属盖板(图18)。 d) 高低跨变形缝在立墙泛水处,应采用有足够变形能力的材料和 构造作密封处理(图19)。
图19高低跨度变形缝
5.2.10.7伸出屋面管道细部构造
DB64/T 15462018
伸出屋面管道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伸出屋面管道(图20)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排水坡: 管道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 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 管道泛水处的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 卷材收头应用金属箍紧固和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用 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单倍为高业
)烧结瓦、混凝士瓦屋面烟窗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烧结瓦、混凝土瓦与屋面烟泛水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抹成。 烟与屋面的交接处,应在迎水面中部抹出分水线,并应 高出两侧各30mm(图21)。 烟泛水处的防水层或防水垫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 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
b)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面烟窗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烧结瓦、混凝土瓦与屋面烟泛水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抹成。 烟与屋面的交接处,应在迎水面中部抹出分水线,并应 高出两侧各30mm(图21)。 烟窗泛水处的防水层或防水垫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 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
DB64/T15462018
DB64/T15462018
5.2.10.8屋面出入口细部构造
图21坡屋面伸出屋面管道构造
)屋面垂直出入口泛水处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 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收头应在混凝土压顶圈下
DB64/T 15462018
屋面水平出入口泛水处应增设附加层和护墙,附加层在平面上 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图 23)
5. 2. 10. 9反梁过水孔细部构造
图 23 水平出入口
反梁过水孔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根据排水坡度留设反梁过水孔,图纸应注明孔底标高: b) 反梁过水孔宜采用预埋管道,其管径不得小于75mm; 过水孔可采用防水涂料、密封材料防水。预埋管道两端周围与 混凝土接触处应留凹槽,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
4层局部3层幼儿园,2315.97平米(计算书、建筑、结构图)5. 2. 10. 10
设施基座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防水层应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并 应在地脚螺栓周围作密封处理。 b) 在防水层上放置设施时,防水层下应增设卷材附加层,必要时 应在其上浇筑细石混凝土,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
5. 2. 10. 11屋脊细部构造
DB64/T15462018
屋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面的屋脊处应增设宽度不小于250mm的卷 材附加层。脊瓦下端距坡面瓦的高度不宜大于80mm,脊瓦在两 坡面上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应小于40mm;脊瓦与坡瓦面之间的 缝隙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实抹平。 b) 沥青瓦屋面的屋脊处应增设宽度不小于250mm的卷材附加层, 脊瓦在两坡面瓦上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应小于150mm; 金属板屋面的屋脊盖板在两坡面金属板上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应 小于250mm,屋面板端头应设置挡水板和堵头板,
5.3.1.1卷材防水层基层应坚实、干净、平整,应无孔隙、起砂和裂缝。 基层的干燥程度可根据所选防水卷材、所选施工工法的特性确定。 5.3.1.2防水卷材在施工前,应开卷、平铺展开,静置时间不少于 15min,以释放卷材卷曲应力。 5.3.1.3卷材防水层铺贴顺序和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先进行细部构造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 标高向上铺贴; b) 檐沟、天沟卷材施工时,宜顺檐沟、天沟方向铺贴,搭接缝应 顺流水方向; c) 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5.3.1.4 立面或大坡面铺贴卷材时,应采用满粘法,并宜减少卷材短边 搭接,同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措施。 5.3.1.5采用基层处理剂时,其配制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相容; b) 基层处理剂应配比准确,并应搅拌均匀:
a) 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相容; b) 基层处理剂应配比准确某六层框架教学楼建筑图结构图计算书任务书3600平米左右,并应搅拌均匀; c) 喷、涂基层处理剂前,应先对屋面细部进行涂刷: d) 基层处理剂可选用喷涂或涂刷施工工艺,喷、涂应均匀一致 于燥后应及时进行卷材施工。
5.3.1.6卷材搭接缝应符合下死
DB64/T 1546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