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ZBC 10-201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生产质量验收规程

T/GZBC 10-201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生产质量验收规程
标准编号:T/GZBC 10-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3169
免费资源

T/GZBC 10-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T/GZBC 10-201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生产质量验收规程简介:

"T/GZBC 10-201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生产质量验收规程"是一部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于2019年发布并实施,主要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的验收工作。

这部规程详细规定了预制构件从设计、生产、检验到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包括预制构件的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预制构件的尺寸、外观、性能等质量检验,以及预制构件的出厂验收等各个环节。目的是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可靠和耐久。

具体来说,规程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制构件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如混凝土、钢筋等的质量要求。 2. 生产过程应有严格的工艺控制,包括模具的使用、浇筑、养护等步骤,确保预制构件的结构完整性。 3. 对预制构件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力学性能等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4. 出厂前,应对预制构件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只有合格的预制构件才能用于工程安装。

通过这部规程的实施,可以提升广东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建设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化、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

T/GZBC 10-201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生产质量验收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生产所使用的模具、钢筋及预理件、混凝土和民用建 筑预制构件、市政管廊预制构件、市政桥梁预制构件的质量检查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州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的民用建筑、市政管廊和市政桥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 质量验收。

T/GZBC 102019

厂房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T/GZBC 102019

T/GZBC 102019

5.1.1模具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保证在构件生产时能可靠承受浇筑 侧压力及工作荷载。 5.1.2模具应按照拼装顺序进行组装,且支、拆方便,便于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养护 5.1.3模具表面应光滑,不宜有划痕,不应有生锈、氧化层脱落等现象,浮锈应擦除。 5.1.4脱模剂应具有良好的隔离效果,不应影响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脱模后混凝土表面的后期装饰

5.2.1用作底模的台座、胎模、地坪及铺设的底板等均应平整光洁,不应下沉、开裂、起砂或起鼓。 a)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b) 检验方法:观察。 5.2.2 模具及所用材料、配件的品种、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a)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b) 检验方法:观察,查阅设计文件。 5.2.3 模具的部件与部件之间应连接牢固;安装在模具上的预埋件应有可靠固定措施。 a)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b) 检验方法:观察,摇动检查。 5.2.4 模具接缝应紧密,清水混凝土构件的模具不应漏浆、漏水。 a)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b)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5.3.1 模具内表面的脱模剂应涂刷均匀、无堆积,且不应沾污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模具内应无杂 物。 a)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

2民用建筑和市政管廊工程预制构件模具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规定。当设 求时,模具尺寸的允许偏差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T/GZBC 102019

表1预制构件模具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5.3.3民用建筑和市政管廊工程预制构件上的预理件和预留孔洞宜通过模具进行定位,并安装牢固, 其安装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3.3民用建筑和市政管廊工程预制构件上的预理件和预留孔洞宜通过模具进行定位,并安装军 安装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表2模具上预埋件、预留孔洞安装允许偏差

T/GZBC 102019

5.3.5预制构件中预理门窗框时,应在模具上设置限位装置进行固定,并应逐件检验。门窗框安装偏 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表4门窗框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T/GZBC 102019

h)灌浆套筒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等; i)预埋管线、线盒的规格、数量、位置、固定措施等

6.2.1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等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标

6.2.1 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等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 a)检查数量:按批检验; b)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厂复验报告。 6.2.2预应力筋应按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进厂抗拉强度、伸长率检验,其检验 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 a)检查数量:按批检验; b)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厂复验报告。 6.2.3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进厂时,应进行防腐润滑脂量和护套厚度的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JG/T16 的规定。经观察认为涂包质量有保证时,无粘结预应力筋可不作油脂量和护套厚度的抽样检验。 a) 检查数量:按JG/T161的规定确定; b)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6.2.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按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进厂检验,其 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标准规定。 a)检查数量:按批检验; b)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厂复验报告。 6.2.5预理件用钢材及焊条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永久受力预理件用钢板应做原材抽样复检,焊缝 施工质量及验收应满足设计要求及GB50205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厂复验报告。 6.2.6 钢筋焊接接头及钢筋制品的焊接性能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JGJ18规定。 a)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试件检验报告。 6.2.7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其接头质量应符合JGJ107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JGJ107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施工记录及平行加工试件的检验报告。 6.2.8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应进行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平行检验以检查连接接头抗拉强度是否合 格,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模拟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制作试件、养护和检验,其材料及接头质量应符合JGJ 355的规定。 a) 检查数量:同一批次、同一型号、同一规格的灌浆套筒,不超过1000个为一个检验批,每批 随机抽取3个灌浆套筒并采用经型式检验验证、与之匹配的灌浆料制作对中连接接头平行检验 试件; b)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抗拉强度检验报告。 6.2.9钢筋接头的方式、位置、同一截面受力钢筋的接头百分率、钢筋的搭接长度及锚固长度等应符 合设计要求或标准规定。 a)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合设计要求或标准规定。

a)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T/GZBC 102019

3.1钢筋、预应力筋表面应无损伤、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b) 检验方法:观察。 3.2锚具、夹具、连接器、金属螺旋管、灌浆套筒、结构预埋件等配件的外观应无污物、锈蚀、机 损伤和裂纹。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b) 检验方法:观察。 3.3 钢筋半成品的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 a, 检查数量:每一工作班检验次数不少于一次,每次以同一班组同一工序的钢筋半成品为一批, 每批随机抽件数量不少于3件; b) 检验方法:观察。

表5钢筋半成品外观质量要求

6.3.4钢筋半成品的尺寸偏差及

.3.4钢筋半成品的尺寸偏差及 的定 检查数量:每一工作班检验次数不少于 一次,以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类型的钢 一批,每批随机抽件数量不少于3件。

表6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6.3.5预埋件加工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的规定。检查数量:每一工作班检验次数不少于一次, 以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类型的预埋件为一批,每批随机抽件数量不少于3件

T/GZBC 102019

表7预埋件加工允许偏差

6.3.6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周边两排钢筋 应缺扣,绑扎骨架其余部位缺扣、松扣的总数量不应超过

绑扣总数的20%,且不应有相邻两点缺扣或松扣。 a)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摇动检查。 6.3.7焊接成型的钢筋骨架应牢固、无变形。焊接骨架漏焊、开焊的总数量不应超过焊点总数的4%, 且不应有相邻两点漏焊或开焊。 a)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摇动检查。 6.3.8钢筋成品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的规定,其中主要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点率 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应超过允许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检查数量:以同一班组同一类型成品为 一 检验批,在逐件目测检验的基础上,随机抽取10%,且不少于3件。

a)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摇动检查。 6.3.8钢筋成品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的规定,其中主要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点率 应达到90%及以上GB∕T 38388-2019 建筑光伏幕墙采光顶检测方法,且不应超过允许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检查数量:以同一班组同一类型成品为 一检验批,在逐件且测检验的基础上,随机抽取10%,且不少于3件,

表8钢筋成品尺寸充许偏差及检测方法

T/GZBC 102019

7.1.1混凝土原材料应按照设计文件、合同约定及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进行进厂检验。检 验批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a)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将采购的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混凝土原材料用于生产不同工程的预制构件 时,可统一划分检验批; b 获得认证的或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的原材料,进厂检验时检验批的容量可按本 标准的有关规定扩大一倍,且检验批容量仅可扩大一倍。扩大检验批后的检验中,出现不合格 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验批容量重新验收,且该种原材料不应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 7.1.2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宜建立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用水泥、骨料、掺合料、拌制用水和外加剂等 原材料进厂检验应符合GB50204、GB/T51231和CJJ2的有关规定。 7.1.3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和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GB50204、GB/T51231和CJJ2的有关规定。 7.1.4预制构件制作前,应依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预拌混 疑主时,搅拌站(楼)提供的配合比应报监理单位审批后使用。 7.1.5清水混凝土及装饰类构件生产前,应进行样品试制,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实施。 7.1.6混凝土浇筑前,应逐项对模具、钢筋、连接套筒、拉结件、预埋件、预留孔洞、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等进行检查和验收。

T/GZBC 102019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离子、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7.3.1混凝土应采用有自动计量装置的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并具有生产数据逐盘记录和实时查询功能 混凝土应按照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进行生产,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 a)检查数量:每工作班不应少于1次; b)检验方法:检查称量装置的数值。

J12Z605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与接口表9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7.3.2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应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