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233-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61/T 1233-2019 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规范简介:
DB61/T 1233-2019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全称为《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规范》。这份标准详细规定了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等相关技术要求,旨在指导和规范北京市范围内使用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的公路养护和建设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
1. 总则: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以及基本术语和定义。
2. 设计: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计方法等内容,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供依据。
3. 施工:详细描述了材料要求、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质量控制等,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和高效。
4. 检验与验收: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方法和验收标准,以及施工完成后的产品质量检验和验收程序。
5. 维护与管理:提出对已完成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公路进行维护和管理的建议,以保障其长期性能。
6. 安全与环保:强调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安全规定和环保要求,保障工人安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份技术规范的出台,对于提升北京市公路养护水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以及推动绿色、环保的公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B61/T 1233-2019 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DB61/T 12332019
4.1.1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材料组成包括改性乳化沥青、碎石和纤维,各种材料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 容性,并应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 4.1.2进场材料应有出厂检验资料。 4.1.3进场材料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1.4材料在储存期间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表1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4.2.2选择基质沥青时DB11∕T 775-2021 多孔混凝土铺装技术规程,结合当地道路石油沥青使用状况,选择稠度相当或低一个等级的沥
4.3.1碎石应洁净、十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 4.3.2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用碎石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4.3.2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用碎石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DB61/T12332019
表2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用碎石技术要求
4.4.1纤维应具有良好的切割性、分散性、均匀性、与沥青吸附性,宜采用卷轴式喷射无挖粗砂型玻 璃纤维。 4.4.2玻璃纤维长度宜为60mm,技术要求见表3。
表3玻璃纤维技术要求
5结构类型与配合比设计
5.1.1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5.1.2应详细了解下承层的技术状况和主要使用目的,综合各种因素确定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组合类 型和配合比设计应注意的要点。 5.1.3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所用材料作为试验样品,施工材料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设计。
度为5mm15mm致密网络缠绕结构,其各层结检
DB61/T12332019
5. 3. 1一般要求
图1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结构图
般要求见下列: 配合比设计应以集料、纤维、改性乳化沥青等材料的最佳组合为目标,以层间粘结性能和沥青 与碎石的粘结性能为设计指标: b) 配合比设计完成后应铺筑试验段,并根据试验段效果对碎石撒布量和沥青用量进行调整; C 采用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在进行预防性养护时,可根据路面状况将沥青用量增加10%~20%,不 考虑粘层。
5. 3.2 设计步骤
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材料优化设计应选择工程拟采用的各材料进行,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原材料选择及性能测试; 通过剪切试验和板带拉伸试验综合确定K值: 根据清扫试验和构造深度试验确定最佳碎石用量,碎石与沥青的粘结力要求和碎石撒布量见表 4:
表4碎石与沥青的粘结力要求和碎石撒布量
表5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常用材料用量范围
?)纤维沥青碎石封层配合比设计的流程见图2
DB61/T12332019
图2纤维沥青碎石封层配合比设计流程
6.1.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进行详细的配合比设计。 6.1.2应采用专用机械施工,包括纤维沥青碎石封层一体机及相应的集料回收车 6.1.3施工气温应高于15℃,不宜在夜间施工。雨天不得施工,施工中遇雨或者施工后封层尚未成型 遇雨时,对无法正常成型的材料铲除。 6.1.4严禁在过湿或积水的路面上进行施工。 6.1.5路面养护施工时,施工现场应按照JTGH30的要求进行。
DB61/T 12332019
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施工前,原路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a)适合预防性养护的路面,可采用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处理; b)局部破损(如坑槽、松散等)的路面应进行处理; c原路面在施工前应进行清扫于净
a)新机器第一次使用时; 机器每年的第一次使用时; c) 新工程开工前: d)原材料改变和配比发生较大变化时。 6.3.3通过纤维沥青撒布车的标定,确定纤维沥青撒布车、碎石撒布车各料门开度或泵的设定等与各 材料出料量的关系曲线,出具标定报告
试验段长度≥200m,通过试验段铺筑,确定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6. 5.1 沥青、纤维撤布
撒布沥青、纤维时,应保证撒布均匀性,起步及终止时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喷洒过量或过少。改性 乳化沥青洒布温度宜控制在50℃~70℃。横向搭接处应调整好宽度,避免搭接处喷洒过多或漏洒现象。 车速控制在3km/h~4.5km/h
6. 5. 2碎石撒布
6.5.2.1碎石撤布车应紧跟纤维封层设备车进行碎石撤布,车速与纤维封层设备相匹配,撤布车应倒 车撒布,车速不宜过快。在接头处撒布时宜提前开启撒布车,并在接口处用塑料布或油毡盖住接口,并 在其上沿行车轨迹撒布碎石,以防车轮带走塑料布或油毡。在未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的接头处,应提前停 止撒布,且对撒布不到位的区域,应在改性乳化沥青破乳之前及时处理,确保撒布均匀。 6.5.2.2两幅搭接处第一幅暂留5cm10cm宽度不撤碎石,第二幅沿预留沥青边缘进行撒布。
碎石撤布后,应立即用16t以上轮胎压路机碾压作 车方向≥3遍,碾压速度应与纤维封层设备 车速及碎石撒布车速度相协调。若分幅进行施工时,应做好搭接缝的处理。
6.6.1碾压完成后,待乳化沥青破乳后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可开放交通,车辆限速在20km/h~30km/h。 6.6.2施工后可进行临时冷标线处理来划分车道,
.1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DB61/T12332019
青碎石封层进行抽样检测,抽检项目、频率、允
表6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施工过程检验要求
7.2交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工程完成后,宜在1个月~2个月时对各施工路段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检查项目、评价指标、 方法见表7。
表7纤维沥青碎石封层交工验收检验要求
DB61/T 1233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板带拉伸试验方法 首先在涂有隔离剂的玻璃板上根据实验安排撒布一层改性乳化沥青+一层短玻璃纤维+一层改性乳 化沥青,待乳化沥青完全破乳稳定后,将试件从玻璃板上脱模,然后将脱模下来的纤维沥青板剪成合适 尺寸,在25℃的试验温度环境下,在万能试验机上以拉伸速率为10mm/min进行拉伸,测得抗拉强度。 按照上述试验方法,制作不同改性乳化沥青和纤维用量的试件,进行板带拉伸试验。板带拉伸试验 结果见表A.1。
表A.1板带拉伸试验结果表
DB61/T12332019
清扫试验用于评定改性乳化沥青与石料的低温粘结性能,以规定条件下试验板清扫后被扫落碎石的 拍分数表示。 a)试件的制作过程: 1)将油毛毡剪成直径286mm的圆片形状,并把油毛毡上的灰尘擦干净,以防止影响试验结果; 2) 将圆形(不小于300mm×300mm×6mm(厚))的塑料模板,中间有一直径为279mm的圆孔) 放在平整的油毛毡圆片上并居中; 3) 按照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施工工艺将定量的乳化沥青和纤维先后洒布在油毛毡上模板的 圆孔中,并将定量的碎石均匀撒布在乳化沥青上,试件成型完毕,去掉圆形模板; 4) 用10kg的物体对试件进行压实,使碎石与乳化沥青能充分粘结,压实3分钟即可; 5)待改性乳化沥青完全破乳后即可进行清扫试验。 b) 试验流程:清扫试验采用湿轮磨耗仪进行试验,试验时,把装有试件的盛样盘固定在磨耗仪升 降台上,提开平台并锁住,此时试件与清扫刷接触。开动仪器后,清扫刷在自转和公转的综合 作用下,将粘结不良的碎石从试件表面扫落,称取扫落碎石的质量,按照清扫面积计算脱石率。 试验仪器及清扫后的试件则图B.2及图B.3
DB61/T 12332019
脱石率应采应公式(B.1)计算获得
式中: T—脱石率,单位为%; m 碎石用量,单位为g; m.—扫落碎石质量,单位为g
清扫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见表B.1
图B.2清扫后的试件
T=m×100% m.
GB∕T 3354-1999 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DB61/T12332019
表B.1清扫试验结果分析表
DB61/T 12332019
遍,模拟实体工程中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碾压形成过程。对不同碾压遍数的试件养生后钻芯取样分别进 行行拉拔试验,将试验测得的拉拔力按公式C.1计算获得,
式中: g一—拉拔强度(MPa); F一—拉拔力(KN); 芯样上表面面积JC∕T 1026-2007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承载型格栅,为
剪切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见表C.1。
表C.1剪切试验结果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