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452-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3452-2018 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简介:
DB37/T 3452-2018《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是山东省的地方标准,主要针对电梯的使用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套系统、科学的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指南。以下是对该标准的简介:
1. 适用范围:此标准适用于在山东省内使用的各类电梯,包括乘客电梯、载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以及其相关的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管理活动。
2. 风险分级管控:该标准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电梯使用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评估、分级,以及针对不同等级风险的管控措施。目的是为了提前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实现电梯使用的安全、高效。
3.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规定了对电梯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方法,以及对查出的隐患进行治理的流程和要求。旨在及早发现并消除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4. 体系建设:标准强调建立和完善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强化人员培训等,以提高整个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5. 实施指南:该标准不仅给出了原则性的要求,还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为电梯使用单位提供了实际操作的依据,有助于提高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总的来说,DB37/T 3452-2018是一个旨在提升电梯使用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的省级地方性标准,对电梯的使用者、管理者和维护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B37/T 3452-2018 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部分内容预览:
电梯elevator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 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3.2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usingunitofelevator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电梯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 力的自然人,一般是电梯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 立的电梯实际使用管理者。 电梯自行管理的,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单位;电梯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受委托 方为电梯使用单位;出租、出借配有电梯的场所的,出租、出借合同应当约定电梯使用单位,未约定的, 出租、出借方为电梯使用单位:新安装电梯未移交给所有权人的,项目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使用管理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电梯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 人,一般是电梯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 实际使用管理者。 自行管理的,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单位;电梯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受委托 使用单位;出租、出借配有电梯的场所的,出租、出借合同应当约定电梯使用单位,未约定的, 借方为电梯使用单位:新安装电梯未移交给所有权人的,项目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的电梯使用单位 usingunit of elevator ofproviding operation services forthepublic 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的电梯使用单位是指以电梯作为经营工具的使用单位浅析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的建议,
公众聚集场所publicassemblyoccupancies 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商场、餐饮场所、体育场馆、 展览馆、公园、宾馆、影剧院、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公共浴池、养老机构等。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maintenanceunit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以下简称维保单位)是指从事电梯维护保养工作的,并且依法取得电梯制造或 者安装、改造、修理许可的单位。
4.1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使用单位依据DB37/T3078和本标准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电梯的风险辨识、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明确分级管控的责任部门、责任人,落实管控措施。 使用单位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按照电梯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以及DB37/T3079的要 求,形成隐惠排查清单,确定隐患排查的类型和周期,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4.2.1使用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全面负责
使用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全面负责电梯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工作: 按照安全技术规范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设立管理机构,规定其职责与任务; 组织实施电梯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惠排查治理; 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DB37/T 34522018
4.2.2主要负责人职责
对本单位电梯安全使用负总责; 组织建立电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惠排查制度,定期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 组织制定电梯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督促、检查安全工作,及时消除电梯安全事故隐惠; 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确定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配备电梯安全管理员和作业人员; 确保人力资源、技术与财务资源、专业技能、方法、信息系统等的投入,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督促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 及时、如实报告事故,组织事故抢救。
4.2.3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职责
4.2.4电梯安全管理员职责:
协助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电梯安全的管理职责; 口 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 办理电梯使用登记,编制电梯定期检验计划并按期报检: 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齐全清晰: 妥善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 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单位安全管
DB37/T 34522018
理负责人; 一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及时救援; 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 编制电梯风险辨识、评价,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制定隐患排查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具体组织实施电梯隐患排查; 发现风险点(电梯)及其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化时,及时向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负 责人报告; 一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一搜集和汇总有关电梯举报信息,接受乘梯人的反馈意见和诉求,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4.2.5电梯司机职责: 电梯司机应掌握电梯的风险分布及后果、可能存在的隐患及典型控制措施,配合安全管理员进 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 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风险点及其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及时向电梯安全管理员汇报,申请风险点 及其危险源变更; 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 向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一严格执行电梯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一参加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技能。 4.2.6其他部门及人员职责: 财务部门负责保证电梯安全费用的提取,以保证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实施与运 行,并监督经费的使用落实情况;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职权范围内的电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协调指导;负 责职权范围内的风险监督管理;负责职权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
4.2.5电梯司机职责:
4. 3. 1风险管控制度
使用单位应规定电梯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明确风险点确定 管控措施、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保证本单位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
4. 3. 2 隐患排查制度
使用单位应规定电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 改、验收工作流程等。
4. 3. 3 奖惩考核制度
应将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与本单位各岗位人员的薪酬挂钩,进行考核奖惩
4. 4. 1 培训内容
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电梯双重预防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操作规程;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电梯风险点评价概况; 电梯风险管控措施; 其他风险信息。
4. 4. 2 培训记录
DB37/T34522018
电梯使用单位培训过程应保留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包括: 一培训计划; 一培训课件或教材; 一培训签到表: 一培训考核或效果评价记录; 其他相关资料。
危险源辨识时,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贯彻电梯安全管理“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和操作、 护保养的要求,按照TSG03列出的事故特征,对该台电梯及其作业过程中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痒识范围应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其中: 人的因素包括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电梯安全管理员和电梯司机的持证情况、安全培训、人员 配置,电梯检验人员、维保人员和乘客的行为等; 物的因素包括机房区域及警示标识、驱动主机、层门门锁、井道、轿厢、底坑、控制柜状况以 及电梯维护保养状况等; 环境因素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构造、设备使用频率以及温度、湿度、雨雪冰冻等自然环境等: 管理因素包括电梯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档案等。
5.2.2危险源引发的事故特征及后果
电梯相关的事故特征主要包括坠落、剪切、打击、触电、碰撞、挤压、故障、受困等;引发的 括人身伤害、人员受困、财产损失、影响信誉等。
5.2.3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使用单位可参考以下流程进行危险源辨识: 由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电梯安全管理员、电梯维保人员、电梯司机以及行业专家等人员组成 辨识小组; 收集有关电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制度等相关资料; 分析电梯已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 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对危险源(危害因素)进行分类辨识。
5.3.1风险等级评价方法
DB37/T34522018
按照DB37/T3078“附录C:风险矩阵(LS)评价法”的规定执行,也可结合单位实际,采用其它适 宜的方法进行评价。
5.3.2风险等级确定原则
单台电梯风险等级是以该台电梯的全部危险源中辨识结果最高的等级确定。风险等级按照从高
5.3.3风险控制措施
GB∕T 28631-2012 用于干混砂浆的铝酸钙添加剂5.3.3.1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对维保单位维保项目及时核实确认,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保证维保质量; 开展定期检验、定期维保和隐患排查工作; 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用语和乘梯须知,提高安全乘梯意识; 停用; #
3.3.2管理措施包括
制定实施电梯安全使用规定等; 建立并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保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作业和运营人员培训考核制度等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岗位职责,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等; 配备足够数量的电梯作业人员; 相关人员按照规定持证作业;
5.3.3.3培训教育措施包括
员工入职培训: 每年再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相关规范、标准更新发布后DB21∕T 3393-2021 施工升降机安全风险评估规程,组织学习培训; 其他。
每年再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相关规范、标准更新发布后,组织学习培训; 一其他。 5.3.3.4个体防护措施包括:应配备劳保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体防护措施。 5.3.3.5应急措施包括: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一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 小 一其他。 5.3.3.6使用单位根据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结果,应从上述措施等方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若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采取一种或多种消除或者降低风险的相应管控措施,直至风险 可以接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