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852-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852-2019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简介:
DB11/T 852-2019《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是北京市的地方标准,主要针对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规范。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人员进出受限,且可能存在危害安全健康因素的场所,例如:管道、地窖、反应釜、矿井、船舱等。
该规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有限空间的界定和分类:对有限空间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并根据其危险程度进行了分类。
2. 安全作业管理: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作业人员的培训、安全设备的配置、应急预案的制定等。
3. 作业前的准备:如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作业方式,设置警示标志,进行通风和气体检测等。
4.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如作业人员的防护,使用呼吸器,设置救生设施,进行定期监测等。
5. 应急救援:规定了在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程序和措施。
6. 记录与档案管理:要求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活动进行记录,并建立档案进行管理。
这个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在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免受伤害,预防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所有在北京市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这个规范。
DB11/T 852-2019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DB11/T 8522019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铅酸蓄电池隔板 GB/T 28535-2012》本标准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级标准、作业前准备、作业和安全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限空间常规作业及其安全管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11安全帽 GB/T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6095安全带 GB6220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2358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G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 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16556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 GB20653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 GB24543坠落防护安全绳 GB24544坠落防护速差自控器 GB26164.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30862坠落防护挂点装置 AQ302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DB11/854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有限空间confined spaces
有限空间confined spaces
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 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评估检测evaluationdetectio 作业前,对有限空间气体进行的检测,检测值作为有限空间坏境危险性分级、可否进行有限空间作 业和采取防护措施的依据。
监护检测monitoringdetection 作业时,监护者在有限空间外通过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或设置在有限空间内的远程在线监测设 备,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的连续监测,检测值作为监护者实施有效监护的依据。
时,监护者在有限空间外通过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或设置在有限空间内的远程在线监测设 限空间内气体进行的连续监测,检测值作为监护者实施有效监护的依据。
DB11/T 8522019
作业时,作业者通过随身携带的气体检测报警仪,对作业面气体进行的实时监测,检测值作为作业 者采取防护措施的依据。
4.1根据危险有害程度由高至低,将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为1级、2级和3级。 4.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1级: a)氧含量小于19.5%或大于23.5%; b)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10%; C)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规定的限值。 4.3氧含量为19.5%~23.5%,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2级: a)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5%且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10%; b)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规定限值的30%且不大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 害因素》(GBZ2.1)规定的限值; c) 作业过程中可能缺氧;! d) 作业过程中可燃性或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可能突然升高。 4.4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环境为3级: 有肯 a) 氧含量为19.5%~23.5%; b) 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5%;即 c) 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规定限值的30%; d)作业过程中各种气体、蒸气浓度值保持稳定。 1.5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的限值应选取《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 素》(GBZ2.1)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无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的物质,应选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DB11/T8522019
5.1制定作业方案并明确人员职责
5.1.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应对作业环境及作业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作业方案,并经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 准。 5.1.2作业单位应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者、作业者及其安全职责,
5.2.1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作业审批。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应经单位审批责任人签字确认,并存 档保存至少1年。 5.2.2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应至少包括有限空间名称、作业单位名称、作业内容、作业时间、可能存 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相关人员、主要安全防护措施、作业负责人意见及签字项、审批责任人意见及 签字项等内容。审批表示例参见附录A。
5.4设备设施配置与检查
5.4.1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作业设备和工具的齐备性和 安全性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补充、修复或更换。 5.4.2安全防护设备设施配置种类及数量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5.4.3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根据同时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点的数量进行配置,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仅有一个作业点的,应在该作业点配置1套; b)有多个作业点的,应在作业点400m范围内配置1套;
5.4.1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作业设备和工具的齐备性和
5.5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
5.6开启出入口进行自然通风
5.6.1存在爆炸危险的,开启出入口时应采取防爆措施。 5.6.2作业人员应站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进行自然通风。若受出入口周边区域限制,开 启时可能受到内部涌出气流冲击时,人员应当佩戴相应的呼吸防护用品。
DB11/T 8522019
存在可能危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设备设施、物料及能源时,应采取封闭、封堵、切断能源等可靠 的隔离(隔断)措施,并上锁挂牌或设专人看管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应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置换。
5.9.1 气体检测要求
5.9.1.1应使用符合GB12358要求的气体检测报警仪,其检测范围、检测和报警精度应满足工作要求。 5.9.1.2气体检测报警仪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每年至少检定1次,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日常使用 时应确保零值准确。
9.1.2气体检测报警仪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每年至少检定1次,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日常使用 应确保零值准确。 9.1.3以第4章为依据,气体检测报警仪应设定两级报警值,并符合以下要求: a)氧气应设定缺氧报警和富氧报警两级检测报警值,缺氧报警值应设定为19.5%,富氧报警值 应设定为23.5%; b) 可燃性和有毒有害气体、蒸气应设定预警值和报警值两级检测报警值; 可燃性气体、蒸气预警值应为爆炸下限(LEL)的5%,报警值应为爆炸下限(LEL)的10%; d) 有毒有害气体、蒸气预警值应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30%,报警值应为《工作场所有害 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 容许浓度,无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物质,应选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e) 部分有毒有害气体的预警值和报警值参见附录F。 9.1.4有限空间内宜设置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并在作业过程中全程运行
《LED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 GB/T 31446-2015》5.9.2检测内容和方法
5.9.2.1气体检测前,应对有限空间、连通管道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分析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 气体种类。 5.9.2.2应根据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气体种类进行针对性检测。但应至少检测氧气、可燃气、硫化 氢和一氧化碳。 5.9.2.3有限空间内气体环境复杂时,作业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能力的单位进行检测。 5.9.2.4有限空间内仍存在未清除的积水、积泥或物料残渣时,应先在有限空间外利用工具进行充分 搅动,使有毒有害气体充分释放。 5.9.2.5检测人员应在有限空间外的上风侧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检测。若受出入口周边区 域限制,检测人员可能受到内部涌出气流冲击时,应佩戴相应的呼吸防护用品。 5.9.2.6检测应从出入口开始,沿人员进入有限空间的方向进行。垂直方向由上至下、水平方向由近 至远。检测点的确定应满足以下要求: a)垂直方向检测的,设置检测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上、下检测点距离有限空间顶部和底部均不 应超过1m,中间检测点均匀分布,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8m; b) 水平方向检测的,设置检测点数量不应少于2个,近端点距离有限空间出入口不应小于0.5m 远端点距离有限空间出入口不应小于2m。 5.9.2.7每个检测点的检测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并增加采样管的通气时间。 5.9.2.8每个检测点的每种气体应连续检测3次,检测数据的选取应符合以下要求:
DB11/T 8522019
b)其他气体检测数据取最高值。 5.9.2.9检测过程中,气体检测报警仪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将气体检测报警仪脱离检测环境,在洁净 空气中待气体检测报警仪恢复正常后,方可进行下一次检测。 5.9.2.10气体检测结果应如实记录,内容应包括检测位置、检测时间、气体种类和浓度等信息。检测 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归档保存。气体检测记录表参见附录G。
支盘扩底桩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010209-2004)5.10作业环境级别判定
10.1根据初始评估检测结果,依据第4章的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危险有害程度进行分级 10.23级环境可实施作业,2级和1级环境应进行机械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