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600-201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T 50600-201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简介:
GB/T 50600-201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渠道防渗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指导和规范。该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渠道防渗工程的建设质量,增强渠道的防渗性能,减少水资源的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具体来说,该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工程设计:规定了防渗工程的总体设计原则,防渗材料的选择,防渗结构的设计,以及对渠道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的考虑。
2. 施工技术:详细描述了防渗材料的施工方法,包括铺设、连接、接缝处理等,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
3. 验收标准:制定了防渗工程的验收标准,包括防渗效果的检测方法,渗漏率的测定,以及工程质量的评价标准。
4. 维护管理:提出了防渗工程的后期维护和管理要求,包括定期检查、修复措施、管理规定等,以保证防渗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GB/T 50600-201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农田灌溉,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GB T 50600-201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Qu—一渠道起始断面流量(m/s); Qa——渠道末端断面流量(m²/s); q一一渠道渗漏损失流量(m²/s)。 2渠道渗漏损失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1)有类似条件防渗渠道的实测资料时,渠道渗漏损失流量 按实测资料确定的渗漏规律计算。 2)无实测资料时,防渗渠道的渗漏损失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Qu 渠道起始断面流量(m°/s); 渠道渗漏损失流量(m²/s)
q=KaxL/86. 4
式于:Aa 防渗渠道的渗漏量Lm/(m²·d)」,可按表4.2.3的 允许最大渗漏量选定,防渗质量良好者取小值,质量 差者取大值; x—一渠道在设计流量下的平均湿周(m)。 4)部分渠段有防渗层、部分渠段无防渗层的渠道,无防渗层 渠段的渗漏损失流量可按当地的实测资料或现行国家标 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的有关规定计 算。 3有多个分水口的渠道,已知各分水口的流量时,渠首流量 应采用逆向递推法计算;已知渠首流量及各分水口分水流量比例 时DG∕TJ 08-2219-2016 林荫道设计规程,各分水口的分水流量应采用正向递推法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 录A的规定。 4加大流量及最小流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 设计规范》GB50288的有关规定计算
n 0. 028dg 1667
4)有条件者,宜采用类似条件下的实测值予以核定。
注:1表中膜料防渗土料保护层的允许不冲流速为水力半径R为1m时的情况 当R不为1m时,表中的数值应乘以R。 2砂砾料、卵石、疏松的砂壤土和黏土,α取1/3~1/4;中等密实的砂壤土、壤 ±和粘±,α取 1/4~1/5,
1防渗渠道的断面尺寸应符合下式的要求。校核断面平均 流速时,应符合本规范第5.3.2条的规定。
表5.3.3U形渠道K.值
注:挖深人、土质好、土地价值高时取小值
面以上的净空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eo 水面以上的净空高度; H。一一暗渠断面的总高度。 2)城门洞形及正反拱形水面以上的净空高度可按下式计 算:
式中:eo—水面以上的净空高度; H.暗渠断面的总高度 3)城门洞形断面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bH+b(H)+(—2)+BH2 5
式中:H3 底部圆弧失高(m); 底部圆弧圆心角(rad); 2———水面宽圆弧圆心角(rad); 底部、顶部圆弧半径(m) 1i2
5.4.1砌石防渗层的厚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浆砌料石、浆砌块石挡土墙式防渗层的厚度,应根据挡土 墙的设计和构造要求确定。护面式防渗层的厚度,浆砌料石的厚 度宜采用15cm~25cm,浆砌块石的厚度宜采用20cm~30cm,浆 砌石板的厚度不应小于3cm,寒冷地区浆砌石板厚度不应小于 4cm。 2浆砌卵石、砌卵石挂淤护面式防渗层的厚度,应根据使
用要求和当地料源情况确定,可采用15cm~30cm。
1干砌卵石挂淤渠道,应在砌石层下设置砂砾石垫层,或铺 设复合土工膜料层。 2浆砌石板渠道,应在砌石层下铺设厚度为2cm~3cm的砂 料,或低标号水泥砂浆作垫层。 3防渗要求高的大、中型渠道,应在砌石层下铺设复合土工 膜料层
5.4.3护面式浆砌石防渗结构,可不设伸缩缝:软基上挡土墙式
5.4.4砂浆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5.8.2条的规定。
5.5.1防渗渠道混凝土的性能及配合比设计,应符合
注:1低温季节施工时,落度宜适当减小:高温季节施工时,宜适当增大。 2采用衬砌机施工时,班落度不应大于2cm。
注:1表中值适用于卵右、中砂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 2 用火l灰水泥时,用水量宜增加15kg/m3~20kg/m²。 3用细砂时,用水量宜增加5kg/m3~10kg/m。 4用碎石时,用水城宜增加10kg/m3~20kg/m。 5用减水剂时.用水量宜减少10kg/m320kg/m3
注:石料常用两级配,即粒径5mm~20mm的占40%~45%,20mm~40mm 55% ~60%
8渠道防渗工程所用水泥品种宜为1种~2种,并应固定生 产厂家。 9粉煤灰等掺和料的掺量,大、中型渠道应按现行行业标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的有关规定通过
10混凝土可根据需要掺人适量外加剂,其掺量应通过试验 确定。 11设计细砂、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泥用量较中砂、粗砂混凝土宜增加20kg/m²~30kg/m², 并宜掺加塑化剂。 2砂率较中砂混凝土减少15%~30%。 3)砂、石的允许含泥量,符合本规范第4.1.3条和第4.1.5 条的规定。 4)采用低流态或半干硬性混凝土时,落度不大于3cm,工 作度不大于30s。 12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通过试验确 定: 1)水泥、砂和石料的重量比宜为1:(2~2.5):(2~2.5)。 2)宜采用中砂、粗砂。砂率宜为45%~55%,砂的含水率 宜为 5%~7%。 3)石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 4)水胶比宜为0.4~0.5。 5)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用量为375kg/m3~ 400kg/m3。 6速凝剂的掺量宜为水泥用量的2%~4%。 5.5.2防渗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5.5.2防渗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混凝士防渗结构形式(图5.5.2),应按下列要求选定
图5.5.2混凝土防渗层结构形式
1)宜采用等厚板。 2)当渠基有较大膨胀、沉陷等变形时,除应采取必要的地基 处理措施外,对大型渠道宜采用楔形板、肋梁板、中部加 厚板或IⅡ形板。 3)小型渠道宜采用整体式U形或矩形渠槽。 4)特种土基宜采用板膜复合式结构。 2渠道流速小于3m/s时,梯形渠道混凝土等厚板的最小厚 度,应符合表5.5.2的规定;流速为3m/s~4m/s时,最小厚度宜 为10cm;流速为4m/s~5m/s时,最小厚度宜为12cm。水流中含 有砾石类推移质时,渠底板的最小厚度宜为12cm。渠道超高部分 的厚度可适当减小,但不得小于4cm
表 5.5.2混凝土防渗层的最小厚度(cm)
3肋梁板和Ⅱ形板的厚度,比等厚板可适当减小,但不得小 于4cm。肋高宜为板厚的2倍~3倍。楔形板在坡脚处的厚度, 比中部宜增加2cm~4cm。中部加厚板加厚部位的厚度,宜为10cm~ 14cm。板膜复合式结构的混凝土板厚度可适当减小,但不得小于 4cm。 4渠基土稳定且无外压力时,U形渠和矩形渠防渗层的最 小厚度,应按表5.5.2选用;渠基土不稳定或存在较大外压力时, U形渠和矩形渠宜采用钢筋混凝士结构,并应根据外荷载进行结 构强度、稳定及裂缝宽度验算。 5预制混凝土板、U形或矩形渠槽的尺寸应根据安装、搬运 条件确定。砌筑缝的形式及填筑材料可按本规范第5.8.1条的规 定设计。 6钢筋混凝土无压暗渠的设计荷载应包括自重、内外水压 力、垂直和水平土压力、地面活荷载和地基反力等。
场铺筑试验确定。也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 和心墙设计规范》DL/T5411的有关规定选用。防渗层沥青含量
应为6%~9%;整平胶结层沥青含量应为4%~6%。石料的量 粒径,防渗层不得超过次压实厚度的1/3~1/2,整平胶结层 得超过一次压实厚度的1/2
应为6%~9%;整平胶结层沥青含量应为4%~6%。石料的最大 粒径,防渗层不得超过次压实厚度的1/3~1/2,整平胶结层不 得超过一次压实厚度的1/2。 5.6.3防渗结构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沥青混凝土防渗结构的构造(图5.6.3)。无整平胶结层 山世
5.6.3防渗结构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沥青混凝土防渗结构的构造(图5.6.3)。无整平胶结层 断面宜用于土质地基;有整平胶结层断面宜用于岩石地基,
(a)无整平胶结层的防渗结
(b)有整平胶结层的防渗结构
F>0t E. △TR'α: 1 2
Ot 温度应力(MPa); E.一沥青混凝土平均变形模量(MPa); 轴向拉伸泊桑比; △AT一一沥青混凝土板面任意点的温差(℃); R—层间约束系数,宜为0.8; α:—温度收缩系数。 6当防渗层沥青混凝土不能满足低温抗裂性能的要求时,可 参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进行改性,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改性 历青混凝土仍不能满足抗裂要求时,可按本规范第5.8.1条的规 定设置伸缩缝。 7预制沥青混凝土板的边长应根据安装、搬运条件确定;厚 度宜采用5cm~8cm,密度应大于2.30g/cm²。预制板宜用沥青砂 象或沥青玛脂砌筑。
5.7.1膜料防渗层应采用埋铺式(图5.7.1)。无过渡层的防渗 结构宜用于土渠基、黏性土保护层和用复合土工膜的防渗工程;有 过渡层的防渗结构宜用于岩石、砂砾石、土渠基和用石料、砂砾料、 现浇碎石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士作保护层的防渗工程
(b)有过渡层的防渗结构
5.7.2膜料防渗层的铺设方式可采用全铺式、半铺式和底铺式。 半铺式和底铺式可用于宽浅渠道,或渠坡有树木的改建渠道。 5.7.3土渠基膜料防渗层铺膜基槽的断面形式,应根据土基稳定 性、防渗、防冻要求与施工条件选定,渠基断面可采用梯形、弧底梯 形、弧形坡脚梯形等。
GB∕T 18102-2007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 免费下载5.7.4膜料防渗层顶部,宜按
图5.7.4膜料防渗层顶部铺设形式 1一保护层;2一膜料防渗层;3一封顶板
图5.7.4 膜料防渗层顶部铺设形式
1在寒冷和寒地区,应采用聚乙烯膜;在芦苇等穿透性植 物丛生地区,宜采用聚氯乙烯膜或膨润土防水毯。 2中、小型渠道宜采用厚度为0.2mm~0.3mm的深色塑 膜,也可采用厚度为0.60mm~0.65mm的无碱或中碱玻璃纤维 布机制油毡;大型渠道宜采用厚度为0.3mm~0.6mm的深色塑 膜。 3有特殊要求的渠基,宜采用复合土工膜。 4在地下水或防渗水体的钠、钙、镁等阳离子浓度超过 1000mg/L时,选用膨润土防水毯应经过试验论证。
5.7.6过渡层材料及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过渡层材料,在温和地区可采用灰土;在严寒和寒冷地区 宜采用水泥砂浆。采用土及砂料作过渡层时,应采取防止淘刷的 措施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099-2011》2过渡层的厚度宜按表5.7.6选用
表5.7.6过渡层的厚度(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