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150-2017 水工混凝上试验规程

DL/T 5150-2017 水工混凝上试验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5150-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4.28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1597
免费资源

DL/T 5150-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5150-2017 水工混凝上试验规程简介:

《DL/T 5150-2017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对于水工混凝土性能测试与评估的一部重要标准。这部规程主要规定了水工混凝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所需进行的各种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数据的处理与评定等具体要求,旨在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持久。

规程涵盖了水工混凝土的各个方面,包括原材料的性能测试,如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性能试验,如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渗性、冻融耐久性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控制,如浇筑、养护;以及混凝土的现场检测和结构健康监测等。

这部规程的实施,有利于规范水工混凝土的生产、施工和维护,提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风险,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对于推动中国水工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规程的执行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DL/T 5150-2017 水工混凝上试验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ms、mem、mw 砂浆试样中砂、胶凝材料及拌和水的质 量,g: msw— 粒径大于0.16mm砂料的水中质量,g; Mm、mmw 砂浆试样在空气中和水中的质量,g: Ps、Pem——砂及胶凝材料的密度,g/cm; 厂—粉砂修正值。 2实测水胶比为m/mem。以2次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 结果。 3试验前应预先在室内按给定配合比拌制试样,进行还原分 析,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方可使用。 3.12炒干法水胶比分析试验 3.12.1 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水胶比。 3.12.2 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天平:称量2kg,感量不大于1g。 2 电炉:2000W,宜有电压调压器。 3 炒盘:铁制,2个~4个。

DL/T51502017

4.1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与养护 4.1.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室内混凝土性能试验制作试件。 4.1.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模:试模最小边长应不小于最大骨料粒径的3倍。试模 拼装应牢固,不漏浆,振捣时不得变形。尺寸精度要求:试模内 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0.2%2015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真题及答案(完整版),且不大于1mm;夹角误 差不应大于0.2°:平面度公差不应超过边长的0.05%。 2振动台:振动台应产生垂直方向上的简谐振动。在空载条 件下,振动台面中心点的垂直报幅应为0.5mm土0.02mm。台面报 幅的不均匀度不应大于10%。振动台满负荷与空载时,台面中心 点的垂直振幅比不应小于0.7。振动台侧向水平振幅不应大于 0.1mm。振动台振动频率应为50Hz土2Hz 3捣样:直径应为16mm土0.2mm,长度应为650mm土5mm。 由圆钢制成的捣棒,表面应光滑,端部呈半球形。 4养护室:标准养护室温度应控制在20℃土3℃:相对湿度 应在95%以上。在没有标准养护室时,试件可在20℃土3℃的不 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但应在报告中注明。 4.1.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在其内壁上均匀地刷 薄层矿物油或其他脱模剂。 2应按本规程第3.1节的规定拌制混凝土拌和物。当混凝土 拌和物骨料最大粒径超过试模最小边长的1/3时,大骨料应用湿 筛法筛除。

DL/T51502017

3试件的成型方法应根据混凝土拌和物的期落度而定。混凝 土拌和物落度小于90mm时,宜采用振动台振实:混凝土拌和 物落度大于90mm时,宜采用捣棒人工实。采用振动台成型 时,应将混凝土拌和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 壁略加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和物高出试模上口,振动应持续到混 凝土表面出浆且无明显大气泡溢出为止。振动时应防止试模在振 动台上自由跳动,且不应过振,振动时间一般不超过30s。采用 岛棒人工插捣时,混凝土拌和物应分两层装入试模内,每层的装 料厚度大致相等。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插 鹅底层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面,插捣上层时,捣棒应穿至下层 20mm30mm,插揭时揭棒应保持垂直,同时,还应用抹刀沿试 模内壁插入数次。每层的插捣次数一般股每100cm不少于12次, 以插捣密实为准。插势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10下~15 下,直到插揭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成型方法需在试验报告中 注明。 4试件成型后,在混凝土初凝前1h~2h,需进行抹面,要 求沿模口抹平。试件表面与试模边缘的高低差不宜超过0.5mm。 5根据试验目的不同,试件可采用标准养护或与构件同条 件养护。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或进行材料性能研究时,应采用标 准养护。在施工过程中作为检测混凝土构件实际强度,决定构件 的拆模、起吊、施加预应力等时间的试件,应采用同条件养护, 即试件尽量置于构件附近,试件养护环境的温度、湿度与构件 相同。 6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成型后的带模试件宜用塑料薄膜覆 盖,以防止水分发,并在20℃土5℃、相对湿度大于50%的室 内静置24h~48h,然后拆模并编号。试件在静置过程中要避免受 到振动和冲击。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入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在 标准养护室内试件应放在试架上,彼此间隔10mm~20mm,试件 表面应保持一层水膜,并应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件。

DL/T51502017

7采用同条件养护的试件,成型后应覆盖表面。试件的拆 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须同条件 养护。 8混凝土终凝后8h,试件方可搬运。在搬运过程中,应采用 合适的衬垫材料保护试件免受损伤。天气寒冷时,应采用保温材 料包裹试件,防止试件受冻。运输过程中应防止试件水分流失, 可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试件或用湿麻袋覆盖试件,也可用湿砂覆盖 试件。

4.2混凝士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4.2.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 4.2.2仪签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压力试验机应符合《液压式压 力试验机》GB/T3722及《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2611中的 技术要求,且其测量精度应为土1%,试件的预计破坏荷载宜在试 验机全量程的20%~80%之内。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 速度控制装置,并应能均勾、连续地加荷。试验机应定期校正, 示值误差不应大于标准值的土1%。 2钢制垫板:钢垫板的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压面积, 厚度应不小于25mm。钢垫板应采用机械加工,承压面的平面度 公差为0.04mm;表面硬度应不小于55HRC:硬化层厚度宜为 5mm。当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符合钢垫板的厚度、硬度和平面度 的要求时,可不需要钢垫板。 3试模:试模规格应视骨料最大粒径按表4.2.2确定。

表4.2.2骨料量大粒径与试模规格表(mm)

DL/T 51502017

4.2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本规程第3.1节和第4.1节的规定制作试件。 2到达试验龄期时,取出试件,并尽快试验。试验前需用湿 布覆盖试件,保持试件的潮湿状态。 3试验前将试件与上下承压板面擦拭干净。测量试件尺寸, 并检查其外观,当试件有严重缺陷时,应废弃。试件尺寸测量准 确至1mm,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 之差不超过1mm,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试件承压面的不平整 度误差不得超过边长的0.05%,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 超过土0.5° 4以成型时试件的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试验机 下压板中心对准,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宜垫以钢垫板。开动试验 机,当上垫板与上压板即将接触时如有明显偏斜,应调整球座, 使试件受压均匀。 5以0.3MPa/s~0.5MPa/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载。当试 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油门,直至试件破坏, 记录破坏荷载。 4.2.4试验结果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式(4.2.4)计算,计第结果保留 至0.1MPa:

DL/T51502017

F破坏荷载,N; A试件承压面积,mm。 2以3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 结果。当3个试件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 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当3个试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 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3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 的试验结果为标准,其他尺寸试件的试验结果均应换算成标准值。 对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试验结果应乘以换算系数0.95; 边长为300、450mm的立方体试件,试验结果应分别乘以换算系 数1.15、1.36。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宜采用标 准试件;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4.3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4.3.1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裂抗拉强度。 4.3.2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验机:应符合本规程第4.2节的规定。 2试模: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应采用150mmx150mmx150mm 的立方体试模作为标准试模。制作标准试件所用混凝土骨料的最 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 3垫块:半径为75mm的钢制弧形垫块,其截面尺寸如图 4.3.2所示。垫块的长度应与试件相同,且要求平直。 4垫条:用于垫块和试件之间,由木质三合板或硬质纤维板 制成,宽15mm~20mm,厚3mm~4mm,长度不应小于试件边 长。垫条不得重复使用。 4.3.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本规程第3.1节与第4.1节的规定制作试件。 2到达试验龄期时,取出试件,并尽快试验。试验前需用湿 布覆盖试件,保持试件的潮湿状态。

式中:f抗压强度GB 50415-2007 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MPa

DL/T51502017

3试验前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拭干净,检查外观, 并在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和底面中部画出相互平行的直线,准确定 出劈裂面的位置。量测劈裂面尺寸,精度应符合本规程第4.2.3 条第3款的规定。 4将试件放在压力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位置。在上下压板与 试件之间垫以弧形垫块,垫块与试件之间垫以木质垫条。垫块、 垫条方向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见图4.3.2)。为保证上下弧形 垫块对准及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把弧形垫块安装在定位架上使用。 开动试验机,当垫块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5以0.04MPa/s~0.06MPa/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载。当 试件接近破坏时,停止调整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 4.3.4试验结果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按式(4.3.4)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 0.01MPa:

. 2F = =0.637 T.A

【天津市】《规划建筑导则汇编》2009年DL/T51502017

试验结果。当3个试件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