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济南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产业园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方案.docx简介:
济南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产业园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方案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涉及的设计和实施需要专业建筑和土木工程师的参与。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方案概述,用于指导理解项目的基本要素:
1. 基坑支护设计
- 目的:确保施工期间的土体稳定,防止滑坡、塌方,保护周边环境和结构安全。 - 方案选择:可能采用深层搅拌桩、地下连续墙、预制钢板桩等多种技术,具体选择依据地质条件、工程经济性、施工可行性等因素。 - 安全措施:定期监测基坑水位、地下水位、土体变形等,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土方开挖方案
- 目标:高效、安全地从基坑中移除土体,为后续的结构建造创造空间。 - 阶段划分:通常分为预挖、主开挖和边坡保护三个阶段。 - 技术手段:使用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设备进行作业,可能配合部分人工操作,确保操作安全和效率。 - 环保措施:实施有效的扬尘控制、废水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安全与环境保护
- 安全第一: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个人防护、现场标志、紧急疏散计划等。 - 环境保护: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如减少噪音、控尘、节水、节能等措施,确保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4. 监理与质量控制
- 监理:聘请专业的监理公司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 - 质量控制: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确保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的质量符合标准。
注意:
具体的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方案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如地质条件、周边环境、项目预算等)进行定制和优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上述信息仅为概括性介绍,具体实施时应咨询专业团队,以获得更详细、更准确的方案和指导。
济南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产业园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方案.docx部分内容预览:
4 混凝土干料拌合与混凝土面层喷射
采用PZ-5B混凝土喷射机喷射成型,喷射厚度不小于80mm(包括初喷厚度)。
喷混凝土作业应自下而上进行喷射,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8-1.5米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先喷填钢筋后方,然后再喷射钢筋前方,防止在钢筋背面出现空心。喷射混凝土风量要根据坡面及喷砂管长度及时调节,尽量减少回弹率,风量调节适中,喷射厚度要均匀连续,防止出现“干疤”或“流淌”现象。混凝土喷射由专人负责,喷射机料斗内集料充足,确保混凝土喷射连续进行,不得无故终止喷射混凝土作业。
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应进行养护装修施工工艺规范,养护时间5-7天。
6.4 预制管桩施工
6.4.1预制管桩技术参数
6.4.2预制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1)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室内计算,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和控制点进行校对,在图纸上标明。然后利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测量放线,复核基准水准点和控制点,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定出控制网,并将复核结果和自己设立的控制网交监理审核。如监理审核通过,则今后的测量放线均按复核结果及控制网进行。如未获监理认可,则需继续复核,直至监理审核通过为止,并以监理最终审核通过结果作为施工放线测量的依据。
根据复核控制网计算出每条桩桩中坐标并利用全站仪放出桩位。测量放出桩位后,用30CM长ф10钢筋在桩位位置打入土中,钢筋中上部用两道红绳绑扎牢固,留出约30CM长红绳在地面,施工时根据红绳即可找到精确的桩位,以防止错、漏施工。对将要施工的桩位用石灰粉按桩径大小划一个圆圈,桩位放线后的打桩过程中,考虑到土体的挤压移位,在打桩前需对桩位进行复核。
(2)预制管桩的堆放与验收
预制管桩从管桩厂运输过来卸至现场堆放。堆放现场地要求平整,根据地面的坚实情况,用枕木作支点,进行两点或三点支垫。管桩最高堆放层数三层。
管桩进场后,严格检查桩身的外观尺寸和外观质量,防止断桩、严重裂缝的桩用于施工,同时要收集与每批管桩数量相对应的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及出厂证明等资料。如发现不合格的管桩严禁使用。
根据本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设计管桩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施工经验,本工程管桩部分拟采用一台静力压桩机进行施工。另外,还将配备电焊机、气割工具、索具、撬棍、钢丝刷等施工用具。
(4)桩机就位对中调直后,按配桩长度吊桩,由专人做好桩管垂直度检测调试工作,同时调平衡桩机桩架的垂直度。保持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轴心受压状态,若有偏移及时调整,以免发生桩顶破碎和断桩。
(5)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如经纬仪配合垂球)校正;必要时,应拔出重插。
(6)压桩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桩管垂直,应有专人观测桩管垂直度;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7)送桩深度达到或超出设计深度时,若出现异常或贯入度突然增加等现象,可视为桩身破碎损坏或断桩,应及时停止施工,查清情况并通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21.为保证桩端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在停压时的压桩力大于2倍设计值的压桩力后,应复压三次,下沉量不大于10mm,观测桩身是否沉降;若有,则需继续复压三次,直至桩身稳定。
(8)在施工过程中,由专人用吊锤双向观察桩的垂直度,桩插入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1%(设计要求)。
(9)送桩时,送桩器应保证与打入的桩垂直一致,送桩器下端与桩顶断面应平整接触,以免在送桩时冲击能量增大时,桩顶面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偏位或桩顶破碎。
(10)为防止成桩后土体回弹影响最终单桩承载力,实际施工时压桩力应超出设计要求的最大压桩力的15%。
(11)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施工,并及时与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①贯入度突变,沉降量突然增大。
②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④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⑤压力表读数骤变或读数与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性质明显不符。
管桩基础工程桩成桩质量检查包括桩身垂直度、桩顶标高、桩身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2、桩顶平面位置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1)预应力管桩外观质量标准
桩体质量要求完好,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空隙。
(2)预应力管桩尺寸允许误差标准
桩径允许偏差±5mm;桩尖中心线允许偏差±2mm;壁厚允许偏差±5mm;顶面平整度±10mm;桩身弯曲度允许偏差<1/1000L(L为桩长);
(3)预应力管桩桩顶标高及垂直度偏差标准
桩顶标高允许偏差±50mm,垂直度≤1/100
(4)桩位放样允许偏差:单排桩:10mm。
6.5 冠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6.5.1 冠梁施工方案及技术参数
本工程A1A2段需设置冠梁。
6.5.2 冠梁施工工艺流程
6.5.3 冠梁施工要点
定位放线:放出冠梁两侧边界线,及冠梁顶标高控制线
(1)钢筋的规格和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在运输和存放时,不得损坏包装和标志,并应按牌号、规格、炉批分别堆放。室外堆放时,应采用避免钢筋锈蚀的措施。
(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该批钢筋,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1)钢筋的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应在加工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除锈后如有严重的表面缺陷,应重新检验该批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其他相关性能指标。
(2)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加热钢筋。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不得反复弯折。
(3)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 HRB335、H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钢筋调直过程中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不应有局部弯折。
(4)受力钢筋的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圆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作受压钢筋使用时,光圆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
2)光圆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3) 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 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1)、钢筋连接方式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机械连接。
(2)、当钢筋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等的有关规定。
(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10倍。
(4)、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的有关规定。机械连接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15mm;接头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5)、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应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要求:在受拉区不宜超过50%;
(6)、在冠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7)、钢筋安装过程中,设计未允许的部位不宜焊接。如因施工操作原因需对钢筋进行焊接时,焊接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有关规定。
(8)、钢筋安装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钢筋受模板、模具内表面的脱模剂污染。
(1)、冠梁模板采用竹胶模板,模板支立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每次混凝土浇筑之前确保模板清洁光滑。
(2)、当混凝土支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整平、复测标高,保证底模的平整及高程位置。同时对基底进行夯实处理(以防底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沉降而影响混凝土支撑的质量),然后施作5cm厚的混凝土垫层或铺设竹胶板作为砼支撑底模。
(3)、模板安装必须正确控制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当拼缝≥10mm的要用老粉批嵌或用白铁皮封钉。模板安装时,模板应起拱1.5‰L(L为支撑跨度),本工程按30mm起拱。为保证模板接缝宽度符合标准要求,施工中应加强对模板的使用、维修、管理。
(4)、模板由侧模、主龙骨、次龙骨、平撑、斜撑、对拉杆等组成,主龙骨间距0.6m(采用双拼Φ48×3.5mm的钢管),次龙骨间距0.3m(采用方木10×10cm),斜撑间距1.2m(采用方木10×10cm)顶在次龙骨上,对拉杆纵向间距同主龙骨,对拉主龙骨。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在侧模内侧底端应加设海绵条,保证模板可靠的承受支撑结构及施工的各项荷载。
(5)、模板支撑安装必须平整、牢固、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6)、模板拆除时,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7)、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方可拆除侧模。
(8)、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DB54∕T 0181-2019 高寒高海拔地区城镇给水工程设计规范,应分散堆放在指定地点,并应及时清运。
(9)、模板拆除后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对变形和损伤部位应进行修复。
(1)、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
1)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根据施工方案中的技术要求,检查并确认施工现场具备实施条件;
3)浇筑前应填报浇筑申请单JC∕T 2069-2011 中空玻璃间隔条 第1部分:铝间隔条,并经监理单位签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