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国道赣榆段某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04国道赣榆段某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25.8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3484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204国道赣榆段某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对于204国道赣榆段某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简介,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况:首先,会介绍大桥的基本信息,如名称、长度、所在位置(赣榆段)、桥梁类型(如梁桥、拱桥、斜拉桥等)、设计等级和通行能力等。

2. 设计目标:明确工程的主要设计目标,例如满足交通流量需求、保障行车安全、提升道路设施的耐久性等。

3. 施工组织:详细描述施工流程,包括施工准备、基础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桥面铺装、附属设施安装等各个环节的组织安排和时间节点。

4. 施工方案:可能包括采用的施工技术、设备、材料等,以及对特殊施工技术的处理方法,例如桥梁的吊装、预应力施工等。

5. 安全与质量管理:强调施工过程中对安全和质量的严格把控,包括安全措施、应急预案、质量控制体系等。

6. 环保与文明施工:阐述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控制、废水处理、废弃物管理等,以及如何进行文明施工,保护周边社区和生态环境。

7. 项目进度与工期:给出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以及预计的完成时间。

8. 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识别潜在的施工风险,如天气变化、设备故障、人员安全等,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以上内容仅为一般工程组织设计简介的框架,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规定进行详细规划。

204国道赣榆段某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7)配备足够容量的集料斗,确保首灌砼浇注量,浇筑时,由专业人员检查导管的埋深及砼拌和料的质量,防止埋管、堵管。

(8)强化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人、料、机,使钻孔、浇注砼等工序能连续进行。

(9)建立施工现场中心试验室,对桩基施工用的砼按标准和试验规程进行检验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老版2004).pdf,只有当符合规范及施工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

3)钻孔灌注桩事故处理与预防措施

(1)钻进过程,经常检查泥浆的比重,排渣情况,结合地层情况,防止出现糊钻。当出现糊钻时,应调稀泥浆,以清洗钻头。

(2)钻进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尺,必须密切注意钻杆转动情况,判断是否斜孔。当出现斜孔时,应先判断斜孔的位置,然后吊住钻头进行扫孔,使钻孔纠直。

(3)钻到松散地层时,控制泥浆的性能指标,防止漏浆、塌孔;当出现塌孔后,应将孔用备用粘土回填,暂停钻孔;当出现漏浆时,应立即加稠泥浆,增强护壁。

(4)钻杆折断或孔内有异物时,用打捞工具打捞,避免损伤刀头或被钻渣埋住。

(5)现场要求备好打捞钻头的设备,并要求制定好钻头打捞的预案。

5.2.2 系梁施工

1)主要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框图

系梁:施工准备 → 测量放样 → 基槽开挖 → 桩头凿除(并及时进行桩基检测) →底胎膜制作 → 测量放样 → 钢筋绑扎 → 模板支立 → 报验 → 砼浇注 → 砼养护 。

5.2.3 墩柱施工

(1)主要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砼凿毛并清理→钢筋绑扎→立模板、施工验收→砼浇筑→拆模及砼养护。

5.2.4 墩帽、盖梁施工

本标段墩帽、盖梁共14个。

1)主要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HR型门架搭设或钢抱箍架设及操作平台搭设→铺设底模→测量放线→绑钢筋→立模板→浇砼→砼养护。

墩帽、盖梁施工工艺框图

1 .主要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底模制作→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及波纹管安装→支立侧模、端模,安装芯模→绑扎顶板钢筋→浇筑砼→抽出硬塑管,清理管道→拆模养生→穿钢绞线→张拉、压浆、封锚→出坑→安装。

组合箱梁预制施工工艺框图

本工程部分上部结构采用部分预应力组合箱梁,共计104榀,采用就地预制。

原材料包括砂、碎石、水泥、钢筋、外加剂、钢绞线、锚具等都要进行试验检验,合格后经过监理认可才可以进行施工;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定期维护和校验,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校验,当千斤顶超过6个月或在使用时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校验;C50混凝土和压浆用砂浆配合比的设计与上报,要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底模采用水磨石混凝土,在两头设置扩大基础。

侧模拟采用定制大块钢模,加劲围囹上下用对拉螺杆紧固,上部螺杆位于箱梁顶板以上,下端螺杆由砼底座的预留孔中对穿。内模采用定制整体式定型活动组装钢模,装拆灵活。模板采用龙门吊配合安装。

本工程共配制4套钢模,其中2套为边梁模板,2套为中梁模板,12个底模。

4 .钢筋绑扎及预应力孔道预留

钢筋绑扎采用常规法,在底模上绑扎施工,在钢筋骨架下铺设塑料垫块,使钢筋骨架按设计图纸要求处于正确位置并具有准确的保护层厚度。后张法预应力孔道的制孔采用埋置波纹管法,预埋时,将波纹管用Φ8mm钢筋“井”字架固定,“井”字架直线段每100cm设置一道,在曲线处每50cm设置一道,从而确保孔道在砼浇筑等过程中始终处于设计位置。波纹管接头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并用胶带包裹好,以防止漏浆,并要注意锚垫板、喇叭管管道位置的正确及稳固。同时在浇筑混凝土前穿入直径比波纹管小5mm的硬塑管,砼达到一定强度后人工抽出,以保证孔道的畅通。

砼由搅拌楼集中供料,利用跨墩龙门吊配合浇筑砼,或者直接采用汽车泵或固定泵进行砼浇注。分层对称下灰,采用直径为3cm和5cm的插入式振捣棒和高频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施工中特别注意振动棒不得碰触预埋波纹管,以及掌握高频附着式振捣器单振与复振的时间。

箱梁养护采用湿润法养护,覆盖土工布,安排专人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作好记录。同时注意保护预留预应力孔道,严禁将水和其它物质灌入孔道,防止波纹管生锈。

根据设计提供的有效长度和工作长度,结合实际对钢绞线进行下料,工作长度要确保张拉空间,下料时采用砂轮切割机。同时对钢绞线进行编束,每隔1~1.5m用18~20号铁丝绑扎成束,待砼浇筑完一天后穿入预置波纹管内。

张拉前先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详细说明、图纸、张拉应力和伸长量的计算,请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当梁体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1)本工程拟采用YCL150型千斤顶张拉φj15.24钢绞线。

(2)张拉机具与锚具配套使用,应在进场时进行检查和校验。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1.5级;校验千斤顶用的试验机或测力计的精度不得低于2%。校验时,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当采用试验机校验时,宜以千斤顶试验机的读数为准。

(3)张拉机具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经常维护,定期校验。张拉机具长期不使用时,应在使用前全面进行校验。使用时的校验期限应视千斤顶情况确定,一般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以及在千斤顶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校验。

(1)锚具与夹具的类型符合设计规定和预应力钢材张拉的需要,且应符合FIP-1991《后张预应力体系验收建议》及GB/14370-93《锚具、夹具及联接器技术规程》中的I类锚具要求。

(2)锚夹具出厂前应由供方按规定进行检验并提供质量证明书。锚夹具进场时应分批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伤痕、锈蚀,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对锚具的强度、硬度、锚固能力等,应根据供货情况确定是否复验的项目、数量。当质量证明书不符合要求或对质量有疑点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符合要求时才能验收和使用。

(2)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其理论伸长值按下式计算:

ΔL=P×L[1-e-(KX+μθ)]/[Ap·Ep(KX+μθ)]

式中:P-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L-预应力筋长度(m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份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延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横量(N/mm2)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3)必要时,应对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张拉时予以调整。

(4)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钢材的轴线重合一致。

(5)预应力钢材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钢材的内缩量,不应大于设计规定或JTJ041-2000表所列容许值。

(6)预应力钢材张拉时,应填写施工记录。

(1)施加预应力前,应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砼强度。

(2)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正确,孔道内应畅通、无水份和杂物。浇筑混凝土前穿束的孔道,在可能条件下,应在管道安装后,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预应力钢绞线是否能在管道内自由滑动。

(3)本工程预应力箱梁,张拉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预应力的张拉工作。

(4)后张预应力钢绞线断丝、滑移不得超过JTJ041-2000规定。

(5)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6)施加预应力必须采用张拉吨位和钢束伸长量双控。

为保护构件内的预应力钢绞线免于锈蚀,并使它们与构件相粘结而形成整体,在箱体预应力张拉结束后,及时按规定要求用手提砂轮机割除张拉时工作长度钢绞线,进行压浆。

压浆用水泥浆所选用的原材料水泥、塑化剂、膨胀剂及水泥浆的各项技术性能均须进行试验,满足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压浆前先在两端锚头附近构件上设置带阀压浆嘴和排气孔,压浆时先用压缩空气清洗管道,接着压入清水冲洗管道,再以压缩空气吹干,压浆水泥采用42.5级水泥,水灰比控制在0.4~0.45之间,稠度为14~18s,泌水性三小时不大于2%。

灌浆顺序:先下后上,先低后高,水泥浆从一端注入,待另一端流出水泥浆稠度达到注入时稠度为止,拧紧锚塞的螺孔使整个孔压入较密实的灰浆。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

对需封锚的锚具,压浆后应先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梁端混凝土凿毛,然后设置钢筋网,浇注封锚混凝土。

5.2.6 预制箱梁安装

箱梁安装前,放测安装线,并复测验收支座垫石标高,合格后设置临时支座及安装好永久支座(联端无需设临时支座),逐孔安装箱梁置于临时支座或永久支座上成为简支状态。

箱梁安装的施工工艺框图如下:

组合箱梁安装施工工艺框图

5.2.7 桥面铺装施工

NB/T 10197-2019 高海拔现场移动冲击电压发生器通用技术条件5.2.8 防撞护栏施工

5.3 圆管涵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

基坑开挖首先根据施工控制点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基坑按照设计要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开挖,开挖到设计高程以后,进行基底处理,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立模浇筑基础混凝土。立模尺寸要准确,模板支撑牢固。

浇筑混凝土之前对模板的尺寸、位置等进行复核、校正,确认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方能浇筑混凝土。

砼施工时严格按设计标号DGTJ08-61-2018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标准.pdf,试验选用配合比进行配料。

圆管涵基座混凝土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即可进行管节安装。

购买专业厂家的预制管节,管节安装采用汽车吊逐节吊至基座上就位。管节接缝严格按设计要求,一般采用柔性接头,在两管节接缝处采用沥青麻丝填塞,外卷d=20mm麻绳填缝,外包四层沥青浸渍麻布,粗钢丝绑扎,使其稳固、耐久和不漏水。沉降缝位置按照施工图纸设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