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S 134-2022 电力碳计量服务终端技术规范.pdf简介:
"T/CES 134-2022 电力碳计量服务终端技术规范",这个标识符似乎是指一项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CPECC,China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Council)制定的电力行业技术标准。这个标准的具体内容可能涉及到电力系统中碳排放的计量、监控和管理,特别是针对碳计量服务终端的性能、功能、接口、数据传输、安全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电力碳计量"通常是指对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精确测量和管理。"服务终端"可能指的是安装在电力用户端或发电厂等位置的设备,用于收集、处理和传输碳排放数据,以便进行碳排放的追踪和减排措施的实施。
这个技术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管理,促进清洁能源的应用,以及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体内容可能会包括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软件功能、数据质量要求、安全防护策略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碳计量服务的准确、可靠和高效。
T/CES 134-2022 电力碳计量服务终端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功能模组functionmodule
T/CES134—2022
T/CES134—2022
注:本部分将分布式电源包含在区域配电网中。 3.15 活动数据activitydata 导致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 [GB/T32150—2015,定义3.12] 3.16 碳排放carbonemission 碳排放单位在核算边界内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二氧化 碳当量的形式表示。 [GB/T32150—2015,定义3.7] 3.17 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 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系数。 [GB/T32150—2015,定义3.13] 3.18 购入的电力产生的排放emissionfrompurchasedelectricity 消费的购入电力所对应的电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GB/T32151.1—2015,定义3.5] 3.19 碳氧化率carbonoxidationrate 燃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中被完全氧化的百分比。 [GB/T32150—2015,定义3.14] 3.20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resources 接入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位于用户附近、就地消纳为主的电源1101-环境试验设备校准规范送审稿,包括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 变流器等类型。 [DL/T5729—2016,定义2.020]
碳计量终端业务基本要求如下: a)区域配电网运行状态下所有碳排放源应实时在线监测,活动数据应使用各类碳计量仪表/传感 器采集,减少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 b)所建立的核算模型,应科学严谨、普遍适用,可操作、可扩展,具有实用性,考虑了分布式电 源、固碳技术对区域配电网碳排放的影响; c)碳排放核算仅考虑区域配电网在运行状态下碳排放,核酸范围不包含其新建、改建和扩建过程; d)区域配电网碳计量业务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区域配电网碳排放核算范围包括(见图2):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脱硫过程产生 化碳排放量、购入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固碳技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T/CES134—2022
图1区域配电网碳计量业务整体架构
图2区域配电网碳排放构成图
4.3核算步骤与核算方法
区域配电网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基本流程如图3所示。
T/CES134—2022
图3区域配电网碳排放核算流程图
E一—区域配电网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化碳(tCO2); E固碳一固碳技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分布式电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见公式(2):
E一—区域配电网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化碳(tCO2); E固碳一固碳技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分布式电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见公式(2):
E脱硫—脱硫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区域配电网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见公式(2):
E购入 一购入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5碳计量终端碳排放计算
5.1.1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5.1.1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E分布式=燃烧+脱硫
>(AD.E.)...
AD;一一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为吉焦(GJ); EF;一一第i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
5.1.1.2活动数据获取
化石燃料燃烧的活动数据是按照年度内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与平均低位发热量的乘积计算得出 按公式(5)计算:
式中: NCV;一一第i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于固体和液体化石燃料,单位为吉焦每吨(GJ/t) 对于气体化石燃料,单位为吉焦每万标立方米(GJ/10Nm"); FC:一一第i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对于固体和液体化石燃料,单位为吨(t),对于气体化石 燃料,单位为万标立方米(10Nm)。 化石燃料中平均低位发热量和净消耗量的确定,应符合GB/T32151.1一2015的相关要求。
5.1.1.3排放因子计算
燃料燃烧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计算见公式(6)
EF;=CC,xOFx 44 12
EF;=CCxOFx 12
CC;一第i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量含碳值,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 OF:一一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以百分数表示。 44/12一一二氧化碳与碳的分子量之比。 燃料含碳量和碳氧化率的确定,应符合GB/T32151.1一2015的相关要求,具体取值可参
5.1.2脱硫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5.1.2.1计算公式
硫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见公式(7)
CAL;一一第j种脱硫剂中碳酸盐消耗量,单位为吨(t); EF: 一一第i种脱硫剂中碳酸盐的排放因子。
5.1.2.2活动数据获取
脱硫剂中碳酸盐的年消耗量可按公式(8)计算
T/CES134—2022
CALk=Bk×Ik
式中: CALk一第k中脱硫剂中碳酸盐在全年消耗量,单位为吨(t); >Bk一一脱硫剂在某月的消耗量,单位为吨(t); I一一脱硫剂中碳酸盐含量,以百分数表示。 脱硫过程中所使用的脱硫剂(如石灰石等)的消耗量可通过每批次或每天测量值相加得到。在没有 进行测量或测量值不可得时可使用结算发票替代。 脱硫剂中碳酸盐含量取缺省值90%,有条件时还可以自行或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定期检测脱 硫剂中碳酸盐的含量
5.1.2.3排放因子计算
脱硫过程排放因子的大小取决于脱硫过程的转化率,在无具体测定时可取转化率等于100%。完全 脱硫过程的排放因子可参照附录表A.2。
5.2.1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
5.2.1.1计算公式
对于购入电力消费所对应的电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用购入电量乘以该区域电网 放因子,其计算公式按公式(9):
购入=AD购入×EF购入
5.2.1.2活动数据获取
购入电力活动数据以记录读数为准,若无电表或读数不可用,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电费发票或结算 单等凭证上数据。
5.2.1.3排放因子获取
电网排放因子应根据生产地址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相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计算,也可取省级电 因子。
对于固碳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分布式电源部分。因技术限制,区域配电网网络中固碳量可忽 在分布式电源中,宜通过计量固碳物质前后质量,计算得出吸收二氧化碳量,见公式(10):
式中: W盖一一分布式电源固碳物质吸收前质量,单位为吨(t);
T/CES134—2022
W后 一分布式电源固碳物质吸收后质量,单位为吨(t)。 固碳数据以发电侧记录数据为准,也可采用具备资质机构提供的测量数据证明,
6碳计量终端安全防护措施
选择应用成熟的SM2/3/4系列的国密算法,为设备、系统颁发唯一可信标识凭证,利用密码技术在 身份鉴别、数据加密、信任传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端到端、端到边、边到云的身份可信认证和数 据安全传输及存储
应具备唯一的、经过密码应用技术处理的安全的身份标识,基于对称密码机制或非对称密钥机制实 现双向身份认证,确保终端接入安全
6.3指令/数据安全交互
基于密码技术的数据签名验签、加解密、校验等技术,保障会话及数据交互的中的真实性、机 整性,有效的防止数据篡改、伪造、重放、恶意固件攻击等安全风险。
7碳计量终端软硬件架构
DB34/T 3589-2020 水工铸铁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程.pdfT/CES134—2022
电力碳计量服务终端软件架构组成如图5所示,分系统层和应用层。系统层包括统一嵌入式操作系 统、硬件驱动、系统接口层、硬件抽象层,操作系统通过系统接口层为应用层提供系统调用接口,通过 硬件抽象层提供硬件设备访问接口;应用层包括各类APP,APP包括基础APP、边缘计算APP、高级 业务APP以及其他APP,APP之间通过消息总线进行数据交互。
电力碳计量服务终端工作的参比条件见表1
表1气候环境条件分类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T/ASC 02-2016》8.2.2电压工作范围
电压工作范围0.8Umom~1.2Um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