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pdf

GBT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8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13667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pdf简介:

GBT16935.1-2008是中国国家标准《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简介》。这份标准主要规定了低压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它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原则:标准规定了绝缘配合的基本原则,如设备的电气性能、环境条件、使用条件、安全要求等,以确保设备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且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2. 要求:对于低压系统内的设备,标准对其绝缘性能、耐压等级、绝缘材料、绝缘结构、防护等级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旨在防止电气故障,保护用户和设备安全。

3. 试验:标准对设备的绝缘性能进行试验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了介绍,包括常规的绝缘电阻测量、耐压测试、局部放电测量等,以验证设备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总的来说,GBT16935.1-2008是一个指导低压系统内设备绝缘设计、制造和检验的重要技术规范,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GBT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pdf部分内容预览:

5.1.5功能绝缘的电气间隙的确定

对于功能绝缘的电气间隙,要求的耐受电压应是设备在额定条件下(特别是额定电压和额定冲击 参见表F.2)跨电气间隙两端预期发生的最大冲击电压或稳态电压(参见表F.7)或再现峰值电 见表F.7)。

5.1.6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电气间隙的确定

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电气间隙应按表F.2规定各自对应如下电压予以确定: 一按4.3.3.3或4.3.3.4.1的额定冲击电压;或 一按4.3.3.4.2的冲击耐受电压要求。 及按表F.7a规定各自对应如下电压予以确定: 按4.3.2.2的稳态电压; 一按4.3.4的再现峰值电压; 一一按4.3.5的暂时过电压。 对于冲击电压,加强绝缘的电气间隙应按表F.2对应于比基本绝缘确定的额定冲击耐压高一级 (4.2.3所列优选值序列)之值来确定,如果按4.3.3.4.2基本绝缘要求的冲击耐受电压不是优选值,则 加强绝缘应按能承受基本绝缘要求的冲击耐受电压的160%来确定。 注1:在绝缘配合的系统中,电气间隙大于要求的最小值对要求的冲击耐受电压而言没有必要,但是对于除绝缘配 合以外的原因(例如由于机械影响)增大电气间隙是必要的。在此情况下试验电压仍应保持在设备的额定冲 击电压基础上,否则有关的固体绝缘可能会出现过高的应力。 对于稳态电压、再现峰值电压和暂时过电压,加强绝缘的电气间隙按表F.7a规定的值确定,以承 受160%基本绝缘要求的耐受电压。 对具有双重绝缘的设备,在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不能分开进行试验之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供热质量综合评价办法》 2017年,则该绝缘系统可考虑如同 加强绝缘。 注2:在确定可触及的绝缘材料表面的电气间隙时,可设想为该表面覆盖金属箔。具体细节由产品标准技术委员

爬电距离应从表F.4中选取,且必须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电压按4.3.2(也可见5.2.2.2); 微观环境(见5.2.2.3); 爬电距离的方向和位置(见5.2.2.4); 绝缘表面的形状(见4.6.3和5.2.2.5); 绝缘材料(见4.8.1); 电压作用的时间(见4.5)。

5.2.3)、额定绝缘电压(见5.2.4)或额定电压(5.2.4)。 瞬时过电压通常不会影响电痕化现象,因此忽略不计。然而对暂时过电压和功能过电压,如果他们 的持续时间和出现的频度对电痕化有影响的话,则必须要考虑。

微观环境的污染等级(已在4.6.2中规定)对确定爬电距离的尺寸的影响在表F.4中考虑。 注:设备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微观环境条件。

5.2.2.4爬电距离的方向和位置

有必要,制造商应指明设备或元件预期使用的方位,以便在设计时考虑污染的积累对爬电距离的

5.2.2.5绝缘表面的形状

绝缘表面的形状仅在污染等级3情况下对确定爬电距离有影响。固体绝缘表面应尽可能设置横向 的筋和槽,用来阻断污染引起连续性的漏电路径。同时,筋和槽也可在受电压作用的绝缘上用来引水。 应避免导电部件间插人槽和接缝,因为它们可能会使污染累积或积水。 注:必须考虑长期存放的情况。爬电路径长度的计算在6.2中列出。

5.2.2.6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的关系

爬电距离不能小于相关的电气间隙,因此最小的爬电距离有可能等于要求的电气间隙。然而,除此 选定尺寸极限外,空气中的最小电气间隙与容许的最小爬电距离之间并无物理联系。 在爬电距离能够承受相关电气间隙(表F.2)所要求的电压情况下,爬电距离小于表F.2中情况A 要求的电气间隙仅能在污染等级1和2的条件下使用。用试验验证爬电距离耐受相关电气间隙的电压 时应考虑海拔修正系数(见6.1.2.2)。 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比较见附录E。

如果爬电距离的某部分是按耐受全部电压来确定,或全部爬电距离是按具有最低的C

果爬电距离的某部分是按耐受全部电压来确定,或全部爬电距离是按具有最低的CTI和最高的 及的材料来确定,则一个爬电距离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材料部分和/或具有不同的污染等级。 被浮动导电部件分开的爬电距离

由相同材料组成的爬电距离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包括浮动导电部件或被浮动导电部件分开的部分,

只要各单独部分的爬电距离之和等于或大于假定浮动导电部件不存在时所需值。 各个单独部分爬电距离最小值X在6.2中规定(见例11)。

功能绝缘的爬电距离的有

功能绝缘的爬电距离应按表F.4规定的对应于跨接爬电距离两端的实际工作电压予以确定。 当用实际工作电压来确定爬电距离时,允许用插人值确定中间电压的爬电距离。应使用线性插人 法求插人值,并将所得值的位数圆整到表中之值的相同位数。

2.4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

5.2.5使用筋减小爬电距离

在污染等级3情况下,当所需的爬电距离等于或大于8mm时,可通过使用筋减小爬电距离。减小 的爬电距离值列于表F.4的括号内(见表F.4注4)。筋的最小宽度(W)和最小高度(H)分别为所需爬 电距离(包括筋)的20%和25%(见图2)。 在使用多根筋情况下,爬电距离应分成与所需筋相同数量的几个部分,每部分爬电距离均应符合上 述要求。各根筋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应等于用于每个部分的筋从底部测得的最小宽度。

图2筋的宽度(W)和高度(H)尺寸

由于固体绝缘的电气强度远远大于空气的电气强度,故在设计低压绝缘系统时可能不会引起注意。 另一方面,通过固体绝缘材料的绝缘距离通常大大地小于电气间隙而产生高的电应力。另一点需考虑 的是实际上很少采用高电气强度的材料。在绝缘系统中,电极与绝缘之间和不同的绝缘层之间均可能 会产生间隙,或绝缘材料本身有气隙。在这些间隙或气隙中,在电压远小于击穿水平时,仍可能发生局 部放电,这就会影响固体绝缘的使用寿命。然而当峰值电压小于500V时,一般不可能发生局部放电

施加在固体绝缘上的应力可分为: 短期:和

DB41∕T 341-2004 新建与改建车用乙醇汽油加油站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施加在固体绝缘上的应力可分为: 短期;和 长期。

5.3.2.2.2发热

发热可以造成: 由于内应力的消除造成机械上的变形; 在高于环境温度(例如温度高于60℃)的较低温升下热塑性材料软化; 由于塑化剂损失造成某些材料脆裂; 如果超过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尤其会软化某些交联材料; 增大的介电损耗导致热不稳定性和损坏。 高温度梯度(例如短路过程中)会造成机械故障。

5.3.2.2.3机械冲击

如果材料不具有足够的抗撞击强度,机械冲击会造成绝缘损坏。下述原因引起的材料撞击强度降 低也会造成机械冲击的损坏: 当温度下降至低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时,材料就会变脆; 长期暴露在高温下会造成材料的塑化剂损失或造成原料聚合物老化。 各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在规定运输、贮存、安装和使用的环境条件时要考虑此情况

5.3.2.3长期应力及其影响

在空气中,当峰值电压大于300V(帕邢最小值)时就可能会发生局部放电(PD)。损坏主要是由于 逐渐的腐蚀或金属沉积而造成击穿或表面闪络。 绝缘系统具有不同的特性:某些绝缘(例如陶瓷绝缘子)在其整个预期寿命期间能承受放电现象DBJ50/T-275-2017 建设工程档案信息数据采集标准.pdf,而 其他一些绝缘(例如电容器)是不允许有放电现象。电压、放电重复率以及放电量均是重要的参数。 局部放电特性受外施电压的频率的影响。在增高频率的条件下进行加速寿命试验,可证实失效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