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266-2022 生物质废物堆肥污染控制技术规范.pdf

HJ 1266-2022 生物质废物堆肥污染控制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13590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J 1266-2022 生物质废物堆肥污染控制技术规范.pdf简介:

《HJ 1266-2022 生物质废物堆肥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一部关于生物质废物堆肥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控制标准。该规范由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适用于生物质废物(如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食品加工废弃物等)堆肥化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堆肥原料选择:规定了生物质废物的种类、来源、处理前的预处理要求,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堆肥的可行性。

2. 堆肥工艺:对堆肥工艺流程、设施设计、堆肥参数(如温度、湿度、通风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堆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最小化。

3. 污染控制:明确了堆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如氨、硫化物、重金属、有机物等)的控制标准,以及相应的检测和管理措施。

4. 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堆肥设施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确保其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5. 安全与健康:规定了堆肥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堆肥产品的安全使用要求,以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总的来说,《HJ 1266-2022》规范的实施,旨在推动生物质废物的有效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同时保护环境,防止堆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

HJ 1266-2022 生物质废物堆肥污染控制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生物质废物堆肥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质废物堆肥污染控制的总体要求,收集、贮存、运输、预处理和发酵过程的污染 控制技术要求,以及监测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质废物堆肥处理的收集、贮存、运输、预处理和发酵过程的污染控制,可作为生 物质废物堆肥有关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建设运行、峻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 许可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等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XFT 3004-2020 汽车加油加气站消防安全管理.pdfGB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3891 绿化用有机基质 GB38400 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HJ/T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J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905 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1209 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试行) NY/T525 有机肥料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HJ1266—2022

5.1采用堆肥方式进行处理的生物质废物,宜在源头进行分类收集并设置明显标识。 5.2在生物质废物的贮存、运输过程中,应根据其类型采取适当的密闭措施,避免在贮存和运输过程 中发生废物洒落、气味泄漏和液体滴漏。 5.3生物质废物的贮存装置应能有效收集装置内的渗沥液。在不影响发酵效果的条件下,可将渗沥液 作为堆肥原料送入发酵装置处理。 5.4生物质废物卸料和贮存场所地面应做防渗处理,须无阻水、存水缺陷。

6.1生物质废物的预处理工艺包括分选、破碎和混合等,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生物质废物的预处理装置应设置局部密闭和气体收集装置; b)预处理产生的渗沥液和不可生物降解杂质应收集后进行处理。 6.2生物质废物预处理后进入堆肥装置时,不可生物降解杂质质量百分数应低于5%。 6.3生物质废物堆肥过程应满足以下要求: a)堆肥主发酵装置内的物料最大颗粒粒径不宜大于50**; b)堆肥主发酵装置内的温度及持续时间应满足表1的要求; *)堆肥熟化发酵装置应保持有氧条件,发酵堆体空隙中气体的氧含量(体积比)应大于5%

6.1生物质废物的预处理工艺包括分选、破碎和混合等,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生物质废物的预处理装置应设置局部密闭和气体收集装置; b) 预处理产生的渗沥液和不可生物降解杂质应收集后进行处理。 6.2生物质废物预处理后进入堆肥装置时,不可生物降解杂质质量百分数应低于5%。

堆肥主发酵装置内的物料最大颗粒粒径不宜大于50**; b) 堆肥主发酵装置内的温度及持续时间应满足表1的要求; *)堆肥熟化发酵装置应保持有氧条件,发酵堆体空隙中气体的氧含量(体积比)应大

H1266—2022

表1堆肥主发酵装置内的温度和持续时间要求

6.4生物质废物堆肥主发酵装置产生的臭气应进行收集,不同类型堆肥装置应分别满足以下要求:

6.4生物质废物堆肥主发酵装置产生的臭气应进行收集,不同类型堆肥装

一生物质废物堆肥主发酵装直产生的吴气应进行收集,不向类型堆肥装直应分别满定以下要求: a)密闭式堆肥装置,应保证装置的气密性; b)开式堆肥装置,应通过表面密闭覆盖和负压通风方式有效收集气体; *)半密闭式堆肥装置,应在构筑物内采用负压方式有效收集气体,室内保持5Pa~10Pa的负压。 6.5生物质废物堆肥设施应配备相应的废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将生物质废物堆肥处理过程产生的渗沥 液和清洗废水收集并处理后排放,收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应进行收集。排放的废水应根据受纳水体 功能或纳管要求,执行国家或地方相关排放标准。 6.6堆肥处理各环节收集的气体应进行除尘和脱臭处理,达到GB14554和GB16297或地方相关排放 标准的规定后方可排放。脱臭处理宜优先采用腐熟堆肥床过滤技术。 6.7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除尘装置和脱臭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堆肥装置的进 料,及时检修,尽快恢复正常。如果无法修复,应停止堆肥装置运行,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堆肥装置污 染物排放。 6.8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应根据设备特征,配备噪声控制措施,保障周界噪声符合GB3096的规定。 6.9生物质废物堆肥处理产物的污染物含量应满足以下控制要求: a)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的,应符合GB18918的要求; b)以其他类型生物质废物为原料的,应符合GB/T33891的要求。 6.10生物质废物堆肥处理产物土地利用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的,应符合GB18918的要求; b)以其他类型生物质废物为原料的,应符合GB/T33891的要求。 10生物质废物堆肥处理产物土地利用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群数应符合GB38400的要求; b)种子发芽指数应符合NY/T525的要求; *)好氧呼吸量不超过20*gO2/(g有机物); d)杂质含量指标:杂质(粒径>2**的玻璃、塑料、金属、橡胶)质量百分数不超过0.5%(以 干燥样计),塑料类杂质(粒径>2**)质量百分数不超过0.1%(以干燥样计),塑料类杂质 面积质量比不超过25**2/(kg湿堆肥)。

7.1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运营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自行监测的规定及本标准的要求,对生特 肥过程进行环境和污染物监测。运营单位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可自行进行监测,也可委托其 的检(监)测机构代其开展监测。

7.2生物质废物堆肥过程的监测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a)生物质废物堆肥过程的臭气监测采样应按照GB/T16157、HJ905规定的方法进行,并符合 HJ/T397的要求; b)生物质废物堆肥过程的废水监测采样应按照HJ91.1规定的方法进行; *)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运营厂区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采样应按照HJ1209规定的方法进行; d)生物质废物堆肥的原料和产物的监测采样应按照HJ/T20的方法进行,测试方法除已有标准规 定的外,可按照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

HJ1266—2022

测温点均值计,温度需连续记录; b)采用半密闭式和开式堆肥装置时,宜在条垛或槽式堆肥设备的长度方向每间隔5*横截面的 中心与距表面和底部100**处各设1个测温点。温度按测温点均值计,间隔2小时记录温度 1次。 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污染物监测频次应符合以下要求: a)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臭气的监测频次应为每个月至少1次; b)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废水的监测频次应为每个月至少1次; *)生 生物质废物堆肥装置运营厂区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频次应为每年至少1次; d)生物质废物堆肥处理原料和产物的监测频次应为每个月至少1次; e)对6.9和6.10中指标的监测,应按照堆肥产物生产量进行,每生产500吨采样检测1次;每月 生产量不足500吨的,应每月至少采样检测1次。

H1266—202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好氧呼吸量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试堆肥产物的生物稳定性程度。 好氧呼吸量是指在一定的好氧环境条件下,单位质量物料在一定培养期内微生物降解时所消耗 土氧气量,以单位物料的有机物质量为基准计算,是评价物料生物稳定性程度的一种指标。

A.3.2样品储存和运输

样品采集后置于内衬为塑料的可密闭样品桶或可密闭袋式容器,于1C~4℃C环境中储存和运输。 从采样到实验室开始测试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1)呼吸反应器 体积不小于200*l、底部直径不小于80**的平底密闭容器。 2)好氧呼吸量分析仪 能连续测定及记录密闭反应器内O2消耗量的仪器。记录频率不低于1次/小时。 3)器材可靠性检验 定量称取105C下烘干的394*g无水Na2SO3(分析纯),快速放入呼吸反应器,并加入5*l蒸 馏水,密闭后置于20℃±1“C的恒温箱中,12小时后测定氧气消耗量,测定结果在50*g±1*gO2 范围内,则可判定呼吸反应器的密闭性及好氧呼吸量分析仪的可靠性符合要求。

来源于堆肥处理过程主发酵末期或熟化发酵阶段的物料,含水率40%~50%。采集后储放于透 只袋内,室温15°℃~30℃条件下储放时间不超过15日。

HJ1266—2022

微晶纤维素:分析纯。

手工捡除现场采集的样品中的杂质254.预制箱梁施工工艺探讨(摘录自工程建设与设计07年6期第104-108页),包括尺寸大于4**的石子,尺寸大于2**的玻璃、塑料、 金属和橡胶等

将样品全量破碎至粒径10**以下,并过筛,再按照四分法缩分至约1kg的分样,再次粉碎至 粒径5**以下,并过筛得到测试样品。

连接布氏漏斗和抽滤瓶及真空抽吸装置,布氏漏斗内铺设滤纸,取300g测试样品均匀摊铺于滤 纸上;均匀淋洒300*l自来水,再用铝箔和塑料薄膜封闭布氏漏斗开口;真空抽滤,直至无滤液渗出; 抽滤结束后,测量抽滤瓶中的液体量*w1

将调节含水率后的测试样品,在塑料薄膜上均匀摊铺为1**~2**厚,室温15°C~30°℃下 5~7小时。风干前后应称重,计算风干过程的水分损失量*w2

好氧呼吸量测试步骤如下: a) 准确称量40g风干活化后的测试样品和80g接种物,均匀混合后装入呼吸反应器,在反应 底部松散平铺; b) 将呼吸反应器与好氧呼吸量分析仪连接并密封; 将呼吸反应器放置在20C土1°C的控温箱中; d) e)

1) 1 根据公式(A.2)计算好氧呼吸量R44。

H1266—2022

式中: RA4一一好氧呼吸量,单位为*gO2/(g有机物); ∑%**2i累计96小时的氧气消耗量,单位为毫克(*g); ∑%**(0);接种物累计96小时的氧气消耗量道桥排水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单位为毫克(*g); *w一一实验样品调节含水率时的抽滤量,单位为克(g); *w2一一实验样品风干活化时的水分损失量,单位为克(g); Cw一一实验样品的含水率,单位为质量百分数(%,以湿基计); C*M——实验样品的有机质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数(%,以干基计)。按照CJ/T96测 定,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