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限公司油库土石方工程井字型路网法回填施工方案

某有限公司油库土石方工程井字型路网法回填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8.1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5845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有限公司油库土石方工程井字型路网法回填施工方案简介:

井字型路网法在某有限公司油库土石方工程中的回填施工方案,是一种常见的道路网络设计和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大面积的场地平整和回填工作。以下是该施工方案的简介:

1. 道路规划:首先,根据油库的设计和功能需求,规划出井字型的路网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的密度和通达性,便于施工设备和运输车的进出。

2. 基础回填:在道路的基础部分,按照设计要求,先进行土石方的开挖和清理,然后使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初步压实,为道路回填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逐层回填:按照道路的设计标高,分层进行回填。每层回填的厚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200-300mm,确保每层都能得到充分压实。

4. 压实处理:每层回填后,使用振动碾、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夯等设备进行压实,确保回填土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防止路基沉降。

5. 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土样的密度检测,以确保回填质量。同时,对于关键部位,如十字交叉路口,应加强压实度检查。

6. 绿化与配套设施:回填完成后,进行道路的两侧绿化和必要的配套设施建设,如排水系统、路灯等。

7. 安全保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设置警示标志,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井字型路网法回填施工方案旨在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同时考虑到油库的运行安全和环境保护。

某有限公司油库土石方工程井字型路网法回填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万向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油库土石方工程

编制单位:核工业井巷建设公司岙山油库土石方工程项目部

编制日期:2008年8月25日

DB33∕T 1203-2020 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技术标准万向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油库土石方工程

井字型路网法回填施工方案设计

1.1.工程地理位置、周边环境

万向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油库土石方工程位于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岙山岛海防村狗头颈东侧岸线和陆域。东南面邻峙头洋水道,西北侧为山体,约80米处为建设中的国家原油储备库油罐,西侧1830米与舟山兴中石化码头毗邻,码头地理位置为东经122°08′54″、北纬29°56′53″,工程水域属螺门头水道,北与金塘水道、册子水道相接。爆破区域内无民居,爆破作业条件局部较差,但总体环境较好。

回填区域内土质较差,以淤泥、淤泥质粘土为主,而且大部分区域土层较深,最深达42m。

1.2.施工设计方案依据

(1)冶金工业部宁波勘察研究院《万向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油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

(2)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岙山油库一期和二期工程一区~七区地基处理设计施工图(修改)》;

(3)有关施工技术规范;

(4)现场踏勘获得有关技术资料以及我单位施工的类似工程项目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

2.井字型路网法回填施工

路网道路首层回填根据地形情况标高控制在3.0~3.5m左右,并根据施工时发生的实际情况,视淤泥厚度下沉作相应的回填施工标高的调整,回填稳定后进行分层加高到设计要求,并控制好每层厚50cm与填料粒径。

为了保证施工车辆的通行安全,道路上口路面宽度原则上控制在: A1=12~15m、 A2=10~12 m、 B1~B5=10~12m。而且在回填施工过程中可以缓解行车安全的压力。

根据实际现场涨潮、落潮、挤淤、稳定性情况,道路回填施工实行交替进行,回填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监理、业主汇报。如必须对回填方案进行调整时,在取得监理、业主同意后对回填施工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

路网回填时需要对各道路的轴线进行测量放线,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的位置进行回填。对道路的标高、宽度经常进行检查与测量,以保证高度和宽度的准确性。对路网的行车安全进行全过程跟踪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或停止回填作业。

(1)路网回填必须选择有责任感的专职指挥人员进行卸料。

(2)路网回填施工十分注意首层,运宕渣填筑的自卸汽车距卸料处应>10m以上,并用推土机送料到注定位置。

(3)首层根据地形情况控制在3.0~3.5m左右,视淤泥厚度作相应调整。

(4)反压堤道路结合宕渣堆载区块进行施工。

(5)反压堤距离海堤的距离暂定为50m(2.0m标高处)。

(6)施工中十分注意回填沉降位移,一旦发现立即停止回填作业。

路网回填向前推进“井字型”或U型后(视实际情况),可对路网内区域进行回填,回填顺序从南→北、西→东为主。

路网回填主要指标控制如下:

对路网内按照滩涂标高在0.8m以上区域,第一层回填标高控制为2.5m,低于0.8m区域,第一层回填标高控制为2.0m。分层加高厚度为0.5m,最终加高标高按照《地基处理》中设计标高控制,大部分区域为4.0m,局部略有变化。加高时间根据监测结果和稳定性并按照地基处理设计图中的“加荷曲线”控制速率。

E1、E2区的分层回填控制在50cm以下,其余区域露出水面后的第一层仍按50cm控制,以后各层可按80cm以下进行控制。

分层宕渣填筑完成后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并对每一区域每填筑一层需做一次密实度试验,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因业主要求取消E1、E2区的塑料排水板,故对E1、E2区要求填筑至4.0m标高,如监测数据稳定,E1区可以再逐级(每级50cm)填至5.0~5.5m标高。

因海洋滩涂情况变化复杂,施工设计方案编制时考虑难免缺乏不周全。填筑施工时应在充分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根据现场具体发生的情况,如挤淤、海水冲刷和路网稳定性等情况。发现意外情况时,随时随地向监理、业主汇报,请示商讨解决方案。施工过程中对本方案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逐步进行完善。

(1)回填宕渣粒径控制在30cm以下,含泥量控制在10%以内。

(2)宕渣填料要均匀,避免出现粗粒或细粒过于集中现象。

(3)采用分区分层进行回填,松铺系数为1.21~1.71。每层回填时保持良好的平整度,并留有一定的横坡以保持场地不积水。

(4)宕渣填筑的压实度要求为重型压实度不小于90%或固体体积率不小于80%。

(5)每层铺设碾压完成后,施工单位先自检和配合业主监理人员抽检,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不符合验收要求的要返工重做GB∕T 9979-2005 纤维增强塑料高低温力学性能 试验准则,直至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为止。

(6)在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填料和加载速度,施工单位与监测单位密切配合,作好沉降和稳定监测,填筑过程中每一层都要进行一次检测,宕渣的填筑速度要控制水平位移量每昼夜不超过0.5cm,沉降量小于1.5cm,超过时要暂停填筑,待沉降及位移量小于规定值后再继续施工。

(7)在宕渣填筑过程中,严格监测表面沉降、分层沉降、水平位移和孔压,及时准确的了解地基加固的情况。

(8)路网回填时不得在短时间内集中在一条道路上长距离回填,以防止因为不稳定而产生整体滑移。必须多条路网交替进行回填。

(9)运输车辆在倒车卸料时距离边缘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单条路网回填距离过长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加宽回填会车平台,保证运输车辆的交会安全。

(10)施工车辆必须保证有良好的制动系统,并经常进行检修。回填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牵引工具。

(11)现场指挥人员戴安全帽DG/TJ08-2019-2019 膜结构检测标准.pdf,配穿救生衣。指挥施工车辆进行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