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82.1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873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新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是新建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份详细规划和管理施工过程的文件,旨在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以下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大致简介:

1. 项目概述:首先,设计会介绍项目的总体概述,包括项目名称、地点、规模、设计标准、施工内容等基本信息。

2. 工程地质与水文: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进行详细分析,为施工提供依据,预防潜在的地质灾害。

3. 施工方案:包括道路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法等,如路基处理、路面施工、桥梁涵洞建设等。

4.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时间表,包括各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5. 施工组织:包括组织机构设置、施工队伍配置、设备计划等,明确责任分工和协作关系。

6. 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7. 环境影响与污染防治:评估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8. 应急预案:设立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如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机械故障、天气变化等。

9. 成本控制:预算项目的成本,包括材料、设备、人工等各种费用,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总的来说,施工组织设计是新建道路工程实施的蓝图,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文件,对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成本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新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5)、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6)、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在大批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为职工的衣、食、住、行、医等应予全面考虑,应认真落实,以便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7)、向施工班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的目的是把拟建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要求等,详尽地向施工队组和工人讲解清楚。

(8)、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工地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直接影响着各项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无章可循是危险的,有章不循同样危险。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工地的各项管理制度。

DB13(J)∕T 277-2018 建筑用钢型材标准这些管理制度包括: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技术责任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职工考勤与考核制度、安全操作制度、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现场材料管理制度、工地及班组经济核算制度。

第三节、劳动力持证上岗保证措施

充足的劳动力投入是确保工期实现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于专业施工工种和劳动力的选择,必须以素质高、技术好为条件进行选择,我公司将选派有力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在技术上施工队伍完全有能力胜任本工程的施工。在劳动力的需求量上,我公司将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以及工期控制的要求,配备足够的劳动力,建立奖罚制度,开展劳动竞赛,作好班组工作,生活等的后勤保障,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配备的人员需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保证工地人员持证上岗。

第五章 机械、办公、检测设备投入计划

第一节、施工机械投入计划

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和招标文件要求,既要按时完成,又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为此,我公司将保证施工机械的投入。机械设备有步骤有计划的分批进场出场,既保证工程施工的需要,又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最大工作效率。具体见附表: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办公设备、检测设备表。

第二节、检测设备及办公设备投入计划

计划投入到工程中的检测设备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游标卡尺、钢尺、接触式温度计等。用于确定工程定位、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

其他检测委托相关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主要检测项目如下:

水泥稳定层:弯沉、压实度、水稳强度检测

沥青路面:弯沉、压实度、平整度、厚度

第三节、施工机械投入保证措施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编制施工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机械进场计划,提前进行检测调试。

3、根据施工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按计划、按期进场,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4、结合本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使用先进的机具,同时加强施工机具的管理,保证机具的运转良好,充分发挥其效能,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5、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如先进的地下管线探测仪器、全站仪等,确保试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6、机械设备进场后,需定期检修和保养,保持较高的完好率,以便顺利开展工作。

第六章、施工的重点、难点、关键技术、工艺分析及解决方案

道路红线宽度为30m,机动车道宽度为15.5m,双向四车道,外侧设置3m人行道与4.25m路侧绿化带。

1.1.2 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

对现场的构筑物、高压线路、地下管线等进行探查,并根据地理位置、挖方的大小合理确定开挖的方法、出土的路线、弃土的位置。

路基开工前要做好导线、中线、水准点的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工作。施工测量的精度要符合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

①导线复测。使用满足测量精度的仪器对甲方提供的导线点进行复测,对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进行加密,使施工时相邻导线点能相互通视并闭合。

②中线测量。全面恢复道路的中桩,对路线的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止点,用钢钎固定。如发现各桩点与实际不相符,及时查明原因,并马上报监理工程师。

③水准点的复核。查核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并与国家的水准点闭合,超出国家误差范围的,查明原因并报监理工程师。临时设置的水准点用水泥桩固定。

④路基放样定位。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即进行复测。并根据图纸的位置测放路基用地桩、路堑堑顶、边沟等的桩线,在距路中心的距离设控制桩,标明挖方的高度。

4)开挖前先在坡顶施工截水沟,避免雨天地面水及地下水冲刷边坡引起塌方。先按照挖方的大小确定开挖方法,开挖时采用挖掘机按设计坡度有次序地自上往下挖掘,挖出的适用土石方先满足本标局部路基的回填,有余的弃至甲方指定的地点。

5)土石方外运时,严格遵照有关散体物料运输规定,用专用车辆运输。

6)开挖时边挖边修整边坡,边坡的坡度按设计的要求,不能过陡或过缓。

7)挖至设计标高后如路床的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先超挖30cm,整平碾压至与路床标高相平,使路床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土方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填料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之内。采用机械压实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25厘米。

拟建道路为填海区,碾压不易密实,达不到设计要求,所以对全路段采用强夯的处理方法。夯击遍数为两遍点夯,两遍满夯。

测量定位放坑位,每区域按夯点间距测放坑位,监理验收后方能强夯。采用10*10米得方格网测量夯前、每遍夯后标高、地面沉降。

2.主要施工机具、设备

(1)强夯锤质量10t,其底面形状宜采用圆形、直径2.5米、有气孔。

配备4台1000KN.m点夯机、4台1000KN.m满夯机。

(2)起重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借助脱钩装置来起落夯锤。机械设备稳定性良好。

(3)本工程配备2台推土机。

(1)施工前必须对附近施工环境进行调查,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埋深等,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免因施工造成损坏。

(2)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仪器以及施工中砌筑工程和浇灌混凝土等产生有害影响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防振措施。

(3)按设计基底高程和试夯确定的夯沉量对强夯区域的土方进行挖方或填方施工。做好场区“三通一平”工作。

(1)有关人员应熟悉设计图纸、测量放线依据,学习有关强夯施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前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内容包括施工参数、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步骤方法、关键工序控制等。

(2)按有关规程和设计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现场测量定位放线工作。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夯击点位置,见下表

(4)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重复步骤(4),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单个夯点的夯击。

(7)换夯点,重复步骤(3)~(5),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8)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当表土松软时可铺设一层厚度为1.0~2.0m的砂石施工。

(2)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4)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当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时应停夯,向坑内填料直至与坑顶平,记录填料数量,如此重复直至满足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当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可随时清理并在夯点周围铺垫碎石继续施工。

(5)按由内而外,隔行跳打原则完成全部夯点的施工。

(6)推平场地,用低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7)铺设,并分层碾压密实。

本工程采用连续夯击的方式,2遍点夯2遍满夯。

夯击施工时,应从一侧向另一层施工。

夯击能:根据设计及规范标准、强夯试夯确定具体值。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该发生较大的隆起,一般控制为小于等于10cm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填土高度20%,待试夯完成后,现场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及设计院共同确认后,对数值进行修正。

1)强夯施工参数(夯击能量、夯点间距、夯击遍数等)根据道路的不同地质情况参考试验段的成果,根据实际施工结果作适当调整。

2)强夯施工,测放夯点位置,用明显标志标出夯点中心点,同时保护好测量用控制点。

3)施工区域点夯施工时,依据夯点布置图分遍夯击,用推土机将坑推平碾压,然后再进行下一遍夯击,如此往复,直到设计遍数夯完为止。

4)点夯施工时,每击进行沉降观测jgj33-2012(正式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pdf,每2台夯机配备一名专职测量员,认真做好强夯施工记录。并掌握强夯收锤标准。

2.1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准备工作:首先对路基的高程、中线、边线进行检测,清理场地,表面清洁无杂物,并对清理后留下的坑沟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夯实等处理,挖临时排水沟,疏干路基范围内积水,保持基底干燥。

(2)路基碾压:路基碾压采用振捣式压路机配合钢轮静压路机使用,压实遍数根据测试资料确定。

(3)检测:路基碾压后进行宽度、坡度顶面高程及密实度、弯沉值的测试,均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基层的填筑施工。

(4)路基回填土,分层洒水夯实,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

5#路车行道稳定层厚度为40cm(2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苏J25-2006 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隔墙,下基层水泥含量3%,上基层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