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单体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CECS332:2012》

《农村单体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CECS332:2012》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
资源大小: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145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在线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农村单体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efficient of detached rural housing

CECS 332:2012


主编部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
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13年2月1日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125号


关于发布《农村单体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三批)>的通知》(建标协字[2009]90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编制的《农村单体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经本协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CECS 332:2012,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前言

    本标准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三批)>的通知》(建标协字[2009]90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完成。
    编制组经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建筑气候分区与室内热环境设计参数,建筑和围护结构节能设计,采暖与通风节能设计,生活热水、炊事、照明节能设计。
    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监理等使用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政编码:100048)。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
    参编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天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大学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会 同济大学
    主要起草人:杨旭东 李军 赵加宁 杨铭 李本强 张树君 刘刚 陈滨 陈冠益 孟庆林 杨柳 董宏 冯雅 高庆龙 龚光彩 陈永 赵世明 叶建东 寿青云 张雪研
    主要审查人:许文发 万水娥 李德英 刘俊杰 刘俊跃 刘月莉 孟宪淦 朱清宇

1 总则


1.0.1 为贯彻实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改善农村居住建筑热环境,降低常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农村单体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1.0.3 农村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农村单体居住建筑 detached rural housing
    供农村居民生活用的独立、分散式建筑。

2.0.2 适宜热环境 acceptable thermal environment
    基于农村居住建筑使用者生活习惯和衣着特点,多数居民可接受的热环境。

2.0.3 基准温度 reference temperature
    室内适宜热环境对应的温度范围。其上限对应夏季多数居民可接受的最高温度,下限对应冬季多数居民可接受的最低温度。

2.0.4 被动太阳房 passive solar house
    不使用机械动力,通过建筑物本身采取一定措施利用太阳能进行冬季采暖的房屋。

2.0.5 火炕 chinese kang
    用土坯、砖或水泥等建筑材料砌成空心炕体,内部空腔形成的烟道分别与炉灶和烟囱相连。利用烟气加热炕体,以辐射和对流形式向室内供暖。

2.0.6 火墙 heated wall
    用砖等建筑材料砌成空心墙体,内部空腔形成的烟道分别与炉灶和烟囱相连。利用烟气加热墙体,以辐射和对流形式向室内供暖。

2.0.7 燃池 burning cave
    砌筑在地下或采暖房间下部的密闭燃烧空间。利用顶部盖板或池体向室内供暖。

.

3 建筑气候分区与室内热环境设计参数


3.1 建筑气候分区


3.1.1 农村居住建筑应根据室外气象参数划分为5个气候区。

3.1.2 农村居住建筑气候分区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 农村居住建筑气候分区

热工分区名称

分区指标

各区辖行政区范围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严寒地区

最冷月平均气温≤-10℃

日平均温度不高于5℃的天数≥145d

黑龙江、吉林全境;辽宁、青海、内蒙古、新疆大部地区;

甘肃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北部的部分地区

寒冷地区

最冷月平均气温-10℃~0℃

日平均温度不高于5℃的天数90d~145d

天津、山东、宁夏全境;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大部;

辽宁南部、甘肃中东部以及河南、安徽、江苏北部的部分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最冷月平均气温0℃~10℃;

最热月平均气温25℃~30℃

日平均温度不高于5℃的天数0d~90d,

日平均温度≥25℃的天数40d~110d

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全境;江苏、安徽、

四川大部;陕西、河南南部;贵州东部;福建、广东、

广西北部和甘肃南部的部分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

最冷月平均气温>10℃;
最热月平均气温25℃~29℃

日平均温度不低于25℃的天数100d~200d

海南、台湾全境;福建南部;

广东、广西大部以及云南西部

温和地区

最冷月平均气温0℃~13℃;

最热月平均气温18℃~25℃


  日平均温度0℃~5℃的天数0d~90d

云南大部、贵州、四川西南部;

西藏南部一小部分地区


3.2 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参数和基准温度限值


3.2.1 严寒和寒冷地区有采暖设施情况下,冬季室内适宜热环境设计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卧室、起居室等主要功能房间热工设计计算温度应取14℃。
    2 通风换气次数应取0.5h-1

3.2.2 夏热冬冷地区在无采暖设施情况下,冬季室内适宜热环境设计基准温度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卧室、起居室等主要功能房间基准温度下限值应取8℃。
    2 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大于1.0h-1

3.2.3 夏热冬冷地区在无空调设施情况下,夏季室内适宜热环境设计基准温度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卧室、起居室等主要功能房间基准温度上限值应取30℃。
    2 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5.0h-1

3.2.4 夏热冬暖地区在无采暖设施情况下,冬季室内适宜热环境设计参数与设计基准温度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卧室、起居室等主要功能房间基准温度下限值应取10℃。
    2 通风换气次数应取1.0h-1

3.2.5 夏热冬暖地区在无空调设施情况下,夏季室内适宜热环境设计参数与设计基准温度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卧室、起居室等主要功能房间基准温度上限值应取30℃。
    2 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5.0h-1

.

4 建筑和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农村居住建筑选址应避开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域。

4.1.2 建筑材料的选择宜就地取材。

4.1.3 农村居住建筑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通过被动节能方式创建适宜室内环境,并减少对人工调节手段的依赖。建筑布局应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冬季避风和自然采光。

4.1.4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物宜南北或接近南北朝向。

4.1.5 农村居住建筑宜联排建设。

4.2 建筑节能设计


4.2.1 建筑的体形宜简单、规整,平、立面不宜局部突出或凹进。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新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宜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 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新建居住建筑体形系数

建筑层数

≤2层

≥3层

体形系数设计上限值

0.80

0.60


4.2.2 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居住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面积的25%;夏热冬冷、温和地区农村居住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面积的30%;夏热冬暖地区农村居住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面积的45%或地面面积的8%。

4.2.3 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夏季南向、西向、东向外窗,应采取遮阳措施。常用的外门、外窗和遮阳类型可按附录B确定。

4.2.4 农村居住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房间窗地面积比不宜小于1/7。
2 窗洞口上沿距地面高度不宜低于2m。
3 单面采光房间的进深不宜超过6m。
4.2.5 建筑东、西和北向外窗面积不应过大,其窗墙比不应大于0.3。

4.2.6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利用南向外窗实施被动太阳能采暖时,其窗墙比宜符合表4.2.6的规定。

表4.2.6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南向外窗的窗墙比

太阳能资源类型

全年太阳能辐射总量

代表性地区

体形系数>0.8

体形系数≤0.8

GJ/㎡·a

无夜间保温

夜间保温

[保温热阻1.0(㎡·K/W)]

无夜间保温

夜间保温
  [保温热阻1.0(㎡·K/W)]

资源丰富区

≥6.7

典型地区见附录A

0.5

1.0

0.5

≥0.7

资源较丰富区

5.4~6.7

0.5~0.9

资源可利用区

4.2~5.4

0.5~0.7


4.2.7 建筑屋顶宜采用坡屋顶形式,并宜设置吊顶。

4.3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4.3.1 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不应超过表4.3.1的规定。

表4.3.1 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气候区

最冷月室外空气平均温度(℃)

传热系数K[W/(㎡·K)]

严寒地区

≤-10.0

屋顶

坡屋顶(右侧数值为吊顶传热系数限值)

0.30

平屋顶

0.25

外墙

0.30

外窗

2.00

外门

2.00

寒冷地区

-9.9~-7.0

屋顶

坡屋顶(右侧数值为吊顶传热系数限值)

0.35

平屋顶

0.35

外墙

0.35

外窗

2.50

外门

2.50

-6.9~-4.0

屋顶

坡屋顶(右侧数值为吊顶传热系数限值)

0.50

平屋顶

0.45

外墙

北/东/西向

0.35

南向

0.45

外窗

2.80

外门

3.00

寒冷地区

-3.9~0

屋顶

坡屋顶(右侧数值为吊顶传热系数限值)

0.65

平屋顶

0.55

外墙

北/东/西向

0.40

南向

0.55

外窗

2.80

外门

3.00


4.3.2 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居住建筑与土壤接触的外墙保温层热阻值,不应低于表4.3.2的规定。


表4.3.2 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居住建筑与土壤接触的外墙保温层热阻值R

气候区

最冷月室外空气平均温度(℃)

保温层热阻值R[㎡·K/W]

严寒地区

≤-10.0

1.60

寒冷地区

-9.9~-7.0

1.40

-6.9~-4.0

1.00

-3.9~0

0.85


4.3.3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外窗遮阳系数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表4.3.3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W/(㎡·K)]、热惰性指标D、外窗遮阳系数SC

平屋顶

坡屋顶

外墙

外窗

外门

K≤1.0
D≥1.5

K≤1.5
D≥1.1

K≤1.0
D≥2.5

K≤3.2
SC≤0.75

K≤3.0


4.3.4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外窗遮阳系数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表4.3.4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W/(㎡·K)]、热惰性指标D、外窗遮阳系数SC

平屋顶

坡屋顶

外墙

外窗

外门

K≤1.5
  D≥1.5

K≤1.5
  D≥1.1

K≤1.8
  D≥2.5

K≤5.5
  SC≤0.65

K≤3.0


4.3.5 保温材料宜根据保温材料性能、初投资等情况综合因素进行选择。常用建筑保温材料性能指标可按附录E选用。

4.3.6 夏热冬冷、夏热冬暖以及温和地区居住建筑的外墙、屋顶等围护结构,应采用隔热,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浅色饰面材料(如浅色粉刷、涂层和面砖等)。
    2 屋顶内宜设置空气间层。
    3 屋面层宜采用含水多孔材料。
    4 屋面、东、西外墙宜采用花格构件或爬藤植物遮阳。

4.3.7 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外窗应设置夜间保温措施。

4.3.8 夏热冬冷、夏热冬暖等地区,与土壤接触的地面宜作保温和防潮处理,地板面层宜采用对水分具有一定吸收作用的饰面层。不与土壤接触的架空地面宜保持架空层通风。

.

5 采暖与通风节能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采暖与通风方式及设备的选择应节能、环保,并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

5.1.2 分散居住的农村建筑不应采用集中式采暖系统。

5.1.3 采暖与通风方式的设计应和建筑设计同步进行。

5.1.4 采暖和通风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并优先选用经济性较好,能效比较高的产品。

5.2 采暖设计


5.2.1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应进行采暖设计。


5.2.2 采暖系统的热源应优先选用可再生能源,不宜采用直接电热式设备。


5.2.3 室内不宜采用生物质等燃料直接燃烧方式进行采暖。


5.2.4 应根据气候条件和房间使用性质确定被动太阳房采暖方式。

    1 主要在白天使用的房间,宜选用直接受益式或附加阳光间式。

     2 以夜间使用为主的房间,综合太阳能资源和室外环境条件,可选用夜间保温设施完备的直接受益式或具有较大蓄热能力的集热蓄热墙式。


5.2.5 直接受益式被动太阳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接受益窗应设置在建筑的南向立面。

    2 直接受益窗的传热系数和窗墙比宜按本标准表4.3.1和表4.2.6选取。

    3 直接受益窗应采取夜间活动保温措施。


5.2.6 集热蓄热墙式被动太阳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集热蓄热墙面积和其外表面透光材料层数,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集热蓄热墙吸热面应涂装对太阳辐射吸收率高、耐久性强的涂层。

    2 宜采用在集热蓄热墙上、下端设置通风口的形式。上、下通风口总开口面积宜取空气间层断面面积的0.8倍。风口的位置应保证气流通畅且便于维修,并宜设置风门,以便在非采暖季阻断热空气向室内流动。

     3 可利用建筑结构体的抗震部分设置集热蓄热墙或附加阳光间,以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4 集热蓄热墙中的实体墙部分,应具有较大蓄热能力。

     5 夏季,集热蓄热墙宜采取通风和遮阳措施。


5.2.7 附加阳光间式被动太阳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选用中空PVC塑料门窗搭建阳光间,并应采取有效夜间保温措施。

     2 应对阳光间内热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流通进行有效组织。

    3 阳光间进深宜小于或等于1.5m。

    4 应考虑夏季阳光间的遮阳和通风设计。


5.2.8 火炕、火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北方地区宜选用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吊炕)或半吊炕。

    2 火炕或火墙与建筑外围护结构接触的墙体之间,必须添加保温层。

    3 火墙宜设置在内墙侧,不宜设置在外墙侧。


5.2.9 燃池的建造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采暖面积与燃池面积之比宜为6:1。燃池深度宜为1.5m~1.7m。

    2 燃池壁应加绝热材料保温层,以减少燃池周壁的热损失。

    3 燃池壁应与建筑体的地基墙体至少留出0.5m的距离,且应用黄土夯实。

    4 顶部散热盖板、进(出)料口盖板、排烟道等部位应密封,燃池壁与土壤、或顶部盖板与房间地板之间宜增加一层30cm的黄土层,以增强密封性,防止烟气泄漏造成的有害气体中毒。

     5 不应在室内设置点火口或进(出)料口。


5.2.10 小型家用热水采暖系统(土暖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水采暖系统宜采用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其设计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当采暖面积过大、热源与最远端散热器立管距离过长时,应采用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3 应采用燃烧效率高的燃烧设备,系统宜加装烟气热回收装置。

    4 敷设在室外、不供暖房间、管沟或顶棚内的暖气管道应进行保温。保温材料宜采用岩棉、玻璃棉等保温性能好的保温材料。

    5 热源不应装在卧室或其他人员在一天之内较长时间停留的房间内。


5.3 通风设计


5.3.1 建筑通风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5.3.2 利用风压进行自然通风时,建筑的开口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一致。

5.3.3 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可适当加大建筑层高,以加强室内气流流动,提高自然通风效果。

5.3.4 当自然通风无法满足室内空气品质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6 生活热水、炊事、照明节能设计


6.0.1 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生活热水。

6.0.2 生物质资源充足地区,宜采用沼气、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等作为生活热水和炊事用燃料。

6.0.3 秸秆直接燃烧宜采用省柴节能灶。

6.0.4 严寒和寒冷地区炉灶的设计宜与火炕、火墙的设置同步进行。

6.0.5 照明设备宜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节能型产品。

附录A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附录B 常用外门、外窗和遮阳类型


B.0.1 居住建筑外门和外窗宜按表B.0.1-1和表B.0.1-2选用。

表B.0.1-1 居住建筑外门选用

门框材料

门类型

传热系数K[W/(㎡·K)]

单层

2.5

金属保温夹板

单层

2.7

金属型材

卷帘

5.6


表B.0.1-2 居住建筑外窗选用

窗框材料

窗户类型

空气层厚度

(mm)

传热系数K

[W/(㎡·K)]

玻璃遮阳系数

SC

塑钢

单层透明玻璃窗(5mm)

-

4.7

0.93

普通中空玻璃窗

6

3.6

0.86

9

3.0

0.86

12

2.8

0.86

多腔塑钢中空玻璃窗

6

3.0

0.86

9

2.8

0.86

12

2.5

0.86

铝合金

单层透明玻璃窗(5mm)

-

6.5

0.93

断热桥型材中空玻璃窗

6

3.6

0.86

9

3.4

0.86

12

3.0

0.86

B.0.2 外遮阳形式和遮阳系数应符合表B.0.2的规定。


表B.0.2 外遮阳形式和遮阳系数

外遮阳形式

性能特点

特征值

外遮阳遮阳系数

适用范围

水平式外遮阳

0.85~0.90

接近南向的外窗

垂直式外遮阳

0.85~0.90

东北、西北及北向附近的外窗

挡板式外遮阳

0.65~0.75

东、西向附近的外窗

横百叶挡板式外遮阳

0.35~0.45

东、西向附近的外窗

竖百叶挡板式外遮阳

0.35~0.45

东、西向附近的外窗

附录C 常用外墙结构

C.0.1 居住建筑外墙保温常见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厚度可按表C.0.1-1、C.0.1-2和C.0.1-3选用。


表C.0.1-1 居住建筑外墙保温常见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厚度选用(一):自保温

序号

名称

构造简图

构造层次

传热系数K

[W/(㎡·K)]

热惰性指标D

1

非黏土实心砖墙体

1-20mm混合砂浆;

2-370mm粉煤灰砖;

3-饰面层

1.59

5.10

2

加气混凝土墙体

1-20mm混合砂浆;

2-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密度为500kg/m3);

3-饰面层

1.03

3.12

3

多孔砖墙体

1-20mm混合砂浆;

2-200/240mm多孔砖;

3-饰面层

1.94/1.71

2.98/3.52

4

草砖墙

1-20mm混合砂浆;

2-50/100/150mm草砖;

3-饰面层

0.80/0.43/0.30

1.31/2.37/3.44


表C.0.1-2居住建筑外墙保温常见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厚度选用(二):外保温

序号

名称

构造简图

构造层次

保温材料厚度(mm)

传热系数K
  [W/(m2·K)]

热惰性指标D

1

非黏土实心砖墙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外保温

1-20mm混合砂浆;

2-370/240/200mm粉煤灰砖;

3-界面剂;

4-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5-5mm抗裂砂浆;

6-饰面层

10

1.33/1.69/1.84

5.33/3.63/3.10

20

1.15/1.41/1.51

5.50/3.80/3.27

30

1.01/1.20/1.28

5.68/3.97/3.44

40

0.90/1.05/1.11

5.85/4.14/3.62

50

0.81/0.94/0.98

6.02/4.31/3.79

2

多孔砖墙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外保温

1-20mm混合砂浆;

2-370/240mm多孔砖墙;

3-界面砂浆;

4-玻化微珠保温浆料;

5-5mm抗裂砂浆;

6-饰面层

10

1.07/1.41

5.53/3.75

20

0.95/1.21

5.70/3.93

30

0.85/1.06

5.87/4.10

40

0.77/0.94

6.04/4.27

50

0.71/0.84

6.22/4.44

3

实心砖墙EPS板外保温

1-20mm混合砂浆;

2-490/370/240mm实心砖;

3-15mm水泥砂浆找平层;

4-胶粘剂;

5-EPS板;

6-5mm抗裂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

7-饰面层

20

0.83/0.95/1.12

7.10/5.52/3.81

40

0.62/0.68/0.77

7.27/5.70/3.99

60

0.50/0.53/0.59

7.45/5.87/4.17

80

0.41/0.44/0.47

7.62/6.05/4.34

100

0.35/0.37/0.40

7.80/6.22/4.52

4

多孔砖墙EPS板外保温

1-20mm混合砂浆;

2-490/370/240mm多孔砖;

3-15mm水泥砂浆找平层;

4-胶粘剂;

5-EPS板;

6-5mm抗裂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

7-饰面层

20

0.69/0.81/0.99

7.36/5.72/3.94

40

0.54/0.61/0.70

7.53/5.89/4.12

60

0.44/0.49/0.55

7.71/6.07/4.29

80

0.38/0.41/0.45

7.88/6.24/4.47

100

0.33/0.35/0.38

8.06/6.42/4.64

5

混凝土空心砌块玻化微珠保温浆料外保温

1-20mm混合砂浆;

2-190mm混凝土空心砌块(双排孔);

3-界面砂浆;

4-玻化微珠保温浆料;

5-5mm抗裂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

6-饰面层

10

1.81

2.54

20

1.49

2.71

30

1.26

2.88

40

1.10

3.06

50

0.97

3.23

6

混凝土空心砌块EPS板外保温

1-20mm混合砂浆;

2-190mm混凝土空心砌块(双排孔);

3-15mm水泥砂浆找平层;

4-胶粘剂;

5-EPS板;

6-5mm抗裂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

7-饰面层

20

1.17

2.73

40

0.79

2.90

60

0.60

3.08

80

0.48

3.26

100

0.40

3.43


表C.0.1-3居住建筑外墙保温常见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厚度选用(三):内保温

序号

名称

构造简图

构造层次

保温材料厚度(mm)

传热系数K
  [W/(m2·K)]

热惰性指标D

1

非黏土实心砖墙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内保温

1-外饰面层;

2-370/240/200mm非粘土实心砖墙;

3-15mm水泥砂浆找平层;

4-界面砂浆;

5-玻化微珠保温浆料;

6-5mm抗裂砂浆;

7-内饰面层

10

1.34/1.70/1.86

5.27/3.57/3.04

20

1.15/1.42/1.52

5.44/3.74/3.21

30

1.01/1.21/1.29

5.61/3.91/3.38

40

0.91/1.06/1.12

5.79/4.08/3.55

50

0.82/0.94/0.99

5.96/4.25/3.73

2

多孔砖墙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内保温

1-外饰面层;

2-370/240mm多孔砖;

3-15mm水泥砂浆找平层;

4-界面砂浆;

5-玻化微珠保温浆料;

6-5mm抗裂砂浆;

7-内饰面层

10

1.08/1.42

5.47/3.69

20

0.95/1.21

5.64/3.86

30

0.86/1.06

5.81/4.04

40

0.78/0.94

5.98/4.21

50

0.71/0.85

6.15/4.38

3

混凝土空心砌块玻化微珠保温浆料内保温

1-外饰面层;

2-190mm混凝土空心砌块(双排孔);

3-15mm水泥砂浆找平层;

4-界面砂浆;

5-玻化微珠保温浆料;

6-5mm抗裂砂浆;

7-内饰面层

10

2.00

1.93

20

1.62

2.10

30

1.36

2.27

40

1.17

2.44

50

1.03

2.62

4

非黏土实心砖墙石膏复合保温板内保温

1-外饰面层;

2-490/370/240mm非粘土实心砖墙;

3-15mm水泥砂浆找平层;

4-界面剂;

5-挤塑聚苯板XPS;

6-10mm石膏板

20

0.70/0.78/0.90

7.06/5.48/3.78

40

0.49/0.53/0.58

7.35/5.77/4.06

60

0.38/0.40/0.42

7.63/6.06/4.35

80

0.30/0.32/0.34

7.92/6.34/4.64

100

0.26/0.27/0.28

8.20/6.63/4.92

5

多孔砖墙石膏复合保温板内保温

1-外饰面层;

2-490/370/240mm多孔砖;

3-15mm水泥砂浆找平层;

4-界面剂;

5-挤塑聚苯板XPS;

6-10mm石膏板

20

0.60/0.69/0.81

7.32/5.68/3.91

40

0.44/0.48/0.54

7.61/5.97/4.19

60

0.34/0.37/0.40

7.89/6.25/4.48

80

0.28/0.30/0.32

8.18/6.54/4.76

100

0.24/0.25/0.27

8.46/6.82/5.05

6

混凝土空心砌块石膏复合保温板内保温

1-外饰面层;

2-190mm混凝土空心砌块(双排孔);

3-15mm水泥砂浆找平层;

4-界面剂;

5-挤塑聚苯板XPS;

6-10mm石膏板

20

0.97

2.14

40

0.61

2.43

60

0.44

2.71

80

0.35

3.00

100

0.28

3.29

注:表中给出的外墙保温构造形式主要依据是各地实际的示范工程,各地可参考选用,如其他保温构造形式也能满足不同气候区外墙传热系数限值要求,也可选用。

附录D 常用屋面结构

D.0.1 居住建筑各类型屋面均应增设保温层,保温层应覆盖整个屋面范围。木屋架屋面的保温层宜设置在吊顶上,钢筋混凝土屋面的保温层应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上。


D.0.2 屋面保温材料宜选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木屋架屋面吊顶内保温的保温材料宜选择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岩棉或玻璃岩棉,也可采用稻壳、锯末、稻草以及生物质材料制成板材,木屋架吊顶层应采用耐久性、防火性好,并能承受铺设保温层荷载的构造和材料。


D.0.3 钢筋混凝土屋面的保温材料宜选择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憎水珍珠岩板。


D.0.4 居住建筑坡屋面保温常见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厚度可按表D.0.4-1选用。平屋面保温常见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厚度可按表D.0.4-2选用。


表D.0.4-1 居住建筑屋面保温常见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厚度选用

序号

名称

构造简图

构造层次

保温厚度
  (mm)

屋顶传热系数K
  [W/(㎡·K)]

屋顶热惰性指标D

1

木屋
  架坡
  屋面

1-屋面板或屋面瓦;
2-木屋架结构

-

3-保温层

散状或袋装锯末、稻壳等

20/40/60/80/100/120

2.38/1.78/1.42/1.18/1.01/0.92

0.94/1.42/1.90/2.38/2.86/3.34

膨胀聚苯板EPS板

20/40/60/80/100/120

1.41/0.87/0.63/0.50/0.41/0.36

0.79/1.11/1.44/1.76/2.09/2.42

挤塑聚苯板XPS板

20/40/60/80/100/120

1.13/0.67/0.48/0.37/0.30/0.26

1.04/1.61/2.19/2.76/3.34/3.91

4-棚板(木、苇板、草板);
5-木龙骨;
6-吊顶层

-

2

钢筋
  混凝
  土坡
  屋面

  1-屋面瓦;
  2-防水层;
  3-20mm1:2.5水泥砂浆找平;
  4-50mm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

5-保温层

憎水珍珠岩板

20/40/60/80/100/120

2.43/1.68/1.28/1.03/0.87/0.76

1.95/2.76/3.57/4.38/5.19/6.00

膨胀聚苯板EPS板

20/40/60/80/100/120

1.51/0.91/0.65/0.51/0.42/0.35

1.46/1.79/2.12/2.45/2.78/3.11

挤塑聚苯板XPS板

20/40/60/80/100/120

1.20/0.70/0.49/0.38/0.31/0.25

1.71/2.29/2.87/3.44/4.02/4.59

  6-吊顶间层;
  7-龙骨

-


表D.0.4-2 居住建筑屋面保温常见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厚度选用

  

序号

  

名称

构造简图

构造层次

保温厚度(mm)

屋顶传热系数K[W/(㎡·K)]

屋顶热惰性指标D

1

通风
  隔热
  屋面

  1-40mm钢筋混凝土板;
  2-180mm通风空气间层;
  3-防水层;
  4-20mm1:2.5水泥砂浆找平;
  5-水泥炉渣找坡(最薄30mm)

-

6-保温层


憎水珍珠岩板

20/40/60/80/100/120

1.35/1.02/0.82/0.69/0.59/0.52

2.77/3.02/3.26/3.51/3.75/4.00

XPS板

20/40/60/80/100/120

0.89/0.57/0.42/0.33/0.28/0.24

2.77/3.02/3.27/3.52/3.77 /4.02

  7-20mm1:3.0水泥砂浆;
  8-120mm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

2

正铺法
  钢筋
  混凝土
  平屋面

  1-饰面层(或覆土层);
  2-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3-防水层;
  4-水泥炉渣找坡层(最薄30mm)

-

5-保温层

憎水珍珠岩板

20/40/60/80/100/120

1.74/1.23/0.95/0.78/0.66/0.57

2.54/2.78/3.03/3.27/3.52/3.76

XPS板

20/40/60/80/100/120

1.04/0.63/0.45/0.35/0.29/0.25

2.54/2.79/3.04/3.29/3.54/3.78

  6-20mm1:3.0水泥砂浆;
  7-120mm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

3

倒铺法
  钢筋
  混凝土
  平屋面

  1-饰面层(或覆土层);
  2-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

3-保温层

憎水珍珠岩板

20/40/60/80/100/120

1.74/1.23/0.95/0.78/0.66/0.57

2.54/2.78/3.03/3.27/3.52/3.76

XPS板

20/40/60/80/100/120

1.04/0.63/0.45/0.35/0.29/0.25

2.54/2.79/3.04/3.29/3.54/3.78

  4-防水层;
  5-20mm1:3.0水泥砂浆找平;
  6-水泥炉渣找坡层(最薄30mm);
  7-120mm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

注:1 表中的传热系数均为考虑了热桥影响的平均传热系数;

       2 表中的外墙保温构造形式主要依据各地实际示范工程,可参考选用,如其他保温构造形式能满足不同气候区外墙传热系数限值要求,也可选用。

附录E 常用建筑保温材料性能指标


表E 常用建筑保温材料性能指标

保温材料名称

性能特点

应用部位

燃烧性能等级

主要技术参数

密度ρo
  (kg/m³)

导热系数λ
  [W/(m·K)]

炉渣

价格便宜、耐腐蚀、耐老化、质量重

地面保温

A

1000

0.29

憎水珍珠岩板

重量轻、强度适中、保温性能好、憎水性能优良、施工方法简便快捷

屋面保温

A

200

0.07

复合硅酸盐

黏结强度好,容重轻,防火性能好

屋面保温

A

210

0.064

稻壳、木屑、干草

非常廉价,有效利用农作物的废弃料,需较大厚度才能达到保温效果,

可燃,受潮后保温效果降低

屋面、外墙保温

-

100~250

0.047~0.093

膨胀玻化微珠

具有保温性、抗老化、耐侯性、防火性、不空鼓、不开裂、强度高、

粘结性能好,施工性好等特点

外墙

A

260~300

0.07

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EPS板)

质轻、导热系数小、耐水、耐老化、耐低温

外墙、屋面

B2

18~22

0.041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XPS板)

保温效果较EPS好,但价格较EPS贵、施工工艺要求复杂

屋面、地面保温

B1

25~32

0.028

岩棉

价格便宜、导热系数小、耐高温、耐酸、施工工艺简单

外墙

A

100~120

0.30~0.047

    注:居住建筑的保温材料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择适合农村现有经济条件的保温材料。本表仅列出了目前适合在农村地区应用的几种常用保温材料。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下载地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