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 GB/T50811-2012》

《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 GB/T50811-2012》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
资源大小: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278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在线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


Standard for the operation safety assessment of gas system
GB/T 50811-201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2年1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384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811-2012,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10月11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燃气输配场站;5燃气管道;6压缩天然气场站;7液化石油气场站;8液化天然气场站;9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10用户管理;11安全管理及八个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城市燃气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22号,邮政编码:100035)。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城市燃气协会
    本标准参编单位:江苏省天达泰华安全评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安耐捷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埃德尔公司
                    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大方安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马长城 吴靖 迟国敬 李树旺 徐激文 王继武 崔剑刚 付永年 耿同敏 李春青 陈秋雄 叶庆红 李英杰 杨帆 潘良 卓同森 皇甫金良 李长缨 赵梅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昌熙 孙祖亮 张宏元 殷健康 汪国华 冯志斌 高继轩 许红 王启 张颖芝 姜亢 殷宇新 李宜民 黄均义

下载地址:

百度网盘:

新浪网盘:http://vdisk.weibo.com/s/awftKJsrRtgIE


新浪网盘:http://vdisk.weibo.com/s/awftKJsrRtgJo


新浪网盘:http://vdisk.weibo.com/s/C0URoAQf6PSBj


1 总则


1.0.1 为加强对燃气系统运行安全的监督管理,促进燃气系统运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已正式投产运行的面向居民、商业、工业企业、汽车等领域燃气系统的现状安全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燃气的生产、城市门站以前的天然气管道输送,以及沼气、秸秆气的生产和使用。

1.0.3 对燃气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燃气 gas
    供给居民、商业、工业企业、汽车等各类用户公用性质的,且符合质量要求的可燃气体。燃气一般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

2.0.2 燃气系统 gas system
    用于燃气储存、输配和应用的场站、管道、用户设施以及人工煤气的生产等组成的系统。

2.0.3 子系统 subsystem
    燃气系统中功能相对独立的部分。

2.0.4 评价单元 assessment unit
    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有限、确定范围的单元。

2.0.5 定性安全评价 qualitative safety assessment
    借助于对事物的经验、知识、观察及对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科学地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类方法。运用这类方法可以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一步根据这些因素从技术、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加以控制,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

2.0.6 定量安全评价 quantitative safety assessment
    根据统计数据、检测数据、同类和类似系统的数据资料,按有关标准,应用科学的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化评价的一类方法。

2.0.7 设施与操作评价 site assessment
    对评价对象的周边环境、现场设施状态、运行、维护及现场操作等的安全评价。

2.0.8 管理评价 management assessment
    对评价对象所属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人员、制度、规程、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的安全评价。

2.0.9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safety review table analysis
    将一系列有关安全方面的检查项目以表格方式列出,然后对照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表可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给出评价对象的安全状况等级。

2.0.10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 compressed natural gas(CNG)supply station
    将压缩天然气进行卸气、加热、调压、储存、计量、加臭,并送入城镇燃气输配管道的站场。包含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和压缩天然气瓶组供应站。

2.0.11 液化石油气供应站 liquefied petroleum gases(LPG)supply station
    城镇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储存站、灌装站、气化站、混气站的统称,不包括瓶组气化站和瓶装供应站。

.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燃气经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应定期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对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立即整改或制定治理方案限期整改。当燃气系统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时,必须立即对发生事故的燃气系统进行安全评价。

3.1.2 燃气经营企业对本单位燃气系统的自我安全评价,可由熟悉本企业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的人员组成评价组,也可委托第三方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依据本标准对本企业燃气系统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评价。

3.1.3 法定或涉及行政许可的安全评价工作必须由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且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承担。

3.1.4 评价中检查点的数量应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3.1.5 在评价过程中,本标准检查表中所有8分以上项(含8分)和带下划线的项为重点项,当其不符合要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并加以说明。

3.2 评价对象


3.2.1 评价对象的确定应遵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原则,以整个燃气系统或其中的若干子系统为对象进行安全评价。

3.2.2 对范围较大的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时,若其中的子系统已单独进行安全评价,且安全评价结论处于有效期内时,子系统的安全评价得分可直接引用,并作为整个系统安全评价结论的依据。

3.3 评价程序与评价报告


3.3.1 燃气系统安全评价的程序应包括:前期准备、现场检查、整改复查、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3.3.2 燃气系统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基本情况、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定性和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安全评价结论等。

3.3.3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的规定。

3.4 安全评价方法


3.4.1 燃气系统安全评价宜采用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当采用定性安全评价方法时,应以安全检查表法为主,其他安全评价方法为辅。

3.4.2 安全检查表每一项的最低得分可为0分。

3.4.3 评价对象设施与操作检查表得分和安全管理检查表得分均应换算成以100分为满分时的实际得分。

3.4.4 采用安全检查表评价时,应分别采用评价对象设施与操作检查表和安全管理检查表进行评价打分,评价对象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计算:

3.4.4.jpg

式中:Q——评价对象总得分;
          Q1——评价对象设施与操作检查表得分;
          Q2——安全管理检查表得分。

3.4.5 当评价对象拥有多个子系统时,子系统的总得分仍按式(3.4.4)计算。评价对象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计算:

3.4.5.jpg


式中:S——评价对象设施与操作评价总得分;
          Si——评价对象的子系统总得分;
          Pi——评价对象的子系统所占的权重,评价对象的子系统所占权重根据评价对象特点综合确定,有管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权重不应低于0.05;
          n——评价对象的所有子系统数。

3.4.6 评价对象在检查表中有缺项或特有项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检查表进行删减或增项,并按本标准第3.4.3条的要求进行换算。

3.4.7 应根据评价对象总得分按表3.4.7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结论。

表3.4.7 评价得分与评价结论对照表

评价总得分

评价结论

≥90

安全条件较好,符合运行要求

≥80,且<90

安全条件符合运行要求,需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逐步完善安全条件

≥70,且<80

安全条件基本符合运行要求,但需限期整改隐患

<70

安全条件不符合运行要求,应立即停止运行,进行隐患整改,

完善安全条件后重新评价,达到安全条件后方可继续运行


.

4 燃气输配场站


4.1 一般规定


4.1.1 燃气输配场站的安全评价应包括门站与储配站、调压站 与调压装置的设施与操作评价和管理评价。当上述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规定。

4.1.2 燃气输配场站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站内道路交通、燃气质量、储气设施、调压器、安全阀与阀门、过滤器、工艺管道、仪表与自控系统、消防与安全设施、公用辅助设施等。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

4.1.3 燃气输配场站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4.2、4.3节和附录A的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的规定。

4.2 门站与储配站


4.2.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所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
    2 周边道路条件;
    3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4 消防和救护条件;
    5 噪声。

4.2.2 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总平面功能分区;
    2 安全隔离条件;
    3 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4 储配站储罐区的布置。

4.2.3 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场站出入口设置;
    2 消防车道;
    3 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

4.2.4 燃气质量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气质;
    2 加臭。

4.2.5 储气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罐体;
    2 地基基础;
    3 低压湿式储气罐;
    4 低压干式储气罐;
    5 高压储气罐。

4.2.6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条评价。

4.2.7 安全阀与阀门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安全阀的外观和定期校验;
    2 安全阀的工作状态;
    3 阀门的外观;
    4 阀门的操作环境;
    5 阀门的开关标志;
    6 阀门的密封性;
    7 阀门的维护。

4.2.8 过滤器应评价下列内容:
    1 过滤器的外观;
    2 过滤器的维护;
    3 排污和清洗物的处理。

4.2.9 工艺管道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管道外观和标志;
    2 管道的密封性;
    3 与站外管道的绝缘性能。

4.2.10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压力表;
    2 燃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3 现场计量测试仪表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 远传显示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5 超限报警及连锁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6 运行管理的自动化程度。

4.2.11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工艺装置区的通风条件;
    2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
    3 消防供水系统的可靠性;
    4 灭火器材的配备;
    5 电气设备的防爆;
    6 防雷装置的有效性;
    7 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

4.2.12 公用辅助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
    1 供电负荷;
    2 配电房的防涝;
    3 配电房的防侵入;
    4 配电房的应急照明;
    5 电缆沟的防护;
    6 给水排水系统的防冻保温措施。


4.3 调压站与调压装置


4.3.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安装位置;
    2 重质燃气调压装置的安装位置;
    3 与其他建(构)筑物的水平净距;
    4 安装高度;
    5 地下调压箱的安装位置;
    6 悬挂式调压箱的安装位置;
    7 设有调压装置的公共建筑顶层房间的位置;
    8 间距与通道;
    9 环境温度;
    10 消防车道。

4.3.2 设有调压装置的建筑应评价下列内容:
    1 与相邻建筑的隔离;
    2 耐火等级;
    3 门、窗的开启方向;
    4 设有调压装置的平屋顶的楼梯;
    5 室内地坪。

4.3.3 调压器应评价下列内容:
    1 调压装置的稳固性;
    2 调压器的外观;
    3 调压器的运行状态;
    4 进口压力;
    5 出口压力及安全保护装置;
    6 进出口管径和阀门;
    7 运行噪声;
    8 放散管管口高度。

4.3.4 安全阀与阀门除应按本标准第4.2.7条评价外,还应评价下列内容:
    1 高压和次高压调压站的阀门设置;
    2 中压调压站的阀门设置。

4.3.5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条评价。

4.3.6 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4.2.9条评价。

4.3.7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条第1、3、4、5、6款评价。

4.3.8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
    1 通风条件;
    2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
    3 灭火器材的配备;
    4 设有调压装置的专用建筑内电气设备的防爆;
    5 防雷装置的有效性;
    6 调压装置的防护;
    7 爆炸泄压措施;
    8 地下调压箱的防腐;
    9 调压装置设在公共建筑顶层房间内的监控与报警;
    10 放散管;
    11 地下调压站的防水;
    12 防静电接地。

4.3.9 调压站的采暖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明火管理;
    2 锅炉室门、窗设置;
    3 烟囱排烟温度;
    4 烟囱与放散管的间距;
    5 熄火保护;
    6 外壳温度与电绝缘。

.

5 燃气管道


5.1 一般规定


5.1.1 设计压力不大于4.0MPa(表压)钢质燃气管道和最大工作压力不大于0.7MPa(表压)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安全评价应包括设施与操作评价和管理评价。

5.1.2 不同地区等级及环境、不同运行压力、不同介质、不同运行年限的管段应分别进行评价,并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各管段权重后得出综合评价结论。

5.1.3 燃气管道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管道敷设、管道附件、日常运行维护、管道泄漏检查、管道防腐蚀等。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

5.1.4 燃气管道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5.2、5.3节和附录B的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的规定。

5.2 钢质燃气管道


5.2.1 管道敷设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管道与周边建(构)筑物和其他管线的间距;
    2 埋地燃气管道的埋深;
    3 管道穿、跨越;
    4 管道的有效隔断;
    5 埋地管道的地基土层条件和稳定性。

5.2.2 管道附件应评价下列内容:
    1 阀门和阀门井;
    2 凝水缸;
    3 调长器。

5.2.3 日常运行维护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定期巡线;
    2 安全教育与宣传;
    3 地面标志;
    4 危害管道的活动;
    5 建(构)筑物占压;
    6 施工监护。

5.2.4 管道泄漏检查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泄漏检查制度;
    2 检测仪器和人员;
    3 检查周期。

5.2.5 管道防腐蚀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气质;
    2 地上管道外防腐措施;
    3 土壤腐蚀性;
    4 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层;
    5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措施;
    6 埋地钢质管道杂散电流防护。

5.3 聚乙烯燃气管道


5.3.1 管道敷设除应按本标准第5.2.1条评价外,还应评价下列内容:
    1 与热力管道的间距;
    2 引入管的保护;
    3 管位示踪。

5.3.2 管道附件应按本标准第5.2.2条评价。

5.3.3 日常运行维护应按本标准第5.2.3条评价。

5.3.4 管道泄漏检查应按本标准第5.2.4条评价。

.

6 压缩天然气场站


6.1 一般规定


6.1.1 工作压力不大于25.0MPa(表压)压缩天然气场站的安全评价应包括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设施与操作评价和管理评价。当压缩天然气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规定。压缩天然气气瓶车和加气车辆的安全评价不适用本标准。

6.1.2 压缩天然气场站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站内道路交通、气体净化装置、加压装置、加(卸)气、储气装置、调压器、安全阀与阀门、过滤器、工艺管道、供热(热水)装置、加臭装置、仪表与自控系统、消防与安全设施、公用辅助设施等。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

6.1.3 压缩天然气场站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6.2、6.3节和附录C的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的规定。

6.2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6.2.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所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
    2 周边道路条件;
    3 场站规模与所处的环境的适应性;
    4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5 消防和救护条件;
    6 噪声。

6.2.2 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总平面功能分区;
    2 安全隔离条件;
    3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6.2.3 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场站出入口设置;
    2 场地大小和道路宽度;
    3 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材质;
    4 路面标线;
    5 道路上空障碍物;
    6 防撞措施;
    7 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

6.2.4 气体净化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净化后的气质;
    2 净化装置的运行状态;
    3 排污和废弃物处理;
    4 净化装置的检测。

6.2.5 加压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运行状态;
    2 可靠性;
    3 排气压力与排气温度;
    4 润滑系统;
    5 冷却系统;
    6 阀门的设置;
    7 所处环境;
    8 排污和废弃物处理;
    9 防振动措施;
    10 压缩机缓冲罐、气液分离器的检测。

6.2.6 加(卸)气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加(卸)气车辆的停靠;
    2 加(卸)气车辆和气瓶的资质查验;
    3 加(卸)气操作;
    4 防静电措施;
    5 充装压力;
    6 卸气剩余压力;
    7 加(卸)气软管;
    8 加(卸)气机或柱的运行状态。

6.2.7 储气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储气井、储气瓶安全装置;
    2 储气井、储气瓶的运行状态;
    3 储气井、储气瓶的检测;
    4 小容积储气瓶的数量、体积和摆放。

6.2.8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条评价。

6.2.9 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4.2.7条评价。

6.2.10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条评价。

6.2.11 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4.2.9条评价。

6.2.12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条评价。

6.2.13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1条评价。

6.2.14 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2条评价。

6.3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


6.3.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周边道路条件;
    2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3 消防和救护条件。

6.3.2 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总平面功能分区;
    2 安全隔离条件;
    3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6.3.3 站内道路交通应按本标准第6.2.3条评价。

6.3.4 气瓶车卸气应按本标准第6.2.6条第1、2、3、4、6、7、8款评价。

6.3.5 储气瓶组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总储气量;
    2 储气瓶的外观;
    3 定期检验;
    4 运输;
    5 存放。

6.3.6 储气罐应按本标准第4.2.5条第1、2、6款评价。

6.3.7 供热(热水)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防超压措施;
    2 隔热保温措施;
    3 热水炉、热水泵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工作状况;
    4 热水泵转动部件的保护措施;
    5 热水水质。

6.3.8 加臭装置应按本标准第4.2.4条第2款评价。

6.3.9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条评价。

6.3.10 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4.2.7条评价。

6.3.11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条评价。

6.3.12 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4.2.9条评价。

6.3.13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条评价。

6.3.14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1条评价。

6.3.15 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2条评价。

.

7 液化石油气场站


7.1 一般规定


7.1.1 液化石油气场站的安全评价应包括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的设施与操作评价和管理评价。当液化石油气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规定。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以及专用铁路线、汽车槽车和运瓶车辆的安全评价不适用本标准。

7.1.2 液化石油气场站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站内道路交通、液化石油气装卸、压缩机和烃泵、气瓶灌装作业、气化和混气装置、储罐、瓶组间(或瓶库)、调压器、安全阀与阀门、过滤器、工艺管道、仪表与自控系统、消防与安全设施、公用辅助设施等。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

7.1.3 液化石油气场站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7.2、7.3、7.4、7.5节和附录D的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的规定。

7.2 液化石油气供应站


7.2.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所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
    2 周边道路条件;
    3 地势;
    4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5 消防和救护条件。

7.2.2 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总平面功能分区;
    2 安全隔离条件;
    3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4 储罐区的布置;
    5 液化石油气积聚的可能性;
    6 场站内的绿化。

7.2.3 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场站出入口设置;
    2 消防车道;
    3 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材质;
    4 路面标线;
    5 道路上空障碍物;
    6 防撞措施;
    7 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

7.2.4 液化石油气装卸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气质;
    2 槽车的停靠;
    3 槽车安全管理;
    4 装卸前、后的安全检查和记录;
    5 防静电措施;
    6 灌装量;
    7 装卸软管;
    8 铁路装卸栈桥上的装卸设施。

7.2.5 压缩机和烃泵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压缩机的选择;
    2 可靠性;
    3 运行状态;
    4 出口压力与温度;
    5 润滑系统;
    6 烃泵的过滤装置;
    7 所处环境;
    8 防振动措施;
    9 转动部件的防护装置;
    10 压缩机缓冲罐、气液分离器的检测。

7.2.6 气瓶灌装作业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灌装秤;
    2 气瓶的检查;
    3 残液处理;
    4 灌装量;
    5 泄漏检查;
    6 气瓶传送装置;
    7 气瓶的摆放;
    8 实瓶的存量。

7.2.7 气化和混气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供气的可靠性;
    2 运行状态;
    3 设备仪表;
    4 工作压力和温度;
    5 过滤装置;
    6 气化器残液的处理;
    7 混气热值检测;
    8 水浴气化器的水质;
    9 所处环境;
    10 气化装置的检测。

7.2.8 储罐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罐体;
    2 运行压力和温度;
    3 紧急切断装置;
    4 排污;
    5 注水或注胶装置;
    6 埋地储罐的防腐;
    7 地基基础;
    8 储罐组的钢梯平台;
    9 防液堤;
    10 接管法兰;
    11 喷淋系统;
    12 储罐的检测。

7.2.9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条评价。

7.2.10 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4.2.7条评价。

7.2.11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条评价。

7.2.12 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4.2.9条评价。

7.2.13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条评价。

7.2.14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1条评价。

7.2.15 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2条评价。

7.3 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


7.3.1 总图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地势;
    2 瓶组间和气化间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3 安全隔离条件;
    4 消防和救护条件。

7.3.2 瓶组间与气化间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瓶组间的气瓶存放量;
    2 建筑结构;
    3 室内温度。

7.3.3 气化装置应按本标准第7.2.7条第1、2、3、4、5、6、8、9、10款评价。

7.3.4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条评价。

7.3.5 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4.2.7条评价。

7.3.6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条评价。

7.3.7 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4.2.9条评价。

7.3.8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条第1、2、3款评价。

7.3.9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1条第1、2、4、5、6、7款评价。

7.4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


7.4.1 总图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瓶库与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2 安全隔离条件;
    3 消防和救护条件。

7.4.2 瓶库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瓶库的气瓶存放量;
    2 建筑结构;
    3 室内温度;
    4 气瓶的摆放。

7.4.3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1条第1、2、4、5、6、7款评价。

7.5 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


7.5.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所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
    2 周边道路条件;
    3 场站规模与所处的环境的适应性;
    4 地势;
    5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6 消防和救护条件;
    7 噪声。

7.5.2 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总平面功能分区;
    2 安全隔离条件;
    3 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
    4 储罐区的布置;
    5 液化石油气积聚的可能性;
    6 站内排水;
    7 场站内的绿化。

7.5.3 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场站出入口设置;
    2 场地大小和道路宽度;
    3 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材质;
    4 路面标线;
    5 道路上空障碍物;
    6 防撞措施;
    7 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

7.5.4 液化石油气装卸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气质;
    2 槽车的停靠;
    3 槽车安全管理;
    4 装卸前、后的安全检查;
    5 防静电措施;
    6 灌装量;
    7 装卸软管。

7.5.5 压缩机和烃泵应按本标准第7.2.5条评价。

7.5.6 加气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加气车辆的停靠;
    2 气瓶的检查;
    3 加气操作;
    4 加气软管;
    5 加气机的运行状态。

7.5.7 储罐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罐体;
    2 储罐的运行压力和温度;
    3 紧急切断系统;
    4 储罐的排污;
    5 埋地储罐的防腐;
    6 地基基础;
    7 储罐的形式;
    8 储罐组的防液堤;
    9 喷淋系统;
    10 储罐的检测。

7.5.8 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4.2.7条评价。

7.5.9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条评价。

7.5.10 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4.2.9条评价。

7.5.11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条评价。

7.5.12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工艺装置区的通风条件;
    2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
    3 消防供水系统的可靠性;
    4 灭火器材的配备;
    5 电气设备的防爆;
    6 防雷装置的有效性;
    7 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

7.5.13 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2条评价。

.

8 液化天然气场站


8.1 一般规定


8.1.1 液化天然气场站的安全评价应包括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和调峰液化站、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的设施与操作评价和管理评价。当液化天然气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规定。液化天然气汽车槽车、罐式集装箱和液化天然气槽船的安全评价不适用本标准。

8.1.2 液化天然气场站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站内道路交通、气体净化装置、压缩机和膨胀机、制冷装置、液化天然气装卸、气化装置、储罐、加臭装置、调压器、安全阀与阀门、过滤器、工艺管道、仪表与自控系统、消防与安全设施、公用辅助设施、供热(热水)装置、瓶组等。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

8.1.3 液化天然气场站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8.2、8.3节和附录E的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的规定。

8.2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和调峰液化站


8.2.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所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
    2 周边道路条件;
    3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4 消防和救护条件。

8.2.2 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总平面功能分区;
    2 安全隔离条件;
    3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4 储罐区的布置;
    5 场站内的绿化。

8.2.3 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场站出入口设置;
    2 场地大小和道路宽度;
    3 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材质;
    4 路面标线;
    5 道路上空障碍物;
    6 防撞措施;
    7 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

8.2.4 气体净化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净化后的气质;
    2 净化装置的运行状态;
    3 排污和废弃物处理;
    4 净化装置的检测。

8.2.5 压缩机和膨胀机应评价下列内容:
    1 运行状态;
    2 可靠性;
    3 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与排气温度;
    4 润滑系统;
    5 压缩机的冷却系统;
    6 所处环境;
    7 防振动措施;
    8 压缩机缓冲罐、气液分离器的检测。

8.2.6 制冷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制冷剂的储存;
    2 冷箱的隔热保温效果。

8.2.7 液化天然气装卸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气质;
    2 槽车的停靠;
    3 槽车安全管理;
    4 装卸前、后的安全检查;
    5 防静电措施;
    6 灌装量;
    7 装卸软管。

8.2.8 气化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供气的可靠性;
    2 运行状态;
    3 工作压力和温度;
    4 过滤装置;
    5 气化器的检测。

8.2.9 储罐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罐体;
    2 储罐的绝热;
    3 运行压力和温度;
    4 紧急切断系统;
    5 防止翻滚现象的控制措施;
    6 地基基础和储罐垂直度;
    7 防液堤;
    8 喷淋系统;
    9 储罐的检测。

8.2.10 加臭装置应按本标准第4.2.4条第2款评价。

8.2.11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条评价。

8.2.12 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4.2.7条评价。

8.2.13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条评价。

8.2.14 工艺管道除应按本标准第4.2.9条评价外,还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管道法兰密封垫片;
    2 管道的隔热层。

8.2.15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条评价。

8.2.16 消防与安全设施除应按本标准第4.2.11条评价外,还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泡沫灭火系统;
    2 低温检测报警装置的可靠性。

8.2.17 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2条评价。

8.2.18 供热(热水)装置应按本标准第6.3.7条第2、3、4、5款评价。

8.3 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


8.3.1 总图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站内燃气设施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2 安全隔离条件;
    3 消防和救护条件。

8.3.2 气瓶组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气瓶存放量;
    2 气瓶存放地点。

8.3.3 气化装置应按本标准第8.2.8条评价。

8.3.4 加臭装置应按本标准第4.2.4条第2款评价。

8.3.5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条评价。

8.3.6 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4.2.7条评价。

8.3.7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条评价。

8.3.8 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8.2.14条评价。

8.3.9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条第1、2、3款评价。

8.3.10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1条第1、2、4、5、6、7款评价。

.

9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9.1 一般规定


9.1.1 燃气管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安全评价应包括调度中心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

9.1.2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服务器、监控软件功能、系统运行指标、系统运行环境、网络防护、通信网络架构与通道、通信运行指标、运行与维护管理等。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

9.1.3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9.2、9.3节和附录F的规定。

9.2 调度中心监控系统


9.2.1 服务器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冗余配置;
    2 CPU负载;
    3 磁盘阵列;
    4 内存占用。

9.2.2 监控软件功能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图示功能;
    2 数据采集;
    3 事件记录和报警功能;
    4 数据曲线功能;
    5 通信状态显示功能;
    6 远程控制操作;
    7 人机界面。

9.2.3 系统运行指标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服务器宕机可能性;
    2 记录输出;
    3 监控软件系统响应速度;
    4 SCADA数据响应时间。

9.2.4 系统运行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
    1 不间断电源(UPS);
    2 机房接地电阻;
    3 防静电措施;
    4 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清洁度;
    5 噪声。

9.2.5 网络防护应评价下列内容:
    1 防病毒措施;
    2 硬件防火墙。

9.2.6 运行与维护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
    1 规章制度;
    2 操作员工作站的事件记录;
    3 定期巡检;
    4 设备维护记录或软件维护记录。

9.3 通信系统


9.3.1 通信网络架构与通道应评价下列内容:
    1 调度中心监控系统与远端站点通信方式;
    2 视频信号通信方式;
    3 无线通信的逢变上报功能。

9.3.2 通信运行指标应评价下列内容:
    1 主通信电路运行率;
    2 通信设备月运行率;
    3 自动上线功能。

9.3.3 运行与维护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
    1 通信运行维护管理体制及机构;
    2 通信运行监管系统;
    3 设备维护记录;
    4 通信设备故障。

.

10 用户管理


10.1 一般规定


10.1.1 燃气用户管理的安全评价应包括管道燃气用户和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

10.1.2 管道燃气用户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室内燃气管道、管道附件、用气环境、计量仪表、用气设备、安全设施、维修管理、安全宣传、入户检查;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管理的安全评价单元宜划分为气瓶、管道和附件、用气环境、用气设备、安全设施、维修管理、安全宣传。
    燃气用户管理的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0.2、10.3节和附录G的规定。

10.1.3 对于某一拥有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和工业用户中的一种或多种用户类型燃气企业的评价,总评价得分宜按所包含的每一类用户单独评价换算成100分为满分的得分,乘以该类用户用气量占整个系统用气量的百分数之和来确定。

10.1.4 商业和工业用户采用调压装置时,应符合本标准第4.3节相关要求;采用瓶组供气时,应符合本标准第7.3节和第8.3节相关要求。

10.2 管道燃气用户


10.2.1 室内燃气管道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管道的外观;
    2 连接部位密封性;
    3 软管;
    4 管道的敷设;
    5 与电气设备、相邻管道之间的净距;
    6 管道穿越墙壁、楼板等障碍物的保护措施;
    7 危及管道安全的不当行为;
    8 运行压力。

10.2.2 管道附件应评价下列内容:
    1 阀门;
    2 管道的固定;
    3 放散管。

10.2.3 用气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现场环境;
    2 环境温度;
    3 通风条件。

10.2.4 计量仪表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安装位置;
    2 仪表的外观。

10.2.5 用气设备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型式和质量;
    2 安装位置;
    3 熄火保护功能;
    4 运行状态;
    5 火焰监测和自动点火装置;
    6 泄爆装置。

10.2.6 安全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燃气和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2 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
    3 防雷和防静电措施;
    4 排烟设施;
    5 电气设备的防爆;
    6 防火隔热措施;
    7 超压切断和放散装置。

10.2.7 维修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
    1 维修制度;
    2 故障报修;
    3 维修记录;
    4 维修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5 维修工具;
    6 配件供应。

10.2.8 安全宣传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安全宣传制度或计划;
    2 宣传的形式;
    3 宣传的内容;

10.2.9 入户检查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检查制度;
    2 检查频次;
    3 检查记录;
    4 检查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5 检查设备;
    6 隐患告知;
    7 隐患整改及监控档案。

10.3 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


10.3.1 气瓶应评价下列内容:
    1 气瓶的放置位置;
    2 气瓶的存放量;
    3 气瓶的检测;
    4 气瓶的外观;
    5 商业用户气瓶组的放置位置。

10.3.2 管道和附件应评价下列内容:
    1 软管的外观;
    2 软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
    3 软管长度和接口数;
    4 阀门的设置。

10.3.3 瓶组间应按本标准第7.3.2条评价。

10.3.4 用气环境应按本标准第10.2.3条评价。

10.3.5 用气设备应按本标准第10.2.5条评价。

10.3.6 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10.2.6条评价。

10.3.7 维修管理应按本标准第10.2.7条评价。

10.3.8 安全宣传应按本标准第10.2.8条评价。

.

11 安全管理


11.1 一般规定


11.1.1 安全管理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投入、工伤保险、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劳动保护、重大危险源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事故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等。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

11.1.2 燃气企业安全管理的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1.2节和附录H的规定。

11.2 安全管理


11.2.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的设置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安全生产委员会;
    2 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3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
    4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1.2.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考核;
    4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与考核。

11.2.3 安全操作规程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 生产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 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与考核。

11.2.4 安全教育培训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资格;
    2 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
    3 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4 从业人员的安全再教育;
    5 特种作业人员的复审。

11.2.5 安全生产投入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范围;
    2 安全生产费用的核算;
    3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监管体系。

11.2.6 工伤保险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工伤保险的覆盖;
    2 保险费的缴纳;
    3 从事高危作业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

11.2.7 安全检查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安全检查工作的实施;
    2 安全检查的内容。

11.2.8 隐患整改应评价下列内容:
    1 隐患整改和复查;
    2 事故隐患整改监督和奖惩机制;
    3 向主管部门报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

11.2.9 劳动保护应评价下列内容:
    1 职业危害告知;
    2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
    3 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
    4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记录;
    5 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11.2.10 重大危险源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
    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2 重大危险源的备案;
    3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预警措施;
    4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
    5 重大危险源的检测与评估。

11.2.11 事故应急救援应评价下列内容:
    1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2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与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
    3 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
    4 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
    5 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资的配备;
    6 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

11.2.12 事故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
    1 事故管理制度;
    2 事故台账;
    3 事故统计分析。

11.2.13 设备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
    1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2 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附录A 燃气输配场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表A.1 门站与储配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评价
单元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评分标准

分值

4.2.1周边环境'

1.场站所处的位置应符合规划要求

查阅当地最新规划文件

不符合不得分

1

2.周边防火间距道路条件应能满足运输、消防、救护、疏散等要求

现场检查

大型消防车辆无法到达不得分;道路狭窄或路面质量较差但大型消防车辆勉强可以通过扣1分

2

3.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1)储气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相关要求

现场测量

一处不符合不得分

8

(2)露天或室内天然气工艺装置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甲类厂房的相关要求

现场测量

一处不符合不得分

4

(3)储配站高压储气罐的集中放散装置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

现场测量

一处不符合不得分

4

4.周边应有良好的消防和医疗救护条件

实地测量或图上测量

10km路程内无消防队扣0.5分;10km路程内无医院扣0.5分

1

5.环境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相关要求

现场测量或查阅环境检测报告

超标不得分

1

4.2.2总平面布置

1.储配站总平面应分区布置,即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

现场检查

无明显分区不得分

1

2.周边应设有非燃烧体围墙,围墙应完整,无破损

现场检查

无围墙不得分;围墙破损扣0.5分

1

3.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1)储气罐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

现场测量

一处不符合不得分

8

(2)站内露天工艺装置区边缘距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应小于20m,距办公、生活建筑不应小于18m,距围墙不应小于10m

现场测量

一处不符合不得分

4

(3)高压储气罐设置的集中放散管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

现场测量

一处不符合不得分

4

4.储配站数个固定容积储气罐的总容积大于200000m³时,应分组布置,组与组和罐与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

现场测量

一处不符合不得分

4

4.2.3站内道路交通

1.储配站生产区宜设有2个对外出入口,并宜位于场站的不同方位,以方便消防救援和应急疏散

现场检查

只有一个出入口的不得分;有两个出入口但位于同一侧不利于消防救援和应急疏散的扣1分

2

2.储配站生产区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消防车应保持畅通,无阻碍消防救援的障碍物

现场检查

储配站未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不得分;消防车道宽度不足扣2分;消防车道或回车场上有障碍物扣2分

4

3.应制定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无关车辆禁止进入场站生产区,如确需进入,必须佩带阻火器

现场检查并查阅车辆管理制度文件

无车辆管理制度不得分;生产区内发现无关车辆且未装阻火器不得分;门卫未配备阻火器但生产区内无无关车辆扣0.5分

1

4.2.4燃气质量

1.应当建立健全燃气质量检测制度。天然气的气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 17820的第一类或第二类气质指标;人工煤气的气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工煤气》GB/T 13612的相关要求

查阅气质检测制度和气质检测报告

无气质检测制度不得分;不能提供气质检测报告或检测结果不合格不得分

2

2.当燃气无臭味或臭味不足时,门站或储配站内应设有加臭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臭剂的质量合格

查阅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不能提供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不得分

1

(2)加臭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CJJ/T 148的相关要求,实际加注量与气体流量相匹配,并定期检测

查阅加臭量检查记录并在靠近用户端的管网取样抽测

现场抽测不合格不得分;无加臭量检查记录扣2分

4

(3)加臭装置运行稳定可靠

现场检查并查阅运行记录

运行不稳定不得分

1

(4)无加臭剂泄漏现象

现场检查

存在泄漏现象不得分

2

(5)存放加臭剂的场所应确保阴凉通风,远离明火和热源,远离人员密集的办公场所

现场检查

加臭剂露天存放,放置在人员密集的办公或生活用房,放置在靠近厨房、变配电间、发电机间均不得分

2

4.2.5储气设施

1.储气罐罐体应完好无损,无变形裂缝现象,无严重锈蚀现象,无漏气现象

现场检查

有漏气现象不得分;严重锈蚀扣6分;锈蚀较重扣4分;轻微锈蚀扣2分

8

2.储气罐基础应稳固,每年应检测储气罐基础沉降情况,沉降值应符合安全要求,不得有异常沉降或由于沉降造成管线受损的现象

现场检查并查阅沉降监测报告

未定期检测沉降不得分;有异常沉降但未进行处理不得分

1

3.低压湿式储气罐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寒冷地区应有保温措施,能有效防止水结冰

现场检查

有冰冻现象不得分;一处保温措施有缺陷扣0.5分

2

(2)气柜导轮和导轨的运动应正常,导轮与轴瓦无明显磨损现象,导轮润滑油杯油位符合要求

现场检查

发现异常现象不得分

2

(3)水槽壁板与环形基础连接处不应漏水

现场检查

有一处漏水现象扣0.5分

1

(4)环形水封水位应正常

现场检查

水位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4

(5)储气罐升降应平稳

现场检查

不平稳不得分

1

4.低压稀油密封干式储气罐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活塞油槽油位和柜底油槽水位、油位应正常

现场检查

油位或水位超出允许范围不得分

1

(2)横向分割板和密封装置应正常

现场检查

循环油量超标不得分

1

(3)储气罐安全水封的水位不得超出规定的限值

现场检查

安全水封水位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4

(4)定期测量油位与活塞高度比和活塞水平倾斜度并做好测量记录,其数值应保持在允许范围内

查阅测量记录

一项参数不符合要求扣0.5分

1

(5)定期化验分析密封油黏度和闪点,并做好分析记录,其数值应保持在允许范围内

查阅测量记录

超期未化验分析的或指标不符合要求仍未更换的,不得分

0.5

(6)油泵入口过滤网应定期清洗,有清洗记录

查阅清洗记录

超期未清洗的不得分

0.5

(7)储气罐升降应平稳

现场检查

不平稳不得分

1

(8)储气罐的附属升降机、电梯等特种设备应定期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查阅检测报告

一台未检测或检测过期扣0.5分

1

5.高压储气罐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定期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查阅检验报告

未检不得分

4

(2)应严格控制运行压力,严禁超压运行

现场检查

压力保护措施缺失一项扣2分

4

(3)放散管管口高度应高出距其25m内的建(构)筑物2m以上,且不得小于10m

现场检查

不符合不得分

4

4.2.7安全阀与阀门

1.安全阀外观应完好,在校验有效周期内;阀体上应悬挂校验铭牌,并注明下次校验时间,校验铅封应完好

现场检查并查阅校验报告

一只安全阀未检或铅封破损扣2分;一只安全阀外观严重锈蚀扣1分

4

2.安全阀与被保护设施之间的阀门应全开

现场检查

有一处关闭不得分;有一处未全开扣1分

2

3.阀门外观无损坏和严重锈蚀现象

现场检查

有一处损坏或严重锈蚀扣0.5分

2

4.不得有妨碍阀门操作的堆积物

现场检查

有一处堆积物扣0.5分

1

5.阀门应悬挂开关标志牌

现场检查

一只未挂标志牌扣0.5分

1

6.阀门不应有燃气泄漏现象

现场检查

存在泄漏现象不得分

4

7.阀门应定期检查维护,启闭应灵活

现场检查并查阅检查维护记录

不能提供检查维护记录不得分;一只阀门存在启闭不灵活扣1分

2

4.2.8过滤器

1.过滤器外观无损坏和严重锈蚀现象

现场检查

有一处过滤器损坏或严重锈蚀扣1分

2

2.应定期检查过滤器前后压差,并及时排污和清洗

现场检查并查阅维护记录

无过滤器维护记录或现场检查出一台过滤器失效扣1分

2

3.过滤器排污和清洗废弃物应妥善处理

现场检查并查阅操作规程

无收集装置或无处理记录不得分

1

4.2.9工艺管道

1.管道外表应完好无损,无腐蚀迹象,外表防腐涂层应完好,管道应有色标和流向标志

现场检查

一处严重锈蚀扣l分;管道无标志扣0.5分

2

2.管道和管道连接部位应密封完好,无燃气泄漏现象

现场检查

存在泄漏现象不得分

2

3.进出站管线与站外设有阴极保护装置的埋地管道相连时,应设有绝缘装置,绝缘装置的绝缘电阻应每年进行一次测试,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

查阅绝缘电阻检测报告

无绝缘装置,超过1年未检测绝缘电阻或检测电阻值不合格均不得分

1

4.2.10仪表与自控系统

1.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力表外观应完好

现场检查

一只表损坏扣0.5分

2

(2)压力表应在检定周期内,检定标签应贴在表壳上,并注明下次检定时间,检顶铅封应完好无损

现场检查并查阅压力表检定证书

一只表未检或铅封破损扣2分;一只表标贴脱落或看不清扣0.5分

4

(3)压力表与被测量设备之间的阀门应全开

现场检查

一只阀门未全开扣0.5分

1

2.站内爆炸危险厂房和装置区内应设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现场检查并查阅维护记录

一处未安装燃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或未维护扣1分

2

3.现场计量测试仪表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仪表的读数应在工艺操作要求范围内

现场检查并查阅工艺操作手册

缺少一处计量测试仪表或读数不在工艺操作要求范围内扣0.5分

2

4.控制室的二次检测仪表的显示和累加等功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其数值应在工艺操作要求范围内

现场检查并查阅工艺操作手册

缺少一处检测仪表或读数不在工艺操作要求范围内扣0.5分

2

5.报警连锁功能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各种报警连锁系统应完好有效

现场检查

缺少一种报警连锁功能或报警连锁失灵扣1分

4

6.运行管理宜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

现场检查

未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的系统不得分

1

4.2.11消防与安全设施

1.工艺装置区应通风良好

现场检查

达不到标准不得分

2

2.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燃气标志标准》CJJ/T   153的相关要求设置完善的安全警示标志

现场检查

一处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扣0.5分

2

3.消防供水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储罐容积和补水能力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核算消防用水量,当补水能力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时,应设置适当容量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

现场检查并核算

补水能力不足且未设消防水池不得分;设有消防水池但储水量不足扣2分

4

(2)消防水池的水质应良好,无腐蚀性,无漂浮物和油污

现场检查

有油污不得分;有漂浮物扣0.5分

1

(3)消防泵房内应清洁干净,无杂物和易燃物品堆放

现场检查

不清洁或有杂物堆放不得分

1

(4)消防泵应运行良好,无异常振动和异响,无漏水现象

现场检查

一台消防泵存在故障扣0.5分

2

(5)消防供水装置无遮蔽或阻塞现象,站内消火栓水阀应能正常开启,消防水管、水枪和扳手等器材应齐全完好,无挪用现象

现场检查

一台消火栓水阀不能正常开启扣1分;缺少或遗失一件消防供水器材扣0.5分

2

4.工艺装置区、储罐区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设置灭火器,灭火器不得埋压、圈占和挪用,灭火器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0444的相关要求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按规定年限报废

现场检查,查阅灭火器的检查和维修记录

一处灭火器材设置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只灭火器缺少检查和维修记录扣0.5分

4

5.站内爆炸危险场所的电力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相关要求

现场检查

一处不合格不得分

4

6.建(构)筑物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相关要求设置防雷装置并采取防雷措施,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由具有资质的单位检测一次,保证完好有效

现场检查并查阅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未设置防雷装置不得分;防雷装置未检测不得分;一处防雷检测不符合要求扣2分

4

7.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值班室应设有直通外线的应急救援电话,各种应急救援器材应定期检查,保证完好有效

现场检查

缺少一样应急救援器材或一处不合格扣0.5分

2

4.2.12公用辅助设施

1.供电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二级负荷”的要求

现场检查

达不到二级负荷不得分

4

2.变配电室的地坪宜比周围地坪相对提高,应能有效防止雨水的侵入

现场检查

低于周围地坪或与周围地坪几乎平齐均不得分

1

3.变配电室应设有专人看管;若规模较小,无人值守时,应有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的措施;变配电室的门、窗关闭应密合;电缆孔洞必须用绝缘油泥封闭,与室外相通的窗、洞、通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的网罩

现场检查

无关人员可自由出入不得分;有一处未密封或有孔洞扣0.5分

1

4.变配电室内应设有应急照明设备,且应完好有效

现场检查

无应急照明设备不得分;一盏应急照明灯不亮扣0.5分

1

5.电缆沟上应盖有完好的盖板

现场检查

一处无盖板或盖板损坏扣0.5分

1

6.当气温低于0℃时,设备排污管、冷却水管、室外供水管和消火栓等暴露在室外的供水管和排水管应有保温措施

现场检查

一处未进行保温扣0.5分

1


表A.2 调压站与调压装置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评价
单元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评分标准

分值

4.3.1周边环境

1.调压装置不应安装在易被碰撞或影响交通的位置

现场检查

一处安装位置不当扣1分

2

2.液化石油气和相对密度大于0.75燃气的调压装置不得设于地下室、半地下室内和地下单独的箱体内

现场检查

不符合不得分

4

3.调压站和调压装置与其他建(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

现场测量

一处不符合不得分

8

4.调压装置的安装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

现场检查

一处高度不符合要求扣0.5分

1

5.地下调压箱不宜设置在城镇道路下

现场检查

一处处于道路下扣0.5分

1

6.设有悬挂式调压箱的墙体应为永久性实体墙,墙面上应无室内通风机的进风口,调压箱上方不应有窗和阳台

现场检查

一处安装位置不当扣1分

2

7.设有调压装置的公共建筑顶层的房间应靠建筑外墙,贴邻或楼下应无人员密集房间

现场检查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1

8.相邻调压装置外缘净距、调压装置与墙面之间的净距和室内主要通道的宽度均宜大于0.8m,通道上应无杂物堆积

现场检查

一处间距不足扣1分

2

9.调压器的环境温度应能保证调压器的活动部件正常工作

现场检查

当调压器出现异常结霜或冰堵现象时不得分

1

10.调压站或区域性调压柜(箱)周边应保持消防车道畅通,无阻碍消防救援的障碍物

现场检查

消防车无法进入或有障碍物的不得分

1

4.3.2设有调压装置的建筑

1.设有调压装置的专用建筑与相邻建筑之间应为无门、窗、洞口的非燃烧体实体墙

现场检查

与相邻建筑物之间存在一处门、窗、洞口扣0.5分

1

2.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现场检查

一处建筑达不到二级扣0.5分

1

3.门、窗应向外开启

现场检查

一处门、窗开启方向有误扣0.5分

1

4.平屋顶上设有调压装置的建筑应有通向屋顶的楼梯

现场检查

一处无楼梯扣0.5分

1

5.设有调压装置的专用建筑室内地坪应为撞击时不会产生火花的材料

现场检查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1

4.3.3调压器

1.调压箱、调压柜、调压器的设置应稳固

现场检查

一处不稳固扣1分

2

2.调压器外表应完好无损,无油污、无腐蚀锈迹等现象

现场检查

外表有一处损伤、油污、锈蚀现象扣0.5分

2

3.调压器应运行正常,无喘息、压力跳动等现象,无燃气泄漏情况

现场检查

有燃气泄漏现象不得分;调压器有非正常现象一处扣2分

8

4.调压器的进口压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

现场检查

一台调压器超压运行扣4分

8

5.调压器的出口压力严禁超过下游燃气设施的设计压力,并应具有防止燃气出口压力过高的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的启动压力应符合设定值,切断压力不得高于放散系统设定的压力值

现场检查

一处未设置扣4分;一处启动压力不符合设定值扣2分;一处切断压力高于放散压力扣2分

8

6.调压器的进出口管径和阀门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

现场检查

一处不符合扣0.5分

1

7.调压站或区域性调压柜(箱)的环境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相关要求

现场测量或查阅环境监测报告

超标不得分

1

8.调压装置的放散管管口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调压站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其屋檐1.0m以上

现场测量

不符合不得分

4

(2)调压柜的安全放散管管口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4m

现场测量

不符合不得分

4

(3)设置在建筑物墙上的调压箱的安全放散管管口应高出该建筑物屋檐1.0m

现场测量

不符合不得分

4

4.3.4安全阀与阀门

1.高压和次高压燃气燃气调压站室外进、出口管道上必须设置阀门

现场检查

缺一个阀门不得分

4

2.中压燃气调压站室外进口管道上,应设置阀门

现场检查

元阀门不得分

4

4.3.8消防与安全设施

1.设有调压器的箱、柜或房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措施,通风面积和换气次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受限空间内应无燃气积聚

现场测量

一处燃气浓度超标扣2分;一处通风措施不符合要求扣1分

8

2.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燃气标志标准》CJJ/T  153的相关要求设置完善的安全警示标志

现场检查

一处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扣0.5分

2

3.调压装置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设置灭火器,灭火器不得埋压、圈占和挪用,灭火器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0444的相关要求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按规定年限报废

现场检查,查阅灭火器的检查和维修记录

一处缺少灭火器材扣1分;一只灭火器缺少检查和维修记录扣0.5分

4

4.设有调压装置的专用建筑室内电气、照明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1区设计的规定

现场检查

一处不合格不得分

2

5.设于空旷地带的调压站或采用高架遥测天线的调压站应单独设置避雷装置,保证接地电阻值小于10Ω

现场检查并查阅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无独立避雷装置的不得分;防雷装置未检测不得分;一处防雷检测不符合要求扣2分

4

6.调压装置周边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围墙、护栏、护罩或车挡,以防外界对调压装置的破坏

现场检查

一处未设置防护设施扣1分

4

7.设有调压器的柜或房间应有爆炸泄压措施,泄压面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

现场测量并计算

一处无泄压措施扣1分;一处泄压面积不足扣0.5分

2

8.地下调压箱应有防腐保护措施,且应完好有效

现场检查

发现一处箱体腐蚀迹象扣0.5分

1

9.公共建筑顶层房间设有调压装置时,房间内应设置燃气浓度监测监控仪表及声、光报警装置。该装置应与通风设施和紧急切断阀连锁,并将信号引入该建筑物监控室

现场检查

一处设置不符合要求扣1分

2

10.调压装置应设有放散管,放散管的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相关要求

现场检查

一处未设放散管扣1分;一处放散管高度不足扣0.5分

2

11.地下式调压站应有防水措施,内部不应有水渍和积水现象

现场检查

发现一处积水扣1分;一处水渍扣0.5分

2


12.当调压站内、外燃气管道为绝缘连接时,调压器及其附属设备必须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

现场检查

一处未接地或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扣1分

2

4.3.9调压站的采暖

1.调压室内严禁用明火采暖

现场检查

现场有明火采暖设备不得分

2

2.调压器室的门、窗与锅炉室的门、窗不应设置在建筑的同一侧

现场检查

设置在同一侧不得分

1

3.采暖锅炉烟囱排烟温度严禁大于300℃

现场测量

超过不得分

2

4.烟囱出口与燃气安全放散管出口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m

现场测量

距离不足不得分

2

5.燃气采暖锅炉应有熄火保护装置或设专人值班管理

现场检查

无熄火保护装置不得分;有熄火保护但无专人值班扣1分

2

6.电采暖设备的外壳温度不得大于115℃,电采暖设备应与调压设备绝缘

现场测量

外壳温度超标扣1分;未绝缘扣1分

2

附录B 燃气管道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表B.1 钢质燃气管道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表B.2 聚乙烯燃气管道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6.jpg

附录C 压缩天然气场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表C.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表C.2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C.12.jpg

C.13.jpg

C.14.jpg

15.jpg

附录D 液化石油气场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表D.1 液化石油气供应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表D.2 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20.jpg


21.jpg



表D.3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30.jpg


31.jpg



表D.4 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40.jpg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45.jpg


46.jpg


47.jpg


48.jpg


49.jpg


50.jpg

附录E 液化天然气场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表E.1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和调峰液化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表E.2 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20.jpg

附录F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表F.1 调度中心监控系统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1.jpg


2.jpg


3.jpg


4.jpg



表F.2 通信系统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20.jpg


21.jpg

附录G 用户管理检查表


附表G.1 管道燃气用户管理检查表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无标题.jpg



附表G.2 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管理安全检查表
20.jpg


21.jpg

附录H 安全管理检查表


表H 安全管理检查表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2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
    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
    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5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
    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
    7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
    8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
    9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
    10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0444
    11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59
    12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 50494
    1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14 《液化石油气》GB 11174
    15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
    1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
    17 《人工煤气》GB/T 13612
    18 《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 17267
    19 《天然气》GB 17820
    2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GB 18218
    21 《车用液化石油气》GB 19159
    22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 51
    23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63
    24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CJJ 95
    25 《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CJJ/T 148
    26 《城镇燃气标志标准》CJJ/T 153
    27 《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
    28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

下载地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