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肋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 JGJ/T275-2013》

《密肋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 JGJ/T275-2013》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
资源大小: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196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在线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密肋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ulti-ribbed composite panel structures JGJ/T 275-2013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4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230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密肋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密肋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 275-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3年12月3日

前 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荷载和地震作用;5.结构设计基本规定;6.密肋复合板结构基本构件;7.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设计;8.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设计;9.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设计;10.施工与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交通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交通大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邮政编码:100044)。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华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南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北京太空板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立信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湖北大成空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迈瑞司(北京)抗震住宅技术有限公司 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姚谦峰 贾英杰 陆喜信 袁泉 胡德鹿 任民 陈平 赵冬 张荫 黄炜 常鹏 苏幼坡 孙静 张杰 丁永刚 尚仁杰 周铁钢 刘明 陶晞暝 林国海 王本淼 傅礼铭 胡萍 樊志 钱坤 马健骊 欧阳元生 石安仁 熊耀清 马雷 夏雷 郭猛 李鹏飞 刘海涛 赵媛媛 何玉阳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王亚勇 曹万林 范重 柯长华 郭彦林 蒋立红 陈祥福 牟在根 王成博 朱景仕

 

 

1 总 则

1.0.1 为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密肋复合板结构,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可靠、节能环保、经济合理、方便施工,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8层及8层以下且房屋高度不超过24m的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及9层及9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4m的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8度抗震设计的密肋复合板结构,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本规程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段以及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内的密肋复合板结构。 1.0.3 密肋复合板结构应同时进行节能设计,密肋复合板采用的填充材料宜结合当地材料供应、防火及防水要求、施工条件等综合确定。 1.0.4 密肋复合板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密肋复合板结构 multi-ribbed composite panel structure 由预制密肋复合墙板、楼板及现浇连接构件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 2.1.2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 multi-story multi-ribbed composite panel structure 8层及8层以下且房屋高度不超过24m的密肋复合板结构。 2.1.3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 high-rise multi-ribbed composite panel structure 9层及9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4m的密肋复合板结构。 2.1.4 密肋复合墙体 multi-ribbed composite wall 由预制密肋复合墙板与边缘构件、连接柱及连接梁组合形成的墙体。 2.1.5 预制密肋复合墙板 precast multi-ribbed composite wall panel 由钢筋或钢骨架形成肋格,填充体做内模,浇筑混凝土而成的预制墙板。 2.1.6 边缘构件 boundary restraints 位于高层密肋复合墙体两端和洞口两侧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2.1.7 连接柱 connecting column 位于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墙体端部和中间、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墙板之间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2.1.8 连接梁 connecting beam 位于预制密肋复合墙板上方,连接楼板和墙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2.1.9 密肋复合楼盖 multi-ribbed composite floor system 由纵横向梁式钢筋骨架或型钢构成肋格,填充体做内模现场整浇而成的楼盖体系。 2.1.10 结构与保温一体化构造 structure-thermal insulation combining detail 密肋复合板结构构件与附加保温材料整体制作形成的外墙及屋面板保温构造。 2.1.11 绝热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模块 EPS modular 具有闭孔结构和难燃性能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简称EPS模块。 2.1.12 连接桥 connecting bridge 连接结构与保温材料的连接件。 2.1.13 纤维抗裂抹面层 anti-cracking surface course 保温材料表面由水泥、高分子聚合物、填充料和抗裂纤维等经水混合而成的混合砂浆面层。

2.2 符 号

2.2.1 材料性能 Ec——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q——填充体的弹性模量; Es——钢筋的弹性模量; ƒck、ƒ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ƒtk、ƒ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ƒcu,k、ƒqu,k——混凝土、填充体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ƒq、ƒqt——填充体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ƒyk——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ƒy、ƒ′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抗压强度设计值; Gc——混凝土的剪变模量; Gq——填充体的剪变模量。 2.2.2 作用、作用效应及承载力设计值 K——结构(构件)的刚度; M——弯矩设计值; N——轴向力设计值; Sd——荷载效应或荷载效应与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V——剪力设计值; △u——楼层层间位移。 2.2.3 几何参数 A——墙体水平截面面积; Aw——墙板水平截面面积; As——普通钢筋截面面积; Aq——填充体的水平投影截面面积; b——截面宽度或墙体厚度; h——层高,截面高度; h0——截面有效高度; s——箍筋间距。 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 α——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γRE——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ζ——密肋复合墙板与连接柱共同工作系数; ηc——肋梁、肋柱对填充体的约束系数; μ——截面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 μN——构件轴压比; φ——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

3 材 料

 

3.1 混 凝 土

3.1.1 密肋复合板结构中,密肋复合墙板和密肋复合楼盖的肋格可使用普通混凝土,填充体或空腔构件可使用轻骨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砌块、发泡水泥或轻质混凝土等制作;轻钢密肋复合板可使用轻钢骨架、钢筋骨架与发泡水泥或轻质混凝土制作。 3.1.2 密肋复合墙板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且不宜高于C40。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边缘构件和连接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高于墙板混凝土等级至少一个等级。钢筋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预应力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采用钢绞线、钢丝、预应力螺纹钢筋作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3.1.3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相关规定。

3.2 钢 材

3.2.1 密肋复合板结构中,钢筋的采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密肋复合墙板肋梁、肋柱中的钢筋可采用HRB335、HRBF335、HRB400、HRBF400钢筋制作; 2 吊环应采用HPB300钢筋制作,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3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的预应力筋宜选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也可选用钢丝束、纤维预应力筋等性能可靠的预应力材料。 3.2.2 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和《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的相关规定。 3.2.3 型钢或薄壁型钢宜采用Q235钢、Q345钢和Q39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和物理性能指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有关规定采用。 3.2.4 钢材的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7或《热强钢焊条》GB/T 5118的规定,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 2 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相应的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有关规定采用。

3.3 其他材料

3.3.1 填充体的物理性能指标可按现行行业标准《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和《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采用。发泡制品和轻质混凝土等无机材料应满足承载力、耐久性及适用性的要求。 3.3.2 预制墙板下铺设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10;密肋复合墙板填充体间灌缝应根据填充体材料选择适宜的专用砂浆。 3.3.3 结构保温一体化设计的保温材料和制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相关标准的规定。 当采用EPS模块外保温系统时,其各项指标要求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有关规定。

.

4 荷载和地震作用

 

4.1 荷 载

4.1.1 在计算密肋复合板自重时,轻质或多孔材料应采用在当地自然状态下的重度,可取干重度的(1.2~1.4)倍。 4.1.2 密肋复合板结构的楼(屋)面活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 4.1.3 当施工中采用对结构受力有影响的设备时,应验算施工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4.1.4 密肋复合板结构的风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对于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风荷载的计算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的相关规定。

4.2 地震作用

4.2.1 密肋复合板结构抗震设防烈度的确定及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相关规定。 4.2.2 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规定的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系数的取值宜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4.2.3 密肋复合板结构进行弹性动力分析时的阻尼比可取0.05。

.

5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1.1 密肋复合板结构可单独采用,也可与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等其他结构体系共同工作形成混合结构体系。 5.1.2 抗震设计的密肋复合板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5.1.3 密肋复合板结构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方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 2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 3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5.1.4 密肋复合板结构体系宜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宜使结构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部位; 2 结构的抗侧力体系应根据其多道抗震防线的特点进行设置。 5.1.5 结构构件及节点接缝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持久、短暂设计状况:γ0Sd≤Rd      (5.1.5-1) 地震设计状况: Sd≤RdRE      (5.1.5-2)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 Sd——作用效应的组合设计值,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进行计算; Rd——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按持久、短暂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状况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 γRE——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密肋复合墙体应按表5.1.5采用,其他构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采用。

表5.1.5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主要材料

结构构件

受力状态

γRE

混凝土、钢筋、填充体

密肋复合墙体

偏压、受剪及偏拉

0.85

 

5.1.6 密肋复合板结构的建筑设计中,密肋复合墙板或密肋复合楼板、连接构造及配件应标准化、系列化,并应采用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满足构件工厂化生产、装配整体式施工的要求。

5.1.7 当密肋复合板结构用于非室内正常环境时,应确定环境对结构构件的影响。 5.1.8 密肋复合板结构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中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的相关规定。  

5.2 结构布置与楼盖结构

5.2.1 密肋复合板结构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的防震缝,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当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密肋复合板结构防震缝宽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对框架-抗震墙结构的要求进行设置,防震缝宽度不宜小于100mm; 2 当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或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或较低房屋高度确定; 3 防震缝宜在地面以上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5.2.2 密肋复合板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关于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相关规定,采取适当的插值取用。当采取可靠措施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间距。 5.2.3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设置沉降缝。 5.2.4 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本规程第5.2.1条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 5.2.5 房屋的顶层、开洞过大的楼层应采用现浇的普通混凝土楼盖结构或现浇的密肋复合楼盖结构。 5.2.6 当建筑物地下室顶板采用密肋复合楼盖并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相关规定外,密肋复合楼盖的折算厚度尚不应小于180mm。

5.3 计算要点

5.3.1 对满足本规程高宽比限值要求的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地震设计状况下的内力计算及分析可采用层间剪切变形的串联质点系模型。 5.3.2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内力及位移计算时可对结构进行力学简化处理,其抗侧力模型可采用本规程附录B中的等效匀质壳模型或简化的刚架-斜压杆计算模型。 5.3.3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乙类建筑及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当位于基本烈度8度Ⅲ、Ⅳ类场地时,宜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5.3.4 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变形计算,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应按密肋复合墙板中填充体全部退出工作进行计算。 5.3.5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与位移可按弹性方法计算,连梁刚度可折减,折减系数不应小于0.5。 5.3.6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验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中框架-抗震墙结构的相关规定。 5.3.7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地下室周边宜设置与其顶板相连的抗震墙。 5.3.8 当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分析计算时,应采用空间分析计算模型。对层数不超过8层且高度不超过24m的部分框支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可按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计算方法进行内力计算;对层数超过8层或高度超过24m的部分框支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可按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计算方法进行内力计算。 5.3.9 预制板件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应按实际工况的荷载、计算简图、材料实际强度进行施工阶段验算。

.

6 密肋复合板结构基本构件

 

6.1 密肋复合墙体设计

6.1.1 密肋复合墙体应进行平面内正截面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斜截面受剪、平面外正截面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在集中荷载作用下,荷载作用位置处无连接柱时尚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复合墙体,当满足本规程关于多层结构规定的构造要求时,可不进行偏心受压、偏心受拉承载力验算。 6.1.2 密肋复合墙体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规定: 1.jpg

式中:N——墙体轴向压力设计值(N); αqN——填充体对墙体受压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当αqN>1.4时,取αqN=1.4; ƒcu,k、ƒqu,k——混凝土、填充块材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²); Aq——墙体内填充体水平投影面积之和(mm²); ƒc——墙体内肋柱、连接柱及边缘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²),强度等级不同时可按水平投影面积取加权值; ƒ′y——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N/mm²); Ac——墙体内各混凝土肋柱、连接柱及边缘构件横截面面积之和(mm²); A′KS——竖向贯通钢筋(连接柱和边缘构件内)面积之和(mm²); φ——墙体稳定系数; β——墙体的高厚比。

6.1.3 矩形、T形、I形截面偏心受压密肋复合墙体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持久、短暂设计状况: 2.jpg

3.jpg

式中:a′s——墙体受压区端部钢筋合力点到受压区边缘的距离(mm); χ——墙体按等效壳体模型进行内力分析得到的截面受压区高度(mm); hw0——墙体截面有效高度,hw0=hw-a′s(mm); bw、hw——墙体截面宽度和高度(mm); b′f、h′f——T形或I形截面受压区翼缘宽度和高度(mm); lc1——墙体压应力较大一侧现浇边缘构件的长度(mm); lc2——墙体受拉一侧或压应力较小一侧现浇边缘构件的长度(mm); e0——偏心距(mm),e0=M/N; ƒy、ƒ′y——墙体端部受拉、受压钢筋强度设计值(N/mm²); ƒyw——墙体内预制密肋复合墙板的肋柱纵筋强度设计值(N/mm²); ƒc——墙体内肋柱、连接柱及边缘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²),强度等级不同时可按水平投影面积取加权值; Asw——墙体受拉侧(hw0-1.5χ)范围内竖向贯通的肋柱和连接柱纵筋截面面积(mm²); ξb——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β1——随混凝土强度提高而逐渐降低的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0.8;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74;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和C80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取值; εcu——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采用。 2 地震设计状况:

4.jpg

6.1.4 矩形截面偏心受拉密肋复合墙体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5.jpg

式中:A′s——密肋复合墙体内距离竖向拉力较远一侧边缘构件纵筋截面面积之和(mm²); Asw——密肋复合墙体内竖向贯通的肋柱和连接柱纵筋截面面积之和(mm²)。

6.1.5 密肋复合墙体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持久、短暂设计状况:

V≤0.25αqƒcAc      (6.1.5-1)

    2 地震设计状况:

6.jpg

式中:V——密肋复合墙体剪力设计值(N); ƒc——墙体内肋柱、连接柱及边缘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²),强度等级不同时可按水平投影取加权值; Ac——墙体内各混凝土肋柱、连接柱及边缘构件(不包括翼缘部分)横截面面积之和(mm²); αq——填充体对墙体受剪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当αq>2时,取αq=2。

6.1.6 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密肋复合墙体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持久、短暂设计状况: 7.jpg

    当为偏心受拉且上式右端计算值小于ƒyAs时,应取等于ƒyAs。 2 地震设计状况:

8.jpg

    当为偏心受拉且上式右端方括号内计算值小于0.8ƒyAs时,应取等于0.8ƒyAs

λ=M/(Vh)      (6.1.6-3)

式中:λ——计算截面处墙体的广义剪跨比,其中M、V应取同一组合的、未经内力调整的墙肢截面弯矩、剪力设计值,并取墙肢上、下端截面计算的剪跨比的较大值;λ<1.5时,取λ=1.5,λ>2.5时,取λ=2.5;1.5<λ<2.5时,取计算值;多层结构可取层高与墙体长度之比; h——墙体截面高度(mm); ƒt——预制密肋复合墙板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N/mm²); Ac——墙体内各混凝土肋柱、连接柱及边缘构件(不包括翼缘部分)横截面面积之和(mm²); ƒy——剪切截面内肋梁纵筋的抗拉设计强度(N/mm²),取值不应大于300N/mm²; As——剪切截面内肋梁纵筋的截面面积之和(mm²),剪切截面可取45°斜线; N——墙体的轴向力设计值(N);当N为压力且N>0.2ƒcAc时,取N=0.2ƒcAc;当为拉力时以负值代入计算。

6.1.7 抗震等级为一级的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应进行墙板水平接缝处的受剪承载力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持久、短暂设计状况: 当轴向力N为压力时

V≤Vc+Vs+VN      (6.1.7-1) Vc=0.18ζAckƒt      (6.1.7-2) Vs=0.56Asƒy      (6.1.7-3) VN=0.4N      (6.1.7-4)

    当轴向力N为拉力时

V≤Vc+VsN      (6.1.7-5) VsN=0.56(Asƒy-N)      (6.1.7-6)

    2 地震设计状况: 当轴向力N为压力时

V≤(Vc+Vs+VN)/γRE      (6.1.7-7) VN=0.3N      (6.1.7-8)

    当轴向力N为拉力时

V≤(Vc+VsN)/γRE      (6.1.7-9)

式中:V——水平接缝处的剪力设计值(N); Vc——连接柱和边缘构件混凝土节点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Vs——穿过水平接缝的竖向钢筋销栓承载力设计值(N),应符合Vs≥V/3; VN——轴向压力所产生的剪切摩擦承载力设计值(N); VsN——竖向钢筋与轴向拉力所产生的剪切摩擦承载力设计值(N),应符合VsN≥Vc要求; Ack——墙体水平接缝处现浇连接柱及边缘构件节点的受剪截面面积(mm²); ƒt——连接柱和边缘构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²); ζ——连接柱共同工作系数,应按表6.1.7采用; As——穿过墙体水平接缝处的竖向钢筋总面积(不包括两侧翼墙)(mm²); ƒy——竖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²); N——相应于剪力设计值V的不利组合轴向力设计值(N)。

 

表6.1.7 连接柱共同工作系数ζ值

接缝处现浇混凝土节点总数

1~2

3

4

≥5

ζ

1.00

0.85

0.75

0.67

 

6.1.8 密肋复合墙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墙板高度应根据结构层高确定;墙板宽度应根据房屋开间、进深确定,但不宜大于4.5m;单块墙板重量宜控制在30kN以内; 2 不宜采用立面为L形的墙板; 3 墙板厚度应由计算荷载、楼板形式及热工性能要求等因素确定;当采用现浇楼板时,承重墙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60mm;当采用预制楼板时,承重墙板的厚度不宜小于200mm; 4 密肋复合墙板的框格划分应根据构造及受力计算确定;墙板内肋柱间距不宜大于900mm;肋梁间距不宜大于800mm; 5 密肋复合墙板肋梁、肋柱截面尺寸应根据构造及受力计算确定;中间肋梁肋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80mm,边肋梁、边肋柱不宜小于100mm,门洞、窗洞顶部肋梁高度不宜小于150mm; 6 肋梁、肋柱钢筋外伸长度应符合受拉锚固要求,并应与边缘构件、连接柱或连接梁可靠连接; 7 墙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关于墙与壳的保护层厚度规定,当采用工厂化制作时,可适当减小保护层厚度; 8 墙板布置时应按房屋平面尺寸和施工安装的要求,除每侧预留25mm的墙板标志缝外,对十字、丁字连接柱节点,尚应留有施工操作空间; 9 当墙板内填充体采用拼砌时,拼缝宜沿墙板竖向布置,并应采用水泥砂浆填实,各肋格间严禁有水平通缝出现; 10 带洞墙板洞口不宜过大,洞口宽度宜小于墙板总宽度的50%,且不宜大于2.0m;洞口两侧实墙板宜等宽、对称(图6.1.8)。

  9.jpg

图6.1.8 窗洞尺寸限值 1—窗洞  

6.1.9 轻钢密肋复合墙体,当轻钢密肋采取措施能保证与混凝土的良好粘结时,其承载力验算可按钢筋混凝土密肋复合墙体相关内容执行。

 

6.2 密肋复合楼盖设计

6.2.1 密肋复合楼盖的整体布置应能合理传递荷载,设计应有明确的计算简图,计算分析模型应能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柱支承楼板结构可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构计算的要求设置柱帽或托板。 6.2.2 密肋复合楼盖宜采用空间模型有限元方法或等代框架杆系结构有限元方法进行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位移计算。 结构分析宜采用弹性分析方法,在有可靠依据时可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并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 密肋复合楼盖在荷载作用下各区格板的梁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计算及相关设计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的相关规定。 6.2.3 密肋复合楼盖的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密肋复合楼盖中,肋格各项承载力设计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相关计算规定; 2 边梁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为柱支承楼盖时,密肋复合楼盖的外周边宜布置框架梁,且框架梁高度应大于密肋复合楼盖厚度,框架梁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相关规定; 2)边梁的截面抗弯刚度可按“[形”或“倒L形”截面计算,边梁宽度不宜超过柱截面高度。 3 抗震设计时宜沿柱轴线设置主肋梁或框架梁; 4 楼盖节点区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盖与框架柱连接的节点及周围相关区域,应根据刚度和承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案;在楼盖与框架柱相交的节点区域及周围内力较大处,宜采用现浇实心楼盖及托板式柱帽; 2)楼盖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受冲切截面的控制条件及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相关规定; 3)当节点附近设置托板式柱帽时,应进行楼盖厚度变化处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选择最不利冲切破坏截面进行冲切承载力验算; 4)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及相关设计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的相关规定。 6.2.4 密肋复合楼盖的设计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密肋复合楼盖的跨高比宜符合下列规定: 1)边支承楼盖的跨高比:对于单向楼盖不宜大于25,对于双向楼盖按短边不宜大于35; 2)柱支承楼盖的跨高比:跨度按长边计,有柱帽或托板时不宜大于35,无柱帽时不宜大于30。 2 楼板周边可伸出边柱外侧,从楼板边缘至边柱中心的伸出长度不宜超过内跨跨度的0.4倍。 3 肋梁的宽度不应小于60mm,肋梁截面高度与宽度之比不宜大于5,肋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50mm,并应满足设备管线的穿行要求。 4 当密肋复合楼盖中填充体上下均有现浇叠合层形成I形肋梁受力截面时,上部叠合层的厚度不应小于50mm,下部叠合层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其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不应大于250mm。 当密肋复合楼盖中填充体仅上部有现浇叠合层形成T形肋梁受力截面时,上部叠合层的最小厚度应为50mm,其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50mm;填充体底部现浇有较薄的构造面层时,面层内应配置抗裂钢丝网片,钢丝网片应锚入两侧现浇肋梁内。 当密肋复合楼盖中填充体为配筋空心箱体且上下均无现浇叠合层时,空心箱体的上面板设计应满足区格的传力要求,下面板设计应满足抗裂及局部吊重要求。 5 密肋复合楼盖中,区格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对于板构件的规定取值,密肋梁按梁的规定取值。

6.3 结构与保温一体化设计

6.3.1 密肋复合外墙板、密肋复合楼盖因密肋所形成的热桥部位宜采取加强的保温措施,可采用局部或整体外保温处理措施。 6.3.2 当密肋复合板结构采用EPS模块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进行保温一体化设计时,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可取1.0。 6.3.3 当采用结构与保温一体化构造的密肋复合板结构,在预制密肋复合墙板或现场浇筑密肋复合楼盖时,应采用EPS模块为底模或侧模进行整体制作;其他现浇部分的外保温也应进行整体制作。 6.3.4 当EPS模块外侧采用3mm~5mm厚的薄抹灰面层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要求设置防火隔离带;当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厚抹灰面层时,可取消防火隔离带。 6.3.5 当密肋复合楼盖填充体为空心箱体时,可在肋梁高度中部设置空心箱体间贯通管道;肋梁梁腰开设孔洞后应满足结构受力和构造要求。 6.3.6 结构与保温一体化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密肋复合墙板所有的EPS模块组合时,均应企口插接或错缝搭接,对无法实现企口插接的热桥部位施工,设计时应在该部位预留10mm~15mm缝隙,并应采用发泡聚氨酯封堵; 2 应采用耐碱玻纤网格布作为抹灰面层的抗裂增强材料; 3 当密肋复合墙板的外表面采用厚抹灰面层时,应将金属热镀锌电焊网用自攻钉固定在连接桥外露的端头上。 6.3.7 有保温要求的密肋复合墙板或密肋复合楼盖,不宜在板件上开凿洞口和设置脚手眼。 6.3.8 密肋复合板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建筑节点构造宜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有关规定。

.

7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设计

 

7.1 一般规定

7.1.1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内力分析,可按弹性方法,按密肋复合墙板与连接柱等加强构件共同工作进行计算。 7.1.2 抗震设计时,对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可只选从属面积较大或竖向应力较小的墙段进行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7.1.3 当进行地震剪力分配和截面验算时,密肋复合墙体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 刚度应根据高宽比的影响进行计算。当高宽比小于1时,可只计算剪切变形;高宽比不大于4且不小于1时,应同时计算弯曲和剪切变形;当高宽比大于4时,可不计算剪切变形; 2 墙段宜按门窗洞口划分;当墙段中部开有小洞口时,可在整体墙段侧向刚度计算值的基础上根据开洞大小及位置对其进行折减。 7.1.4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中无洞口密肋复合墙体的弹性侧向刚度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jpg

式中:h——层高(mm); Ieq——墙体等效截面惯性矩(mm4); Aeq——墙体等效截面面积(mm²); beq——墙体等效截面宽度(mm); hw——墙体截面高度(mm); μN——轴压比,当μN<0.3,取μN=0.3,当μN>0.6,取μN=0.6; N——墙体承受的轴向压力代表值(N);持久及短暂设计状况时,为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的标准组合,地震设计状况时,为墙体所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Ac——墙体各混凝土肋柱、连接柱及边缘构件(不包括翼缘部分)横截面面积之和(mm²); Aq——墙体填充体同一高度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mm²); μ——截面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截面为矩形时,取μ=1.2; ηc——肋梁、肋柱对填充体的约束系数。可取ηc=1.05。 7.1.5 开洞密肋复合墙体(图7.1.5)弹性侧向刚度可按下式计算: 2.jpg

图7.1.5 开洞密肋复合墙体刚度计算示意图 注:K、K、K为按式(7.1.4-1)计算的墙体分块的侧向刚度。计算时式中符号h由层高改为窗洞高或窗台高。  

7.1.6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当设防烈度为8度时,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结构;当设防烈度为7度时,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结构;当设防烈度为6度及非抗震设计时,可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结构。

7.1.7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当设防烈度为6度和7度时,密肋复合墙体可按四级抗震等级要求;当设防烈度为8度时,可按三级抗震等级要求。8度区超过5层时可取底部一层为底部加强部位,当底部加强部位墙体轴压比超过0.4时,应按本规程第8章相关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7.2 房屋适用范围

7.2.1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的适用层数与总高度限值应符合表7.2.1的要求。

表7.2.1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的适用层数与总高度限值

类别

非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0.2g)

8度(0.3g)

层数

8

8

7

6

5

总高度(m)

24

24

21

18

15

    注: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7.2.2 当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可比表7.2.1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不应多于1.0m;乙类建筑的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仍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比表7.2.1的规定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0m;横墙较少的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总高度应比表7.2.1的规定降低3.0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还应再减少一层。 7.2.3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的适用层高度与高宽比限值,宜符合表7.2.3的要求。

表7.2.3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的适用层高与高宽比限值

类别

非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层高(m)

<7层

4.2

4.2

3.9

3.6

≥7层

3.9

3.9

3.6

高宽比

<7层

2.5

2.5

2.5

2.0

≥7层

2.5

2.5

2.5

注:1 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

       2 当主体结构下部有大底盘时,高宽比自大底盘以上算起。

 

7.3 结构布置

7.3.1 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的一个独立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 7.3.2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宜均匀、无突变和错层。纵横墙的布置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关于多层砌体房屋建筑布置的规定执行。大房间不宜在端头布置。 7.3.3 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凸和开洞而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计入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 外伸长度较大的建筑,当中央部分楼梯、电梯间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加强楼板以及连接部位墙体的构造措施,必要时还可在外伸段凹槽处设置连接梁或连接板。 当楼板开大洞削弱后,宜采取下列构造措施予以加强: 1 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2 洞口边缘设置边梁、连接梁,并加强边梁、连接梁的腰筋; 3 在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 7.3.4 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不应超过表7.3.4的要求。

表7.3.4 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m)

楼盖类别

非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现浇或装配整体式楼、屋盖

18

15

15

11

装配式楼、屋盖

11

11

7.3.5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的现浇连接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房屋现浇钢筋混凝土连接梁的设置应符合表7.3.5的规定,纵墙承重时,抗震横墙上的连接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适当加密; 2 连接梁应闭合,遇有洞口连接梁应上下搭接;当采用预制楼板时,连接梁应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 3 连接梁在表7.3.5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中配筋替代连接梁; 4 非地震及6、7度区的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且与墙体有可靠连接时,可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于相应的连接柱钢筋可靠连接; 5 连接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应符合表7.3.5的规定。

 

表7.3.5 多层密肋复合板房屋现浇钢筋混凝土连接梁设置要求

1.jpg

 

7.3.6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连接柱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接柱的设置部位应符合表7.3.6的规定; 2 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密肋复合板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7.3.6的要求设置连接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3 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7.3.6的要求设置连接柱;当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本条第2款要求设置连接柱,且在隔开间横墙与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均设置构造柱; 4 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设置连接柱; 5 连接柱间距可取(1.0~1.5)倍层高,且不宜超过4.5m; 6 连接柱截面宽度同墙板厚度,截面高度及截面形式可根据墙板布置与构造确定,且截面高度不应小于200mm。

 

表7.3.6 多层密肋复合板房屋连接柱设置要求

2.jpg

注:较大洞口,内墙指宽度不小于2.1m的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连接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但洞侧墙体应加强。

 

7.3.7 多层密肋复合板房屋的连接柱应符合下列构造规定: 1 连接柱截面最小配筋应符合表7.3.7的要求;

 

表7.3.7 连接柱截面最小配筋

3.jpg

 

    2 连接柱在楼层处上下端应适当加密; 3 连接柱与连接梁结合处,连接柱纵筋应在连接梁纵筋间穿过并上下贯通; 4 连接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不大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7.4 多层结构密肋复合墙板连接构造

7.4.1 多层密肋复合墙板肋梁、肋柱钢筋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墙板肋梁、肋柱中纵筋不宜少于4根,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箍筋直径不宜小于4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墙板纵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 7.4.2 多层密肋复合板之间的水平连接当采用现浇连接柱进行连接时,肋梁纵筋应在连接柱内有可靠锚固(图7.4.2)。 1.jpg

图7.4.2 墙板间的水平连接 1—墙体连接柱;2—肋梁纵筋封闭环或可靠锚固;3—密肋复合墙板  

7.4.3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密肋复合墙板上部应将肋柱纵筋外伸与连接梁或现浇楼板可靠连接(图7.4.3-1);基础与上部墙板之间应设置基础梁,边缘构件及连接柱的钢筋伸入基础梁(图7.4.3-2),锚固长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jpg

图7.4.3-1 墙板间的竖向连接 1—密肋复合墙板;2—端部连接柱;3—中间连接柱;4—连接梁   3.jpg

图7.4.3-2 基础与上部墙板之间的连接 1—密肋复合墙板;2—端部连接柱;3—中间连接柱;4—连接梁;5—基础梁  

.

8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设计

 

8.1 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8.1.1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8.1.1的规定。

表8.1.1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m)

烈度

非抗震设计

6度

7度

8度(0.2g)

高度

80

80

70

60

 

8.1.2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当与较多现浇剪力墙或筒体组合,经计算分析满足各项指标时,最大适用高度可适当提高。平面和竖向不规则的结构或Ⅳ类场地上的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

8.1.3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的最大高宽比,宜符合表8.1.3的要求。  

表8.1.3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烈度

非抗震设计

6度

7度

8度

高宽比

6

5

5

4

 

8.2 抗震等级

8.2.1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中密肋复合墙体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8.2.1确定。

表8.2.1 密肋复合墙体抗震等级

密肋复合板结构

烈度

6度

7度

8度

房屋高度(m)

≤45

>45

≤45

>45

≤45

>45

抗震等级

 

8.2.2 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8.2.3 当密肋复合板结构为底部大空间时,房屋抗震等级应按本规程第9.2.2条采用。  

8.3 结构布置

8.3.1 在高层密肋复合板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其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中关于高层建筑结构布置的相关要求。 8.3.2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中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扭转控制的相关规定。 8.3.3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中,密肋复合墙体在平面及立面上的布置要求及门窗洞口的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中对于剪力墙结构布置的相关规定。 8.3.4 抗震设计时,密肋复合墙体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2 抗震设计时,密肋复合墙体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或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应取较大值; 3 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宜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8.3.5 较长的密肋复合墙体宜开设洞口,将其分成长度较为均匀的若干墙段,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3。 8.3.6 当密肋复合墙体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应控制密肋复合墙体平面外的弯矩,避免与平面外相交的楼面梁采用刚接。并应至少采取下列措施中的一项措施,减小梁端部弯矩对墙体的不利影响: 1 沿梁轴线方向设置与梁相连的密肋复合墙体,抵抗该墙体平面外弯矩,墙体厚度不宜小于梁的宽度; 2 当不能设置与梁轴线方向相连的密肋复合墙体时,宜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扶壁柱;扶壁柱宽度不应小于梁宽,并应按计算确定截面及配筋; 3 当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连接柱,连接柱宽度不应小于2倍墙厚,不宜大于4倍墙厚,并应按计算确定配筋; 4 平面外楼面梁与扶壁柱、连接柱的钢筋锚固应满足框架梁与框架柱的节点构造要求;当钢筋在支座未充分利用其强度时,可根据其应力水平对锚固长度作出调整; 5 梁与墙端部按铰接或近似铰接设计时,应保证端部截面有充分的转动能力。 8.3.7 密肋复合墙体开洞形成的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进行设计;当跨高比不小于5时,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 8.3.8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

8.4 水平位移限值

8.4.1 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Δu/h的限值宜符合表8.4.1的规定。

表8.4.1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

结构类型

Δu/h限值

密肋复合板结构

1/800

框支层

1/1000

 

8.4.2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宜进行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结构薄弱层(部位)层间弹塑性位移应符合下式规定:

Δup≤[θp]h      (8.4.2)

式中:△up——层间弹塑性位移(mm); [θp]——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可按表8.4.2采用。 h——层高(mm)。

 

表8.4.2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结构类型

p]

密肋复合板结构

1/100

框支层

1/120

 

8.5 截面设计与构造

8.5.1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中密肋复合墙板和连接柱的构造应满足本规程第6章与第7章的相关规定。边缘构件应按本章规定进行承载力设计,并应满足构造要求。 8.5.2 密肋复合墙体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密肋复合墙体底部加强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应小于层高或密肋复合墙体无支长度的1/16,其他部位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或密肋复合墙体无支长度的1/20,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墙时,其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厚度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2;其他部位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应小于180mm; 2 按三、四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密肋复合墙体底部加强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或密肋复合墙体无支长度的1/20,其他部位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或密肋复合墙体无支长度的1/25; 3 当墙厚不能满足本条第1、2款的要求时,应验算墙体的稳定性。 8.5.3 密肋复合墙体在不同抗震等级设计时的内力调整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中有关剪力墙构件的规定执行。 8.5.4 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进行设计的密肋复合墙体,轴压比不宜超过表8.5.4的限值;对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表8.5.4 密肋复合墙体轴压比限值

1.jpg

注:N——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体轴向压力设计值(N); αqN——填充体对墙板受压承载力的影响系数; ƒ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²); Ac——墙体内各混凝土肋柱、连接柱及边缘构件横截面面积之和(mm²)。 8.5.5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中墙板框格的划分应根据构造及受力计算确定。 8.5.6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中墙板肋梁、肋柱钢筋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墙板肋梁、肋柱纵筋不应小于4根,且直径不应小于8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5mm,且间距不应大于200mm。 8.5.7 抗震设计时,密肋复合墙体肋梁、肋柱纵向钢筋在边缘构件及连接梁内的锚固除满足下列规定外,尚应钩住边缘构件、连接柱或连接梁的远侧纵向钢筋: 1 一、二级抗震等级

laE=1.15la      (8.5.7-1)

    2 三级抗震等级

laE=1.05la      (8.5.7-2)

    3 四级抗震等级

laE=1.0la      (8.5.7-3)

式中:la——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mm)。 8.5.8 密肋复合墙板肋梁、肋柱纵向钢筋的搭接接头长度,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1.2la,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1.2laE。一、二级密肋复合墙体的底部加强部位,墙板肋梁、肋柱纵筋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同一截面连接的钢筋数量不宜超过总数量的50%,错开间距不宜小于500mm;其他情况下的肋梁、肋柱纵筋可在同一截面连接。密肋复合墙体边缘构件内纵向钢筋连接宜与普通框架结构的框架柱要求相同。 8.5.9 密肋复合墙体上应设置连接梁,连接梁截面高度可取墙厚的(1~2)倍,并不应小于200mm,连接梁的配筋可按构造配置且应符合密肋复合墙体相应抗震等级的最小配筋率要求。 8.5.10 一、二、三级抗震设计的密肋复合墙体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当墙体抗震等级为一级且轴压比大于0.2、二、三级且轴压比大于0.3时,应按本规程第8.5.11条的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一、二、三级抗震设计密肋复合墙体的其他部位以及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的密肋复合墙墙肢端部均应按本规程第8.5.12条的要求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均应为现浇的钢筋混凝土边缘构件。 8.5.11 密肋复合墙体两端约束边缘构件(图8.5.11)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lc、箍筋配箍特征值λv及竖向钢筋最小量应满足表8.5.11的要求,且按一、二、三级抗震设计时箍筋直径均不应小于8mm、箍筋间距分别不应大于100mm(一、二级)和150mm(三级)。箍筋的配筋范围为图8.5.11中的阴影区域,其体积配箍率ρv应按下式计算: 2.jpg

式中:λv——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特征值; ƒ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²); ƒyv——箍筋或拉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²)。

    2 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范围为图8.5.11中现浇边缘构件截面面积。

3.jpg

图8.5.11 密肋复合墙体的约束边缘构件 1—约束边缘构件;2—密肋复合墙板  

表8.5.11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lc、配箍特征值λv及竖向钢筋最小量

4.jpg

 

注:1 μN为墙肢轴压比,hw为密肋复合墙体长度; 2 lc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不应小于表中数值、bw和400mm三者的较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 3 翼墙长度小于其厚度3倍或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厚的2倍时,视为无翼墙或无端柱。

8.5.12 一、二、三级抗震设计的密肋复合墙体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当墙体抗震等级为一级且轴压比不大于0.2、二、三级且轴压比不大于0.3及四级抗震等级时,密肋复合墙体两端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图8.5.12)。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筋应符合表8.5.12的规定。   5.jpg

图8.5.12 密肋复合墙体的构造边缘构件 1—构造边缘构件;2—密肋复合墙板  

    当密肋复合墙体端部为端柱时,端柱中纵向钢筋及箍筋应按框架柱的构造要求配置。

 

表8.5.12 密肋复合墙体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筋要求

6.jpg

注:1 Ac为边缘构件的截面面积; 2 符号φ表示钢筋直径; 3 其他部位的拉筋,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筋间距的2倍;对转角墙的暗柱,表中拉筋宜采用箍筋。

8.5.13 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连梁等其他构件的构造要求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的有关规定执行。

 

8.6 高层结构密肋复合墙板连接构造

8.6.1 高层密肋复合墙板间的水平连接应与多层密肋复合墙板间的水平连接方式相同(图7.4.2)。 8.6.2 高层结构密肋复合墙板应加强在底部加强区的竖向连接,当墙板肋柱纵筋未上下贯通搭接时,可在墙板与楼板间设置预埋件焊接连接(图8.6.2)。 1.jpg

图8.6.2 墙板间的竖向连接 1—密肋复合墙板;2—边缘构件;3—连接柱;4—连接梁;5—墙板内预埋件;6—连接梁内预埋件;7—板底坐浆

.

9 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设计

 

9.1 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9.1.1 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应用于丙类建筑时房屋,其最大适用层数和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9.1.1的规定,且层高不宜大于4.2m。

表9.1.1 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的最大适用层数及最大适用高度

抗震设防要求

层数

高度(m)

抗震设计

8度

≤10层

≤33

7度

≤15层

≤45

6度

≤20层

≤60

非抗震设计

≤20层

≤60

注: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是指地面以上一层或两层布置框架和剪力墙、上部为密肋复合墙体的密肋复合板结构。

9.1.2 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的最大高宽比应符合表9.1.2的规定。

表9.1.2 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的最大高宽比

烈度

非抗震设计

6度

7度

8度

高宽比

3.5

3.5

3

2

 

9.2 抗震等级

9.2.1 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9.2.2 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表9.2.2规定的结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表9.2.2 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抗震等级

1.jpg

注:H为建筑物高度(m)。

9.3 构件设计与构造

9.3.1 层数不超过8层且高度不超过24m的部分框支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框支柱、框支墙梁及节点构造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关于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有关规定。其中托梁弯矩系数αM、剪力系数βV应予增大;增大系数当抗震等级为一级时,取为1.10,当抗震等级为二级时,取为1.05,当抗震等级为三级时,取为1.0。 非框支层应按本规程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相关要求设计。 9.3.2 层数超过8层或高度超过24m的部分框支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框支墙梁应由框支梁与上部过渡层的钢筋混凝土墙组成,框支柱、框支墙梁及节点构造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关于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相关规定。 非框支层应按本规程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相关要求设计。 9.3.3 部分框支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的框支层应沿纵向和横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混凝土抗震墙,且应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关于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层墙体的间距要求。框支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应大于地震总倾覆力矩的50%。 9.3.4 部分框支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非框支层与下部框支层侧向刚度的比值,应满足不同总高、不同框支层数对于刚度比的相关要求。 9.3.5 部分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上层承重墙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按底部框架和抗震墙的轴线布置,宜上下对齐,分布均匀,使各层刚度中心接近质量中心。 9.3.6 部分框支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框支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可根据过渡层与框支层侧向刚度比值的大小在1.2~1.5范围内选用。框支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并应按各抗震墙侧向刚度比例分配。 9.3.7 部分框支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中框支层框架柱承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可按各抗侧力构件有效刚度比例分配确定;有效侧向刚度的取值,框架不折减,混凝土抗震墙可乘以折减系数0.3。框架柱应计入地震倾覆力矩引起的附加轴力,此时框支墙梁可视为刚体。底部各构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可按框支层抗震墙和框架的侧向刚度比例分配确定。 9.3.8 部分框支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计算底部框架地震剪力产生的柱端弯矩时可取柱的反弯点距柱底为0.55倍层高。 9.3.9 框支墙梁上部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取相应落地墙体的抗震承载力乘以降低系数0.9。 9.3.10 过渡层或转换层楼面处连接梁及楼板均应加强设计。墙体中现浇连接柱或边缘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墙板框格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

10 施工与验收

 

10.1 一般规定

10.1.1 密肋复合板结构工程的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编制详尽的密肋复合板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应包括密肋复合墙体工程、密肋复合楼盖工程各相关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质量、安全及控制措施。 10.1.2 密肋复合板结构工程的施工与验收可划分为板类预制构件的质量验收、密肋复合墙体施工及验收、轻钢密肋复合墙体施工及验收、密肋复合楼盖的施工及验收、结构保温一体化施工及验收及其他常规结构分项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类分项工程验收项目的内容。 10.1.3 制作密肋复合墙板的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的配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砂浆的配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混凝土砖砌筑砂浆》JC 860的规定。 10.1.4 当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或发泡混凝土制作密肋复合板时,材料应经过试验检验,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 10.1.5 密肋复合墙板和密肋复合楼盖中的内模填充体,其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中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相关规定执行,当不参与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验收时,应提供填充体质量检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等质量保证材料;参与密肋复合板共同受力的空心箱体、配筋空心箱体构件等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中混凝土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相关规定执行。 10.1.6 制作预制构件所用的隔离剂、隔离塑料薄膜,应选用隔离效果良好、不粘结底胎、不易破损、不影响构件外观质量及易于后期装修抹灰层附着的材料。 10.1.7 砂浆、混凝土中使用早强剂、减水剂、防冻剂等外加剂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取样检验,并应按规定进行试配。 10.1.8 当板件采用工厂预制时,厂区到施工现场的道路,应满足板件产品的运输条件和要求。 10.1.9 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吊车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并应有堆放构件的场地; 2 场内运输宜设置循环道路; 3 道路、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 10.1.10 墙板安装应不影响施工安全及吊装过程中的临时固定。可按先中间后两边、先内墙后外墙、纵横墙交替安装、逐间封闭的原则进行安装。 10.1.11 墙板安装工程应与水电、通信等安装工程密切配合,组织立体交叉施工。 10.1.12 密肋复合板结构的安装施工及质量控制与检验除应符合本规程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的有关规定。 10.1.13 地基与基础施工的检验与监测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10.1.14 密肋复合板结构的施工应满足安全、防火等要求。

10.2 板类预制构件工程

10.2.1 构件生产应制定施工工艺设计和操作流程,包括模板的加工与安装、钢筋加工绑扎、型钢加工与焊接、砌块铺放、零部件预埋、混凝土拌制浇筑、预留插筋剔凿及墙板吊运靠放等。 10.2.2 新制作或检修的模板应进行逐块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板表面应无油污及其他污染物; 2 侧模板支撑、连接、拉固应牢靠,无松动; 3 模板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明显布置错误; 4 模板拆除后应无严重变形、翘曲、损伤现象; 5 模板的拼缝不应漏浆,板面应平整光洁,无孔洞和粘结灰浆; 6 模板拆除时不应损伤模板和墙板棱角,拆除后应及时清理模板粘结灰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用手推拉、钢尺量测。 10.2.3 板类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中关于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相关要求,并应符合本规程表10.2.3的规定。 检查数量:对于连续周转使用的同类型钢制模板,应按每季度或每生产线生产1000块板材,按模板件数抽查10%,且不少于3件;对于连续周转使用的同类型木制模板,应按每生产线生产50块板材,按模板件数抽查10%,且不少于3件;当洞口边模采用木制模板连续周转使用时,应按同类型模板每生产线生产25块板材,按模板件数抽查10%,且不少于3件。

表10.2.3 板类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1.jpg

注:L为量测方向的构件尺寸(mm)。  

10.2.4 构件制作台座面或模板面应清理干净,当使用隔离剂时,涂刷应均匀,不得漏刷或积存;模板及其支架应定期维护,钢模板及钢支架不得锈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10.2.5 板类预制构件的钢筋形状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加工尺寸和精度应保证钢筋入模不产生扭曲变形和模板变形,箍筋尺寸不应使钢筋保护层厚度发生变化或改变肋梁、肋柱截面尺寸; 2 转角处纵筋和箍筋之间绑扎应采用兜扣式绑扎,严禁采用顺扣绑扎方式; 3 预留洞口、预埋插筋、预设埋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随意变更; 4 钢筋绑扎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0.2.5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表10.2.5 板类预制构件钢筋绑扎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2.jpg

 

10.2.6 当板类预制构件采用型钢边框和内部骨架时,其结构制作和安装质量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相关规定。

10.2.7 板类预制构件内填充体的安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板类预制构件内填充体的规格、数量及拼接方式应满足设计要求,严禁随意拼接、摆放; 2 填充体的装运及入模安放不得损坏砌块或造成钢筋骨架移位与变形; 3 当需对填充体进行切割时,应使用专用切割机械; 4 混凝土浇筑前,当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上时,应对填充体充分湿润,严禁入模后干砖情况下浇筑混凝土; 5 当板类预制构件填充体按设计允许拼装时,各块体间严禁有水平通缝,拼缝间隙不应大于2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及塞尺量测。 10.2.8 板类构件的预制养护可采用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的方式。养护应有完整的技术方案和养护措施,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留置试件。 10.2.9 在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随时进行编号并记录制作日期。经检验合格的构件,应标志合格后方可出厂吊装。保温一体化设计的构件应对保温层的铺放建立隐检制度;对保温材料的铺放情况,必须逐块做自检记录。自检记录应包括保温材料的密度、厚度、含水率及块体的实际铺放间距以及与预埋件、钢筋相碰的处理措施等。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10.2.10 构件制作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中关于预制构件尺寸偏差的规定。 检查数量:随机抽查,同一检验批抽查构件数不少于总量的10%,且不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量测。 10.2.11 构件制作外观质量缺陷应按表10.2.11的规定确定。  

表10.2.11 构件制作外观质量缺陷

3.jpg

 

    检查数量:随机抽查,同一检验批抽检构件数量不少于总量的3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

10.2.12 构件在任一生产工序中,当检查发现有结构性一般缺陷或非结构性构件损伤缺陷时,应立即进行修补。凡涉及结构性能的损伤,应经设计、施工、监理和制作单位协商处理。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和相关的质量处理记录。 10.2.13 构件脱模起吊,当设计无特殊规定时,起吊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起吊时,吊钩应垂直于构件起吊中心部位。 10.2.14 构件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构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运输; 2 构件运输宜选用低平板车,车上应设有专用架,且应有可靠的稳固措施;当板件有饰面层时,饰面层应朝外; 3 当采用装箱方式运输时,箱内四周应采用木材、混凝土块作为支撑物,构件接触部位应采用柔性垫片填实,支撑牢固不应有松动; 4 预制墙板可采用竖直立放式运输或叠层平放式运输,运输数量应根据运输车辆载重和道路条件确定;当叠层平放运输时,带洞口墙板不应超过4层(块),无洞口墙板不应超过6层(块),叠放墙板应采用方木或柔性垫板支垫,上下层支垫位置应对应; 5 预制楼板可采用平放运输,并应正确选择支垫位置,预制楼板装运应制定可靠的技术方案。 10.2.15 墙板堆靠、插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墙板可采用插放或靠放,支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并应支垫稳固。当采用插放架时,宜将相邻插放架连成整体;当采用靠放架时,应对称靠放,外饰面朝外,倾斜度宜为5°~15°,对墙板的门窗口角部等易损部位应采取保护措施; 2 支架靠放时两侧宜对称靠放,单边堆放数量不应超过15块,并应保持其稳定,防止倾覆; 3 现场存放时,应按吊装顺序和型号分区配套堆放,堆垛应布置在吊装工作范围内; 4 叠层靠放的墙板,吊环应向上,标识、标志应在外; 5 各堆垛、靠垛之间宜设宽度为0.8m~1.2m的操作通道; 6 墙板在吊装现场不应采用水平叠放形式。 10.2.16 预制楼板可采用水平叠放方式,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各层支垫应上下对应,最下面一层支垫物应通长放置,叠放层数不应超过6层。 10.2.17 构件堆放场地必须坚实稳固,排水良好,构件不得发生扭曲和变形。 10.2.18 密肋复合墙板制作的质量验收可按本规程附录D.0.1~附录D.0.3记录。  

10.3 预制填充体构件生产及检验

10.3.1 预制填充体构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0.3.1的规定。

表10.3.1 预制填充体构件外观质量

项目

指标要求

贯通性裂纹、孔洞

不允许

空心箱体密封性

可靠

空心箱体外露侧面与楼板混凝土连接件

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检验方法:外观质量检测时,在自然光和40W日光灯条件下,以视距0.5m左右对试样进行目测检查,目测有无贯通裂纹。用精度1.0mm的直尺和0.5mm的塞尺检测构件外表面裂纹,并记录检查结果。

10.3.2 预制填充体构件的外观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3.2的规定。  

表10.3.2 预制填充体构件外观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长、宽

+5,-8

高度

+5,-8

表面平整度

5

对角线长度差

10

    检验方法:长度、宽度及高度检测时,用钢卷尺检测,取每边长三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检测结果。计算值精确至1mm。

10.3.3 楼盖用预制空心箱体构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0.3.3的规定。  

表10.3.3 楼盖用预制空心箱体构件物理力学性能

1.jpg

注:1 表中局部承压荷载值为10000mm²受压面积上的荷载值,当设计有具体要求时,应按设计荷载进行检验;

       2 表中箱体的表观密度均为最小壁厚时的理论计算值,其容许公差为-10%~+5%;

 

10.3.4 预制填充体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以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同工艺、同材质、同规格的产品,连续进场5000件应为一检验批,不足5000件时应按一批计,随机抽取10件试样,按本规程第10.3.1条和第10.3.2条的要求进行外观质量与尺寸允许偏差的抽样检验。当有20%以上不合格,则加倍抽取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仍不合格,应逐件进行检验。 2 在外观质量符合标准的试样中分别选取3件进行质量及表观密度检测、局部承压荷载检测和抗振动冲击检测。当某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应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复检,当复检试样的检验结果均符合要求时,该检验批的该项物理力学性能可判定为合格;当复检试样的检验结果仍不符合要求时,该检验批产品的该项物理力学性能判定为不合格。

10.3.5 预制填充体的生产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应为本规程第10.3.1、10.3.2、10.3.3条要求的全部项目: 1 新产品或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2 产品的材料、配方、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3 正常连续正常生产超过一年未进行型式检验时; 4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5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6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10.4 装配整体式密肋复合墙体施工与验收

10.4.1 密肋复合墙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检查墙板型号、数量及质量状况,并应将所有预埋件及连接筋等梳整扶直,清除浮浆; 2 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墙板安装位置处基础梁顶面或连接梁顶面的预埋件,其位置偏移量不得大于20mm; 3 应清除墙板安装位置的杂物和垃圾,并应用水洒湿坐浆面后再铺设砂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检查技术方案。 10.4.2 施工测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的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平面、体形、层数、高度、场地状况和施工要求,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10.4.3 评定边缘构件及连接柱混凝土强度质量的试块,应在现场按相同条件制作,标准养护,每一工作班留置试块不应少于2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对混凝土强度评定,其中一组试块可作为控制吊装上层结构构件之用,冬期施工尚应增设2组试块,与边缘构件或连接柱相同条件养护,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用以检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强度。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混凝土试块的试验报告。 10.4.4 密肋复合墙板的安装应按下列工序进行:放线、抄平、做灰饼、准备花篮螺丝、挂钩起吊、铺灰、构件就位、临时固定、脱钩、构件校正、构件固定、胡子筋梳整。墙体的施工流程可按本规程附录E.0.1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10.4.5 吊装前和吊装过程中,其他辅助专业和工种等均应按要求进行配合施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4.6 密肋复合墙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墙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值,应符合表10.4.6的规定。

10.4.6 墙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值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基础顶面或楼层顶面标高

±10

2

楼层高度

±5

3

墙板轴向位移

3

4

墙板垂直度(2m靠尺检查)

5

    2 墙板安装前就位处必须找平,并应保证墙板坐浆密实均匀;当局部铺垫厚度大于30mm时,宜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平。 3 吊装墙板时,起吊就位应垂直平稳,吊具绳与水平面夹角不宜小于45°。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

10.4.7 墙体边缘构件及连接柱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流动性大、低收缩的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应适于浇灌和振捣,浇灌及振捣沿竖向高度分(2~3)次进行。 2 支模宜使用工具式模板,振捣宜选用直径30mm以下微型振动棒。 3 应逐层浇筑边缘构件和连接柱混凝土,每层混凝土应浇筑至该层楼面梁底处,剩余部分应与本层梁板浇灌成整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方案,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 10.4.8 竖向构件混凝土的养护,应在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浇水养护,或选用涂膜保水剂,对局部混凝土封闭保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方案,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 10.4.9 每层墙板安装后,应进行隐蔽工程的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10.4.10 冬期施工现浇混凝土部分应编制相应的冬期施工方案。 10.4.11 密肋复合墙板安装的质量验收可按本规程附录D.0.4记录。  

10.5 轻钢密肋复合墙体施工与验收

10.5.1 轻钢密肋复合墙体的施工可按装配整体式密肋复合墙体的施工要求,其施工流程可按本规程附录E.0.2进行。 10.5.2 墙板安装前,应对安装构件进行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的检查。当构件存在表10.2.11规定的严重缺陷或尺寸偏差时,不应投入使用;不应使用养护期不足的墙板。 10.5.3 墙板安装前,应清理安装工作面上的浮浆、混凝土块等杂物并清扫干净。根据设计要求,画出排板图,在地面弹好墙板安装位置线。 10.5.4 墙板可采用后拧吊装环方式进行吊装。吊装环拧入所装板角部预埋螺母时应拧入到位,深度应大于20mm。 10.5.5 墙板质量较小时,墙板临时固定可采用侧支撑架。 10.5.6 墙板高度调整可通过设置在墙板角部的调平螺栓进行垂直高度的调整。 10.5.7 墙板底面与基础顶面预埋钢板应采用焊接连接,墙板两侧的焊缝长度均不应小于50mm。 10.5.8 当内外墙墙板三块连接时,宜先安装中间墙板,再按顺序安装两侧外墙板。 10.5.9 墙板安装就位后,应采用连接螺栓进行预紧固,经测量、调整后将螺栓完全紧固,调整时应使板间缝隙上下均匀一致。 10.5.10 墙板安装时应采用铅坠对其两个方向的垂直度进行测量,并应采用水平尺对墙板顶面水平度进行测量。 10.5.11 安装完一个封闭的单元后,应进行安装单元的平行度和对角线误差的测量。 10.5.12 墙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墙板的顶面标高进行测量,需要处应加焊垫片。 10.5.13 墙板的连接节点构造、构件位置、连接方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10.6 现浇密肋复合楼盖分项工程施工与验收

10.6.1 现浇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所用钢筋、填充体、预应力筋、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水等原材料的进场检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及其他相关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10.6.2 现浇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结构作为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其各分项工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进行验收。 10.6.3 跨度大于4m的现浇密肋复合楼盖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按单向板或双向板跨度的2/1000~6/1000设置。 10.6.4 密肋复合楼盖在普通钢筋安放、预应力筋铺设、填充体安装和管线、电线盒等预留设施安装前均应画线定位。施工流程可按本规程附录E.0.3执行。 10.6.5 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采取防止内置填充体上浮、密肋楼板整体上浮和钢筋移位的有效措施。 10.6.6 密肋复合楼盖现场实体检验,其抽样数量可按下列规定执行:以每(5000~10000)只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0只时划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至少随机抽查3只进行现场检验。

10.7 结构与保温一体化施工与验收

10.7.1 密肋复合板结构中保温一体化外保温材料的外墙板制作,当保温材料作为墙板底模时,应按预制构件模板安装分项工程的要求进行施工。 10.7.2 装配整体式密肋复合板结构,现浇连接柱或边缘构件以保温材料(板)作为外模的一体化施工,应按现浇构件模板安装分项工程的要求进行施工。 10.7.3 密肋复合板结构建筑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应对围护结构的外墙保温构造进行现场实体检验。现场实体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密肋复合板结构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验方法可采用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方法; 2 密肋复合板结构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验,其抽样数量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以每500㎡~1000㎡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时划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至少抽查5处,每处不得小于5㎡;当一个单位工程外墙有2种以上节能保温做法时,应增加抽查数量; 2)每个单位工程的外窗抽查数量不应少于3樘; 3 密肋复合板结构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4 当现场条件具备时,可直接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进行检测; 5 当外墙节能构造不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扩大一倍数量抽样,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或参数再次检验,仍不符合要求时应给出“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结论; 6 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围护结构节能构造应查找原因,对因此造成的对建筑节能的影响程度进行计算或评估,采取技术措施予以弥补或消除后重新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 10.7.4 密肋复合板结构建筑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和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同步进行。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具体规定。

10.8 其他专业配合及安全事项

10.8.1 固定各种建筑装修和设备时,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并宜固定在现浇混凝土梁、柱上。 10.8.2 各专业在设计阶段应相互配合,尺寸较小的各种管线、孔洞等宜事先在墙板肋格、现浇连接柱、边缘构件或现浇楼板中预埋或预留。较大直径的管线、孔洞宜设置专门的管道井。 10.8.3 局部增设在墙板填充体部位上的插座、开关盒等走线可从现浇柱的线管中通过在墙板保护层及面层上刻线槽敷设到位。 10.8.4 消火栓箱、配电箱、各种分户箱应在预制墙板时准确预留。 10.8.5 在设备安装阶段,当未预留洞口而需在墙板上填充体位置开设孔洞时,应经设计人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10.8.6 施工用的外脚手架,应设专人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应立即整改。 10.8.7 墙板节能一体化构件的堆放场地,应远离明火作业和电焊作业的区域,并应设临时遮挡,不应将其暴露在室外。 10.8.8 严禁蹬踏装饰和保温材料制作的外墙装饰线和立面造型。

附录A EPS模块保温材料性能要求

A.0.1 EPS模块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表A.0.1 EPS模块技术性能

1.jpg

注:燃烧分级按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选用。 A.0.2 连接桥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A.0.2的规定。

表A.0.2 连接桥技术性能

项目

单位

指标

抗拉承载力

kN

≥1.0

抗压承载力

kN

≥0.6

附录B 密肋复合墙体等效为匀质壳及等效斜压杆模型的计算方法

B.0.1 密肋复合墙体(图B.0.1-1)在小震下的弹性分析时,可采用等效匀质壳模型。可将中间预制的密肋复合墙板进行匀质等效(图B.0.1-2)。 1.jpg

图B.0.1-1 密肋复合墙体平面示意 1—混凝土边缘构件;2—密肋复合墙板;3—密肋复合墙板肋柱;4—密肋复合墙板填充体   2.jpg

图B.0.1-2 密肋复合墙体等效匀质壳示意 1—混凝土边缘构件;2—等效混凝土墙板 等效原则应符合下式要求。

Ecbeqh=EcAc+EqAq      (B.0.1)

式中:Ec——混凝土弹性模量(N/mm²); Eq——肋格内填充体的弹性模量(N/mm²); Ac——预制墙板各混凝土肋柱横截面面积之和(mm²); Aq——墙板填充体的水平投影面积总和(mm²); h——预制墙板截面高度(mm); beq——等效墙板厚度(mm)。 B.0.2 中震下的密肋复合墙体计算,可采用等效斜压杆模型。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将填充体对角长度的1/3作为等效斜压杆的宽度,并根据不同的材料弹性模量;再将墙板等效成刚架-斜压杆体系进行计算分析(图B.0.2)。 3.jpg

图B.0.2 密肋复合墙体等效斜压杆模型 1—混凝土肋梁肋柱;2—填充体;3—等效混凝土斜撑  

附录C 密肋复合板结构与保温一体化构造

C.0.1 密肋复合墙体整体保温构造(图C.0.1)应能避免热桥的形成,且应保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保温材料免受破坏。 1.jpg

图C.0.1 密肋复合墙体保温构造 1—预制墙板肋梁(柱);2—EPS模块;3—耐碱玻纤网格布;4—纤维抗裂面层;5—填充体;6—水泥砂浆面层 C.0.2 密肋复合墙体在现浇连接柱或边缘构件处设置EPS模块时搭接节点宜设置企口构造(图C.0.2)。 2.jpg

图C.0.2 密肋复合墙体在现浇连接柱或边缘构件处EPS模块的搭接 1—发泡水泥(填充体);2—预制墙板边肋柱;3—现浇连接柱(边缘构件);4—异形EPS模块  

C.0.3 密肋复合墙体在现浇连接梁处的EPS模块搭接节点(图C.0.3)宜设置上下裁口。

3.jpg

图C.0.3 密肋复合墙体在连接梁处EPS模块的搭接 1—发泡水泥(填充体);2—预制密肋复合墙板的肋梁;3—现浇连接梁;4—异形EPS模块;5—上下裁口  

C.0.4 外墙门窗口保温防火建筑节点构造(图C.0.4)应符合上下楼层门窗洞口间防火的相关要求。

4.jpg

图C.0.4 外墙门窗口保温防火建筑节点构造 1—密肋复合墙体;2—发泡保温材料封堵;3—门窗框;4—门窗附框;5—窗台板;6—抹面层;7—EPS模块; 8—抗裂砂浆厚抹面层;9—无空腔粘贴层;10—无机材料保温层;11—滴水线;12—密封膏嵌缝

附录D 密肋复合板结构施工及验收表

D.0.1 密肋复合墙板模板检验批质量验收可按表D.0.1记录。

表D.0.1 密肋复合墙板模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jpg

注:L为量测方向的构件尺寸(mm)。  

D.0.2 密肋复合墙板钢筋检验批质量验收可按表D.0.2记录。

 

表D.0.2 密肋复合墙板钢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jpg

 

D.0.3 密肋复合墙板检验批质量验收可按表D.0.3记录。

 

表D.0.3 密肋复合墙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jpg

注:L为量测方向的构件尺寸(mm)。

 

D.0.4 密肋复合墙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可按表D.0.4记录。

 

表D.0.4 密肋复合墙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4.jpg

附录E 密肋复合板结构施工工艺

E.0.1 装配整体式密肋复合墙体施工流程可按图E.0.1所示要求进行。 1.jpg

图E.0.1 装配整体式密肋复合墙体施工流程示意图  

E.0.2 装配式轻钢密肋复合墙体施工流程可按图E.0.2所示顺序进行。

  2.jpg

图E.0.2 装配式轻钢密肋复合墙体施工流程示意图  

E.0.3 现浇密肋复合楼盖的施工流程可按图E.0.3所示顺序进行,绑扎肋梁钢筋与填充体安放定位的顺序可视具体情况调整。

  3.jpg

图E.0.3 现浇密肋复合楼盖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8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 9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 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 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1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1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 15 《碳素结构钢》GB/T 700 16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17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7 18 《热强钢焊条》GB/T 5118 19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 2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21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 22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 23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 2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 2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混凝土砖砌筑砂浆》JC 860

下载地址

[gzh2v keyword="图集规范" key="21513"]  

百度网盘:  

新浪网盘:http://vdisk.weibo.com/s/uh2lDd45X28WR

 

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1416512173966.html

 

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6798195310405.html

 

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6798195310405.html

 

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6166782781717.html

[/gzh2v]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